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传统文化教案教学案例

上传人:yulij****0329 文档编号:133776725 上传时间:2020-05-30 格式:DOC 页数:54 大小:243.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四年级传统文化教案教学案例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小学四年级传统文化教案教学案例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小学四年级传统文化教案教学案例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小学四年级传统文化教案教学案例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小学四年级传统文化教案教学案例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四年级传统文化教案教学案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四年级传统文化教案教学案例(5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四年级传统文化全册备课教学设计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为根本的指导思想,以新课程理念为行动指南,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根本目的,立足现实,着眼未来,遵循规律开发和利用好校本课程,引领广大学生阅读经典、阅读思想、阅读文化、阅读精神,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为学生奠定坚实的发展基础。教材分析:本册教材包括蒙书诵读等十个单元。当你畅游于这套教材的时候,你会感悟到我们传统文化的魅力,会聆听到古代圣贤关于做人、处事的语重心长的教诲;你还会学到读书的方法和道理,会欣赏到具有浓郁民族文化气息的风景人物,每篇文章都是历代文人墨客留下的精华之作;你还会领略到流传了上百年甚至上千年的中国的民族艺术教学目标:1、喜欢经典

2、文章,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熟读成诵。2、初步掌握经典诵读的方法,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3、基本了解诵读内容,提高语文素养。4、训练儿童应对、掌握声韵格律,从中得到语音、词汇、修辞的训练。教学重难点:传统文化教学的重点之一是,经常让学生轻松并有韵律感的吟诵,倡导学生先求熟读,并初步背诵所学内容;传统文化教学的重点之二是,在教学中,有许多品德教育渗透其中(尊敬长辈、孝敬父母、友爱兄弟等),注重教育学生,要用实际行动体现国学的学习内容,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传统文化教学的难点是学生正确理解所学内容;这些蒙学经典都是古文,古文与白话文相比,会有更多的生僻字和多音字,学生不

3、容易理解,因此学生初步理解学习内容就成为教学难点,如果这些难点得到突破,将会不断增强学生的文化素养。教学措施:1、 教学形式多样化。教师讲解、学生讲故事、读书、讲歇后语比赛等。2、 注重游戏教学。教学中要善于激发学生兴趣,将运用游戏“对句、接龙、找宝藏、小老师”等。3、 注重面向全体和个别差异。集体、小组、个人展示等交错进行,使每一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提高。第一单元备课教学内容:本单元将进行千字文(一)、(二)、(三)的教学。教学目标:1、在诵读的基础上能够熟练背诵千字文。2、能对照“解析”理解千字文的意思。3、通过诵读千字文,感受千字文形式整齐、押韵顺口的韵律美,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

4、习兴趣。教学重点:1、在诵读的基础上能够熟练背诵千字文。2、能对照“解析”理解千字文的意思。教学难点:能对照“解析”理解千字文的意思。通过诵读感受千字文的韵律美。突破方法:多种形式,反复诵读。教具、学具: 作者资料。教学时间:3课时。第1课时 千字文(一)教学目标:1、识记千字文(一)中生僻的字2、找出韵律,熟读千字文(一)并尝试背诵教学过程:一、千字文的由来南朝梁武帝为了教自己的孩子们识字,想编写一本识字教材。他先让人选取了1000个不重复的字,每个字写在一张纸片上,杂乱无序;然后又交给极富才华的周兴嗣,要求他把这1000个字,编成形式整齐、押韵顺口的识字教材,这就是著名的千字文。在古代,三

5、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合称为“三百千”。千字文,古人多简称为千文,它在“三百千”中虽排在最后,但其成书时间却是最早的,也是“三百千”中唯一确切知道成书时间和作者的一部书。千字文每4句为一句,共250句,1000个字。千字文行文流畅,气势磅礴,辞藻华丽,内容丰富。周兴嗣用了一夜时间将期编写完,累得须发皆白。千字文由于时代久远,内容已不易于理解。全文分为四个部分。从第一句“天玄地黄”开始,第三十六句“赖及万方”为第一部分;从天地开辟讲起,课了人类的早期历史和商汤、周武王时盛世的表现;从第十七句“盖此身发”开始,至第一百零二句“好爵自火縻”为第二部分二、经典回放:天地玄黄 ,宇宙洪荒 。日月盈昃 ,辰

6、宿列张 。寒来暑往 ,秋收冬藏 。闰馀成岁 ,律吕调阳。云腾致雨, 露结为霜 。金生丽水, 玉出昆冈 。剑号巨阙 ,珠称夜光。三、教师简介千字文(二)四、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要求: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2、结合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五、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1、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意思。2、全班交流。3、教师小结。六、学生练读1、学生认真跟读。2、学生自读。(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2)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3)同桌合作读

7、,一人一句。3、小组交流。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七、故事链接:第2页 了解夜光珠来历的故事。八、拓展活动:读一读 天不言而四时行,地不语而百物生。 (唐)李白上安州裴长史书 以鸟鸣春,以雷鸣夏,以虫鸣秋,以风鸣冬。 (唐)韩愈送孟东野序九、课外延伸: 课下搜集古时描写四时更替、宇宙变化的语句,并交流。 第2课时 千字文(二)教学目标:1、识记千字文(二)中生僻的字2、找出韵律,熟读千字文(二)并尝试背诵教学过程:一、经典回放:知过必改 ,得能莫忘。 罔谈彼短, 靡恃己长 。信使可复 ,器欲难量 。墨悲丝染, 诗赞羔羊 。景行维贤 ,克念

8、作圣。 德建名立 ,形端表正 。二、简介千字文(二)三、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要求: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2、结合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四、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1、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意思。2、全班交流。3、教师小结。五、学生练读1、学生认真跟读。2、学生自读。(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2)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3、小组交流。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5、师生共同

9、放声齐读。六、故事链接:第5页 了解墨子教育做人的小故事。七、拓展活动:读一读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意思:三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我选择他善的方面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善的方面就对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点。这句话,表现出孔子自觉修养,虚心好学的精神。它包含了两个方面:一方面,择其善者而从之,见人之善就学,是虚心好学的精神;另一方面,其不善者而改之,见人之不善就引以为戒,反省自己,是自觉修养的精神。这样,无论同行相处的人善于不善,都可以为师。2、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黒。 荀子劝学意思:蓬昔日长在大麻田里,不用扶持,自然挺直。白色的细沙混在黑

10、土中,也会跟它一起变黑。 注解:蓬生麻中,不扶自直比喻生活在好的环境里,得到健康成长。 白沙在涅,与之俱黑比喻好的人或物处在污秽环境里,也会随着污秽环境而变坏。近朱者赤,近墨者黒;声和则响清,形正则影直。 (晋)傅玄太子少傅箴意思:靠着朱砂的变红,靠着墨的变黑。声音和谐才能清亮纯正,体形直立身影才能端正。道理:指客观环境对人有很大影响。比喻接近好人可以使人变好,接近坏人可以使人变坏。八、课外延伸:1、与父母一起多形式诵读。2、与父母交流诵读心得。3、课外搜集资料,先讲给父母听,到校后与老师、同学交流。第3课时 千字文(三)教学目标:1、识记千字文(三)中生僻的字2、找出韵律,熟读千字文(三)并

11、尝试背诵教学过程:一、经典回放:空谷传声, 虚堂习听。 祸因恶积 ,福缘善庆 。尺璧非宝 ,寸阴是竞 。资父事君, 曰严与敬 。孝当竭力 ,忠则尽命 。临深履薄 ,夙兴温清 。似兰斯馨 ,如松之盛。 川流不息 ,渊澄取映。二、简介千字文(三)三、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要求: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2、结合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四、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1、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意思。2、全班交流。3、教师小结。空旷的山谷中呼喊声传得很远,宽敞的厅堂里说话声非常清晰。祸害是因为多次作恶积累而成,幸福是由于常年行善得到的奖赏。一尺长

12、的璧玉算不上宝贵,一寸短的光阴却值得去争取。供养父亲,待奉国君,要做到认真、谨慎、恭敬。对父母孝,要尽心竭力;对国君忠,要不惜献出生命。要“如临深渊,如履薄冰”那样小心谨慎;要早起晚睡,让父母冬暖夏凉。能这样去做,德行就同兰花一样馨香,同青松一样茂盛。还能延及子孙,像大河川流不息;影响世人,像碧潭清澄照人。五、学生练读1、学生认真跟读。2、学生自读。(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2)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3、小组交流。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

13、评价。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六、故事链接:第7页 了解“二十四孝”中黄香的故事。七、拓展活动:查一查 古代“二十四孝”的故事已家喻户晓,“卧冰求鲤”“芦衣顺母”等故事就发生在山东。查阅资料,找出发生在山东的“二十四孝”故事还有哪些?并说说故事的主人公都是哪些人?八、课外延伸:1、与父母一起多形式诵读。2、与父母交流诵读心得。3、课外搜集资料,先讲给父母听,到校后与老师、同学交流。第二单元备课教学内容:本单元将进行六首古诗的教学,分别是第4课的月夜、相思,第5课的山中、济上作和第6课的断句、宣城见杜鹃。教学目标:1、在诵读的基础上能够熟练背诵古诗词。2、能对照“解析”理解诗句的意思。3、通过诵读

14、了解诗人思乡怀远的真情实感,感受古诗的韵律美,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教学重点:1、在诵读的基础上能够熟练背诵古诗词。2、能对照“解析”理解诗句的意思。教学难点:能对照“解析”理解诗句的意思。通过诵读感受古诗的韵律美。突破方法:多种形式,反复诵读。教具、学具: 作者资料。教学时间:3课时。第4课时 古诗两首教学目标:1、认识月夜和乡思两首古诗中生僻的字2、分别了解两首古诗的作者及写作背景3、理解两首古诗的意思,熟读并背诵教学过程:一、导入月亮是人们最喜欢的天体。万种风情、千姿百态的咏月诗都由此而生,历久不衰。咏月诗在我国古典诗词中是一块引人注目的亮色,滋润着我们的心灵。在以往的悠悠岁月里,从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惆怅到“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洒脱,月圆这一自然景观引发了无数文人墨客的不尽遐思,他们把明月当作传情达意的物象,逐月抒怀,千种思绪,万般情怀自然涌上心头,今天,让我们学习一首咏月诗月夜。 二、经典回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