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质量管理知识)质量检验讲义

上传人:精****库 文档编号:133796058 上传时间:2020-05-30 格式:DOC 页数:42 大小:278.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质量管理知识)质量检验讲义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2020(质量管理知识)质量检验讲义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2020(质量管理知识)质量检验讲义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2020(质量管理知识)质量检验讲义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2020(质量管理知识)质量检验讲义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质量管理知识)质量检验讲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质量管理知识)质量检验讲义(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第一章 质量检验概述1.1 质量检验的基本概念1.1.1 质量检验的定义一、什么是质量检验(Quality Inspection)?通过观察和判断,适当时结合测量、试验所进行的符合性评价。(ISO9000)对产品而言,是指根据产品标准或检验规程对原材料、中间产品、成品进行观察,适当时进行测量或试验,并把所得到的特性值和规定值作比较,判定出各个物品或成批产品合格与否的技术性检查活动。二、质量检验的基本要点 1、对产品的技术性能、安全性能、互换性能及对环境和人生安全、健康影响的程度等多方面要求的规定组成产品相应的质量特性。 2、对产品的质量特性要求一般都转化为具体的技术要求在产品技术标准和其他相

2、关的产品设计图样、作业文件或检验规程中明确规定。 3、产品质量特性是在产品实现过程形成的,是由产品的原材料、构成产品的各个组成部分的质量决定的,并受其他相关因素的影响。 4、质量检验是要对产品的一个或多个质量特性,通过物理的、化学的和其他科学技术手段和方法进行观察、测量、试验,取得证实产品质量的客观证据。 5、质量检验的结果,要依据产品技术标准和相关的产品图样、过程(工艺)文件或检验规程的规定进行对比,确定每项质量特性是否合格,从而对单件产品或批产品质量进行判定。1.1.2 质量检验的主要职能一、鉴别职能 根据技术标准、产品图样、作业(工艺)规程或订货合同、技术协议的规定,采用相应的检测、检查

3、方法观察、试验、测量产品的质量特性,判定产品质量是否符合规定的要求。 鉴别职能是质量检验各项职能的基础和前提。 主要由专职检验人员完成。二、把关职能(保证职能) 通过严格的检验,剔除不合格品并予以隔离。做到“三不准”: 不合格的原材料不准投产 不合格的半成品不准转序(工序) 不合格的成品不准出厂 最重要、最基本的职能三、预防职能 检验人员通过进货检验、首件检验、巡回检验等,及早发现不合格品,防止不合格品进入工序加工和大批量的产品不合格,避免造成更大的损失 通过抽样检验,进行过程能力分析和运用控制图判断过程状态,从而预防不合格品的出现 检验工作发展的主要特征:由单纯把关检验转向积极预防检验四、报

4、告职能 通过各阶段的检验和试验,记录和汇集了产品质量的各种数据,这些质量记录是证实产品符合性及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重要证据。 此外,当产品质量发生变异时,这些检验记录能及时向有关部门及领导报告,起到信息反馈作用。质量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 1、原材料、外购件、外协件进货验收的质量情况和合格率;2、过程检验、成品检验的合格率、返修率、报废率和等级率,以及相应的废品损失金额;3、按产品组成部分(如零、部件)或作业单位划分统计的合格率、返修率、报废率及相应废品损失金额;4、产品报废原因的分析;5、重大质量问题的调查、分析和处理意见;6、提高产品质量的建议。五、监督职能 1、产品质量的监督; 2、专职和

5、兼职质量检验人员工作质量的监督; 3、工艺技术执行情况的技术监督。 监督的职能一般通过设置专职的巡检人员完成。1.1.3 质量检验的步骤及形式一、质量检验的步骤1.检验的准备 首先要熟悉检验标准和技术文件规定的质量特性和具体内容,确定测量的项目和量值。 要确定检验方法,选择精密度、准确度适合检验要求的计量器具和测试、试验及理化分析用的仪器设备。 确定测量、试验的条件,确定检验实物的数量,对批量产品还需确定批的抽样方案。 将确定的检验方法和方案用技术文件形式做出书面规定,制定规范化的检验规程(细则)、检验指导书,或绘成图表形式的检验流程卡、工序检验卡等。 检验的准备可通过编制检验计划的形式来实现

6、。2.检测、测量或试验 按已确定的检验方法和方案,对产品的一项或多项质量特性进行定量或定性的观察、测量、试验(检测),得到需要的量值和结果。 测量首先应保证所用的测量装置或理化分析仪器处于受控状态。3.记录 把所测量的有关数据,按记录和格式和要求认真做好记录。 质量记录按质量体系文件规定的要求控制。 质量检验记录是证实产品质量的证据,因此数据要客观、真实,字迹要清晰、整齐,不能随意涂改,需要更改的要按规定程序和要求办理。 不仅要记录检验数据,还要记录检验日期、班次,由检验人员签名,便于质量追溯,明确质量责任。4.比较和判定 由专职人员将检验的结果与规定要求进行对照比较,确定每一项质量特性是否符

7、合规定要求,从而判定被检验的产品是否合格。5.确认和处置二、质量检验的几种形式1.查验原始质量凭证 在供方质量稳定、有充分信誉的条件下 质量检验往往采取查验原始质量凭证如质量证明书、合格证、检验或试验报告等,以认定其质量状况2.实物检验 由本单位专职检验人员或委托外部检验单位按规定的程序和要求进行检验。3.派员进厂(驻厂)验收 采购方派员到供货方对其产品、产品的形成过程和质量控制进行现场查验 认定供货方产品生产过程质量受控,产品合格,给予认可接受。1.2 检验的分类1.2.1 按检验的目的分类 生产检验、验收检验、复查检验、验证检验、仲裁检验一、生产检验 指生产企业在产品形成的整个生产过程中的

8、各个阶段所进行的检验。如:食品的出厂检验 目的:保证生产企业所生产的产品质量,执行内控标准二、验收检验顾客(需方)对生产企业(供方)提供的产品所进行的检验。 目的:为顾客保证验收产品的质量 执行验收标准三、监督检验 指经各级政府主管部门所授权的独立检验机构,按质量监督管理部门制订的计划,从市场抽取商品或直接从生产企业抽取产品所进行的市场抽查监督检验。 目的:对投入市场的产品质量进行宏观控制四、验证检验 指各级政府主管部门所授权的独立检验机构,从企业生产的产品中抽取样品,通过检验验证企业所生产的产品是否符合所执行的质量标准要求的检验。 类型:产品标准中的型式检验;产品质量认证中的型式检验五、仲裁

9、检验 指当供需双方因产品质量发生争议时 由各级政府主管部门所授权的独立检验机构抽取样品进行检验 提供仲裁机构作为裁决的技术依据1.2.2 按生产过程的顺序分类 进货检验、过程检验和最终检验一、进货检验(IQC,In-coming Quality Control) 也称进厂检验 、原料检验。指企业对所采购的原材料及半成品等在入库之前所进行的接收检验。(食品企业生产所需的原料、配料、包装材料等多由其他企业生产) 目的:防止不合格品进入仓库,防止由于使用不合格品而影响产品质量,打乱正常的生产秩序。 应由企业专职检验员,严格按照技术文件认真检验。二、过程检验(IPQC,In-process Quali

10、ty Control ) 也称工序检验、制程检验,是在产品形成过程中对各加工工序之间进行的检验。一般由生产部门和质检部门分工协作共同完成 目的:1、保证各工序的不合格半成品不得流入下道工序 2、防止对不合格半成品的继续加工和成批半成品不合格,确保正常的生产秩序。 3、验证工艺和保证工艺规程执行的作用包括:1、首件检验 指对加工的第一件产品进行的检验或在生产开始时(上班或换班)或工序因素调整(调整工装、设备、工艺)后对前几件产品进行检验 2、巡回检验 指检验员在生产现场按一定的时间间隔对有关工序的产品和生产条件进行的监督检验 不仅要抽检产品,还需检查影响产品质量的生产因素 重点是关键工序 3、在

11、线检验 在流水线生产中,完成每道或数道工序后所进行的检验。 一般要在流水线中设置几个检验工序 4、完工检验 指对一批加工完的半成品进行全面的检验目的:发现和剔除不合格半成品,使合格半成品继续转入下道工序或进入半成品库三、最终检验(FQC,Final Quality Control) 对完工后的产品入库前或发到用户手中之前进行的一次全面检验,最关键的检验 目的:保证不合格产品不出厂最终检验不仅要管好出厂前的检验,而且还应对在此之前进行的进货检验、过程检验是否都符合要求进行核对。只有所有规定的进货检验、过程检验都已完成,各项检验结果满足规定要求后,才能进行最终检验。包括:1、成品检验 是在生产结束

12、后、产品入库前对产品进行的常规检验。 一般为常规项目,如感官检验、部分理化指标、非致病性微生物指标、包装等。 2、型式检验 检验项目包括该产品标准对产品的全部要求,即包括常规检验项目和非常规检验项目。 型式检验对标准中规定的全部项目进行检验 出厂检验检验部分项目 由于非常规检验(农药兽药残留、重金属、致病菌等)大多历时长、耗费大,不可能每批入库(或出厂)时都做。 一般,每个生产季节应进行一次型式检验。但下列情况之一者,亦应进行型式检验: 1).新产品或老产品转厂生产的试制定型鉴定; 2).正式生产后,如原材料、工艺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 3).产品生产中定期、定量的周期性考核; 4)

13、.产品长期停产后,恢复生产时; 5).出厂检验结果与上一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时 6).国家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提出型式检验的要求时3、出厂检验,也称交收检验,是指在将仓库中的产品送交客户前进行的检验 虽然产品入库前已经进行了严格的检验,但由于食品有保质期,所以出厂检验是必要的。 出厂检验的项目可以同入库检验一样,也可以从入库检验的项目中选择一部分进行。 但要注意,只有型式检验在有效期内、出厂检验合格的产品,才有根据判定它符合质量要求。1.2.3 按被检验产品的数量分类 全检、抽检和免检一、全数检验(全检) 又称百分之百检验、全面检验。是对所提交检验的全部产品逐件按规定的标准检验,判定每个产品合格与

14、否。检验对象是单件产品,对生产者和交验者压力较小适用范围: 1、价值高但检验费用不高的产品; 2、不合格项目属于安全指标,或不合格将导致产品功能丧失 3、不合格率较高,或不合格给顾客带来重大损失时; 4、抽样方案判为不合格批需全数重检筛选的产品。特点:1、工作量大,费用高,耗时多;2、限于非破坏性检验项目; 3、全数检验存在着检验误差不是百分百有效,全检通常只能检出70的不合格品。二、抽样检验 按预先确定的抽样方案,从交验批中抽取规定数量的样品构成一个样本,通过对样本的检验推断批合格或批不合格。适用范围: 1、生产批量大、自动化程度高、产品质量比较稳定; 2、带有破坏性检验项目的产品 3、产品

15、价值不高但检验费用较高时; 4、某些生产效率高、检验时间长的产品; 5、外协件、外购件大量进货时。抽样检验又可分为: 1、统计抽样检验:又分为计数抽样检验、计量抽样检验 2、非统计抽样检验,如百分比抽样检验 其方案不是由统计技术决定,其对交验批的接收概率不只受批质量水平的影响,还受批量大小的影响,是不科学、不合理的抽样检验,应予淘汰。 大批严,小批松三、免检,也称无试验检验 对经国家权威部门产品质量认证合格的产品或信得过产品,在买入时执行不进行验收检验 接收与否可以以供应方的合格证或检验数据为依据。 免检并不意味着不进行“验证”,企业内部必须进行质量检验。 执行免检时,顾客(需方)往往要对供应方的生产过程进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