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兴化市昭阳湖初级中学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2课 唐太宗与贞观之治教案 北师大版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3770792 上传时间:2020-05-3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9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兴化市昭阳湖初级中学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2课 唐太宗与贞观之治教案 北师大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江苏省兴化市昭阳湖初级中学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2课 唐太宗与贞观之治教案 北师大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江苏省兴化市昭阳湖初级中学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2课 唐太宗与贞观之治教案 北师大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江苏省兴化市昭阳湖初级中学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2课 唐太宗与贞观之治教案 北师大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兴化市昭阳湖初级中学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2课 唐太宗与贞观之治教案 北师大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2课 唐太宗与贞观之治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了解隋末农民起义,唐朝建立,唐太宗即位和善于用人、纳谏等内容,培养和提高客观、全面、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通过列举“贞观之治”的主要内容,培养和提高梳理历史现象、历史事件的能力。 通过对“贞观之治”原因的分析,认识“贞观之治”的实质,逐步培养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改进建议:1.建议补充魏征、房玄龄、杜如晦等人的故事。2.建议用图表展示“贞观新政”的主要内容。让学生一目了然。 过程与方法了解和收集有关隋朝灭亡、唐朝建立和太宗即位的有关资料,探讨“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围绕唐太宗用人和纳谏、贞观新政的主要内容及实质等问题展开讨论;以唐太宗和“贞观之治

2、”为题展开讨论,最终对唐太宗这一重要历史人物和“贞观之治”这一重要历史现象作出自己的评价,从而学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掌握探究式学习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隋炀帝残暴致隋迅速败亡;唐太宗知人善任,从谏如流,调整统治政策与民休息,遂成“贞观之治”。两相比较,凸显以德治民、以德治国的重要性。认识唐太宗是中国古代杰出的地主阶级政治家,他的所作所为,虽然是为巩固其统治服务的,但合乎潮流,顺乎民意;“贞观之治”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统治比较好的历史时期,它为唐代的强盛和中华文明辉煌灿烂时期的到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教学重点贞观新政。 教学难点唐太宗的用人和纳谏与贞观之治的关系以及如何看待“贞观之治”。

3、教法与学法 学生阅读,认真思考,老师指导,合作探究。 教 学 活 动 过 程 设 计 步骤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 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导入新课你知道吗?国外华人聚居地被称为“唐人街”,世界各地几乎都有此街。你知道为什么吗? 思考、回答。 二、尝试探究 解决问题一、唐王朝的建立 老师播放“唐太宗李世民”的视频资料,学生观看并思考:1. 隋朝灭亡的主要原因?2. 唐朝建立的简单情况(包括建立时间、建立者、都城) 二、唐太宗的用人与纳谏1.老师提供“唐太宗”图片 唐太宗李世民,早年助父亲李渊起兵太原、统一全国,身经百战,屡建奇功。 你能否讲述有关他的一个故事?2、老师展示:君,舟也;人,水也

4、;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唐太宗你知道上文的意思吗?你能否从所学过的历史知识中举出“载舟”“覆舟”的例子?3、老师展示: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唐太宗 4.老师展示人物图片,帮助学生了解唐太宗的用人与纳谏。一、1.学生观看并思考答案。二、1.学生看图,讲故事。 2.讨论,回答。3.学生诵读。4.看图,听故事或讲故事。三、1.学生讨论,回答。2.学生思考、讨论:如何评价唐太宗。 三、课堂练习 巩固新知指导学生归纳本科的知识要点以选择题为主,课堂练习。 研讨、总结。 回答问题。 四、课堂小结布置作业布置讨论总结 整理归纳完善布置学生完成伴你学中的习题。 讨论、陈述完成基础习题。 板书设计第二课.唐太宗与贞观之治唐王朝的建立1. 隋朝灭亡的主要原因2. 唐朝建立二、唐太宗的用人与纳谏三、贞观新政的主要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