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习题5.doc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33789944 上传时间:2020-05-3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化学习题5.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生物化学习题5.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生物化学习题5.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生物化学习题5.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生物化学习题5.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化学习题5.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生物化学习题5 糖代谢及生物氧化(22-27章)一、 名词解释:1、 呼吸链2、 氧化磷酸化作用3、 光合作用4、 糖酵解途径5、 糖异生 6、 光合磷酸化作用7、 柠檬酸循环二、 填空题1、 代谢物在细胞内的生物氧化与在体外燃烧的主要区别是_、_和_。2、 真核细胞生物氧化是在_进行的,而糖酵解是在_进行的。3、 生物氧化主要是通过代谢物_反应实现的,生物氧化产生的水是通过_形成的。4、 绿色植物生成ATP的三种方式是_、_和_。5、 体内C2O的生成不是碳与氧的直接结合,而是_。6、 动物体内高能磷酸化合物ATP的生成方式有_和_两种。7、 糖酵解途径中最重要的关键酶(调节点)是_。8、

2、丙酮酸脱氢酶系的第一个酶称_,功能是_。9、 1mol葡萄糖经糖的有氧氧化可生成_mol丙酮酸,再转变为_mol乙酰CoA进入三羧酸循环。10 、糖酵解的终产物是_。11、1mol乙酰CoA和1mol草酰乙酸经三羧酸循环后可产生_molATP和_mol草酰乙酸。12、一次三羧酸循环可有_次脱氢过程和_次底物水平磷酸化过程。13、磷酸戊糖途径的生理意义是生成_原还力。14、糖原合成的关键酶是_;糖原分解的关键酶是_。三、 判断题1、 糖酵解途径是人体内糖、脂肪和氨基酸代谢相联系的途径。2、 人体内能使葡萄糖磷酸化的酶有己糖激酶和磷酸果糖激酶。3、 葡萄糖激酶和己糖激酶在各种细胞中对葡萄糖的亲和力

3、是一样的。4、 6-磷酸葡萄糖是糖代谢中各个代谢途径的交叉点。5、 醛缩酶是糖酵解关键酶,催化单方向反应。6、 1mol葡萄糖经糖酵解途径生成乳酸,需经一次脱氢,两次底物水平磷酸化过程,最终生成2molATP分子。7、 糖酵解过程无需氧参加。8、 若没氧存在时,糖酵解途径中脱氢反应产生的NADH交给丙酮酸生成乳酸,若在有氧存在下,则NADH进入线粒体氧化。9、 丙酮酸脱氢酶系催化底物脱下的氢,最终是交给FAD生成FADH2的。10、物质在空气中燃烧和在体内的生物氧化的化学本质是完全相同的。11、生物界NADH呼吸链应用最广。12、2,4-三硝基苯酚是氧化磷酸化的解偶联剂。13、从低等单细胞生物

4、到最高等的人类,能量的释放、贮存和利用都以ATP为中心的。14、ATP虽含有大量的自由能,但它并不是能量的贮存形式。15、有机物的自由能决定于其本身所含基团的能量,一般是越稳定越不活泼的化学健常具有较高的自由能。16、磷酸肌酸是ATP高能磷酸基的贮存库,因为磷酸肌酸只能通过这惟一的形式转移其磷酸基团。四、选择题1、二硝基苯酚能抑制下列哪种细胞功能?A 糖酵解 B 肝糖异生 C 氧化磷酸化 D 柠檬酸循环 2、正常状态下,下列哪种物质是肌肉最理想的燃料?A 酮体 B 葡萄糖 C 氨基酸 D 脂肪酸 3、近年来关于氧化磷酸化的机制是通过下列哪个学说被阐明的?A 巴士德效应 B 化学渗透学说 C W

5、arburgs学说 D 共价催化理论 4、线粒体呼吸链的磷酸化部位可能位于下列哪些物质之间?A 辅酶Q和细胞色素b B 细胞色素b和细胞色素c C 丙酮酸和NAD+ D FAD和黄素蛋白 5、关于生物合成所涉及的高能化合物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 只有磷酸酯才可作高能化合物 B 氨基酸的磷酸酯具有和ATP类似的水解自由能 C 高能化合物ATP水解的自由能是正的D 生物合成反应中所有的能量都是由高能化合物来提供6、关于有氧条件下,NADH从胞液进入线粒体氧化的机制,下列哪项描述是正确的?A NADH直接穿过线粒体膜而进入 B 磷酸二羟丙酮被NADH还原成3-磷酸甘油进入线粒体,在内膜上又被氧

6、化成磷酸二羟丙酮同时生成NADH C 草酰乙酸被还原成苹果酸,进入线粒体后再被氧化成草酰乙酸,停留在于线粒体内 D 草酰乙酸被还原成苹果酸进入线粒体,然后再被氧化成草酰乙酸,再通过转氨基作用生成天冬氨酸,最后转移到线粒体外7、肌肉或神经组织细胞内NAD+进入线粒体的穿梭机制主要是A 磷酸甘油穿梭机制 B 柠檬酸穿梭机制 C 肉毒碱穿梭机制 D 丙酮酸穿梭机制 8、下列关于化学渗透学说的叙述哪一条是不对的?A 呼吸链各组分按特定的位置排列在线粒体内膜上B 各递氢体和递电子体都有质子泵的作用 C 线粒体内膜外侧H+不能自由返回膜内D ATP酶可以使膜外H+返回膜内9、糖类的生理功能有A 提供能量

7、B 蛋白聚糖和糖蛋白的组成成分 C 构成细胞膜组成成分 D血型物质也含有糖分子 E以上全有 10、人体内不能水解的糖苷键是A -1,4-糖苷键 B -1,6-糖苷键 C -1,4-糖苷键 D -1, -4糖苷键11、反应:6-磷酸果糖1,6-二磷酸果糖,需哪些条件?A 果糖二磷酸酶,ATP和Mg2+ B果糖二磷酸酶,ADP,Pi和Mg2+ C磷酸果糖激酶,ATP和Mg2+ D磷酸果糖激酶,ADP ,Pi和Mg2+12、糖酵解过程中催化1mol六碳糖裂解为2mol三碳糖的反应的酶是A 磷酸己糖异构酶 B 磷酸果糖激酶 C 醛缩酶 D 磷酸丙糖异构酶13、底物水平磷酸化指A ATP水解为ADP和P

8、iB 底物经分子重排后形成高能磷酸键水解后使ADP磷酸化为ATP分子C 呼吸链上H+的传递过程事释放能量使ADP磷酸化为ATP分子D 使底物分子加上一个磷酸根14、缺氧情况下,糖酵解途径生成的NADH+H+的去路A 进入呼吸链氧化供应能量 B 丙酮酸还原为乳酸 C 3-磷酸甘油酸还原为3-磷酸甘油醛D 醛缩酶的辅助因子合成1,6-二磷酸果糖15、ATP对磷酸果糖激酶的作用A 酶的底物 B 酶的抑制剂 C 既是酶的底物同时又是酶的变构抑制剂 D 1,6-二磷酸果糖被酶水解时生成的产物16、三羧酸循环的第一步反应产物是A 柠檬酸 B 草酰乙酸 C 乙酰CoA D CO217、糖的有氧氧化的最终产物

9、是A CO2 +H2O+ATP B 乳酸 C 丙酮酸 D乙酰CoA18、在三羧酸循环中,下列哪个反应是不可逆反应?A 柠檬酸异柠檬酸 B 琥珀酸延胡索酸 C 草酰乙酸+乙酰CoA柠檬酸 D 苹果酸草酰乙酸19、以NADP+作辅助因子的酶是A 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 B 果糖二磷酸酶 C 6-磷酸葡萄糖酸脱氢酶 D 醛缩酶 20、下列各中间产物中,哪一个是磷酸戊糖途径所特有的? A 丙酮酸 B 3-磷酸甘油醛 C 6-磷酸果糖 D 6-磷酸葡萄糖酸 五、问答题1为什么说三羧酸循环是糖、脂和蛋白质三大物质代谢的共同通路?2何谓糖酵解?糖异生与糖酵解代谢途径有哪些差异?3糖代谢与脂肪代谢是通过哪些反应

10、联系起来的?4何谓氧化磷酸化作用?NADH呼吸链中有几个氧化磷酸化偶联部位?参考答案:二 1、在细胞内进行;温和条件;酶催化。2、线粒体内膜;胞浆中3、脱氢;代谢物脱下的氢经呼吸链传递,最终与吸入的氧化合。4、氧化磷酸化;光合磷酸化;底物水平磷酸化。5、有机酸脱羧生成的6、氧化磷酸化;底物水平磷酸化7、6-磷酸果糖激酶8、丙酮酸脱氢酶;丙酮酸氧化脱羧。9、2;210、乳酸11、10或12;112、4;113、NADPH14、糖原合酶; 糖原磷酸化酶三、1对2错3错4对5错6对7对8对9错10对11对12对13对14对15错16对五、1 要点:(1)三羧酸循环是乙酰CoA最终氧化生成CO2和H2

11、O的途径。 (2)糖代谢产生的碳骨架最终进入三羧酸循环氧化 (3)脂肪分解产生的甘油可通过糖有氧氧化进入三羧酸循环氧化,脂肪酸经-氧化产生乙酰CoA可进入三羧酸循环氧化。 (4)蛋白质分解产生的氨基酸经脱氨后碳骨架可进入糖有氧氧化进入三羧酸循环,同时,三羧酸循环中间产物可作为氨基酸的碳骨架接受NH3后合成非必需氨基酸。所以,三羧酸循环是三大物质的共同通路。2糖酵解是指在无氧条件下葡萄糖或糖原分解为乳酸过程。糖酵解与糖异生的差别是糖酵解过程的三个关键酶由糖异生的四个关键酶代替催化反应。作用的部位也不同,糖异生在胞液和线粒体,糖酵解则全部在胞液中进行。3(1)糖酵解过程中产生的磷酸二羟丙酮可转变为磷酸甘油,可作为脂肪合成中甘油的原料。 (2)糖有氧氧化过程中产生的乙酰CoA是脂肪酸和酮体的合成原料。 (3)脂肪酸分解产生的乙酰CoA最终进入三羧酸循环氧化。 (4)酮体氧化产生的乙酰CoA最终进入三羧酸循环。 (5)甘油经磷酸甘油激酶作用后转变为磷酸二羟丙酮进入糖酵解或糖有氧氧化。4在线粒体内伴随着电子在呼吸链传递过程中所发生的ADP磷酸化生成ATP的过程 称为氧化磷酸化作用。在NADH呼吸链中有三个偶联部位,第一个偶联部位是在NADHCoQ之间;第二个偶联部位是在细胞色素b细胞色素c之间;第三个偶联部位是在细胞色素aa3-分子氧之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