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中考语文模拟试题

上传人:wei****08 文档编号:133780039 上传时间:2020-05-3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7.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黑龙江省中考语文模拟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黑龙江省中考语文模拟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黑龙江省中考语文模拟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黑龙江省中考语文模拟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龙江省中考语文模拟试题(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年黑龙江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一、积累与运用(20分)1、下面句子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改正后用正楷字将整个句子抄写在方格中。歉让是和谐的花朵,微笑是温欣的语言。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从长远看,能否保护古建筑的关键是全民素质的提高。B经过系统复习,同学们的学习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C春日的襄阳,游人如织,好一派热闹繁华啊。D保护环境的有效措施应该是加大力度宣传,使保护环境的意识深入人心。5、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当阳光洒在身上时,它更坚定了心中的信念要开出:一朵鲜艳的花。不久,它从泥土里探出了小脑袋,渐渐地,种子变成了嫩芽。从此,它变得沉默,只有它知道它在努力,它在默默

2、地汲取土壤中的养料。虽然它经受着黑暗的恐惧,暴雨的侵袭,但是它依然努力地生长着。种子在这块土地上的生活并不那么顺利,周围的各种杂草都嘲笑它,排挤它,认为它只是一粒平凡的种子。A B. C. D.6、名著导读。凡尔纳的海底两万里得以广为流传,因为他具有社会正义感和_。他笔下的_就是一个反抗压迫的战士形象。7、古诗文默写。(1)_,白云千载空悠悠。黄鹤楼(2)_,闻道龙标过五溪。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3)出师表中最能体现出诸葛亮一片赤胆忠心(临危受命)的名句是:_,_。(4)漫步唐诗宋词,荡气回肠的千古绝唱让我们的心灵受到震撼:读范仲淹,会品读到“浊酒一杯家万里,_”的无奈;读苏轼,会领略到“

3、_,西北望,射天狼”的抱负;读李清照,会体验到“物是人非事事休,_”的悲凉,读杜甫,会感悟到“安得广厦千万间,_”的情怀。二、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8、说话有艺术,会使生活减少摩擦增加美好。、小杨和小李,为了一点小事,两个人在自习课上大声地争吵起来,假如你是班长,你该如何用委婉的语气进行阻止?_9、九一班准备开展走上辩论台综合实践活动,若你是活动的主持者,请你完成下列任务。请你为辩论赛设计一条主题语。你书写的主题语是:请你设计一下本次辩论赛的活动步骤。A、主持人宣布辩论规则,活动开始B、_C、_D、主持人宣布比赛结果。假如该班开展上网利弊之我见的活动,请你设计一下用什么形式组织这次活动?写出两

4、种活动形式来。该班主持了一场“上网利弊”的辩论会,正反方激烈交锋,其中正方的观点是:初中生上网利大于弊。理由是:网上信息量大,可以学到课堂和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网上信息质量高,可以向最好的老师学习,可以得到最新的信息;上网自由灵活便,随时可以开机学习;可以与远方的朋友很方便的在网上交流。请你以反方的身份陈述观点和理由。三、阅读理解(一)阅读酬乐天杨州初逢席上见赠,完成下列问题。酬乐天杨州初逢席上见赠白居易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10、诗中“闻笛赋”的典故表达了作者_之情;“烂柯人”典故表达

5、了作者_。11、整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_(二)阅读下列【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下列问题。甲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33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

6、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乙 齐人有好猎者,旷日持久而不得兽,入则羞对其家室,出则愧对其知友,其所以不得之故,乃狗劣也。欲得良狗,人曰:“君宜致力于耕作。”猎者曰:“何为?”人不对。猎者自思,得无欲吾致力于耕作有获而后市良犬乎?于是退而疾耕。疾耕则家富,家富则市得良13. 选出下列句中“然”字的意思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A.屋舍俨然 B.满目萧然C.百事也尽然 D.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玡也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1)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译文: (2)疾耕则家富,家富则市得良犬,于是猎兽之获,常过人矣。译文

7、:15. 甲文第一段中“感极而悲者”是指哪些人?他们感极而悲的原因是什么? 16.与范仲淹一样关注国家命运、关注民众疾苦的历史人物很多。请你从下面提供的人物中任选两位,并写出其与此相关的名句。(2分)杜甫顾炎武周恩来答:(三)阅读下面的说明文,完成17-22题。(14分) 海洋是未来的粮仓人口剧增,资源短缺,这是当今人类面临的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显然,能否妥善地解决这一问题,直接关系到人类未来的生死存亡。资源短缺的表现之一,是可耕土地资源不足,粮食生产的增长赶不上人口的增长。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许多人纷纷发出警告:地球将无法养活超过100亿的人口。然而,一些乐观的人士反对这种危言耸听的说法。

8、他们认为,虽然陆地上可耕地的开发已近极限,但地球还有广阔的海洋可供开发,大海完全有可能成为人类未来的粮仓。当然,海洋所能提供给我们的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粮食大米、小麦和玉米等,而是广义的粮食其他的能够满足人类营养需要的食物。一些海洋学家指出:仅仅是位于近海水域自然生长的海藻,每年的生长量就已相当于目前世界小麦年产量的15倍。如果把这些藻类加工成食品,就可以为人类提供足够的蛋白质。其实,把藻类作为食品,我们并不陌生。仅以我国沿海来说,人们比较熟悉的可食用藻类就有:褐藻类的海带、裙带菜、羊栖菜、马尾藻;红藻类的紫菜、鹧鸪菜、石花菜;绿藻类的石莼、浒苔等。它们在人工的精心养殖下,产量正在不断翻新。其中

9、仅海带一种,目前年产量就比早先的野生状态提高了2000多倍,可见增产潜力是多么巨大!在国外,人们还培育出一种藻类新品种,据说在1公顷水面上生产的这种藻类,经加工可获得20吨蛋白质、多种维生素以及人体所需的矿物质。这相当于陆地上耕种40公顷土地生产的大豆所能提供的同类营养物。除海藻类,海洋中还有丰富的肉眼看不见的浮游生物。有人做过计算,在不破坏生态平衡的前提下,若能把它们捕捞出来,加工成食品,足可满足300亿人的需要。至于海洋中众多的鱼虾,则更是人们熟悉的食物。尽管近海的鱼虾捕捞已近极限,但我们还可以开辟远洋渔场,发展深海渔业。例如南极的磷虾,每年的产量可高达50亿吨,我们只要捕获其中的1亿15

10、亿吨,就比当今全世界一年的捕鱼量多出1倍以上。何况,在深海和远洋中还有许许多多尚未被我们充分开发利用的海洋生物,其巨大潜力是不言而喻的。综上所述,说大海是人类未来的粮仓,一点也不夸张。17第自然段划线句子中的“这样”指代什么?这句话在本段起何作用?(2分)18第自然段使用了分类别等多种说明方法来准确说明事物的特征。其中有一个句子使用了三种说明方法,这个句子是 ,其作用是_ (2分)19第自然段划线句子,结合第自然段“可见增产潜力是多么巨大! ”的意思,似乎需要增加一个词,其表意更准确些,这个词应该是_20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文章的自然段,具体地说明了未来粮仓的粮食海藻、浮

11、游生物及鱼虾等。B、这是一篇浅显的事理说明文,阐释了海洋能成为未来粮仓的主要原因及结果。C、文章的语言浅显明白,通俗易懂,适合于初中生阅读理解,这也是文章的语言特色之一。D、文章的标题是一个比喻的说法,形象生动,便于理解。(2分)21.本文说明的主要内容是什么?2分22结合文章内容,请就保护海洋的重要性简要谈谈你的认识.(2分)(四)阅读下面选文,回答23-27题。(12分) 给最爱的他们安全感 沈奇岚每个孩子都被父母指责过不懂事,那句“都是为了你好”听过千遍万遍,“知道,知道,我都知道”也答了千遍万遍。为什么这样的事情一直在发生?我们的父母有个有趣的标准,听话的就是好孩子,不听话的就是坏孩子

12、。换言之,就是停留在父母框架里的就是父母喜欢的孩子;任何突破框架的企图都是叛逆、不听话、不懂事甚至不孝顺。你想自己做决定,想过自己的人生。但是,在父母的框架里,你常常碰壁。他们希望你留在那个框架里面,因为他们怕你出去了会不安全。当我们还是小孩子的时候,父母的框架都是保护性的,“不要和陌生人说话”、“饭前要洗手”、“听老师的话”,等等。那是他们的人生经验,他们用自己对世界的认识来为我们筑起保护墙。但是任何框架都可能陷入一种惯性。他们习惯了这种保护你的方式,却还没有习惯你已经长大,世界已经发生巨大的变化。你想要空间,不得不和这个框架发生冲突。你没办法责怪他们,他们的框架都是出于爱。你在他们的框架之

13、内,他们才觉得你是安全的,他们才有安全感。很多年以后,你会发现,父母对我们人生的横加干涉,无非是怕我们做了糟糕的选择-他们心里没有安全感,对框架之外的世界没有信心。如果你希望父母尊重你的选择,你必须要给他们安全感-你能对自己的选择负责。可以从小事做起,甚至从妥协做起。独立从来不是别人给的,而是自己用脚踏实地的行为挣来的。让父母有安全感有两条路,一条是最方便的听话之路,父母要求你做什么就做什么。这条路在你长大之后会越来越难走,你会分不清楚“他们想要什么”和“你想要什么”。一条就是有些难度的独立之路,你要比他们更强大。这句话的意思不是你要通过压倒他们来达到强大,而是你要通过理解他们和保护他们变得更强大,强大到他们能够意识到你能照顾好自己了,甚至能照顾他们了。不要等他们老了,你才觉得该照顾他们了。说到这里,你会不会笑-给父母安全感?真的,试试从这个角度去理解你们的关系,就会明白许多的冲突并不是他们不尊重你,而是他们没有安全感,他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