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公司治理)渭河流域重点治理规划

上传人:精****库 文档编号:133783177 上传时间:2020-05-30 格式:DOC 页数:93 大小:509.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公司治理)渭河流域重点治理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93页
2020(公司治理)渭河流域重点治理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93页
2020(公司治理)渭河流域重点治理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93页
2020(公司治理)渭河流域重点治理规划_第4页
第4页 / 共93页
2020(公司治理)渭河流域重点治理规划_第5页
第5页 / 共9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公司治理)渭河流域重点治理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公司治理)渭河流域重点治理规划(9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渭河流域重点治理规划前 言渭河是黄河的第一大支流,涉及甘肃、宁夏、陕西三省(自治区),从西至东横贯富饶的关中平原。渭河流域在黄河治理开发中占有重要地位,同时,作为西北经济发达地区,在区域经济发展和西部大开发中也具有重要作用和战略意义。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1960年三门峡水利枢纽建成并采取蓄水运用,致使渭河下游河道淤积,产生了较为严重的防洪问题以后,在不断对三门峡水库改建的同时,开展了对渭河下游的治理。1990年以后,来水来沙条件发生变化,渭河下游防洪问题更加突出,为此,进一步加强了渭河下游防洪工程和库区返迁移民防洪保安等工程的建设。经过多年的综合治理和防护建设,初步建立了由干、支流堤防与河道

2、整治工程组成的防洪工程体系,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库区及渭河下游的防洪条件,促进了流域内经济社会发展。然而,渭河的治理开发与三门峡水库的影响和流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不相适应。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渭河流域尤其是中下游地区出现了防洪形势严峻、水资源短缺、水污染加剧和水土流失治理缓慢等问题,迫切需要在统一规划的基础上加快流域综合治理。渭河治理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有关专家及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2001年12月,中央领导作出重要批示:“渭河综合治理要列入重要议程,首先要充分论证,做好规划”。为贯彻中央领导批示精神,根据水利部的统一安排,2002年5月,由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牵头,成立了由水利

3、部有关司局和流域内甘肃、宁夏、陕西三省(自治区)参加的渭河流域综合治理规划编制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及规划编制组,开展了渭河流域综合治理规划编制工作。在规划编制过程中,采取开放式工作和联合集中办公,多次进行了现场查勘、调研和征求各方意见;规划协调领导小组于2002年5月、8月和2003年7月分别在郑州、西安召开了三次工作会议,研究解决规划编制工作中的问题,征求甘肃、宁夏、陕西三省(自治区)的意见。水利部对规划编制工作高度重视,部领导多次听取汇报并做出重要指示。水利部规划计划司还组织有关单位和专家,对规划成果进行咨询。2003年10月,水利部组织召开了渭河流域综合治理规划专家座谈会。由于渭河治理的复杂

4、性、艰巨性和长期性,根据专家意见,水利部决定将渭河流域综合治理规划修改为渭河流域近期重点治理规划(以下简称规划)。2003年12月,水利部召开部长办公会议,专门研究了渭河治理规划等问题。此后,国务院曾培炎副总理和回良玉副总理听取了水利部关于渭河治理、潼关高程控制和三门峡水库运用方式以及引江济渭入黄等有关问题的汇报,指示要做好规划,既要考虑当前,又要考虑长远,要和南水北调西线结合起来,从根本上解决渭河水资源短缺问题,要求水利部抓紧编制渭河治理规划报国务院审批。2004年3月,水利部在北京组织召开规划审查会,规划编制组根据审查意见对报告进行了补充修改。2004年4月,水利部以办函【2004】164

5、号文,就规划征求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建设部、农业部、国家环保总局、国家林业局等有关部委,以及甘肃、宁夏、陕西三省(自治区)人民政府的意见。2004年9月,编制组根据反馈意见,对规划做了进一步的修改完善。2004年11月,按照国务院要求,水利部将报送国务院的关于请求批复渭河流域近期重点治理规划的请示送有关部门和省区会签。其间,国家环保总局对规划提出了一些意见,经反复沟通协调,水利部对规划再次进行了修改,并在本规划中纳入了国家环保总局意见。2005年7月4日曾培炎和回良玉副总理主持会议,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建设部、农业部、环保总局、林业局和国际工程咨询公司等

6、部门参加,专门听取了水利部的汇报。会议认为规划综合了各方面意见,比较符合渭河流域实际,提出的治理目标和措施基本可行。会议要求合理安排建设任务,坚持远近结合,区分轻重缓急有步骤实施,规划中关于水污染防治的内容可与黄河流域水污染治理统筹考虑。加快水价改革,建设和管理并重。会议确定将渭河流域近期重点治理规划改为渭河流域重点治理规划。根据会议意见,再次对报告进行了修改。第一章 流域概况第一节 自然概况渭河是黄河第一大支流,发源于甘肃省渭源县鸟鼠山,流域涉及甘肃、宁夏、陕西三省(自治区),在陕西省潼关县注入黄河。渭河流域面积13.48万km2,其中甘肃占44.1%、宁夏占6.1%、陕西占49.8%。干流

7、全长818km,宝鸡峡以上为上游,河长430km,河道狭窄,河谷川峡相间,水流湍急;宝鸡峡至咸阳为中游,河长180km,河道较宽,多沙洲,水流分散;咸阳至入黄口为下游,河长208km,比降较小,水流较缓,河道泥沙淤积。一、地形地貌渭河流域地形特点为西高东低,西部最高处高程3495m,自西向东,地势逐渐变缓,河谷变宽,入黄口高程与最高处高程相差3000m以上。主要山脉北有六盘山、陇山、子午岭、黄龙山,南有秦岭,最高峰太白山,海拔3767m。流域北部为黄土高原,南部为秦岭山区,地貌主要有黄土丘陵区、黄土塬区、土石山区、黄土阶地区、河谷冲积平原区等。渭河上游主要为黄土丘陵区,面积占该区面积的70以上

8、,海拔1200m2400m;河谷川地区面积约占10%,海拔900m1700m。渭河中下游北部为陕北黄土高原,海拔900m2000m;中部为经黄土沉积和渭河干支流冲积而成的河谷冲积平原区关中盆地(盆地海拔320m800m,西缘海拔700m800m,东部海拔320m500m);南部为秦岭土石山区,多为海拔2000m以上高山。其间北岸加入泾河和北洛河两大支流,其中,泾河北部为黄土丘陵沟壑区,中部为黄土高塬沟壑区,东部子午岭为泾河、北洛河的分水岭,有茂密的次生天然林,西部和西南部为六盘山、关山地区,植被良好;北洛河上游为黄土丘陵沟壑区,中游两侧分水岭为子午岭林区和黄龙山林区,中部为黄土塬区,下游进入关

9、中地区,为黄土阶地与冲积平原区。二、河流水系渭河支流众多,其中,南岸的数量较多,但较大支流集中在北岸,水系呈扇状分布。集水面积1000km2以上的支流有14条,北岸有咸河、散渡河、葫芦河、牛头河、千河、漆水河、石川河、泾河、北洛河;南岸有榜沙河、耤河、黑河、沣河、灞河。北岸支流多发源于黄土丘陵和黄土高原,相对源远流长,比降较小,含沙量大;南岸支流均发源于秦岭山区,源短流急,谷狭坡陡,径流较丰,含沙量小。泾河是渭河最大的支流,河长455.1km,流域面积4.54万km2,占渭河流域面积的33.7%,泾河支流较多,集水面积大于1000km2的支流有左岸的洪河、蒲河、马莲河、三水河,右岸的汭河、黑河

10、、泔河。马莲河为泾河最大的支流,流域面积1.91万km2,占泾河流域面积的42,河长374.8km。北洛河为渭河第二大支流,河长680km,流域面积2.69万km2,占渭河流域面积的20%。集水面积大于1000km2的支流有葫芦河、沮河、周河。葫芦河为北洛河最大的支流,流域面积0.54万km2,河长235.3km。三、水资源(一)降水与蒸发流域处于干旱地区和湿润地区的过渡地带,多年平均降水量572mm(1956年2000年系列,下同)。降水量变化趋势是南多北少,山区多而盆地河谷少。秦岭山区降水量达到800mm以上,西部太白山、东部华山山区达到900mm以上,而渭北地区平均541mm,局部地区不

11、足400mm。降水量年际变化较大,Cv值0.210.29,最大月降水量多发生在7、8月份,最小月降水量多发生在12、1月份。7月10月份降水量占年降水总量的60%左右。流域内多年平均水面蒸发量660mm1600mm,其中渭北地区一般1000mm1600mm,西部660mm900mm,东部1000 mm1200mm,南部700mm900mm。年内最小蒸发量多发生在12月份,最大蒸发量多发生在6、7月份,7月10月份蒸发量可占年蒸发量的46%58%。流域内多年平均陆地蒸发量500mm左右,高山区小于平原区,秦岭山区一般小于400mm,而关中平原大于500mm。(二)天然径流量按照1956年2000

12、年45年系列计算,渭河流域多年平均天然径流量100.40亿m3,占黄河流域天然径流量580亿m3的17.3%。其中渭河干流林家村以上25.25亿m3,咸阳以上54.05亿 m3,华县以上88.09亿m3;支流泾河张家山以上17.23亿m3,北洛河氵状 头以上9.96亿m3。河川径流地区分布不均匀,渭河南岸来水量占渭河流域来水量的48%以上,而集水面积仅占渭河流域面积的20%。南岸径流系数平均0.26,是北岸的3倍左右。天然径流量年际变化大,Cv值0.300.60,最大年径流量218亿m3(1964年)是最小年径流量43亿m3(1995年)的5倍以上。75偏枯水年份和95枯水年份流域天然径流量分

13、别为73.54亿m3和50.34亿m3。径流年内分配不均匀,汛期7月10月份来水量约占全年的60,其中8月份来水量最多,一般占全年的14%25%;1月份来水量最少,一般仅占全年的1.6%3.1%。(三)浅层地下水资源量流域多年平均地下水资源量为69.88亿m3,其中山丘区35.95亿m3,平原区42.29亿m3,山丘区与平原区重复计算量8.36亿m3。流域多年平均地下水可开采量为35.71亿m3,其中山丘区2.57亿m3,平原区33.14亿m3。流域地下水资源主要分布在渭河干流地区,占地下水总量的82.1%。地下水可开采量与地下水资源量分布情况相似,渭河干流地区地下水可开采量最多,占总量的91

14、.9。(四)水资源总量流域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110.56亿m3,其中天然径流量100.4亿m3,地下水资源量69.88亿m3,扣除二者之间重复量后,天然径流量与地下水资源量之间不重复量10.16亿m3。75偏枯水年份和95枯水年份水资源总量分别为83.7亿m3和60.5亿m3。流域水资源基本特征值见表11。(五)径流量变化情况及成因分析90年代以来,渭河流域降雨量偏枯,加上国民经济耗水量的不断增加,河道径流量大幅度衰减。渭河干支流主要水文站不同时段实测径流量的对比情况见表12。表11 渭河流域水资源基本特征值表项目以水系划分以河段划分以行政区划分全流域渭河干流地区泾河张家山以上北洛河氵状 头以

15、上上游中游下游甘肃宁夏陕西面积(万km2)6.644.322.522.921.728.845.950.826.7113.48降水量(mm)632517507513702561503485644572天然径流量(亿m3)73.2117.239.9625.2528.846.3532.834.7262.85100.40地下水资源量(亿m3)57.378.743.7711.7624.0734.0515.672.4651.7569.88地下水可开采量(亿m3)32.81.251.661.8913.7820.042.580.0033.1335.71水资源总量(亿m3)82.6017.999.9727.3330.7952.4435.314.7370.52110.56天然径流量与地下水资源量之间不重复计算量(亿m3)9.390.760.012.081.996.092.480.017.6710.16注:渭河干流地区指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