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选择题 (自动保存的).doc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33775670 上传时间:2020-05-30 格式:DOC 页数:32 大小:1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学选择题 (自动保存的).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心理学选择题 (自动保存的).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心理学选择题 (自动保存的).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心理学选择题 (自动保存的).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心理学选择题 (自动保存的).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心理学选择题 (自动保存的).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学选择题 (自动保存的).doc(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心理学选择题第一部分 (包括绪论、认知过程和注意)1、心理学是一门 D的科学。A、古老 B、年轻 C、新兴 D、既古老又年轻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是个别属性的反映叫做(B)。 A、反映 B、感觉 C、知觉 D、直觉 2、人脑反映客观现实的最简单的心理过程是(C)。 A、认识过程B、心理过程 C、感觉过程 D、知觉过程 3、能够引起感觉的某种刺激的最小刺激量叫做(A)。 A、绝对感觉阈限 B、绝对感受性C、差别感受阈限D、差别感受性 4、人的感受性的大小是用(C)的值的大小来度量的。 A、感觉阈限B、绝对感受性 C、差别感受性 D、差别感觉阈限 5、差别感觉阈限越小,则感受性越大,其感觉

2、能力也(A)。 A、越强 B、越弱C、一样D、呈正比 1、 “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这是感觉的 B 现象。A、对比 B、适应 C、相互作用 D、感受性6、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研究发现,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它表现为 B 。A、先慢后快 B、先快后慢 C、中间稍快 D、中间稍慢7、记忆的第一个基本过程是 B 。A、储存 B、编码 C、保持 D、提取8、人们进入百货公司,各人注意的东西总不一样,这是知觉 A 的表现。A、选择性 B、理解性 C、整体性 D、恒常性9、对寂静的适应是当一定声音突然停止以后,感受性(D)的过程。 A、升高B、降低C、保持不变 D、a和b 10、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延续

3、性和顺序性的反映叫做(D)。 A、运动知觉B、听知觉C、空间知觉 D、时间知觉 11、对客观事物不正确的知觉被称为(B)。 A、空间知觉 B、错觉 C、时间知觉 D、运动知觉 12、人在知觉过程中,总是用过去的知识和经验来理解当前的知觉对象,并且用语词加以概括,赋予它确定的含义,这种知觉的特征叫做(B)。 A、知觉的恒常性 B、知觉的理解性 C、知觉的选择性D、知觉的整体性 13、同一物体在视网膜上形成的视角大小,总是随着距离的远近而变化的。但是由于知识经验参与,人仍然对不同距离的物体的大小知觉保持相对稳定不变,这种知觉特征称之为(C)。 A、知觉的恒常性B、知觉的理解性C、大小知觉恒常性D、

4、距离知觉恒常性 14、一支白粉笔,无论把它置于明亮处还是黑暗处,人们都会把它知觉为是白粉笔,这种知觉特性被称之为(A)。 A、明度知觉恒常性B、大小知觉恒常性C、颜色知觉恒常性D、形状知觉恒常性15、人们总是把红旗知觉为红色,无论它是在黄光或蓝色日光照射下都是如此。这种知觉的持性被称之为(C)。 A、明度知觉恒常性B、大小知觉恒常性C、颜色知觉恒常性D、形状知觉恒常性16、人在知觉对象时,能迅速地从背景中选择出对象的特性称之为(C)。 A、知觉的理解性B、知觉的恒常性C、知觉的选择性D、知觉的整体性 17、彼此接近的物体比相隔较远的物体容易产生(D)的倾向。 A、知觉恒常B、知觉选择C、知觉理

5、解D、知觉整体 18、人脑中对过去经验的反映叫做(D)。 A、思维B、感觉C、过去D、记忆 19、记忆过程包括以下几个基本环节(D)。 A、再认和回忆B、保持和遗忘C、识忆、保持和遗忘D、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 20、根据记忆过程中信息的编码方式和储存时间的长短,可以把记忆先后分为三个阶段(A)。 A、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 B、短时记忆、长时记忆、瞬时记忆;C、长时记忆、瞬时记忆、短时记忆; D、瞬时记忆、长时记忆、短时记忆 21、感知过的事物不在面前而在头脑里保持的客观事物的形象叫做(D)。 A、保持B、想象C、回忆D、表象 22、以感知过去的事物在头脑中再现的具体形象为内容的记忆

6、叫做(B)。 A、表象B、形象记忆C、再记D、运动记忆 23、以概念、判断、推理等为形式,对事物关系以及事物本身的意义和性质为内容的记忆,叫做(A)。A、逻辑记忆B、运动记忆C、动作记忆D、形象记忆 24、以体验过的情绪或情感为内容的记忆叫做(B)。 A、运动记忆B、情绪记忆C、动作记忆D、形象记忆 25、以过去经历过的运动或做过的动作为内容的记忆叫做(C)。 A、动作记忆B、情绪记忆C、运动记忆D、形象记忆 26、当回忆发生困难,需要积极思维和作出一定的意志努力,这种回忆叫做(B)A、有意回忆B、追忆C、有意识记D、理解识忆 27、识记过的事物不能再认或回忆,或者是错误地再认或回忆叫做(D)

7、。 A、无意回忆B、无意识记C、追忆D、遗忘 28、一时不能再现或回忆,但有了适当条件,记忆还可能再恢复的现象叫做(A)。A、暂时性遗忘B、遗忘C、永久性遗忘D、部分遗忘 29、先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学习的确良材料的干扰作用叫做(B)。 A、倒摄抑制B、前摄抑制C、干扰D、抑制 30、后学习的材料对保持和回忆先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叫做(A)。 A、倒摄抑制B、前摄抑制C、干扰D、抑制 31、一个较长的学习材料,它的开头与末尾遗忘较少,而中间部分则遗忘较多,这是因为受到了(A)的影响。 A、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B、前摄抑制C、倒摄抑制的干扰抑制D、倒摄抑制 32、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复习要采

8、用(C)。 A、合理地分配复习时间B、采取多样化的复习方法C、及时复习D、试图回忆和反复阅读相结合 33、“触景生情”是一种(A)。 A、无意回忆B、有意回忆C、再忆D、识记 34、学习后立即睡觉,保持的效果往往比学习后续续活动保持的效果更好,这是由于(B)。 A、过度学习B、无倒摄抑制的影响C、记忆的恢复现象D、无前摄抑制的影响 35、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表明了(C)。 A、识记后不会遗忘B、遗忘是逐渐产生的C、遗忘是先快后慢的D、遗忘的先慢后快的 36. 绝对感受性与绝对感觉阈限在数量上成(B )关系。 A、正比;B、反比;C、正相关;D、负相关。37.根据艾宾浩斯研究得出的遗忘规律,背诵掌

9、握好一篇文章后,如果不再学习这篇文章,一般会出现下面( A)的情况。A、1天内就会遗忘60%以上;B、第2天才开始遗忘;C、第3天才开始遗忘;D、从第1天开始,按每天遗忘20%的进程发展。38. 假如小张用20分钟就恰好能记忆掌握好10个英语新单词,小张用下面( B)时间来学习这10个英语新单词是最理想的。 A、20分钟;B、30分钟;C、40分钟;D、25分钟。39.以概念、判断、推理等的意义为内容的记忆,叫做(A )。 A、语言逻辑记忆;B、运动记忆;C、动作记忆;D、形象记忆。40. 绝对感受性与绝对感觉阈限在数量上成( B)关系。 A、正比;B、反比;C、正相关;D、负相关。41. 艾

10、宾浩斯遗忘曲线显示,遗忘是有规律的,其规律是 (A)。 A. 先快后慢 B. 不快不慢 C. 先后一致 D. 先慢后快42. “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是注意的(B)。 A、强度;B、广度;C、转移;D、分配。43.以概念、判断、推理等的意义为内容的记忆,叫做(A )。 A、语言逻辑记忆;B、运动记忆;C、动作记忆;D、形象记忆。43. 人在知觉过程中,总是用过去的知识和经验来理解当前的知觉对象,并且用语词加以概括,赋予它确定的含义,这种知觉的特征叫做(B)。 A、知觉的恒常性;B、知觉的理解性;C、知觉的选择性;D、知觉的整体性。47. 形状、大小、远近、方位和立体等特性的知觉称为(C)。 A、

11、时间知觉;B、运动知觉;C、空间知觉;D、图形知觉。49.使用语词或符号表示的概念进行判断和推理的过程叫做(C)。 A、形象思维;B、运动思维;C、逻辑思维;D、动作思维。51.(B)是属于注意灵活性的表现。 A、注意的范围;B、注意的转移;C、注意的分散;D、注意的分配。52.知觉对象有各种不同的特性,往往由不同的部分组成,但个体并不是仅反映其个别的特性或孤立的部分,而是将各种信息进行加工组织成一个统一整体,这是(D)。 A、知觉的恒常性;B、知觉的理解性;C、知觉的选择性;D、知觉的整体性。56.影响注意范围的因素主要是个人的活动任务和知识经验,以及(D)。A、创造力;B、意志品质;C、情

12、绪状态;D、知觉对象的特点。1. 绝对感受性与绝对感觉阈限在数量上成(B )关系。 A、正比;B、反比;C、正相关;D、负相关。第 一 页57.军队中不同兵种采用不同的颜色作伪装,如海军蓝色,与海洋色相近;陆军绿色,与草木色彩相近,这些伪装利用了(C)。 A、知觉的恒常性;B、知觉的理解性;C、知觉的选择性;D、知觉的整体性。58.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这是嗅觉的(C)。 A、恒定现象;B、减退现象;C、适应现象;D、对比现象。61.在抽象思维中起特别重要作用的是(A)。A、形象;B、语言;C、动作;D、图表。64、人脑反映客观现实的最简单的心理过程是(A)。 A、认识过程;B、心理过程;

13、C、感觉过程;D、知觉过程。67、同一分析器接受不同的刺激作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做(A)。 A、感觉对比;B、同时对比;C、联觉;D、继时对比。68、当几种刺激物同时作用于同一感受器时产生的对比现象叫(B)。 A、感觉对比;B、同时对比;C、继时对比;D、彩色对比。69、当刺激物先后作用于同一个感受器时产生的对比现象叫做(A)。 A、继时对比;B、同时对比;C、感觉对比;D、彩色对比。70、对寂静的适应是当一定声音突然停止以后,感受性(D)的过程。 A、升高;B、降低;C、保持不变;D、a和b。74、同一物体在视网膜上形成的视角大小,总是随着距离的远近而变化的。但是由于知识经验参与,人

14、仍然对不同距离的物体的大小知觉保持相对稳定不变,这种知觉特征称之为(C)。 A、知觉的恒常性;B、知觉的理解性;C、大小知觉恒常性;D、距离知觉恒常性。75、人们总是把红旗知觉为红色,无论它是在黄光或蓝色日光照射下都是如此。这种知觉的持性被称之为(C)。 A、明度知觉恒常性;B、大小知觉恒常性;C、颜色知觉恒常性;D、形状知觉恒常性。76、人在知觉过程中,能迅速地从背景中选择出知觉对象,这是(C)。 A、知觉的理解性;B、知觉的恒常性;C、知觉的选择性;D、知觉的整体性。 77、彼此接近的物体比相隔较远的物体容易产生(D)的倾向。 A、知觉恒常;B、知觉选择;C、知觉理解;D、知觉整体。 88

15、、一时不能再现或回忆,但有了适当条件,记忆还可能再恢复的现象叫做(A)。A、暂时性遗忘;B、隐性记忆;C、永久性遗忘;D、部分遗忘。 96、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概括的间接的反映过程叫(D)。 A、知觉;B、想象;C、表象;D、思维。97、人类对同类事物的本质属性和思维之间规律性的联系的反映,是思维(C)的特点。 A、间接性;B、直接性;C、概括性;D、推理过程。98、在直观的基础上自发进行的概括称为(B),它是概括的低级形式。 A、理解概括;B、感性概括;C、抽象概括;D、语词概括。101110 CBACC DBDAB, 111120 ACCAD CDBCB, 121130 DBACB ACADC, 131140 CBBCB AACBB, 141150 CBDBA ABBAD101、在人脑中确定对象之间相同点和差异点的思维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心理学理论/研究方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