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企业改制重组操作与风险管理研讨

上传人:tang****xu5 文档编号:133774401 上传时间:2020-05-30 格式:PPT 页数:97 大小:20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企业改制重组操作与风险管理研讨_第1页
第1页 / 共97页
《精编》企业改制重组操作与风险管理研讨_第2页
第2页 / 共97页
《精编》企业改制重组操作与风险管理研讨_第3页
第3页 / 共97页
《精编》企业改制重组操作与风险管理研讨_第4页
第4页 / 共97页
《精编》企业改制重组操作与风险管理研讨_第5页
第5页 / 共9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编》企业改制重组操作与风险管理研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企业改制重组操作与风险管理研讨(9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企业改制重组操作实务与风险防范 陈华中国银河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投资银行总部 企业改制重组操作技巧与风险防范 改制重组的背景改制重组的原则改制重组的模式改制重组的类型改制重组的程序 改制重组的资产处理改制重组的债权债务改制重组的职工安置改制重组的职工持股改制重组的风险防范 一企业改制重组的背景 一 几个基本概念 企业重组与公司重组 二 公司重组单个企业活动 公司扩张 公司调整 公司所有权 控制权变动企业要素变动 股份变动 资产变动 股份和资产同时变动企业要素 所有权 资产 负债 人员 业务等 公司扩张购买资产购买企业合资或联营公司兼并公司调整股份出售资产置换股份资产互换资产出售或剥离公司分立公司所

2、有权或控制权变更股份回购交叉控股股份无偿划拨公司托管股份协议收购股份要约收购杠杆收购反向收购 企业改制重组企业要素的流动与组合企业制度的变革通过企业制度变革 资产剥离 配组 整合清出无效资产 盘活存量资产企业改制重组目的优化资源配置 做精 做强 做大资产质量优经营效益好资本增值快债务负担轻人员素质高机构设置新 二企业改制重组的基本原则 要以促使产权流动为基本形式既要 一厂一策 更要规范操作要与国家产业政策对接以调整存量为重点 在增量上作文章要防止 逆优化重组 问题 三企业改制重组的模式 整体重组模式发起设立模式分立重组模式分立控制模式 一 整体重组模式 方法 剥离非经营性资产原企业注销 新设公

3、司制企业替代优点 生产要素改变不大 有利连续性 对非经营性资产剥离难度小 时间短 公司管理层次简单 关联交易少缺点 不适应大规模集团资本运作 回旋余地小 对不产生效益的资产难予剥离 不利于减员增效适用企业 新建企业 企业办社会较少的企业 已进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企业 已是股份制企业 二 发起设立模式 办法 原企业剥离非经营性资产后 联合其它投资人共同设立 或设为股份有限公司整体上市 原企业注销优点 具有整体重组的优点 若上市有利于提高总体竞争力 有利于增强企业筹资能力 有利于新方式运营缺点 具有整体重组的主要缺点 协调工作多 工作量大 耗时间长适用企业 具备整体改制重组的要件 有好的合并对象

4、企业潜力大 职工社会保障机制与住房制度逐步市场化 三 分立重组模式 方式 将专业生产经营管理系统与其它部门相分离主辅分离 成立多个独立法人 以经营性资产组建股份制企业 成为原企业控股子公司优点 有利优化上市主体 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促使非上市部分逐步走向市场 有利于优化管理层次缺点 重组难度大 耗时长 审计评估时难度大 容易产生职工抵触情绪 关联交易较多 复杂适用企业 非生产经营系统数量大 效益低 辅助企业生产系统数量大 效益低 生产系统中有大量效益低下的资产 四 分立控股模式 方式 将主业系统改为股份公司 引入外部投资者原企业成为控股公司 将原企业非专业性系统或辅业改组为控股公司的全资子公

5、司优点 原企业拥有的权益仍然存在 有利于控股公司从整个集团角度运筹资金 有利于股份有限公司的债务重组 有利于主业人员分流 有利于集团内部协调股份有限公司与非股份有限公司的矛盾缺点 关联交易复杂 信息披露与透明度不高 股份公司难予摆脱原企业体制束缚 股份公司如上市 竞争力受影响 四改制重组类型 一 行政式重组 二 市场式重组生产经营性重组内容 围绕生产经营 以产品为核心目标 产品生产规模扩张 市场占有率提高 产品竞争力提升资本经营性重组内容 优化资本结构 优势互补目标 优势互补 综合力提高 资本结构优化体制变革性重组内容 企业本身的体制目标 产权结构 股本设置 管理体制 运行机制 一 改制为有限

6、责任公司的程序 五企业改制重组的程序 二 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的程序 制定方案 改制批复 产权界定 资产评估 资产确认 名称核准 体改财政审批 政府审批 出资验资 创立大会 填制登记表式文件 改制登记领取执照 三 兼并收购合并的程序 聘请中介机构 设计整体方案 资产评估 设置股权 设计实施方案 审批通过 可行性研究 工商登记 明确收购主体 六企业改制重组的资产处置 明晰产权 核查登记评估资产 量化股份核销损失 核减债权确定持资单位设置股权 一 明晰产权 核查登记 借款形成的资产债权债务关系明确的 不作为投资担保形成的资产 不界定为国有资产 履行了担保责任的 应追偿或转为投资 以厂房 设备等实物支

7、持形成的资产 收取的管理费超过实物价值的不界定为国有资产 没有明确约定债权债务关系或投资关系的界定为集体资产主办单位及所属人员发明 专利及其它无形资产形成的资产没有明确约定的界定为集体资产减免税形成的资产 1993 6 30前形成的 归国有 1993 6 30以后 国家有规定的从规定 无规定的 界定为集体资产 列为国家扶持基金等投资性资产 界定为国家股 二 评估资产 量化股份 基本原则 依法实施 立项 审批 或备案 操作步骤 1 界定产权2 剔除不良资产注意问题 确定基准日 一年有效 一年内增减按规定转增转减 评估值由财政部门 或授权单位 确认交易价低于评估价10 的由国有持资单位登记备案 三

8、 核销损失 核减债权 核销损失 库存积压产品 商品 削价 各项财产盘亏报废固定资产抵押担保 在建工程损失 股权投资损失 证券 期货 外汇交易损失等 经财政 税收部门审核核销核减债权 呆坏帐核减a逾期3年无法收回的应收帐款b逾期2年但已过诉讼时效的应收帐款c经批准按 帐销案存 处理 四 确定持资单位 整体改制的 a由原企业国有资本持有单位持有b原企业资产全部转入改制企业 公司制 分立式改制的 a纳入新企业的资产 按净值折股 由原国有资本持有单位持有 也可由原企业持有b未纳入新企业的资产可采用整体出售 租赁经营或无偿划转的方式处理合并式改制的 a合并前各方属同一投资主体的 一并持有b合并前各方不属

9、同一主体的 分别持有c未纳入新企业的资产可采用整体出售 租赁经营 无偿划转方式处理 七企业改制中的资产剥离问题 资产剥离的对象资产剥离的原则资产剥离的方式资产剥离的优惠政策 一 企业改制资产剥离的对象 非经营性资产不具备经营条件的资产1 城市管理职能 市政道路 路灯 供电 排水 清洁卫生 市政园林2 劳动人事 社会保险管理职能 离退休人员管理 劳动用工管理 扶贫等3 其它社会政府职能 学校 医院等 二 企业改制资产剥离的原则 国有资产完整安全原则经济原则彻底脱钩原则平稳过渡原则区别对待原则国家补贴原则 三 不具备经营条件的资产剥离的方式 整体出售1受让方 其他单位或个人 鼓励本企业职工购买2出

10、售价 以评估为基价 低于10 的向审批机构说明3净收益 可做当期企业益损租赁经营1承租方 改制后的新企业 其他单位 个人2租金 参照同期银行贷款利率约定3收益 纳入财务预算 国有资本持有单位所得 无偿移交1无偿划拨2三 五年平稳过渡 尤其学校 医院 3政府适当补贴委托代管 八企业改制中的托管问题 一 托管的起源 二 我国托管类型海南模式 新型国有企业管理方式之一黑龙江模式 能人治厂 先搞活人再搞活企业江西模式 以大带小 以强带弱 作为兼并前过渡中现模式 非国有企业过渡手段 三 托管经营中的误区 只有托管公司才有资格作为受托方只有效益低下濒临破产的企业才能实施托管无需注资即可获得受托权托管费用只

11、能受托方向委托方支付托管经营不存在风险 四 托管式经营应注意的问题 规范托管主体 委托主体 国资管理部门国资经营机构授权经营的母公司受托主体 企业能人外资企业放宽托管客体 不宜托管的 涉及国家安全的特种行业特种产品大中型企业注意托管策略 建立竞争 激励 风险约束机制 九企业改制土地资产处理 一 土地资产处理方式1作价入股2依法出让3租赁经营4保持划拨 二 土地资产处置程序 总体方案 申请报批 地价评估 具体方案 市县初审 地价备案 资产登记 变更登记 三 土地资产费用的支付继续保持划拨使用的情况城市基础设施 公益事业 交通能源等改制为国有企业的改制一方为濒临破产的企业改制为国有独资的保留划拨使

12、用不超过5年租赁经营的土地费用的支付租赁费可挂帐 分期支付 其他优惠条件土地使用合同可转让 但应报批 登记地上建筑物等可设抵押 担保 十企业改制债权债务的处理 一 整体改制 改为公司制企业 1改制为有限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的 由新公司承担2通过增资扩股或转让部分产权的 由新公司承担3用部分资产和相应债务与他人合建公司的 二 整体改制 改为股份合作制企业 1由职工买断产权 组建股份合作制的2向职工出让部分产权 由职工与企业合建的3原企业通过职工增资扩股组建合作制的4原企业改制时隐瞒或遗漏债务被起诉的 三 分立式改制的1有约定按约定 有约定但债权人不认可的新老企业负连带责任2新企业承担连带责任后 有

13、约定按约定 约定不明按比例承担 四 合并式改制的由合并后的企业承继原企业债权债务 五 债权转股权1只要不违反法律和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 予以认可2政策性债权转股权 由国务院有关部门按规定处理3虚报或隐瞒资产 签定债权转股权协议的 可申请撤消4部分债权人转让行为 不影响其他债权人行使权利 六 应收帐款的处理1逾期3年的 只要有证明 经财政 税务部门批准核销2逾期2年 有超过诉讼时效证明的 报财政 税务核销3此等债权转归新企业 七 各种费用的提留及处理办法提留费用种类 1拖欠职工工资 奖金2拖欠职工医疗 社会保险等费用3离退休人员医疗费4离退休人员丧葬费 抚恤金5死亡职工遗属生活补助费6伤残 下放

14、职工生活扶养 抚恤 补贴费用提留费用的处理1各种提留费用应从原企业国有净资产中扣减2没有净资产的 用土地收益费用折抵 十一企业改制职工安置问题 职工安置的法律依据职工安置的经济补偿职工安置的操作途径职工安置的实施步骤 一 职工安置的法律依据1政府负债偿还说2政府违约赔偿说3政府保护弱者说 二 职工安置的操作途径1竟聘上岗2身份置换3自谋出路4内部退养 三 职工安置的经济补偿1经济补偿方式a竟聘上岗的b自谋出路的c内部退养的2经济补偿标准a有上限标准b无上限标准c经济赔偿3经济补偿资金来源a净资产变现b企管公房变现c土地收益变现d傍同业e财政补贴4无须支付补偿金的情况5经济补偿及相关补偿费用的处

15、理 认钱 认股 认债 四 职工安置的实施步骤1制定改革方案 进行资产评估 2购股及量化配股 职工成为企业股东 3职工全民身份置换 人人走向市场 4股东登台唱戏 再造治理结构 5重新招聘员工 重构劳动关系 十二企业改制职工持股问题 一 职工持股模式1 三产模式 大集团 大企业附属业务为主组建三产公司 持股员工不限于本企业2 经营者持股 由经理层 业务骨干持股 员工不参与3 全员持股 由公司内部全体员工持股 二 职工持股投资方式全资收购控股收购参股收购 三 职工持股类型直接持有间接持有 四 职工持股形式1 自然人持有2 职工持股会3 单一法人载体4 综合法人载体5 信托载体 五 引入信托机制 1

16、信托特征 所有权与收益权相分离信托财产与受托人的固有财产相区别2 信托程序 3 共性问题 a资金来源b委托主体c收益人管理 权益安排及流动机制 员工资金 信托机构 目标公司 员工领取信托收益 信托机构参与分红 信托机构参与管理 六 员工持股的股权设置设置方式增资扩股存量转换设置比例中小企业可达51 大中企业可达30 50 一般与高管人员拉开档次 七 员工持股的资金来源1经济补偿金转股2个人以现金出资认购3由公司非员工股东担保 借贷款认购4公司公益金转借给职工5科技成果 专利或非专利技术入股 八 职工持股的操作程序 可行性研究 聘请专业机构 评估确定股价 确定持股比例 明确收购主体 解决资金来源 制定操作方案 进入审批程序 变更工商登记 九 员工持股计划存在的问题1股权管理机制不健全 缺少规范的管理主体相关法规不健全 操作上有漏洞2权益行使机制不健全 普通职工参与决策 影响决策效率3股权流动机制不健全 公司法 不允许保留库藏股 难予建立 股票 与 资金 蓄水池以保证合理流动 主辅分离辅业改制人员分流问题 体现一个核心结构调整 主辅分离 精干主业改制辅业 减员增效 人员分流实施两个置换国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