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苏州近十年产业结构与发展意见

上传人:l**** 文档编号:133774553 上传时间:2020-05-30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7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苏州近十年产业结构与发展意见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浅析苏州近十年产业结构与发展意见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浅析苏州近十年产业结构与发展意见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浅析苏州近十年产业结构与发展意见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浅析苏州近十年产业结构与发展意见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析苏州近十年产业结构与发展意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苏州近十年产业结构与发展意见(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析近十年产业结构及发展意见摘要:地区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繁荣增长点,自改革开放以来,地区的发展呈现出一种良好的发展趋势,其产业结构在发展过程中不断优化升级,本文通过对近十年的产业机构的变化以及产业结构中存在的问题分析,提出自己的发展意见,让更好更快的发展,在产业转移中获得良好的基础。关键词: 近十年 产业结构 正文: 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市利用优越的地理优势以及国家的优惠政策等一系列条件,迅速发展,其生产总值呈现急剧增长的态势。生产总值从1978年的31.95亿元到2000年的1540.68亿元再到2009年的7740.20亿元,可以看出的生产总值的发展状况。但与此同时,

2、市的产业结构调整却没有跟上发展的步伐。我们都知道,随着经济的增长,产业结构的调整是必然的,必须由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过渡,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一个地区的经济持续稳定的增长。正是由于市的产业结构中出现了一些与经济增长不相符合的现象,这些现象对的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制约。在2010年期间,市市长阎立明确表明产业结构调整是发展经济的迫切任务。我通过对近十年(20002009)经济发展及产业机构的研究,得出一些对产业结构调整的感想,为经济发展献计献策。一、 市产业结构发展状况:地区历年产业结构以及百分比(如图)产业结构所占百分比图 注:根据市历年统计年鉴及其统计公报数据绘制从图中可以看出:

3、地区生产总值和人均生产总值呈现出快速上升趋势。第一产业总值呈平稳发展,所占比例有所下降;第二产业值总体呈现快速上升趋势,所占比例呈下降趋势,但在总比重中依旧占据主导地位;第三产业总值的比例呈上升趋势,但发展速度慢,上升幅度小。总体而言:的产业结构的演变基本上符合世界围的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但是,从当前的经济发展水平来看,的产业结构又与这一“一般规律”有着相当大的差别。 下面对各产业的发展状况具体分析:(一)第一产业发展较为平稳,发展基本稳定有上述图表知:市的第一产业的发展规模呈现一种波动中的稳定的状。第一产业的结构不断优化,比例在下降,但总产值在逐步提升。因此,可以说在第一产业的部转型中做

4、的还是比较成功的。逐渐由传统的第一产业向具有规模化,区域化,科技化方向发展,并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就。保持并逐步提升现阶段第一产业的发展成果是的重中之重。进一步提高第一产业的技术含量,加强完善农田水利与基础设施的建设。建设生态园林,打造品牌战略,树立创新观念。建设一套完整优越的产业发展体系。(二)第二产业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较大第二产业无疑是重要的一个产业环节,数据显示,市的第二产业在迅速的增加,1978年市第二产业只有17.79亿元,到了2000年已经上升到870.0980亿元,而到了2009年更是已经突破了3000亿元的大关,这足以显示市的第二产业是最为重要的,占据比例最大的一个环节。拥有

5、良好的工业基础和区位条件,优先发展第二产业不难。但的第二产业还是主要以组装,加工,轻工业品为主要经济增长点,传统的工业仍然占据主导地位。换一句话说,的第二产业虽然发展速度快,但还处于产业链的低端,没有良好的工业体系的支撑,技术水品落后的局面没有改变。而这样的现象产生的原因有很多,例如:工业创新能力不强,自主知识产权含量较低,附加值较低等等。虽然已经是一个国际性制造业基地,但加工贸易出口占比高达76.3%。外资在的工业比例很是大的,在竞争能力上,国企业根本无法与之形成对抗。即便是高新技术产品生产也大多处委托加工阶段,处于“微笑曲线”的底端,产品附加价值较低,与高端化的工业发展结构存在差距。我想,

6、的第二产业中存在的问题是很大的,急迫需要有效的措施改变这一局面。 (三)第三产业比重小,发展落后 第三产业换句话说就是服务业。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与其当前经济发展水平是不相适应的。20012005第三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短期竟出现了下降,与世界围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相违背。同时,与国其他大中城市相比,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相对落后,处于较低水平。市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所占比重依然偏低,传统流通产业占较大比重,全市流通部门(交通运输邮电业、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近一半。而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社会服务业等新型产业近年来虽有较快发展,但比重仍明显偏低。 看看数

7、据,直到 2009年,第三产业的比重只占到39.4%,反观第二产业的比重,竟然占到了58.80%,这对于这样的经济发达的地区而言是一种不正常的现象。其中原因有很多,但无外乎是产业转移不及时,产业链的不完善。一句话:新型产业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较小,第三产业结构有待继续优化。二、市产业结构不合理产生原因的分析(一)第二产业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较大的成因分析1外向型经济的飞速发展。2004年,新增注册外资14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2.8%,实际利用外资5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9.6%,两项指标均连续两年居国大中城市第一。而外资在的投资主要集中在第二产业,这势必会给第二产业带来高额的产出。200

8、6年,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中,三资工业总产值达5046.05亿元,占64.2,同比增长41.4%,增速居各经济类型首位,高于全市平均水平4.3,拉动全市工业经济增长25.8。 市注册外资与GDP关系图1996-2006引资情况一览表年 份类别19961997199819992000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新签合同数(个)747648520571943136224652377228221812281合同外资金额(亿美元)45.9844.1240.8735.3846.7872.30100.61124.96147.03153.40159.24实际利用金额(亿美元)2

9、2.5724.4728.4228.5628.8330.2248.1468.0550.3351.1661.05注:数据来自于财政局2.民营经济发展迅速。的民营经济又主要以工业经济为主,服务业领域的民营经济发展相对薄弱。因此,民营经济的发展进一步推动了工业经济的发展,进而扩大了第二产业和服务业发展水平的差距,这也从侧面反映了服务业发展慢于第二产业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第三产业(服务业)发展滞后,所占比重小分析 1产业定位与政策支持力度。紧邻,开放的市场环境使在技术、信息、人才等方面都受到的辐射带动,同时,也必须承担由区域经济分工所带来的与重点发展服务业形成错位与互补。因此,在的产业发展过程中,各

10、种方针、政策都更多地倾向于发展第二产业,从而在无形中淡化了自身服务业的发展,使得对服务业的投入相对不足。以近五年为例,市服务业累计资金投入仅约为第二产业的一半,从而导致服务业的发展相对于第二产业的发展显得缓慢和滞后。 2生产服务业本地需求不足。外资企业的介入并没有很大程度上带动服务业的发展,因为外资企业一般都有一套自己的服务体系,所有的技术服务,经济服务,关键的产品服务,都由总部统一自由安排,不存在依赖本地服务业的问题。3、发展现代服务业存在资源缺口。服务业对于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公共设施的完善对有很高的要求,而现阶段的在现代物流业、金融保险业等行业中的人才、技术等资源缺口则制约了服务业的

11、发展。 三、产业结构调整存在的问题 已步入工业化后期并加速向后工业社会转型, 但经济发展的质量尚待提高, 具体有这样几个方面: (一)三次产业构成不合理,例如2010 年三次产业增加值的比例为1.7:57.8:40.5, 第三产业占比明显低于第二产业;(二)具备行业龙头地位的规模型企业和知名品牌不多, 因而缺乏对市场和产业的影响力;(三)具有灵活机制和创新能力的本土民营企业的实力还不够强, 创新活力仍显不足; (四)优势产业不明显, 尤其是传统产业和高附加值、高成长性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势头不如、等周边的长三角城市。四、优化产业结构的几点建议想要实现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就必须要对现有的产业结构做

12、一个大的调整,积极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增强创新和科技能力,做到结构的优化和结构素质的提升。其中结构优化是手段, 素质提升是目标。在促进产业体系合理化和高级化的过程中, 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和企业的创新精神, 政府加以适当的引导, 同时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 具体讲,要做到以下几点: 1.发展理念的转变。技术和产品创新是市场经济发展的核心,它不仅仅是单纯的总量扩展,而应当同时发展新产业、培养新人才、建设新城市,应该形成人才、土地、资金等核心要素向企业倾斜的局面。企业能够创造价值,政府能够服务企业。2.深化体制改革。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是创新体制、扩大开放的迫切要求。要实现国外经济形势发展和经

13、济一体化大发展,就必须加快国有企业改革、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破除行业发展的制度约束,增创体制新优势,为行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3.充分利用政府的优惠政策。 对于产业结构的调整政府需要出台相应的保护性政策,例如:保护民营企业的发展,大力鼓励服务业的兴起等等。促进产业结构的顺利向服务业过渡。4. 重视人才的作用。要重视和培养,吸纳具有高素质的,符合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一大批先进的人才。由于更高层次的产业结构对人才的业务水平,知识把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利用本地的高校的人才资源,多渠道地吸引国外现代服务业方面高层次的人才,形成自己的良性的人才结构。并要为人才的培养和吸引创造优越环境,打造企业,行业领军的高素质人才,形成人才的集聚效应,积累人力资本。5.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在我看来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建设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注重对资源的利用;改善能源的利用结构,提高清洁能源的利用比例。二是注意环境保护。二十一世纪的今天,社会经济的发展更加注重环境的保护,所以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要注意环境的保护。参考文献1. 2008年第8期(总第52期)进一步提升外资利用质量的思考(市局外金处);2. 市统计年鉴;3. 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培训指导中心把脉产业结构调整 杜丽君4. 产业经济学(第二版) 5. 林善炜中国经济结构调整战略M:中国社会科学,200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