河北省承德市平安堡中学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6课 中外的交往与冲突》学案(无答案) 冀教版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3802586 上传时间:2020-05-30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0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承德市平安堡中学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6课 中外的交往与冲突》学案(无答案) 冀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河北省承德市平安堡中学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6课 中外的交往与冲突》学案(无答案) 冀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河北省承德市平安堡中学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6课 中外的交往与冲突》学案(无答案) 冀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承德市平安堡中学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6课 中外的交往与冲突》学案(无答案) 冀教版(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河北省承德市平安堡中学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6课 中外的交往与冲突学案 冀教版日期:_班级:_组:_ 姓名:_组长_ 学习目标:1记忆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时间、次数、范围、最远、规模、意义等相关知识。2了解戚继光抗倭历史背景、经过意义和葡萄牙侵占澳门的史实。(一) 自主学习:阅读教材回答以下问题:1、 标画并记忆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时间、次数、范围、最远、规模、意义等相关知识。2了解戚继光抗倭的历史背景,简述其抗倭的经过(可分组讨论完成)3葡萄牙殖民者攫取澳门居住权的时间,为什么说是“攫取”呢?(分组讨论完成)(二)合作探究:(1)“倭寇”指的是哪些人?戚继光抗倭取胜的原因有哪些?试结合教材95-97

2、页的动脑筋分析总结。战争的性质:戚家军本身的特点:与其他军的配合:。戚继光本身:(三)系统总结:引导学生回顾本课所学内容,总结明朝对外关系中的几件大事,联系这些事件发生的时间,对明朝对外关系的趋势加以分析。示意图:(四)巩固训练:1、郑和远航最远到达( )A、非洲西海岸和地中海沿岸B、非洲东海岸和印度洋沿岸C、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D、大西洋沿岸和南海沿岸2、戚家军九战九捷的地点是( )A、台州B、温州C、福州D、泉州3、葡萄牙占领澳门和中国收复澳门的时间分别是( )A、1553年,1999年B、1554年,2000年C、1355年,1999年D、1533年,1997年44以下关于郑和下西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从1405年到1433年,郑和七次下西洋B.到过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西海岸和红海沿岸C.促进了中国和亚非一些国家经济文化的交流与人民的友谊D.此后我国人民到南洋去的更多了,促进了南洋经济的发展5图中人物是谁?那朝人? 他的历史最大的功绩是什么? 他的功绩在历史上的意义? 应如何评价此人? 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