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常识五心肺复苏术.doc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33788033 上传时间:2020-05-30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6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急救常识五心肺复苏术.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急救常识五心肺复苏术.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急救常识五心肺复苏术.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急救常识五心肺复苏术.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急救常识五心肺复苏术.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急救常识五心肺复苏术.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急救常识五心肺复苏术.doc(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急救常识心肺复苏术心肺复苏术(CPR)是针对呼吸心跳停止的急症危重病人所采取的抢救关键措施,即胸外按压形成暂时的人工循环并恢复的自主搏动,采用人工呼吸代替自主呼吸,快速电除颤转复心室颤动,以及尽早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来重新恢复自主循环的急救技术。心肺复苏的目的是开放气道、重建呼吸和循环。人们只有充分了解心肺复苏的知识并接受过此方面的训练后才可以为他人实施心肺复苏。心肺复苏的意义人体是靠心脏的跳动、血管的节律运动和肺的呼吸,将氧气和营养物质运送到人的各个部分,以供机体正常活动;并通过血液流动和呼吸将二氧化碳和废物排出体外。在一般情况下,心跳停止即脑组织缺氧4分钟之内,可恢复其原有功能,心跳停止超出4

2、分钟,易造成脑组织永久性损害,甚至导致死亡。所以抢救此类伤员要及时、迅速,以竭力挽救伤员生命。心肺复苏 = (清理呼吸道) + 人工呼吸 + 胸外按压 + 后续的专业用药据美国近年统计,每年心血管病人死亡数达百万人,约占总死亡病因1/2。而因心脏停搏突然死亡者60-70%发生在院前。因此,美国成年人中约有85%的人有兴趣参加CPR初步训练,结果使40%心脏骤停者复苏成功,每年抢救了约20万人的生命。心脏跳动停止者,如在4分钟内实施初步的CPR,在8分钟内由专业人员进一步心脏救生,死而复生的可能性最大,因此时间就是生命,速度是关键,初步的CPR按ABC进行。心肺复苏ABC步骤A:开放气道B:口对

3、口人工呼吸C:人工循环A 开放气道拍摇患者并大声询问,手指甲掐压人中穴约五秒,如无反应表示意识丧失。这时应使患者水平仰卧,解开颈部钮扣,注意清除口腔异物,使患者仰头抬颏,用耳贴近口鼻,如未感到有气流或胸部无起伏,则表示已无呼吸。B 口对口人工 呼吸在保持患者仰头抬颏前提下,施救者用一手捏闭的鼻孔(或口唇),然后深吸一大口气,迅速用力向患者口 (或鼻 )内吹 气 , 然后放松鼻孔(或口唇),照此每5秒钟反复一次,直到恢复自主呼吸。每次吹气间隔1.5秒,在这个时间抢救者应自己深呼吸一次,以便继续口对口呼吸,直至专业抢救人员的到来。C 人工循环检查心脏是否跳动,最简易、最可靠的是颈动脉。抢救者用2-

4、3个手指放在患者气管与颈部肌肉间轻轻按压,时间不少于10秒。如患者停止心跳,抢救者应握紧拳头,拳眼向上,快速有力猛击患者胸骨正中下段一次。此举有可能使患者心脏复跳,如一次不成功可按上述要求再次扣击一次。如心脏不能复跳,就要通过胸外按压,使心脏和大血管血液产生流动。以维持心、脑等主要器官最低血液需要量。选择胸外心脏按压部位:先以右手的中指、示指定出肋骨下缘,而后将右手掌侧放在胸骨下1/3,再将左手放在胸骨上方,左手拇指邻近右手指,使左手掌底部在剑突上。右手置于左手上,手指间互相交错或伸展。按压力量经手跟而向下,手指应抬离胸部。.胸外心脏按压方法:急救者两臂位于病人胸骨的正上方,双肘关节伸直,利用

5、上身重量垂直下压,对中等体重的成人下压深度为3-4厘米,而后迅速放松,解除压力,让胸廓自行复位。如此有节奏地反复进行,按压与放松时间大致相等,频率为每分钟80100次。一人心肺复苏方法:当只有一个急救者给病人进行心肺复苏术时,应是每做30次胸心脏按压,交替行2次人工呼吸。二人心肺复苏方法:当有两个急救者给病人进行心肺复苏术时,首先两个人应呈对产位置,以便于互相交换。此时,一个人做胸外心脏按压;另一个人做人工呼吸。两人可以数着1、2、3进行配合,每按压心脏30次,口对口或口对鼻人工呼吸2次。)心肺复苏操作程序1判定伤员有无意识可轻轻摇动、轻轻拍打或者呼唤伤员(图3-71、72)。(心肺复苏判定伤

6、员)2呼救、唤人协助打电话通知救护单位。呼救时,讲清伤员伤情、出事地点等。3将伤员放在适当体位(恢复伤员仰卧位)(图3-73)。(心肺复苏恢复伤员仰卧位)4用仰头抬下巴以开通气道、保持气道畅通,口内若有假牙或异物、污物要尽快取出及清除(图3-74)。(心肺复苏清除口内异物)5确定有无自主呼吸,在保持气道通畅前提下,将耳贴近伤员口鼻。侧头注视伤员胸部和上腹部(观察35秒钟)。即:(1)看:胸部和上腹部有否呼吸起伏;(2)听:伤员口鼻有无出气声;(3)感觉:抢救者面颊部有无气体吹拂感觉。若有自主呼吸,要继续保持气道通畅,若无自主呼吸,则迅速作两次吹气。吹气时应捏紧鼻子,第一次吹气和第二次吹气时要放

7、松鼻子,吹气时要注意伤员胸廓是否有因吹气而抬起(图3-75)。(心肺复苏口对口呼吸)6判定有无脉搏:检查颈动脉(图3-76),并应在5秒钟内完成,手要轻柔,不能加压。若无颈动脉搏动,立即开始口对口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术。(心肺复苏检查颈动脉)7胸外心脏按压术:(1)抢救者跪于伤员一侧(一般为右侧);(2)抢救者右手食指和中指沿伤员肋弓上移至胸骨下切迹(肋弓与胸骨接合处)(图3-77);(3)中指置切迹外,食指紧靠中指,起定位作用;(4)用抢救者左手的掌根部紧靠前一手指,放于胸骨下部,掌根部长轴与胸骨长轴重合(图3-78);(5)然后,将定位用手叠于另一手手背上,两手手指交叉抬起,使手指脱离胸

8、壁(儿童一只手掌根即可)(图3-79);(6)抢救者双肘伸直,利用上身重量有节奏地垂直下压;(7)按压至适当强点后即开始松驰。抬手时掌根部不能与皮肤脱离,以防按压部位移动;(8)在按压间歇期内,不能使胸部受压;(9)下压距离385厘米(儿童2538厘米);(10)按压速率:每分钟80100次。胸外心脏按压术:寻找胸骨下切迹胸外心脏按压术:手掌根部长轴与胸骨长轴重合胸外心脏按压术:按压胸廓后手指脱离胸壁8单人心肺复苏术:同一抢救者顺次转换完成口对口人工呼吸及胸外按压术(图3-80)。(单人心肺复苏术)胸部按压数:人工呼吸数52。重复一轮按压和通气后,要检查复苏效果,即检查颈动脉及有无自主呼吸。9

9、双人心肺复苏术:由两位抢救者分别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及胸外按压术。两位抢救者各在一边(图3-81)。胸部按压数:人工呼吸数51,要有机衔接。在每次轮换时,两位抢救者各负责检查脉搏和呼吸。(双人心肺复苏术)10转移终止;(1)转移:在现场抢救时,争取到的每1秒钟都关系着伤员的生和死,尤其在伤员心脏、呼吸停止瞬间,更是关键,因此必须争分夺秒地做好心肺复苏。现场心肺复苏应坚持不断地进行,抢救者不应频繁更换,即使送往医院途中也应继续进行心肺复苏,如将伤员由现场移往室内,中断操作时间不得超过7秒;送上救护车时的操作中断不得超过36秒。中断时间越长,重要脏器的损害就越严重,以致无法恢复正常的功能,如肾功能衰

10、竭,脑部留有严重后遗症等。(2)终止:决定在什么条件下终止心肺复苏,这是一个医学问题,也是一个很复杂的社会问题。如在临床死亡前常有出现心跳、呼吸非常微弱的过程,在极为微弱的状态下,很难在现场确切地判定何时完全停止;又如雷击后的呼吸抑制,经较长时间和辅助呼吸后,方恢复自主呼吸;再如儿童的心跳停止后,能耐受较长的缺氧时间;低温也能延缓生物死亡。因此,在现场终止心肺复苏操作,只有医生才有权作出,否则不得放弃抢救,如经专业医务人员正式确认伤员抢救成功后,应及时恢复伤员体位(右侧卧位见图3-82),并尽可能送往医院继续观察一段时间。(右侧卧位)注意事项1、口对口吹气量不宜过大,一般不超过1200毫升,胸

11、廓稍起伏即可。吹气时间不宜过长,过长会引起急性胃扩张、胃胀气和呕吐。吹气过程要注意观察患(伤)者气道是否通畅,胸廓是否被吹起。2、胸外心脏按术只能在患(伤)者心脏停止跳动下才能施行。3、口对口吹气和胸外心脏按压应同时进行,严格按吹气和按压的比例操作,吹气和按压的次数过多和过少均会影响复苏的成败。4、胸外心脏按压的位置必须准确。不准确容易损伤其他脏器。按压的力度要适宜,过大过猛容易使胸骨骨折,引起气胸血胸;按压的力度过轻,胸腔压力小,不足以推动血液循环。5、施行心肺复苏术时应将患(伤)者的衣扣及裤带解松,以免引起内脏损伤。2005年底美国心脏学会(AHA)发布了新版CPR急救指南,与旧版指南相比

12、,主要就是按压与呼吸的频次由15:2调整为30:2.心肺复苏有效的体征和终止抢救的指征(1)观察颈动脉搏动,有效时每次按压后就可触到一次搏动。若停止按压后搏动停止,表明应继续进行按压。如停止按压后搏动继续存在,说明病人自主心搏已恢复,可以停止胸外心脏按压。(2)若无自主呼吸,人工呼吸应继续进行,或自主呼吸很微弱时仍应坚持人工呼吸。(3)复苏有效时,可见病人有眼球活动,口唇、甲床转红,甚至脚可动;观察瞳孔时,可由大变小,并有对光反射。(4)当有下列情况可考虑终止复苏:心肺复苏持续30分钟以上,仍无心搏及自主呼吸,现场又无进一步救治和送治条件,可考虑终止复苏;脑死亡,如深度昏迷,瞳孔固定、角膜反射

13、消失,将病人头向两侧转动,眼球原来位置不变等,如无进一步救治和送治条件,现场可考虑停止复苏;当现场危险威胁到抢救人员安全(如雪崩、山洪爆发)以及医学专业人员认为病人死亡,无救治指征时。学会心肺复苏对于每个人都会很有用,生活中有很多意外,很难保证我们是时时安全的。为了能够有危急时刻挽救生命,建议大家一定要学会初步的心肺复苏方法!儿童婴儿的心肺复苏另外,如果是儿童心肺复苏(1岁14岁),按压方式改为用单手每分钟100次频率按压,深度只需要34厘米,其余方法同上;婴儿的心肺复苏,测动脉时取肱动脉(肱二头肌下方),首先将双手的食指置于二乳头上作为基点,而心脏就在此连线中央偏下,接近胸骨基底处;按压改为食指和中指按压,每分钟100次频率,深度只需12厘米,其余方法同上;口对口人工呼吸时,嘴不仅要包合婴儿的嘴,连婴儿的鼻也要包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