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IE工业工程与现场改善

上传人:tang****xu2 文档编号:133771886 上传时间:2020-05-30 格式:DOC 页数:33 大小:389.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IE工业工程与现场改善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精编》IE工业工程与现场改善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精编》IE工业工程与现场改善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精编》IE工业工程与现场改善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精编》IE工业工程与现场改善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编》IE工业工程与现场改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IE工业工程与现场改善(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INDUSTRIAL ENGINEERING AND LOCALE MELIORATE工程IE組編寫發行 文件名稱 工業工程(IE)與現場改善文件類型改善常識 目錄:一、 對IE之認識二、 IE七大手法三、 IE改善步驟四、 改善應用實例五、 生產線平衡法六、 工廠布置與物料搬運七、 IE常用表格 核 準審 查撰 寫發行日期2000年12月12日修改日期 年 月 日頁 數30版 次A1版序 言 質量代表了一個國家的科學技術,生產水平,管理水平和文化水平。 產品質量的提高,意味著經濟效益的提高。當今世界經濟的發展正經歷 著由數量型增長向質量型增長的轉孌,市場競爭也由價格竟爭為主轉向 質量竟爭為主

2、。 而所有企業的目的均系希望以最小的投入(INPUT)得到最大的產出(OUTPUT),以致獲得最大的效益。那麼如何在品質保証的基礎上,使企業獲得最大的效益呢?只有降低成本和提高企業的生產力,把這些“投入”做最有效的組合,以達到品質穩定、效率高、交期准、浪費少、成本低。這就是近代工業界工業工程(IE)所要做的主要工作。 IE是一門應用科學,它兼有管理及工程技術的知識領域,它將傳統的工程技術融合于現代的科學管理技巧之中,隨著IE的導入,可彌補原有管理及工程技術之脫節。 因內容廣泛,現場改善更是精益求精,本資料只是提綱要領,如有不妥之處, 敬請指教!一對IE之認識: 1.1 IE的概念: IE(IN

3、DUSTRIAL ENGINEERING)即工業工程,它是一門應用科學,是以工程技術為基礎,配合科學管理的技巧來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預防問題。IE最終目的是經由管理的運作,使企業獲得最大的利益,是故與成本或經濟效益有關,包括制度、作業方法、機器、模具、夾具均應予掌握並加以改善。 1.2 IE的起源: IE的基礎也是最早的起源來自于,而的主要構成是來自泰勒(Frederick W.Taylor 18561915)的與吉爾布雷斯(Frank B.Gilbreth 18681924)的二者所構成。 1.3 IE的目的: IE是運用重點管理的技巧,在任何問題上做重點突破,它最終目的是經由管理的運作,使

4、企業獲得最大的利益,是故與成本或經濟效益有關,包括制度、作業方法、機器、模具、夾具均應予掌握並加以改善。以提高效益,降低成本。 簡單地說,IE的目的就是充分利用工廠的人力,設備,材料,以最經濟有效的工作方法,使企業獲得最大的效益。 1.4 IE的主要范圍: 工程分析 價值分析(V.A) 動作研究 工作標准 時間研究 時間標准工廠布置 運搬設計二IE七大手法:給人一條魚吃,不如教他捕魚的技術。要求改善而不講方法、技巧,于事無補,IE手法就是協助我們改善工作的技術。 2.1 流程分析法-是指利用流程圖以特定的符號做有系統的觀察及記錄整個工作完成的過程並加以質問以尋求改善。 應用范圍:用于人或物的所

5、有流動過程.如:作業,搬運等等。工程圖示符號表(JIS)工 程 分 類工 程 記 號說 明說 明 例加 工Operation 凡一件物品或標的物經有意的改變其物理或化學性質之過程,均稱操作。操作使用的材料、零件經加工而完成。第3加工工程B零件的第5工程加工中同時做產品檢驗 搬 運Transportation原料、材料、零件或制品被移動至其他位置所發生之狀況。箭頭所未為工程流程方向。男工搬運卡車搬運檢 驗Inspection為鑒定物品性質之規格之異同,而用某種方法鑒定,比較或証明其數量與品質,稱為檢驗檢驗須具有信標準,而將原料、半成品或成品與原標準之比較,所做的判定。品質的檢驗數量的檢驗品質與數

6、量同時檢驗停 滯Storage儲存為物品性質之保存或維持,惟此行動仍在控制之下,儲存行動之取消,必須經過制度或法定上之認可。材料的存儲半成品或成品的存儲工程間的滯留加工中的暫時滯留Delay由于預定的次一行勸(主要操作、檢驗或搬運)即刻產生之時間空檔為非必要,或非控制情況之下。2.2 動作分析法(Motion Research)-即在于分析一個組合性的基本動作。也就對于一個作業員所使用的兩眼、兩手、兩腳的動作加予細分並進行分及研究,把不必要的去除,把有必要的動作變為有效率,又不易疲勞的最經濟性動作.對于少機種大批量生產型的企業,往往一個簡單動作的改善,卻可獲得相當龐大的效果。 Gilbreth

7、的基本動素(Therblig)表项目動素名稱英文全稱英文 簡寫定 义1 伸手(運空)Transport EmptyTE空手移动,伸向目标2移物(運實)Transport LoadedTL手持物从一处移到另一处的动作3握 取GraspG利用手指充分控制物体4裝 配AssemblyA为了两个以上物体的组合而作的动作5使用(應用)UseU利用器具或装置所做的动作6拆 卸Dis AssemblyDA对两个以上组合的物体做分解动作7放 手ReleaseRL从手中放掉东西,8检查 (檢驗)InspectionI将产品和所制定的标准作比较的动作9找 尋SearchSH确定目的物的位置的动作10選 擇Sele

8、ctSt在同类物体中,选取其中的一个11計 劃PlanPN在操作过程中为决定下一所作的动作12定位(對準)PositionP将物体放置在所需的正确位置所做的动作13預定位Pre-PositionPP物体定位之前先将物体安置到预定位置14持 住HoldH手握物并保持静止状态15休息RestR因疲劳而停止工作16延 遲Unavoiable DelayUD不可避免的停顿17故 延Avoiable DelayAD可以避免的停顿18发现FindF东西已找到的瞬间到作2.3 動作經濟原則(Motion Economy Principle)-即在于人在操作作業時,能以最少的勞力達到最大的工作效果的經濟法則.

9、動作經濟原則原為吉爾博斯(Gibreth)最先提出,后經多位學者繼續研究整理增刪,益見完備,其中以巴恩斯(Ralph M.Barnes)將之整理為:(1)有關人體運用,(2)有關工作場所,(3)有關工具與設備之設計,計三大類,共23條.以下依巴恩斯(Barnes)所分之三大類,予以逐條說明:2.3.1、有關人體運用1. 雙手應同時開始並同時完成動作.2. 除規定時間外,雙手不應同時空閑.3. 雙臂的動作應對稱,反向並同時為之.此三原則相互關聯,可合並說明.其意義即為雙手、同時、對稱動作.4. 應盡量以最低等級的動作來完成工作.人體的動作以省力為主,視其運用身體的部位不同,而分成五種等級:級 別

10、運 動 樞 軸人 體 運 動 部 位1指 節手指2手 腕手指及手掌3肘手指、手掌及前臂4肩手指、手掌、前臂及上臂5身 軀手指、手掌、前臂、上臂及肩只要能完成任務,愈低等級的動作,所動用的身體部位愈少,自然愈不易疲勞.尤其是第五級的動作最為費力,應盡量避免.以下的例子即為此一原則的實踐.電視選台器 : 旋轉式按壓式觸摸式遙控電 話 : 手搖式撥碼式按壓式觸摸式記憶式5.物體之動量應盡量利用,但如需肌力制止時,應將其減至最小.6.連續曲線運動,要比方向突變的直線運動更佳.7.彈道式運動較受限制的運動更輕快.8.工作盡可能安排得輕松且具有自然節奏.9.眼睛的視點應盡少變動並盡量接近.2.3.2、有關

11、工作場所10.工具物料應放置在固定處所.11.工具物料和裝置必需盡量靠近使用點.12.盡量利用重力輸送物料至使用點.13.隨送方法應盡可能運用.14.工具物料應依使用之最佳順序排列.15.應有合適的照明,使視覺感到滿意舒適.16.工作台及坐椅之高度應使工作者坐立均能適宜.17.工作椅之型式及高度應使工作者保持良好姿勢.2.3.3、有關工具設備之設計18.盡量以工、夾具或腳踏裝置替代手的工作.19.盡可能將兩種或兩種以上之工具合並為一.20.工具與物料必需盡可能預放在工作位置.21.當手指分別工作時(如打字),應依各手指之本能分配其負荷.一般人右手與左手能力之比為100:88.97,可視為10:

12、9,相差無幾,所以在工業內有些工作常訓練雙手操作。至于手指的能力,其差別如下表手 別左 手右 手手 指 別小 無 中 食 食 中 無 小能 力 順 序 8 7 5 31 2 4 622.手柄之設計,應盡可能使與手之接觸面增大.23.操作杆、手輪操控位置,應使操作人以最少的身體移動即能快速方便的操縱.2.4 時間研究(Time Study)-為一種應用技術,指在決定一合格人員在一定的標準下完成某一定工作所需的時間.應先建立標準方法,而后始可建立標準時間。實施方法改善,機構方面增加生產降低成本,實施時間研究,工作者始可增加收益。2.4.1.時間研究的作用.1. 決定工作時間標準,並用以控制人工成本. 2.擬訂標準時間作為獎金制度的依據. 3.憑以決定工作日程及工作計劃. 4.決定標準成本,並作為準備預算的依據. 5.在制造前先計算其成本.此種資料決定制造成本以及售價都很有價值. 6.決定機器的使用效率,並用以幫助解決生產線的平衡 7.決定操作人員操作的安排,一人能操作若干台機器?或需若干人組成一組來操作 機器. 8.除可用以決定直接人工的工資(獎工)外,並亦可用以決定間接人工的工資(獎工),例如搬運或裝卸人工等.2.4.2時間研究的目的. 1.作業改善:透過時間的研究,運用工程分析、作業簡化、動作研究、動作經濟原則上列幾種技法將隱藏現行方法內的無效時間予以清出以便設法去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