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胜区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四单元综合测试题(无答案)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3798251 上传时间:2020-05-3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6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胜区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四单元综合测试题(无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胜区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四单元综合测试题(无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胜区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四单元综合测试题(无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胜区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四单元综合测试题(无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胜区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四单元综合测试题(无答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胜区培正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四单元综合测试题单项选择题1.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的战役是( )A、 巨鹿之战 B、长平之战 C、官渡之战 D、赤壁之战2.“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这句成语出现在( )A、官渡之战 B、赤壁之战 C、长平之战 D、巨鹿之战3西晋与以前哪个王朝有相似之处( )A、西汉 B、东汉 C、三国 D、秦朝4北魏孝文帝带头纳汉女为妃,让五个弟弟娶汉女为妻,把公主嫁给汉人,改姓为元,在光极堂赐群臣发汉衣,对30岁以下仍操胡语者“降爵黜官”。这段材料反映了孝文帝改革的哪些内容( )采用汉姓 改穿汉服 学说汉语 提倡与汉族联姻 发展经济A、 B、 C、 D、5

2、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出现,世界各国加强了联系,而早在东晋、南朝时,我国南北方经济就出现了互相交流的局面,这时南方人可以吃到的北方粮食品种是( )A、小麦 B、玉米 C、水稻 D、白菜6迁都是一个朝代政治、经济、文化中的重大事件。其中因接受先进文化而迁都的是( )A、周平王迁都 B、盘庚迁都 C、北魏孝文帝迁都 D、明成祖迁都7与下列人物比较,范缜属于下列哪一类人物( )A、 王羲之、顾恺之 B、荀子、王充 C、祖冲之、郦道元 D、司马炎、孝文帝8关于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特点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 佛教空前盛行 B、封建国家大分裂 C、民族出现大融合 D、国家稳定,经济迅速发展9.东晋南朝

3、时,江南经济得到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南方生产工具先进 B、南方自然条件好C、北方农民南迁,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 D、南方统治者实行仁政10三国时期,加强大陆与台湾地区联系的是( )A、 魏 B、蜀 C、吴 D、西晋11.南北朝时期,石窟艺术的出现与下列哪一现象有直接的关系( )A、绘画艺术的发展 B、佛教的盛行 C、社会动荡不安 D、社会相对稳定12有关我国历史上民族关系的主流,表述最恰当的是( )A、 先进民族征服落后民族 B、友好相处,不断融合C、民族之间战争连绵 D、少数民族臣服于汉族政权13为我国农业生产提出因地制宜思想的著作是( )A、水经注 B、开工开物 C、农政全书 D、

4、齐民要术14南北朝时期,统治者宣扬佛教的根本原因是( )A、 麻醉人民 B、发展石窟艺术 C、扩大寺院势力 D、维护封建统治15.奠定三国鼎立局面的重要战役是( )A、长平之战 B、巨鹿之战 C、官渡之战 D、赤壁之战16下列人物不属于三国时期的是( )A、 诸葛亮 B、刘备 C、班固 D、孙权17西晋能够形成统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A、 北方各族人民的融合 B、江南的初步开发C、豪强地主势力的衰弱 D、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18初后人尊称书圣的是( )A、 张旭 B、王羲之 C、颜真卿 D、柳公权19这本书是我国第一部介绍河道水系的专著,它详细记录了钱国1000多条大小河流的走向,而且把水道

5、流经地区的山麓、城镇、物产、风土人情、名胜古迹和历史传闻等,作了具体生动的记述。这本书是( )A、水经注 B、徐霞客游记 C、东方见闻录 D、资治通鉴20从公元前二十一世纪中国第一个王朝建立起,先后有多少个朝代在洛阳建都。自古以来,这里墨客骚人云集,因此有“诗都”之称,牡丹香气四溢,又有“花都”的美誉。以下政权中,曾经以洛阳为都城的是( )东汉 曹魏 北魏 西晋A、 B、 C、 D、二列举题21根据所给的历史信息,写出有关名称:(1)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被后人尊称为“医圣”的是:。(2)他是北朝的农学家,他的著作反映了南北朝时期民族融合的成果。他是:。(3)他是南朝著名的科学家,在周圆率方

6、面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他是:。(4)他是北朝时期杰出的地理学家,写了一部综合性的地理学专著。他是:。三材料分析题22.阅读下列材料:皇帝说:“如果名不正言不顺,那么各种制度就不能确立。现在要禁用鲜卑语,统一使用汉语。那些30岁以上的人,使用鲜卑语已成习惯,可经允许他们不立即改变。但是30岁以下的人和在朝廷做官的人,不得继续使用鲜卑语,如果明知故犯,就要降职或罢官。”请回答:(1)上述材料中的皇帝是谁?他进行改革的主要目的是什么?(2)除上述内容外,他还有哪些革命措施?23.请认真观察右图东晋南迁移民分布图,回答问题:(1)东汉末年北方人口南迁的原因是什么?(2)南迁移民主要分布在什么地区?(3)大批北方移民南迁,给南方经济带来了什么影响? 东晋南迁移民分布图 24.探究题学习三国鼎立一课后,历史兴趣小组内展开了激烈的争论,一派同学认为“三国鼎立导致了其后三百多年大分裂局面的出现,毫无积极意义,是一种历史的倒退”。另一派认为“三国鼎立结束了东汉末年众多割势力混战的局面,为后来的统一奠定了基础,有积极意义,是历史发展的进步”。他们说的对吗?你是如何理解这种历史现象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