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2课 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导学案3(无答案) 新人教版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3798366 上传时间:2020-05-3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8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2课 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导学案3(无答案)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2课 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导学案3(无答案)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2课 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导学案3(无答案)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2课 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导学案3(无答案)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2课 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导学案3(无答案) 新人教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2课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一、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1新经济政策(1)背景:国内战争结束后,苏俄进入和平建设时期。(2)实施:在_的领导下,_年苏俄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_。(3)意义:促进了_的恢复和发展,巩固了政权。2苏联的成立(1)时间:_年底。(2)全称:_。(3)加盟共和国:当时加入的有_、_、_和_四个,后来扩大到_个。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1背景:1924年_逝世后,苏联人民在_的领导下,为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而努力奋斗。2成就(1)经济建设:工业:_1937年,完成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重点发展_,苏联由传统的_国变成强盛的_国。农业:加快实现农业_

2、的步伐。(2)政治建设:_年通过新宪法。背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_和农业_。内容:宣布苏联是“_”。影响:标志着苏联_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形成,即“_”。3“斯大林模式”(1)背景:“斯大林模式”是在苏联外有_包围,国内_、_相对落后的情况下形成的。(2)评价:积极作用:“斯大林模式”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对苏联工业化和国防力量的增强发挥过积极的作用。弊端:第一,优先发展_,使_和_长期处于落后状态;第二,在_体制下,片面强调产值和产量,造成了产品品种少、质量差;第三,国家从农民手中拿走的东西太多,严重地损害了广大农民的利益,农民没有生产积极性,_长期停滞不前;第四,经济发展粗放,_低下,大量消耗和浪费了

3、资源。答案:一、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1(2)列宁1921商品经济(3)国民经济2(1)1922(2)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3)俄罗斯联邦外高加索联邦乌克兰白俄罗斯15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1列宁斯大林2(1)1928重工业农业工业集体化(2)1936工业化集体化工农社会主义国家高度集中斯大林模式3(1)帝国主义经济文化(2)重工业农业轻工业计划经济农业产量经济效益【问题1】 自十月革命至20世纪30年代中期苏俄(联)的经济政策有何变化?探究:(1)苏维埃政府成立后,将银行、铁路、大工业企业收归国有,颁布土地法令。(2)从1918年开始,为击退国内外敌人的进攻,巩固新政权,实施了战时

4、共产主义政策。(3)为解决国内经济困难和政治危机,1921年实施了新经济政策。(4)1928年实行计划经济,完成了两个五年计划,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也存在严重的问题:如农、轻、重比例失调。【问题2】 有人说,“斯大林模式”使苏联由传统的农业国变成强盛的工业国,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也有人说,“斯大林模式”导致了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盛行,阻碍了经济的发展。你如何评价这一模式?探究:一方面,“斯大林模式”是在苏联外有帝国主义包围,国内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情况下形成的。“斯大林模式”使苏联由传统的农业国变成强盛的工业国,国防力量也大为增强。因此,它在一定阶段内发挥过积极作用。另一方面,“斯大林模式”也存在

5、严重弊端,具体表现在三点:权力过于集中,民主太少,领导干部易于脱离群众,不可避免地造成管理机构庞大和滋生官僚主义,以至难以防止国家机构的官僚化。地方上被统得太死,不利于发挥地方、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经济效益差。经济上各部门发展比例严重失调,忽视了与人民生活有密切关系的工业部门的发展。一、选择题1当苏维埃俄国的经济形势越来越严峻时,有人曾向列宁提出建议,必须发展商品经济。1921年3月,俄共“十大”通过了列宁的提议,决定()。A实施新经济政策B进行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C颁布新宪法D建立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2列宁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十月革命胜利后,他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开始于(

6、)。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C苏联的成立D第一个五年计划3苏联成立的时间是()。A1920年 B1921年C1922年 D1936年4填空游戏:老师在黑板上画出了下列图表,如果请你将空缺的表格填写完整,你会填写()。1922年俄罗斯联邦外高加索联邦白俄罗斯A波黑 B乌克兰C南斯拉夫 D哈萨克斯坦51928年后,苏联为实现工业化重点发展的是()。A农业 B重工业C轻工业 D商业6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形成的标志是()。A新经济政策的实施B苏联的建立C两个五年计划的完成D新宪法的制定二、材料分析题7阅读下列材料:苏维埃俄国农业总产值在19251926年度约为97.46亿战前卢布,而191

7、31914年度为102.25亿战前卢布。1925年全国谷物生产达到45亿普特,超过了一战前10年的年平均收获量,战前10年全国的平均收获量约为40亿普特。19211922年度苏俄的粮食采购量是3 814.07万公担,而19251926年度增加了133%以上资本主义主要国家(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参加国),为了使农业达到战前水平,花了10年以上的工夫:德国在10年之内才把主要谷物作物的产品增加了21%,法国甚至于到1931年还没有恢复到战前水平。但苏维埃俄国在5年内就把谷物产品增加了77%。苏维埃经济的发展,学习杂志社1955年版请完成:(1)根据材料回答,苏俄经济在1925年几乎达到战前水平是因为实施了什么经济政策?(2)苏俄实施该政策的背景是什么?(3)该政策的实施有何意义?答案:一、选择题1A2.B3.C4.B5.B6.D二、材料分析题7参考答案:(1)1921年,苏俄实施了新经济政策。(2)国内战争结束后,苏俄进入和平建设时期;苏维埃政权面临的首要任务是恢复经济;农民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强烈不满。(3)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巩固了政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