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几大效应复习课程

上传人:yulij****0329 文档编号:133775806 上传时间:2020-05-30 格式:PPTX 页数:31 大小:2.1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学几大效应复习课程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心理学几大效应复习课程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心理学几大效应复习课程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心理学几大效应复习课程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心理学几大效应复习课程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心理学几大效应复习课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学几大效应复习课程(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生活中常见的几种社会心理学效应 背景小故事 三国演义 中曾与诸葛亮齐名的庞统去拜见孙权 权见其人浓眉掀鼻 黑面短髯 形容古怪 心中不喜 庞统又见刘备 玄德见统貌陋 心中不悦 孙权和刘备都认为庞统这样面貌丑陋之人不会有什么才能 因而产生不悦情绪 不愿重用 1 首因效应 生活常见的应用场合 一见钟情一见如故一见倾心首因效应在面试过程中主要表现有两个方面 一是以貌取人 对仪表堂堂 风度翩翩的应聘者容易赢得主考官的好感 二是以言取人 口若悬河 对答如流者往往给面试官留下好印象 幽默笑话 课堂上 老师正在讲课 看到两个学生枕着书睡觉 其中一个是成绩优秀的学生 一个是差生 教师把那个差生拉起来骂道 你这

2、个不思上进的家伙 一看书就睡觉 你看人家连睡觉也在看书 2 晕轮效应 晕轮效应 HaloEffect 又称光环效应 是指某人或某事由于其突出的特征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而忽视了其它的心理和行为品质 它有时会产生 积极肯定的晕轮 有时会产生 消极否定的晕轮 这都会干扰人们对信息的评价 一个人的某种品质 或一个物品的某种特性给人以非常好的印象 在这种印象的影响下 人们对这个人的其他品质 或这个物品的其他特性也会给予较好的评价 这种爱屋及乌的强烈知觉的品质或特点 就像月晕的光环一样 向周围弥漫 扩散 所以人们就形象地称这一心理效应为光环效应 生活中应用场景名人效应是一种典型的光环效应 不难发现 拍广告片

3、的多数是那些有名的歌星 影星 而很少见到那些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 因为明星推出的商品更容易得到大家的认同 一个作家一旦出名 以前压在箱子底的稿件全然不愁发表 所有著作都不愁销售 这都是光环效应的作用 男女朋友之间也经常会出现光环效应 两个恩爱的人在一起 便会觉得双方身上都是优点 没有一点点缺点 这就是在刚开始喜欢上一个人的时候 其实只是喜欢上了对方表现出来的某一方面的优点 然后经过晕轮效应的扩大 才使自己觉得对方身上全是优点 背景小故事 张林与李萌是小学的同学 从那时起 两个人就是好朋友 对方非常了解 可是近一段李萌因家中闹矛盾 心情十分不快 有时张林与他说话 动不动就发火 而且一个偶然的因素的

4、影响 李萌卷入了一宗盗窃案 张林认为李萌过去一直在欺骗自己 于是与他断绝了友谊 3 近因效应 近因效应 recencyeffect 是指当人们识记一系列事物时对末尾部分项目的记忆效果优于中间部分项目的现象 这种现象是由于近因效应的作用 信息前后间隔时间越长 近因效应越明显 原因在于前面的信息在记忆中逐渐模糊 从而使近期信息在短时记忆中更为突出 近因效应指在总体印象形成过程中 新近获得的信息比原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 研究发现 近因效应一般不如首因效应明显 在印象形成过程中 当不断有足够引人注意的新信息 或者原来的印象已经淡忘时 新近获得的信息的作用就会较大 就会发生近因效应 生活中的应用近

5、因效应强烈作用的结果是 两个 天生是仇家 的人 竟然一下子就成为 天下最好的朋友 我们经常会听说这样的情况 曾经很要好的一对朋友 因为一件生活上的琐事 竟然 反目成仇 不再理会对方了 某人近期突然出现了异常言行 使别人印象非常深刻 以致推翻了根据过去此人一贯表现所形成的看法 从而导致一定的偏见 引言一位公安局长在路边同一位老人谈话 这时跑过来一位小孩 急促地对公安局长说 你爸爸和我爸爸吵起来了 老人问 这孩子是你什么人 公安局长说 是我儿子 请问 这两个吵架的人和公安局长是什么关系 4 刻板效应 刻板效应 Stereotypes 又称刻板印象 它是指人们用刻印在自己头脑中的关于某人或事 某一类

6、人或事的固定印象 作为判断和评价人或事的依据的心理现象 刻板印象虽然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判断 不用探索信息 迅速洞悉概况 节省时间与精力 但是往往可能会形成偏见 忽略个体差异性 人们往往把某个具体的人或事看作是某类人或事的典型代表 把对某类人或事的评价视为对某个人或事的评价 有些人总是习惯于把人进行机械的归类 把某个具体的人看作是某类人的典型代表 把对某类人的评价视为对某个人的评价 刻板印象常常是一种偏见 生活中的应用 据说前面问题 在被调查的100人中 只有两人答对 调查者后来向一个三口之家问这个问题 父母没答对 孩子却很快答了出来 局长是个女的 普遍看法 老年人是保守的 年轻人是爱冲动的

7、北方人是豪爽的 南方人是善于经商的 英国人是保守的 美国人是开放的 商人是精细的 香港人普通话不标准等 根据经验 这个应该 背景小故事几年前 在南极考察的澳大利亚科研人员也得了这种怪病 晚上失眠 白天昏昏沉沉 用了许多方法 均无法治愈 经过调查研究 得出的结论竟是 没有男女搭配 是性别比例失调严重 导致异性气味匮乏的结果 在宇宙飞行中 占60 6 的宇航员会产生 航天综合症 如 头痛 眩晕 失眠 烦燥 恶心 情绪低沉等 而且一切药物均无济于事 因此 美国著名医学博士哈里教授向美国宇航局提出建议 在每次宇航飞行中 挑选一位健康貌美的女性参加 谁知 就这么一个简单的办法 竟使困扰宇航员的难题迎刃而

8、解 5 异性效应 异性效应 Heterosexualeffect 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心理现象 这种效应尤以青少年为甚 其表现是有两性共同参加的活动 较之只有同性参加的活动 参加者一般会感到更愉快 干得也更起劲 更出色 这是因为当有异性参加活动时 异性间心理接近的需要得到了满足 因而会使人获得程度不同的愉悦感 并激发起内在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男性和女性一起做事 处理问题都会显得比较顺利 在个体间关系中 异性接触会产生一种特殊的相互吸引力和激发力 并能从中体验到难以言传的感情追求 对动物的活动和学习通常起积极的影响 这种现象称为异性效应 也叫 磁铁效应 即 同性相斥 异性相吸 俗话说 雌雄搭配 干活不

9、累 正是如此 生活中的应用心理学发现 在一个只有男性或女性的工作环境里 尽管条件优越 卫生符合要求 自动化程度很高 然而 不论男女 都容易疲劳 工作效率不高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男营业员接待女顾客 一般要比接待男顾客热情些 如今的社会还是一个男性占很大优势的社会 外出办事多数要和男性打交道 由女性出面较为顺利 这便是心理学上所谓的异性效应 有时为了引起异性注意 男性还特别喜欢在女性面前表现自己 这也是 异性效应 在起作用 背景小故事圣经 新约 马太福音 中的一则寓言 一个国王远行前 交给三个仆人每人一锭银子 吩咐他们 你们去做生意 等我回来时 再来见我 国王回来时 第一个仆人说 主人 你交给我的一

10、锭银子 我已赚了10锭 于是国王奖励了他10座城邑 第二个仆人报告说 主人 你给我的一锭银子 我已赚了5锭 于是国王便奖励了他5座城邑 第三个仆人报告说 主人 你给我的一锭银子 我一直包在手巾里存着 我怕丢失 一直没有拿出来 于是 国王命令将第三个仆人的那锭银子赏给第一个仆人 并且说 凡是少的 就连他所有的 也要夺过来 凡是多的 还要给他 叫他多多益善 6 马太效应 马太效应 MatthewEffect 指强者愈强 弱者愈弱的现象 广泛应用于社会心理学 教育 金融以及科学领域 马太效应 是社会学家和经济学家们常用的术语 反映的社会现象是两极分化 富的更富 穷的更穷 社会心理学家认为 马太效应

11、是个既有消极作用又有积极作用的社会心理现象 马太效应 在社会中广泛存在 而社会贫富差距 也会产生 马太效应 如 在股市楼市狂潮中 最赚的总是庄家 最赔的总是散户 另外 由于富者通常会享受到更好的教育和发展机会 而穷者则会由于经济原因 比富者更乏发展机遇 这也会导致富者越富 穷者越穷的 马太效应 背景故事在伊索寓言中有个 狐狸与葡萄 的故事 说的是那狐狸本来是很想得到已经熟透了的葡萄的 它跳起来 未够高 又跳起来 再跳起来 想吃葡萄而又跳得不够高于是 那狐狸说 反正这葡萄是酸的 言外之意是反正那葡萄也不能吃 即使跳得够高 摘得到也还是 不能吃 这样 狐狸也就 心安理得 地走开 去寻找其他好吃的食

12、物去了 7 酸葡萄效应 酸葡萄效应又称酸葡萄心理 是指自己努力去做而得不到的东西就说是 酸 的 是不好的 这种方法可以缓解我们的一些压力 酸葡萄心理 是因为自己真正的需求无法得到满足产生挫折感时 为了解除内心不安 编造一些 理由 自我安慰 以消除紧张 减轻压力 使自己从不满 不安等消极心理状态中解脱出来 保护自己免受伤害 百年人生 逆境十之八九 心理防卫功能的确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适应生活 适应社会 然而沉溺其间对心理生活却有显著的副作用 比如鲁迅先生笔下的阿Q 总是寻找理由为其受到的侮辱或遇到的不公待遇开脱 中国的心理学界出现了一个新名词 精神胜利法 生活应用天生我才必有用 是金子的总会发光的

13、 在现在生活之中这种酸葡萄效应现象很是普遍 例如 某位本来不看好同学考试得了高分或是有一个漂亮的女朋友的话 而自己却不能时就容易有这种酸葡萄效应 靠 那xxxSB都能 此处省略若干句 背景小故事战国 郑 列御寇 列子 说符 人有亡斧者 意其邻之子 视其行步 窃斧也 颜色 窃斧也 言语 窃斧也 动作态度 无为而不窃斧也 俄而抇其谷而得其斧 他日复见其邻人之子 动作态度 无似窃斧者 翻译 从前有个乡下人 丢了一把斧子 他怀疑是邻居家的儿子偷去了 观察那人走路的样子 像是偷斧子的 看那人的脸色表情 也像是偷斧子的 听他的言谈话语 更像是偷斧子的 那人的一言一行 一举一动 无不像偷斧子的 不久后 丢斧

14、子的人 在翻动他的谷物的时候发现了他的斧子 第二天又见到邻居家的儿子 就觉得他言行举止没有一处像是偷斧子的人了 8 投射效应 投射效应 Projectioneffect 是指将自己的特点归因到其他人身上的倾向 在认知和对他人形成印象时 以为他人也具备与自己相似的特性的现象 把自己的感情 意志 特性投射到他人身上并强加于人 即推己及人的认知障碍 投射是一种看不到的 存在于人们自身中的事物 它们在外部现实中寻找一个与它们相似的事物 然后它们把自己投射到这个合适的吸引物中去 投射不是有意识地主动地进行的 投射的发起者是具有自主性的无意识心理内容 这些心理内容具有自发地反映自己 进入意识的自主功能 投

15、射的功能起到了潜意识表达的作用 潜意识通过这种办法使我们的心灵得到沟通 为对立物的整合提供 容器 生活应用心灵鸡汤 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五十步笑百步人们总是相信 物以类聚 人以群分 认为同一个群体的人总是具有某些共同的特征 因此 在认识和评价与自己同属一个群体的人的时候 人们往往不是实事求是地根据自己的观察所得到的信息来判断 而是想当然地把自己的特性投射到别人身上 我觉得 背景一只木桶想盛满水 必须每块木板都一样平齐且无破损 如果这只桶的木板中有一块不齐或者某块木板下面有破洞 这只桶就无法盛满水 一只木桶能盛多少水 并不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木板 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 任何一个组织 可能面临的一

16、个共同问题 即构成组织的各个部分往往是优劣不齐的 而劣势部分往往决定整个组织的水平 9 木桶效应 木桶效应 Bucketseffect 又称短板理论 木桶短板管理理论 所谓 木桶理论 也即 木桶定律 其核心内容为 一只木桶盛水的多少 并不取决于桶壁上最高的那块木块 而恰恰取决于桶壁上最短的那块 木桶效应是由美国管理学家彼得提出的 若仅仅作为一个形象化的比喻 木桶定律 可谓是极为巧妙和别致的 但随着它被应用得越来越频繁 应用场合及范围也越来越广泛 已基本由一个单纯的比喻上升到了理论的高度 这由许多块木板组成的 木桶 不仅可象征一个企业 一个部门 一个班组 也可象征某一个员工 而 木桶 的最大容量则象征着整体的实力和竞争力 生活应用闻道有先后 术业有专攻田忌赛马企业要想做好 做强 必须从产品设计 价格政策 渠道建设 品牌培植 技术开发 财务监控 队伍培育 文化理念 战略定位等各方面一一做到位才行 任何一个环节太薄弱都有可能导致企业在竞争中处于不利位置 最终导致失败的恶果 背景故事挪威人爱吃沙丁鱼 尤其是活鱼 挪威人在海上捕得沙丁鱼后 如果能让他活着抵港 卖价就会比死鱼高好几倍 但是 由于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