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自主管理课题研究 课题提出的背景.doc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33793828 上传时间:2020-05-30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4.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班级自主管理课题研究 课题提出的背景.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班级自主管理课题研究 课题提出的背景.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班级自主管理课题研究 课题提出的背景.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班级自主管理课题研究 课题提出的背景.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班级自主管理课题研究 课题提出的背景.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班级自主管理课题研究 课题提出的背景.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班级自主管理课题研究 课题提出的背景.doc(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班级自主管理课题研究 【摘要】班级是学校的最小单位,也是构成学校的最小细胞,学校的各种教育影响大多是通过班级来实现的。如何对班级进行有效管理、真正落实班级管理中 “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营造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班级氛围,这是非常值得我们班主任认真研究的一个课题。所谓学生自主管理,实际上是学生自我管理,是在班主任指导下,充分运用学生自身的能力进行自我教育和发展,让学生能够在主动参与班级管理实践中创造性地完善自我的一种管理机制。让每个学生在学会管理别人的同时也学会约束自己、正视自己、发展自己、超越自己,从他律走向自律,从自律走向自觉、自为,进而提高学生自我发展的能力,并形成

2、互相管理,互相监督,共同提高,全面发展,富有个性的和谐班集体。【关键词】 班级 自主管理 机制课题提出的背景:在教师和社会各界人士的眼中,一提起当班主任,就有“累”字涌上心头 :没有自由,没有轻松愉快的日子,身心完全被禁锢住,班主任像“救火队员”一样疲于奔命。与任课教师相比,少了一份轻松与自在,每天被烦琐的事情牵绊着,缺乏幸福感。我们说幸福的老师方能造就有幸福感的学生 ,老师缺乏了幸福感,导致学生的幸福感也严重缺失:缺乏进取心,缺乏创造力,被动学习,苦不堪言。在如此严峻的形势之下,我倡导班级的自主管理,就是要把班主任从繁琐的班级事务中解脱出来,打造一支有战斗力的的管理团队,让所有人都参与到管理

3、中,个个都成为班干部,让学生分担老师平时忙碌的的烦琐事务,让班主任不再孤单前行,把幸福感,轻松感,自由感还给班主任和学生。因而,我决定利用学校大力推行高效课堂1、是班级健康发展的需要。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没有自我教育就没有真正的教育”。 促进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促进自我管理的管理才是真正的管理。民主管理是时代的精神,也是改革的主旋律。没有民主管理意识的人就不会很好地适应新时期的要求。班级民主管理不应以班主任为中心,班主任“独裁专制”,而是每个学生都应该成为自我锻炼、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主体。高中生已具备辨别是非和自我约束的能力,渴望被承认、被肯定,又有参与班级管理的热情。班主任可以通过

4、合理地分工,让他们各尽其才,各显其能,使整个班级“人人有事管,事事有人管”,班级管理工作更加系统化、科学化,真正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管是为了不管”的目的。2、是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采用学生自主管理的方式,突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自主自为。他们在参与班级管理中,学会参与,学会选择,学会创造,学会认识自我、设计自我、发展自我、超越自我。因为在老师的指导下,以班干部为核心,广大学生在班级开展的系列教育活动中,共同参与班级各层次的管理,并担任自己满意的角色,班级给他们提供了锻炼能力的舞台,创设了成功的机会,使他们个性得以“健康、全面、和谐的发展”。同时,学生在自我管理中,由自律反观他律,可以感受

5、他人生活与工作的方式,他人工作时的心情和责任,他人管理时的辛苦和压力,通过这种角色换位思考,从而明白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养成宽容、协作的良好人际关系,加速成为合格的社会人。 3、是班主任减压的有效途径。长期以来,班主任总是留给大家起早摸黑,事必躬亲,终日琐事缠身,疲惫不堪的“老黄牛“形象,甚至于有报道称,教师属于亚健康群体,教师的平均寿命偏低等等,由此可见教育工作之繁重与艰辛。然而如果教育的成败和学生的进步要用教师的健康甚至生命来换取的话,我认为这是不可取的。教育家魏书生曾经说过,班主任工作是一门艺术,是充满快乐的一种境界。如何提高班级的管理效率,实现快乐的境界,我认为学生自主管理是把班主任从

6、繁杂的日常管理事务中解脱出来的有效途径,实行学生自主管理,从根本上解放班主任,使班主任从繁琐的事务性工作中抽身出来,将班主任工作的重心逐渐转移到学生的思想引导、心理疏导上来,有更多的精力去备课上课,这是大有裨益的。由此可见,班主任将学生作为管理的出发点和归宿,将主动权交给学生,不仅符合学生“自我实现”的心理需要,有利于学生由依赖性向独立性的顺利过渡,而且有利于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的正确发挥。更为主要的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有利于锻炼学生的各方面能力。课题概念的界定及理论依据 “自主管理能力”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依据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制定班级日常管理制度和学

7、习管理制度等,并积极参与管理制度的实施所形成的能力。 “自主管理能力的培养”是指在教改实践中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素质教育思想,在教师指导下,引导学生积极有效地参与班级管理、学习管理和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活动,从而使他们逐步形成一定的组织、管理和领导的能力,成为积极主动、全面发展的人。 自主管理教育作为一个适应时代发展,顺应社会需求而必然诞生的教育理论体系,是弘扬、培养受教育者自信、自立、自强、自律精神,给予受教育者以人文关怀,促进其身心俱健的全面教育,是以培养受教育者的主体意识、学习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价值取向的促进受教育者主动发展的终生教育。 自主教育其目的是唤醒、发展人的主体意识,其

8、宗旨是以班级为载体,提供和创造学生主动成长的机会,以此来发展学生个性特征,激发学生主体意识,鼓励学生创新精神,体现学生实践能力,让学生主动地去感知、体验、判断、认识、实践成功与受挫。 我国当代教育家刘佛年先生说:“有两种能力更重要:一种叫自学能力;一种叫独立工作能力”。 课题研究的目标 1.力求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把握促进学生自主管理的切实方法,并寻找培养其他良好习惯的途径。 2.通过研究促使班主任老师转变教育观念,在班级管理中充分发挥学生自我管理的作用,形成一整套有质量的班级管理制度,把班主任老师从繁重的班级工作中解放出来。 3.培养中学生在班级管理和学习管理中的自主参与意识、组织管理能力,从

9、而不断完善和发展其自身的素质。 4.鼓励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学校活动当中、发挥自己的爱好和特长,让每一个学生都有用武之地。课题研究的内容 1.班级现状的分析 2.现有状况对同学们学习的不良影响的个案研究。 3.改善这种状况的必要性研究 4.如何在学生中进行自主管理的研究。预期效果通过建立班级学生自主管理的运行机制,逐步实现班级管理上“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和“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营造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班级人际环境,形成个体、小组自动自发、自主成长、富有个性的和谐班集体:班内学生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在学会管理别人的同时也学会约束自己,让自己在管理的过程中得到锻炼,逐步向着班级

10、奋斗目标前进。 课题原则 本课题倡导学生自主管理,充分相信学生潜能和智慧,学生的能力其实一个巨大的“火药桶”,只需好好引爆,便会发出耀眼光芒。所以,在课题的研究和探讨中,贯穿下列原则。(一):主人翁原则。营造各种场景,开展各种活动,打造温馨班级。让每个人成为家庭一员,把班级营造成大家庭。(二):换位思考原则 一直以来,班上的班干部只是班上极少数的人担任,对于班干部的工作,很多学生不理解,不支持,甚至有时候还有抵触情绪,极大地打击了班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产生了较多的“好好先生”,不想管,不敢管。这种管理机制还大大制约了学生的创造力。我的改革就是要改掉以往的不足,我要让班上的每个同学都成为班干部,各

11、司其职。那么,在遇到问题时就会换位思考。(三):由“内化”到“外化”原则 如果想要 学生更好地遵守校纪班规,自觉学习,那就必须培养学生的自制力,解决学生的内部问题,思想问题解决了,自己想读书了,有了学习的动力了,才能把思想化为行动,由内化到外化。实施措施(一)设立岗位,实行岗位责任制责任 依据班上的实际情况,根据学校的管理规程,首先确立现实的便于管理的岗位;然后再展开竞岗,竞岗的同学明确自己的岗位责任,展示自己的管理策略。有管理班上大大小小事物的值周班主任,以两个人为一组,轮流管理;有环境卫生督查员,寝室卫生督查员,人员以一周为周期进行轮换,展开管理竞赛,与学校的系统管理紧紧挂钩 。做到人人都

12、是班干部,人人都有事做,让所有人参与班级管理,就能理解他人的难处,就能自觉替他人着想,思想问题解决了,班级面貌就会焕然一新。 (二)以小组为单位,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增强组内凝聚力,提高自主管理能力。每周以小组为单位,利用课外时间,搞一次室内或室外活动。要求是组内所有成员参加,我班分成了十个组,活动由组内自由安排,但必须要具有针对性,能解决组内问题,如果组内的团结性不够,就开展轻松的体育活动:乒乓球比赛,跳绳比赛,羽毛球比赛等;活动还必须具有先进性,必须有益于身心,必须要与学校的发展紧紧相连。如在每年的三月份,每个组都必须为学校为班级做一件好事,学生们自己去发现,去把学校的垃圾死角清理干净

13、。结果,每个组都出色完成任务,卫生先遣队的作用功不可没,让学生自己从心底里热爱自己的学校,因为学校的美丽是自己的辛勤劳动换来的,谁会不珍惜呢?活动还必须具有竞争性,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每个学期以小组为单位,举办手抄报比赛,诗歌朗诵会,让学生在活动找到成就感,发现自己的长处,更好地认识自己,努力发展自己。通过这些集体活动,来提高班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三)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我的班上有一个优良的传统,那就是每周一次的班会时间。每周星期五的第六节课,是雷打不动的班会时间。班会的议题和主持人是小组自己定的,每个小组负责一周。议题,开班会的程序,所要解决的问题,一周的工作回顾,都在班会中得到体现。半会

14、与班级荣誉同呼吸共命运。通过班会让所有同学把班级当成自己的家,以主人的姿态来看待班上的一切,就彻底摈弃了“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不良倾向。(四)开设班级论坛和班级沙龙 在我的班级里,学生的言论是很自由的,我的班级里开设有“你说我说大家说”的自由论坛,针对班级里出现的现象,展开讨论;班主任有班主任寄语,就班上出现的问题提出建设性的指导意见,老师和学生之间平等对话,展开心与心的交流。营造自由的气氛,倡导合作的精神,班上的事情就会上一个台阶。(五)定期开展班干部培训。实施步骤研究过程: 2005年秋期,我接受任了初2008级一班的班主任工作,并开始启动“建立班级学生自主管理机制的实践研究”这一课题。

15、 第一步:宣传动员 1、确定班级奋斗目标:做最好的自己,创最佳的集体。 2、确定班纪班规:凡是不利于自己健康成长的事不做;凡是有利于增添班级荣誉的事争做。 3、确定成长合作小组的合作宗旨:互相管理,互相监督,共同提高,全面发展。 第二步:组建班子 4、组建班、团(队)干部队伍:班委会由班长(1人)、副班长(3人)、学习委员(2人)、生活委员(2人)、劳动委员(2人)纪律委员(2人)、文艺委员(2人)、体育委员(2人)组成;初一时的中队委由一名中队长和两名中队委组成。初二开始,由团支部书记(1名)、组织委员(1名)和宣传委员(1名)组成团支部。这只队伍可以采取民主选举,也可以采取竞选的办法产生。 5、组建班级管理委员会:由班主任、副班主任、班长、副班长和团支部书记组成,负责对班级的学生干部进行管理、指导和培训、班级重大事情的决策、对班级每一位学生进行“四个学会”发展性评价、审核上报校级及以上评优学生名单。 6、组建成长合作小组:我校实行的是小班额教学,每班只有45人,所以我和班级管理委员会的成员一起,以学习成绩为依据把全班同学分成4段,每1112人为一段。然后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管理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