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重难点整理.doc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33770769 上传时间:2020-05-3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重难点整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新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重难点整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新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重难点整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新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重难点整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新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重难点整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重难点整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重难点整理.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单元 负数的初步认识第一课时:认识负数教学重点:初步认识正数和负数以及读法和写法。教学难点:能应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理解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第二课时:正负数的应用教学重点:应用正、负数描述日常生活现象。教学难点:从不同角度丰富对正、负数的认识,提高应用正、负数描述日常生活现象的能力。第二单元 多边形的面积第一课时: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教学难点:理解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第二课时:三角形的面积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三角形形的面积公式。教学难点:理解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第三课时:梯形的面积计算教学重点:掌握梯形的面积计算方

2、法。教学难点:理解梯形推导公式过程中梯形上、下底与平行四边形的底之间的关系。第四课时:认识公顷教学重点:认识1公顷,会进行平方米和公顷的单位转换。教学难点:体会1公顷的实际大小。第五课时:认识平方千米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1平方千米,知道公顷和平方千米、平方米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教学难点:体会 1平方千米的实际大小。第六课时:简单组合图形的面积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组合图形的组合及分解方法。第七课时:不规则图形的面积教学重点:用不同的方法估计不规则图形的面积。教学难点:能用数方格的方法估算不规则物体表面的面积。第三单元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第一

3、课时: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教学重点:初步理解小数的含义,学会读、写小数。教学难点: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小数的含义。第二课时:小数的计数单位和数位顺序教学重点: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了解小数的各部分名称;掌握小数数位顺序表以及相应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教学难点:理解小数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熟悉小数数位顺序表。第三课时:小数的性质教学重点:理解掌握小数的性质,并会用小数的性质化简或改写小数。教学难点:理解小数的性质,能运用小数的性质解决问题。第四课时:小数的大小比较教学重点:掌握小数大小比较方法,能正确进行小数的大小比较。教学难点:能应用小数的大小比较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第五课时:用“万”“亿”作单位

4、的小数表示大数目教学重点:掌握把大数目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小数的方法,会把一个大数目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教学难点:理解在位数不够用“0”补足的意义。第六课时:求小数的近似数教学重点:会根据要求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教学难点:理解求小数的近似值时小数末尾的零不能去掉的原因。第四单元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第一课时:小数加法和减法教学重点:能正确进行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教学难点: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探究,体会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的联系。第二课时:小数加、减法教学重点:探索一位小数减两位小数、整数减小数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探索当被减数小数部分的位数少于减数时

5、的处理方法。第三课时:用计算器计算小数加减法教学重点:掌握用计算器正确计算稍复杂的小数加、减法的方法。教学难点:探索在计算器上按出纯小数的简便方法,利用计算器探索规律。第五单元 小数的乘法与除法第一课时:小数乘整数教学重点:掌握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用竖式计算。教学难点:计算方法的推导,积的小数位数的确定。第二课时:小数乘整数中的规律教学重点:掌握一个小数乘10、100、1000所引起的小数点位置变化的规律。教学难点:探索、归纳小数点位置的右移引起大小变化的规律。第三课时: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教学重点:掌握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的研究与运

6、用。第四课时:一个数除以10、100、100的计算规律教学重点:理解、掌握小数点向左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教学难点:运用规律口算一个数除以10、100、1000.的商,以及位数不够时的口算方法。第五课时:小数乘小数教学重点:掌握小数乘小数的基本笔算方法,初步掌握计算技能。教学难点:探索小数乘小数的基本笔算方法,能正确确定积的小数位数。第六课时:小数乘小数教学重点:积里小数点的位置;掌握确定积的小数位数时,位数不够时用“0”补足。教学难点:理解位数不够时用“0”补足的含义。第七课时:积的近似值教学重点:会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积的近似值。教学难点:理解运用求近似值过程中的连续进位。第八课时

7、:一个数除以小数(1)教学重点:理解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能将商的小数点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并能正确进行计算。教学难点:理解“被除数的小数点位置的移动要随着除数的变化而变化”的规律,正确写出商的小数点的位置以及除法的竖式。第九课时:一个数除以小数(2)教学重点:掌握一个数除以小数时,当被除数的小数位数少于除数位数时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探索当被除数的小数位数少于除数位数时的计算处理方法。第十课时:商的近似值(1)教学重点:掌握用“四舍五入”法取商的近似值的方法。教学难点:用“四舍五入”法保留小数位数的方法的理解、运用。第十一课时:商的近似值(2)教学重点:掌握用“去尾法”和“进一法”取商的近似

8、值的方法。教学难点:能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选择合适的取值方法。第十二课时:小数四则混合运算教学重点:掌握计算小数四则混合运算方法,应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教学难点:熟练运用乘法的运算律进行小数乘法的简便运算。第六单元 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二)第一课时:复式统计表教学重点:认识复式统计表,会用复式统计表表示数据,并能对数据进行分析。教学难点:能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复式统计表中的数据信息。第二课时:复式条形统计图教学重点:能够根据收集、整理的数据完成复式条形统计图。教学难点:能够准确绘制统计图。第七单元 解决问题的策略第一课时:解决问题的策略(1)列举教学重点:掌握运用列举解决问题的策略,体会解决问题

9、的方法的多样性、灵活性。教学难点:能运用列举得策略找到符合要求的所有答案。第二课时:解决问题的策略(2)教学重点:运用列举的策略解决问题。教学难点:能够主动、自觉地运用列举的策略解决问题。第八单元 用字母表示数第一课时: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和公式教学重点:学会用字母表示数,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或简单的数量关系、公式。教学难点:理解字母和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的实际意义,初步形成符号意识。第二课时: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稍复杂的数量关系和公式教学重点:用字母表示稍复杂的数量关系、计算公式,求含有字母式子的值。教学难点:能够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稍复杂的数量关系。第三课时:化简含有字母的

10、式子教学重点:理解、掌握化简含有字母的式子的方法。教学难点:探索并理解化简含有字母式子的方法。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简易方程第一课时:等式与方程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等式和方程的意义,了解方程与等式的关系。教学难点:能正确找出方程表示数量关系。第二课时 等式的性质和解方程(1)教学重点: 理解、掌握等式的性质即“等式两边同事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的结果仍然是等式”,并能够解简单的方程。教学难点:等式的性质的探索,运用等式的这一性质解简单的方程。第三课时: 等式的性质和解方程(2)教学重点: 进一步理解并掌握等式的性质,即在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0的数,结果仍然是等式。教学难点: 熟练

11、利用相应的性质解一步计算的方程。第四课时:列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1)教学重点: 掌握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思考方法,学会列方程解决一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教学难点: 初步形成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思考方法,能够熟练且正确列方程解决一步计算的实际问题。第五课时:列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2)教学重点:能熟练找出问题中相等关系的量,根据其数量关系列出方程并应用等式的性质解两步解的方程。教学难点: 体会转化思想,能正确地找出实际问题中的等量关系。第六课时: 列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3)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形如axb=c的方程的解法,会列上述方程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教学难点:探究形如axb

12、=c的方程的解法,能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第七课时:列方程解决两步计算的行程问题教学重点: 掌握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基本方法, 在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的基础上正确找出应用题中数量间的相等关系。教学难点: 能正确找出应用题中数量间的相等关系。第二单元 折线统计图第一课时:折线统计图教学重点:认识折线统计图并用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教学难点: 分析数据,体会数据蕴含的规律或特点第二课时:复式折线统计图教学重点: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并用复式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教学难点: 分析复式折线统计图的数据,体会数据蕴含的规律【补】蒜叶的生长教学重点 蒜叶生长的实验与统计教学难点 正确地收集数据并用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第

13、三单元 因数与倍数第一课时:因数和倍数教学重点:理解因数和倍数的含义。教学难点:探索并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第二课时:2和5的倍数的特征教学重点:认识2和5的倍数的特征,认识奇数和偶数。教学难点:探索2和5的倍数的特征的过程。第三课时 :3的倍数的特征教学重点:掌握3的倍数的特征教学难点:探索发现3的倍数的特征。第四课时:质数和合数教学重点:认识质数、合数及其判断标准,并能进行判断。教学难点:理解质数与合数的区别并能正确进行判断,理解“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第五课时:分解质因数教学重点:掌握质因数和分解质因数的概念,以及分解质因数的方法。教学难点:能正确区分因数和质因数,探究分解

14、质因数的方法。第六课时: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教学重点:认识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学会求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教学难点:探索求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方法,并能根据两个数的关系正确选择用合理的方法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第七课时: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教学重点:认识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会求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教学难点:探究求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第四单元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第一课时:分数的意义教学重点: 认识单位“1”和分数单位等概念,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教学难点:理解并能说出分数的意义。第二课时: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教学重点:会用分数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商, 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教学难点:感受分数

15、与除法的关系,理解用分数表示整数除法的商。第三课时: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教学重点: 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 正确确定单位“1”的量,探索、运用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解题方法。第四课时:真分数和假分数教学重点:认识真分数和假分数,学会判断真分数和假分数。教学难点:探索真分数和假分数区别与联系的过程。第五课时: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教学重点: 掌握把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的方法。教学难点: 探索把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的方法的过程。第六课时: 分数和小数的互化教学重点: 掌握分数与小数互化的方法,并能准确地进行分数与小数的互化。教学难点:分数与小数大小比较方法的探索过程。第七课时: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能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对分数正确进行改写。教学难点: 探究分数的基本性质的过程,探索并发现分子、分母的变化规律。第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