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金溪县第二中学2020届九年级历史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无答案)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3798901 上传时间:2020-05-3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金溪县第二中学2020届九年级历史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无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江西省金溪县第二中学2020届九年级历史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无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江西省金溪县第二中学2020届九年级历史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无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江西省金溪县第二中学2020届九年级历史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无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江西省金溪县第二中学2020届九年级历史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无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西省金溪县第二中学2020届九年级历史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无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金溪县第二中学2020届九年级历史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无答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西省金溪县第二中学2020届九年级历史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 1 古埃及数千年前的文明历史就像尼罗河一颗璀璨的明珠,所发出的闪闪光芒吸引着世人和科学家的不懈追寻和探索。下列属于这颗明珠所散发出的光芒的有( )金字塔 阿拉伯数字的发明 象形文字 种性制度A B C D2取得自治权,产生了市民阶级,为资本主义到来准备了条件,并被誉为欧洲“中世纪之花”的是( )A查理马特改革 B丕平献土 C法兰克王国建立 D 西欧城市兴起 3 拿破仑说:“我只是带着王冠的华盛顿。”不能证明其观点的历史依据是( )颁布拿破仑法典 发动对外侵略对内推行政治改革 D平定王党叛乱 4新航路开辟后,首先进行殖民掠夺的国家是(

2、 )葡萄牙和西班牙 西班牙和荷兰 英国和法国 英国和荷兰5委内瑞拉、哥伦比亚、厄瓜多尔、秘鲁和玻利维亚等过的驻华大使,每年的6月5日都要到北京的朝阳公园向“拉丁美洲解放者”的铜像进献花篮。你认为铜像人物应该是( )华盛顿 拿破仑 克伦威尔 玻利瓦尔6在第一、二次工业革命中,美国人在交通工具上都做出了重要贡献。下列交通工具中属于美国人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成就是( )火车 轮船 飞机 汽车7美国南北战争中颁布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俄国1861年改革中提出“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从中我们可以,它们经济发展面临的共同障碍是( )资金不足 企业设备陈旧缺乏技术人才 缺乏自由的雇佣劳动力8“农民们被准许在

3、公开场上出售他们的农产品,私人可以经营小商店和小工厂”,这是一位历史学家对苏俄1921年实施的某一政策的评述。该政策是( )新经济政策 两个五年计划 农业集体化 社会主义工业化 919世纪中期有一位英国伟人在他的著作中写道:“自然选择,适者生存”是生物进化的基本规律。这一学说被西方教会势力指责为“意在扰乱对神的信仰,企图毁灭上帝”。该伟人是( )牛顿 严复 爱因斯坦 达尔文10“列宁几乎是孤身一人号召立即进行第二次革命。然而时间证明他是正确的,因为战争持续得越久,公众的不满情绪就越大,他的要求也越得人心。那些在(1917年)四月份似乎是稀奇古怪的口号,半年后听起来就完全合理了。”对此理解有误的

4、是( ) 列宁领导了俄国十月革命 革命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公众不满情绪主要来自沙皇的统治 第二次革命最终获得胜利11李敏在查阅某次重要的国际会议资料时,找到了一篇有关这次会议的论文。请你根据这篇论文的“【关键词】”,判断他正在研究的会议有可能是( )【关键词】:中国代表团 顾维钧 席位 陆征祥 山东问题 王正廷 拒签和约巴黎和会 华盛顿会议 慕尼黑会议D雅尔塔会议12某历史兴趣小组在开展研究性学习时收集了南京大屠杀、国会纵火案、德国迫害犹太人等图片素材,请你判断他们的研究主题是( )法西斯的暴行 德国侵略者的罪行欧洲战场的残酷 封建统治者的残暴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题,第16小题7分, 第

5、17小题 9 分, 第18小题 10 分,共26分)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如图,英国科学博物馆展出的两个文物。 材料二 英国控制着100万匹马力的蒸汽机,依靠1700多万枚机械化纺锤,每年生产出200万码棉布,挖掘了数量达5000万吨的原煤,每年进出口货物价值达1.7亿英镑-英国的棉布消费量是美国的两倍、法国的四倍,它生产的生铁占世界发达地区生铁总产量的一半以上-英国实际上已成为“世界工厂”。 霍布斯鲍姆革命的年代:17891848(1) 请指出图一和图二两台机器的发明者分别是谁。(2分)(2) 请分别介绍以上两台机器在工业革命中的历史地位。(2分)(3)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工业

6、革命有何影响?(3分)17信念的力量在于,即使遭受厄运,也能点燃希望的火炬。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信念的引导】材料一 图一 图二(1) 图一所示文献的发表有何意义?(1分)图二所示的歌词是在哪一重大历史事件的背景下创造出来的?(1分)【信念的力量】材料二 “等到那么一天我有机会打击奴隶制的时候,我一定把它彻底打垮,废除奴隶制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 材料三 1868年4月,日本天皇率领群臣宣读“五条誓文”,决心励精图治,锐意改革。(2) 材料二中的 “我”是谁?(1分)他为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什么障碍?(2分)(3) 材料三中“改革”给日本带来了哪些变化?(2分)材料二和材料三中,美国的战

7、争和日本的改革有什么相同的积极作用?(2分) 18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1918年列宁说:“在一个遭受帝国主义战争破坏的国家里,实行余粮收集制,禁止自由贸易-不仅是维持生活和对付战争,已经超越一般革命的任务,而是共产主义的任务,是推进社会主义的主要途径。” 苏联史材料二 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生产和产品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列宁选集材料三 1921年列宁又说:“目前已很清楚,我们用冲击的办法,即用简捷、迅速、直接的办法实现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的尝试已经失败了-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问题上,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从冲击转

8、到围攻的方法上去。”苏联兴亡史材料四 必须再退,再后退,从国家资本主义转到由国家调节买卖业和货币流通,商品交换没有得到丝毫结果,私人市场比我们强大,通常的买卖、贸易代替了商品交换。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 材料一是针对什么政策而言的?(1分) (2)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 说明列宁实施这一政策的目的除了战争需要之外,主要的目的是什么?(2分) (3)材料三说明苏俄的经济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变化后的中心措施是什么?(2分) (4)材料四中的“再后退”退到什么地步?(2分) (5)结合材料归纳苏俄经济政策的转变中能得出什么结论?(3分) 九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卷答题卡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正确的选项代号填入下表相应题号的空格内。)题号123456789101112答案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题,第16小题7分, 第17小题 9 分, 第18小题10分,共26分)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7 分)(1) (2分) (2) (2分) (3) (3分) 17. 阅读下列材料(9 分)(1) (1分)(1分)(2) (1分) (2分)(3)(2分)(2分)18阅读下列材料(10 分)(1) (1分) (2) (2分)(3) (2分)(4) (2分) (5) (3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