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外国语学校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 第2课《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3792171 上传时间:2020-05-3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外国语学校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 第2课《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外国语学校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 第2课《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外国语学校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 第2课《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外国语学校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 第2课《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外国语学校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 第2课《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外国语学校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 第2课《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外国语学校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 第2课《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2课 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一、中考考点1新经济政策 (识记) 2“斯大林模式” (识记、理解)二、重、难点:重点:新经济政策、苏联的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 难点:如何正确评价斯大林模式。三、知识体系:一、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1)新经济政策主要内容: 作用: (2)建立苏联(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时间: ;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1)经济建设1重点发展 ,一五、二五计划完成后,苏联由 变成 。实施成果:形成了比较完备的工业体系,实现了国家工业化。 2加快实现农业集体化。(2)斯大林模式1形成标志时间: 年新宪法制定。2特点:标志着 3形成背景: 4评价:它在一定历史阶段里发挥过

2、积极作用。但这一模式也具有严重弊端。第一, 第二, 第三, 第四, 四、练习巩固:一、知识梳理1国内战争结束后,苏俄进入 时期。在列宁的领导下,1921年,苏俄开始实施 政策,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21936年,苏联通过新宪法,宣布苏联是“ 国家”,新宪法的制定,标志着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形成。这一体制也被称为“ ”。3邓小平说:“社会主义究竟是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 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二、习题巩固11921年,在列宁的领导下,苏俄开始实施的新经济政策的特点是:( ) A突出发展

3、重工业 B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C制定国家新宪法 D实现农业集体化2关于新经济政策影响的评价,错误的是( )A提高劳动者积极性 B恢复苏俄国民经济C标志苏联成立 D巩固苏维埃政权的基础3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形成的标志是 ( ) A1921年实行新经济政策 B基本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C1936年通过新宪法 D基本实现农业集体化4“斯大林模式”是指 ( ) A多种经济并存B高度集中政治经济体制C社会主义农业集体化D社会主义工业化5列宁是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表明他和布尔什维克党开始从本国国情出发,对具有苏俄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有益探索的是 ( )A发动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B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

4、策C实施新经济政策D创建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6下列事件与列宁无关的是( )A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B新经济政策的实施C苏联一五计划的实施 D苏联的建立7 1924年,列宁逝世,家住莫斯科的小姑娘尼娜给在国外的父亲写信告之此事,她在信封寄信人的地址栏上应写的国名是( )A.沙皇俄国B.苏维埃俄国C.苏联D.俄罗斯8邓小平说:“社会主义究竟是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社会主义阶段的最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邓小平认为的列宁比较好的“思路”和苏联僵化的“模式”分别是指( ) A进行十月革命和斯大林模式 B实行新经济政策和斯大林模式

5、C进行十月革命和赫鲁晓夫模式 D实行新经济政策和戈尔巴乔夫模式9.十月革命后,列宁一直在探索俄国的社会主义道路,并依据国内形势的变化调整经济政策。在1922年初的苏俄不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A.小商贩在自由市场出售面包 B.工人到市场购买粮食C.农民的粮食全部交给国家 D.资本家经营鞋帽厂10.下表所示,苏联工业总产值所占位次发生显著变化,其主要原因是( ) 19281937年苏联工业总产值在欧洲和世界所占的位1928年1932年1937年在欧洲所占位次21在世界所占位次532A.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B.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实施C.没有受到经济危机的冲击 D.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11列

6、宁说,新经济政策是用一种改良主义的办法来解决苏维埃国家过渡时期经济发展战略任务的政策。这里的“改良主义”指的是( ) A农民向国家交纳固定的粮食税 B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C实行余粮收集制 D建立集体农庄,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12.右图是一幅反映苏联经济发展严重失衡的漫画,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实行新经济政策 C斯大林模式 D赫鲁晓夫改革13.列宁是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表明他和布尔什维克党开始从本国国情出发,对具有苏俄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有益探索的是( )A发动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B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C实施新经济政策 D创建高度集中的政

7、治经济体制14.苏俄早期的领导人布哈林说:“我们过去认为,我们可以一举消灭市场关系。而实际情况表明,我们恰恰要通过市场关系走向社会主义。”苏俄“通过市场关系走向社会主义”的政策指的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 赫鲁晓夫 D戈尔巴乔夫改革151936年,假如你踏上苏联的国土,你能看到的是农民在集体农庄的田间用餐农民在市场里自由贸易书店里有新出版发行的新宪法苏联军民开始抗击德国法西斯( )A B C D16、列宁说:“我们在夺取政权的时候便知道,不存在将资本主义制度具体改造成社会主义的既存方法,我们必须根据实践作出判断。”苏联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做出的探索是走城市夺取政权的道路 实

8、行新经济政策 实行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政策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A B C D17、下表反映的是1928-1937年某国工业生产总值的排位情况。据此判断,该国是年 份1928年1932年1937年工业生产总值在世界、欧洲的排位世界世界欧洲世界欧洲53221A英国 B法国 C苏联 D德国18、下表是1928-1940年苏联人均粮食产量表。导致苏联人均粮食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时间(年)1928-19291930-19321933-19371938-1940人均粮食产量(公斤)470460440-450420-430A.国内战争的破坏 B.德国法西斯的进攻C.农业集体化的实行 D.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9、19、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斯大林模式。下列有关斯大林模式的说法正确的是使苏联成为强盛的工业国东欧各国大都曾照搬这一模式为苏联的解体埋下了隐患极大地保护了农民的利益A.B.C.D.20、对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苏联的某种政治经济模式,有学者认为:从富国强兵的角度来说,成绩是辉煌的,但从社会的全面发展来说,是不成功的。该模式是指A战时共产主义 B新经济政策 C斯大林模式 D罗斯福新政21、丘吉尔曾说过:“斯大林是一个世上无出其右的最大的独裁者,他接过俄国时,俄国只有木犁,而当他撒手人寰时,俄国已拥有核武器。”发生这一变化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斯大林A适时实施了

10、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适时实施了新经济政策C合理吸收了西方国家的经济建设经验D开创并实行了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22、右图为1913年和1937年各国工业总产值在世界工业产值中的比例图,20世纪30年代,苏联工业产量快速增长的原因是A、俄国农奴制废除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C、新经济政策D、“斯大林模式”推动23、苏联和中国在建国初期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过程中的相同之处是重点发展 A轻工业 B商业 C重工业 D交通运输业24、列表:19171936年苏俄(苏联)历史大事年表时间重大事件1917.3二月革命1917.1119181920年三年国内战争时期1921年1922年底1928年开始执行第一个五年

11、计划1936年25.阅读下列材料苏维埃俄国农业总产值在1925年至1926年度约为97.46亿战前卢布,而1913年到1914年度为102.25亿战前卢布。1925年谷物生产达到45亿普特,超过了战前的平均收获量,战前最后10年全国的平均收获量约为40亿普特。1921年至1922年度苏联的粮食采购量是3814.07万公担,而1925年至1926年度就增加133%以上资本主义各国(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参加国),为了使农业达到战前水平,花了1年以上的工夫。德国在10年之内才把主要谷物作物的产品增加了21%。法国甚至于到1931年还没有恢复到战前水平。苏维埃俄国在5年内把谷物产品增加了77%。苏维埃经济的发展,学习杂志社1955年版回答:(1)根据材料回答,苏俄经济在1925年几乎达到战前水平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苏俄实施该政策的背景是什么?(3)该政策的实施有何意义?26.阅读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几项重要产品指标完成情况表,回答有关问题:产品项目1913年1928年一五计划初步计划实际完成数(1932年煤(万吨)2910355068006400石油(万吨)920116019002100生铁(万吨)420338800616钢(万吨)4204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