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5课 三国鼎立学案(无答案) 中华书局版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3800857 上传时间:2020-05-30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5课 三国鼎立学案(无答案) 中华书局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5课 三国鼎立学案(无答案) 中华书局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5课 三国鼎立学案(无答案) 中华书局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5课 三国鼎立学案(无答案) 中华书局版(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一、 学习目标: 二、 了解三国鼎立形成的史实。二、预习导学:(一)曹操统一北方1. 末年,政局混乱。在军阀混战中, 控制了汉献帝,取得“ ”的有利地位。他 , ,实力日益增强,逐渐占据了黄河以南的大部分地区。2.200年的 之战,曹操打败 ,为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二)三国鼎立 1.208年的 之战,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2.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国名时间都城建立者魏洛阳221年成都吴孙权三、合作学习与探究:(一) 知识重点归纳: (二)知识难点突破:1、为什么曹操能够取得官渡之战的胜利?2、三国鼎立局面是怎样形成的?四、达标训练: 1.东汉末年社会状况最主要的特点是 ( )A.宦官专

2、权 B.军阀割据 C.大一统局面 D.外族侵扰频繁 2.“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是指 ( )A.刘备 B.孙权C.诸葛亮 D.曹操3.杜甫在一诗中写到:“三顾频频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其中的“老臣”指 ( )A.刘备 B.诸葛亮C.周瑜 D.曹操4.对赤壁之战中曹操战败原因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曹军来自北方,不习水战B.骄傲自满,对孙、刘联军的战术未引起重视C.曹军疾疫流行,战斗力弱D.天意(刮东风)使曹操失败5.赤壁之战的最重要的影响是 ( )A.使东汉灭亡 B.使曹操基本统一北方C.使三国鼎立的局面正式形成 D.使三分天下的局面实际形成6.下面对三国鼎立局面的评价,正确的是 ( )A.战乱频繁,破坏了社会经济 B.封建国家分裂,不利于统一C.破坏了民族关系、不利于民族融合 D.局部统一,为全国统一创造了条件7.在一部连环画中有这样一个画面:诸葛亮领兵攻打曹操,曹操率军迎战。诸葛亮身后的大旗上写着 “蜀丞相诸葛”,曹操身后的大旗上大书一个“魏”字。请你说说这幅画面是否符合历史事实?如果不符合,错误在哪里?8.你认为,从东汉统一政权到三国鼎立,历史是在进步吗?如果是在进步,谈谈你的理由。五、课外天地:收集和讲述三国历史故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