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河源中国教育会中英文实验学校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五单元 第2课 世界经济全球化与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学案(无答案)中图版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3796230 上传时间:2020-05-3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河源中国教育会中英文实验学校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五单元 第2课 世界经济全球化与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学案(无答案)中图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广东省河源中国教育会中英文实验学校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五单元 第2课 世界经济全球化与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学案(无答案)中图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广东省河源中国教育会中英文实验学校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五单元 第2课 世界经济全球化与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学案(无答案)中图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广东省河源中国教育会中英文实验学校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五单元 第2课 世界经济全球化与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学案(无答案)中图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广东省河源中国教育会中英文实验学校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五单元 第2课 世界经济全球化与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学案(无答案)中图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河源中国教育会中英文实验学校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五单元 第2课 世界经济全球化与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学案(无答案)中图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世界经济全球化与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学习目标与要求:通过本课学习,了解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出现的主要原因;掌握经济全球化趋势发展的具体表现及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增强面向世界,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信念与责任感;知道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等。模块一:自主学习(独立进行)学习内容摘 记阅读课文第8086页,完成下列填空1、当今世界日益成为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整体。 呈现加速发展的趋向,世界政治格局出现 ,人类正面临着许多需要共同来解决的问题。一、经济全球化1、原因: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国际形势趋于 (国际政治因素),世界各国经济联系 (经济因素)2、经济全球化的表现: 的影响增大;

2、国际投资、国际贸易迅速增长; (简称为WTO)的建立和发展。中国于 年正式加入这一组织。3、经济全球化的影响:积极:有利于 的流动; 便于 的扩散和推广;各国发挥自身优势,参与 ,进而推动世界经济。 消极: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竞争中处于 境地。综述:经济全球化是一把“ ”,它在给世界各国带来 的同时,也发出了 。二、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的趋势1、原因: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随之瓦解2、目前:暂时“ ”的局面3、未来趋势:世界政治格局朝着 方向发展4、美国继续推行霸权主义:冷战结束后,美国重新制定了 的全球战略。它利用 ,随意干涉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事务。例子:1999年3月,对 进行狂轰滥炸。因战争是由

3、科索沃危机引起,所以这场战争被称为 。模块二:交流研讨(小组合作交流、展示)研讨内容摘 记【内容一】小组成员之间核对模块一的内容,如有异议相互讨论完善答案。 【内容二】讨论:历史上,美国和日本就是一对“剪不断、理还乱”的欢喜冤家,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美国是打开近代日本国门的国家,至此日本面临沦为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民族危机 ,这一史实指什么?日本通过什么举措摆脱了民族危机?(2)一战以后,为调整美日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矛盾,美国发起召开了什么会议?构成了什么体系?(3)二战期间美日关系处于敌对状态,列举一例说明。(4)二战以后,美国在经济上扶持日本,在政治上迫使日本实行民主改革,日本由此步入

4、经济快车道,结果如何?随着经济的发展,日本向国际社会要求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你认为日本适合担任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吗?请说明理由。(5)21世纪以来伴随着中国的崛起,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越来越大,这必将加快世界格局什么趋势的发展?美日为遏制中国频频联合制造事端,对此你有何建议?【内容三】请组长组织,派两个代表,将研讨内容在白板上展示出来,其余成员完善自己的讲学稿。 模块三:巩固内化学习内容摘 记任务一:记忆模块一知识点任务二:练一练。1“麦当劳”、“肯德基”连锁店遍布世界各地,这一现象最能表明:( )A它们生产的食品深受人们喜爱 B发达国家正对我们进行经济侵略C经济全球化就发生在我

5、们身边 D跨国公司是世界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2构建知识结构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之一。在初三年级的一堂历史课上,老师为学生板书如下图。据此判断该历史课的内容是( )A. 美苏两极格局形成B. 第三次科技革命C. 亚非拉独立和振兴D. 经济全球化趋向模块四:随堂训练1对当前国际形势的分析最为全面的是( )A.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 B.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C.地区冲突和民族冲突不断 D.世界经济全球化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2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的根源是( )A.霸权主义对世界和平的威胁 B.美苏对立的两极格局不复存在C.世界力量对比出现了新变化 D.经济结构的多极化3“当今世界,巨

6、人林立,日本是独脚巨人,俄罗斯是生病的巨人,欧洲是缺乏凝聚力的巨人,美国是萎缩的巨人,中国是潜在的巨人”这一评论说明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基本特点是( )A.美、日、欧盟、俄、中的五极格局 B.美国独霸世界的格局C.世界政治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D.美国无力推行霸权政策4“冷战”结束后,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公然挑战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历史事件是:( )A.“国会纵火案” B.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C.古巴导弹危机 D.科索沃战争5 1999年,世界上一种全新的货币欧元诞生。其票面由窗户、大门和桥梁三个基本建筑构成,分别代表欧盟之间的开放、合作与沟通精神。下列关于欧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促进世界格局多极化

7、 B欧盟经济联系更加紧密C欧盟各成员国之间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D欧盟成为一个统一的国家6观察下图漫画经济全球化的领跑者,“山姆大叔”(代表美国)扛着大旗,拖着吸满钞票的磁铁。漫画的寓意是( )A.经济全球化阻力大B.全球化正加快步伐C.发展中国家获得大量资金D.西方大国是最大受益者71999 年3月24 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在未经联合国安理会授权的情况下,开始对主权国家南联盟进行军事打击。这一事件表明( )A美国已经建立起单极世界 B世界多极化格局已经形成C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严重威胁世界和平 D联合国宗旨已发生改变8当今世界上经济实力最强、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区域政治、经济合作组织是( )A.欧洲

8、联盟 B.世界贸易组织 C.七十七国集团 D.联合国9中国社会科学院2020年国际形势黄皮书中提到“当今的世界格局仍处于一个过渡期,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权力的转移和扩散。权力从传统强国欧美向新兴大国转移,并扩散至其他地区力量中心,世界格局有进入“碎片化”时代的征兆。”其中“世界格局有进入碎片化时代”是指( )A.国家之间的对抗加剧 B.多极化格局最终形成 C.政治多极化趋势加强 D.经济全球化趋势发展10某班同学开展主题探究活动,请二位历史教师分别作了冷战政策与美苏争霸、“一超多强”的形成的专题报告。你认为该班探究活动的主题应是 ( ) A“二战”后西方主要国家的发展变化 B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

9、演变C亚非拉国家的独立与振兴 D“二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11中方倡议筹建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简称亚投行,是一个政府间性质的亚洲区域多边开发机构,重点支持基础设施建设,总部设在北京。截至3月31日,亚投行意向创始成员国目前已增至30个,另有14个国家也已提出了正式申请。而从英国在3月第一个宣布计划成为亚投行的意向创始成员国以来,仅在3月,就有17个国家加入亚投行“朋友圈”, 这种多米诺骨牌效应反映了( )A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 B经济全球化的“游戏规则”是由发展中国家制定的C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出现 D各国在经济全球化中受益均等12 二十多年前,对绝大多数中国人来说,很少能够看到国外

10、的商品出售。而今,我们随处可以看到和买到这些东西,同时我国的产品也遍及世界各地。这一现象说明了( )A.世界经济成全球化趋势 B.世界经济区域化趋势加强C.世界格局出现全球化趋势 D.亚洲经济飞速发展13欧盟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下列哪一图标是欧盟的标志( )14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新经济的主要特征是:( )A.高速地,低失业 B.改善人民生活,还和社会矛盾C.信息化和全球化 D.高速度,低通胀15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下列组织的成立,符合这一时代主题的是(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世界贸易组织亚太经合组织欧洲联盟A. B. C. D.16当今世界越来越紧密地成为一个整体,相互间的联系和依赖

11、空前增强,这种趋势在经济领域体现得尤为明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国芭比娃娃玩具生产分工情况简表 分工原料来源半成品加工假发制造包装材料提供成品组装地点中东地区中国台湾地区日本美国马来西亚、印尼材料二 “次贷危机”是从2020年春季开始逐步显现的,2020年8月席卷美国、欧盟和日本等主要金融市场。如果说美国是这场危机的发源地,那么它就像一把大火烧向全世界,不管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感受着不同程度的金融海啸的震撼。 材料三 图1 图2(1)材料一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什么趋势?(2)材料二主要反映了这种趋势下存在什么问题? (3)材料三反映了我国面对这种趋势的挑战,采取了哪些应对措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