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二单元《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复习学案 北师大版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3798365 上传时间:2020-05-30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9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二单元《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复习学案 北师大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二单元《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复习学案 北师大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二单元《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复习学案 北师大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二单元《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复习学案 北师大版(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单元 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单元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我国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及其实质,认识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使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2、了解我国在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10年,由于缺乏经验,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在党的领导下,通过全国人民的努力,终于克服了困难,仍然取得了重大的成就;了解文化大革命使我国经济建设遭到严重破坏的史实及沉痛教训。3、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认识这次全会作出的有关改革开放的决策,认识这次全会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的开创意义。4、了解中国的改革首先是从农

2、村开始的,认识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重要性;了解我国创办经济特区的史实,认识对外开放的历史作用。5、了解邓小平南方谈话重要作用,认识邓小平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了解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认识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要地位。6、了解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及其重要历史意义。7、了解中共十五大关于建立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化建设的重大决策,充分认识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意义。过程与方法1、教师应精选典型历史事件,引导学生建构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历史轮廓;组织小组教学,启发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并以其讨论成果在班级

3、交流,及时评价学生学习表现。2、搜集整理改革开放初期10年间我国农村改革、城市企业改革和对外开放的史料,教学生学会史料搜集整理的一般方法。3、教师应抓住苏东剧变、中共十四大、上海浦东开发、中共十五大等历史重大事件,引导学生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科学性和实践的艰巨性。启发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及时评价学生学习表现。情感、态度、价值观1、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在这个时期,我党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从理论和实践上解决了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大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难题。2、“文化大革命”长时间的社会动乱,造成中国国民经济发

4、展缓慢,拉大了中国同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使中国失去了一次极其宝贵的发展的机遇。3、通过感受改革开放初期10年间我国经济建设和发展的过程和成就,加深学生对党的改革开放路线方针政策的理性认识,强化对党的领导的信念和社会主义的信心。4、通过学习20世纪最后十年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充分认识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发展才是硬道理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认识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5、中共十五大关于建立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化建设等一系列重大决策,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的又一次思想解放和认识深化,为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业全面推向前进奠定了理论基础。课标要求1、概述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总结其经验教训。2、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关改革开放决策的内容,认识其对我国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历史意义。3、讲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认识改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4、概述我国创办经济特区、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和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史实,分析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5、了解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认识其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