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鄂尔多斯东胜区华研中学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2课 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3798324 上传时间:2020-05-30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蒙古鄂尔多斯东胜区华研中学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2课 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内蒙古鄂尔多斯东胜区华研中学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2课 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内蒙古鄂尔多斯东胜区华研中学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2课 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蒙古鄂尔多斯东胜区华研中学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2课 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2课 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学习目标】1.新经济政策() 2.“斯大林模式”()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时间: 倡导者: 特点: 苏联的建立时间: 组成1、 2、 3、 4、 建设及成就工业化重点发展 1928年,“ ”计划开始实施农业集体化: 斯大林模式形成的标志: 特点: 形成背景:是在苏联外有帝国主义包围,国内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情况下形成的。它在一定的历史阶段里发挥过积极作用,使苏联成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国家。但也存在严重的弊端1、优先发展 业,使 业和 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2、片面追求产值和产量3、国家对工农业产品定价不合理,严重挫伤 4、经济发展粗放,效率低,资源消耗大(即“三高”: )对社会

2、主义道路的探索【知识引导】 【自主检测】一、选择题1.列宁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十月革命胜利后,他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所作的探索是( )A.实施新经济政策B.进行第一个五年计划 C.颁布新宪法 D.建立了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2.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 二月革命 实施新经济政策 十月革命 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A. B. C. D. 3.1922年在列宁的倡议下.在自愿平等原则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当时没有加入苏联的国家是( )A.立陶宛 B.俄罗斯联邦 C.外高加索联邦 D.乌克兰4.1924年,一位旅居海外的俄罗斯人收到一封仍居住在祖国父母的信,告知列宁逝世

3、的消息。这封信的寄信栏地址中写的国名应该是( )A.沙皇俄国 B.苏维埃俄国 C.俄罗斯联邦共和国 D.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5.社会主义制度在苏联最终确立的标志是( )A.苏联的成立 B.“一五、二五”计划的提前完成 C.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D.新宪法的颁布6.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一直在探索俄国的社会主义道路,并依据国内形势的变化调整经济政策。在1922年初的苏俄不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A.小商贩在自由市场出售面包 B.城市居民到市场去购买大米 C.农民的粮食收成全部上缴国家 D.一位俄国资本家在莫斯科投资开办了一家制鞋厂7.苏联由传统的农业国变成强盛的工业国是在( )A.十月革命 B.实行

4、新经济政策 C.两个五年计划 D.三年国内战争8.下列关于斯大林模式的叙述,错误的是( )A.1936年新宪法的是其形成的标志 B.曾使苏联取得了巨大的建设成就C.存在着严重的弊端 D.使苏联经济持续协调发展二.非选择题9.社会主义究竟是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 邓小平请回答:(1)“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指什么?(2)“新经济政策”什么时候开始实施的?内容是什么?有何作用?(3)“新经济政策”“新”在何处?(4)“苏联的模式”是指什么模式?该模式建立的标志是什么?有何特点?(5)有人说该模式一无是处,你认为

5、呢?为什么?它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有何启示?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俄国十月革命彼得格勒武装起义时间、地点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彼得格勒 领导人列宁总指挥部斯莫尔尼宫结果取得胜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工人士兵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由此诞生。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推动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新经济政策(列宁)时间1921年内容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作用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重大成就19281937年,苏联先后完成了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由传统的农业国变成工业国,国防力量也大为加强。“斯大林模式”形成时间1936年形成标志苏联新宪法的制定特点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作用在一定历史阶段里发挥过积极作用弊端优先发展重工业,使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片面强调产值和产量,造成了产品品种少、质量差国家从农民手中拿走的东西太多,严重地损害了广大农民的利益,农民没有生产积极性,农业产量长期停滞不前经济发展粗放,经济效益低下,大量消耗和浪费了资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