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綦江县隆盛中学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六学习主题 5 唐朝的对外文化交流学案(无答案) 川教版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3777115 上传时间:2020-05-3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庆市綦江县隆盛中学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六学习主题 5 唐朝的对外文化交流学案(无答案) 川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重庆市綦江县隆盛中学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六学习主题 5 唐朝的对外文化交流学案(无答案) 川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重庆市綦江县隆盛中学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六学习主题 5 唐朝的对外文化交流学案(无答案) 川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重庆市綦江县隆盛中学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六学习主题 5 唐朝的对外文化交流学案(无答案) 川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重庆市綦江县隆盛中学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六学习主题 5 唐朝的对外文化交流学案(无答案) 川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市綦江县隆盛中学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六学习主题 5 唐朝的对外文化交流学案(无答案) 川教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唐朝的对外文化交流课题课型使用者上课时间第5课 唐朝的对外文化交流新课学习目标识记与理解:记住与唐朝友好交往的国家,在对外交往中作出重要贡献的人物;了解日本遣唐使及与唐朝友好交往的史实;理解对外交流发展的原因 能力与方法:在教师指导下,帮助学生找出鉴真和玄奘,从而培养学生运用比较方法去认识历史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唐朝文化对日本等国产生的影响,使学生认识中国当时在是世界上的先进地位,增强民族自豪感;了解唐朝在与日本、印度的交往中互相影响、互相促进的史实,使学生认识实行对外开放,加强中外交流的重要意义;通过学习鉴真东渡日本、玄奘天竺取经的史实,引导学生学习他们为弘扬中华文化而不畏艰

2、险、勇于开拓的精神 重点 鉴真东渡和玄奘西行难点 唐朝对外关系发展的原因;佛教在中外交流中所起的作用教学过程自主学习(课前完成)(一)、自学课文(自主学习本课课文,将重要知识点在书本上勾划出来并作好标记). 一.遣唐使来华1.看唐朝主要交通路线图.在图中找出日本.天竺的地理位置以及陆路和海路的交通路线.2.了解日本官方派遣唐使的情况.(派遣唐使的目的.次数.作用) 3.为日中友好交往作出贡献的日本历史人物.4.空海在中国是怎样成为著名的学问僧的?他在日中文化交流方面有哪些重要的贡献?5.了解阿倍仲麻吕与唐朝诗人王维,李白的深厚友情.并读一读李白的诗哭晁卿衡(补充:1.遣唐使就是日本皇室派往唐朝

3、的使节,他们往返于中日之间,是中日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传播者. 2.唐朝正值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其经济文化处于世界的先进地位,而此时的日本则处于奴隶社会瓦解,封建制度确立、巩固的时期。唐朝高度发达的经济文化有利于促进日本社会的发展,因此当时的唐朝对日本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再加上当时交通比前代有所发展,唐朝较为开放的政策,为双方的交流提供了更大的可能.)二.鉴真东渡1.观看鉴真坐像图和唐招提寺鸟瞰图.2.了解鉴真东渡的艰辛历程3.鉴真的主要杰出贡献.(补充: 鉴真东渡日本的背景: 6世纪佛教传入日本,并开始流传于上层社会.日本大化改新后,不少民众为了不承担政府的赋税,私自出家为僧,严重地影响了国家的

4、财政收入.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日本学习唐朝的受戒制度,即要取得做和尚的资格,必须经著名法师主持仪式,通过考试.但是当时日本没有剃度僧人的程序和举行受戒的名僧.因此,日本政府决定向唐朝聘请戒师.733年,日本学问僧容睿、普照随遣唐使团来到中国,他们爱日本政府的委托,在求学期间寻找中国的名僧.曾有中国僧人道璇应诏到日本,但其能力和威望不能达到日本的要求.742年,容睿、普照到扬州大明寺拜访鉴真,恳请他到日本弘法.鉴真欣然同意,并不顾当时出海难,私自出海要受到政府法律制裁的威胁,毅然前往.他说:“为是法事,何惜生命?诸人不去,我即去耳.”)三.玄奘西行1.看玄奘图.想一想,小说西游记中的唐僧是否为历史

5、上的唐僧?2.玄奘为什么要去天竺?3.玄奘为中印文化交流作出了哪些贡献?(补充:629年,玄奘踏上了西行的道路.途中遇到一位熟悉地理情况的老人告诉玄奘:“西路险恶,沙河阻远,鬼魅热风,遇无免者.”玄奘听后则表示,必到天竺,死而无悔.他与向导艰难前行,但不久向导借故离去,只有玄奘独自一人在荒野中靠着一堆堆的马粪和骨骸的痕迹前进.进入沙漠后,他迷失了方向,又打翻了水袋.玄奘准备返回取水,但走了十里路后,他想起了自己“宁可西行而死,决不东归而生”的誓言,又毅然回头西进.由于炎热无水,他昏迷在沙漠中,等到半夜凉风吹醒他后,又振作精神继续前进,当年夏末终于到达了当时的北印度.玄奘到达印度后,刻苦学习各种

6、佛经经典,学术水平大大提高,后来由于他的博学在印度获得了极高的声誉,但是玄奘没有忘记自己的祖国,决心回国.知道他要回国的消息后,印度戒日王一再挽留,另一国王表示只要玄奘留在印度,愿意为他建造100所寺院.这些都无法动摇他回国的决心,645年他带着研究佛学的成果回到了阔别多年的祖国.664年,玄奘在长安郊外的玉华寺逝世,唐高宗异常悲痛,为此罢朝,并反复叨念:“朕失国宝矣.”鲁迅称玄奘是“舍命求法,可称为中华民族脊梁的人”梁启超说:“玄奘是中国第一流学者,绝不居第二流以下”当代印度著名学者阿里教授说:“没有玄奘等几位中国人的著作,重建印度史是不可能的.”又一印度著名学者柏天乐教授说:“无论从哪方面

7、看,玄奘也是古今中外最伟大的翻译家”,“只有伟大的中国才能产生这样伟大的翻译家.”)(二)、导学练习1、唐朝时,日本为了学习中国的先进的经验,官方曾多次派 来中国。跟随他们来华的还有 、 等。2、随遣唐使来华的僧人和留学生中,为日中文化交流作出贡献的突出代表有 、 、 等。3、唐朝时,不少中国人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贡献,其中突出的代表是 。4.中国古代称印度半岛为 ,佛教的发源地是 .5. 为中国和印度半岛的文化交流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是我国古代著名的高僧、旅行家和 .6.唐朝时, 及其弟子根据旅途见闻,写成了 ,该书中记录了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地理、历史、风土人情等方面的情况,是一部极其珍贵

8、的 .(三)通过自学,你有哪些疑问?把它记录下来:问: 答: 合作探究(课堂完成)(一).预习交流(由组长主持分组进行,交流和讨论解决导学练习中的问题和各位组员的学习疑问)1.组内交流预习情况,互相补充完善.2.组内探讨各自的疑问,形成初步的解决方案.(二)布置展示任务,组内合作交流,共同准备(请根据老师安排的任务,组内合作完成任务,并向全班展示本小组的成果)1.你认为玄奘在哪些领域里作出了杰出贡献?2.唐朝对外文化交流发展的原因是什么?唐朝的全面繁荣(政治、经济、文化);唐朝在当时世界上的地位及影响;唐朝较为开放的政策;一些杰出人物(如鉴真、玄奘)在对外文化交流方面不畏艰险,执著追求.反馈与

9、检测(一).单选题:1、应日本僧人邀请,东渡日本传播唐朝文化且作出重大贡献的高僧是|( )A、玄奘 B、鉴真 C、戒贤 D、阿倍仲麻吕2、中印友好交往史上,为两国的友好作出贡献的唐朝高僧是( )A、智能 B、辩才 C、玄奘 D、鉴真3、今天的印度半岛,在唐朝时被称为( )A、天竺 B、大食 C、大秦4、下列关于鉴真和玄奘和叙述,正确的是( )A、都是唐玄宗时期的使者 B、都为完成使命,历经艰险,前往天竺C、都对唐朝和邻国的交往和交流作出了贡献 D、他们通过唐朝的册封 (二).列举题列举唐朝时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贡献的四位人物。(三).材料分析题右图是曾回国“探亲“的鉴真坐像。他是鉴真逝世前,他的

10、弟子们给他塑造的。这尊坐像具有极高的艺术水平,被日本政府视为“国宝”,1980年4月,曾回国“探亲”受到中国人民欢迎。由此可以讨论回答下列问题: 鉴真是什么时期去日本的?鉴真出生入死,六次东渡日本的目的是什么? 他主要的贡献是什么?我们应该学习鉴真的什么精神?你受到什么启示?(四).问答题1.唐朝是一个开放的社会。唐朝的开放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选官制度,民族政策,对外交往方面(唐朝的开放是全面的开放,经济,政治,思想文化,文学艺术,莫不如此)课后反思:学习本课后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学习玄奘和鉴真的优秀品质;认识唐朝在当时世界上的先进地位,感悟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体会中外交往可以促进双方的发展,从而联系现实认识对外开放的重大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