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安阳市第六十三中学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课题1 燃烧和灭火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通用)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3770757 上传时间:2020-05-3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6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安阳市第六十三中学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课题1 燃烧和灭火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通用)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河南省安阳市第六十三中学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课题1 燃烧和灭火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通用)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河南省安阳市第六十三中学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课题1 燃烧和灭火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通用)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河南省安阳市第六十三中学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课题1 燃烧和灭火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通用)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河南省安阳市第六十三中学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课题1 燃烧和灭火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通用)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河南省安阳市第六十三中学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课题1 燃烧和灭火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通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安阳市第六十三中学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课题1 燃烧和灭火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通用)(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题1 燃烧和灭火知识要点1燃烧是可燃物与_ _发生的一种发光、_的剧烈的_ _反应。2燃烧的条件有:_ _ ;_ _;_ _ _三者缺一不可。3灭火的原理有:清除_ 或使 与其他物品隔离;隔绝_ _;使温度降到_ _ 以下。4泡沫灭火器的原理 (写出化学方程式);干粉灭火器的原理 (写出化学方程式)。可用来扑灭图书、档案、贵重设备、精密仪器等处的失火的是 灭火器。5爆炸是可燃物在有限的_内急速燃烧,气体体积迅速膨胀而引起的。缓慢氧化、自燃、燃烧、爆炸都属于_反应,反应过程中都_热量,但_程度不同。 课时作业一、选择题1用家庭燃气炉灶炒好菜后,要熄灭火焰的方法原理是 ( )A.吹灭火焰,使燃气

2、与空气隔绝 B.关闭出气阀,使可燃物迅速与O2隔离C.喷水降低燃气温度至自身着火点以下 D.关闭出气阀,使温度降到其自身着火点以下2用灯帽盖灭燃着的酒精灯,其灭火原理是 ( )A.消除可燃物 B隔绝空气 C降低温度 D降低着火点3. 木柴燃烧时,常把木柴架空一些,目的是 ( ) A.使热量易散失 B.使火柴着火点降低 C.使木柴变成易燃物 D.使木柴与氧气充分接触4下列情况所采用的灭火方法,不恰当的是 ( )A.酒精灯不慎打翻起火,用湿抹布扑盖 B.电器因短路起火,立即用水或泡沫灭火器扑灭C.炒菜时油锅起火,立即盖上锅盖 D.图书档案室起火,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5下列灭火方法与隔绝氧气无关

3、的是 ( )A.森林大火时设置一条隔离带 B.用CO2灭火器灭火C.用锅盖盖灭着火的油锅 D.用灯帽盖灭酒精灯6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现象,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现象说明白磷的着火点高于红磷的着火点B.现象说明可燃物燃烧温度一定要达到着火点C.现象说明白磷与红磷的着火点均高于80D.现象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同时温度要达到着火点7下图所示的一组实验可用于研究燃烧条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此组实验烧杯中的热水只起升高温度的作用B图1中水下白磷未燃烧是由于没有与氧气接触C图1实验不能比较白磷和红磷的着火点高低D若将图2中白磷换成红磷也能观察到燃烧现象8用“降温到着火点以下”的原理熄灭

4、蜡烛的是 ( ) 92020年5月起,广州市的液化石油气瓶要统一加贴新标识。新标识上要含有以下选项中的 ( )10点燃下列各组混合气体,一定不会发生爆炸的是 ( )A.二氧化碳和氧气 B.一氧化碳和空气 C.液化石油气和空气 D.天然气和氧气11下列规定或做法错误的是( ) A.煤矿矿井里严禁烟火 B.进入久未开启的地窑前,先做灯火实验 C.用打火机检查煤气管道是否泄漏 D.城市、林区禁止任意燃放烟花鞭炮12.下列措施中,符合易燃易爆炸物的安全要求的是 ( ) A.为安全存放易燃物的仓库要尽可能封闭,不让风吹进来 B.为节约运费,把酒精和鞭炮等物品同时装在一辆货车上运送 C.只要不影响工作,面

5、粉加工厂的工人可以在车间吸烟 D.生产酒精的车间里,所有的照明设备均采用隔离和封闭装置13调查统计表明,火灾伤亡事故很多是由于缺乏自救常识造成的,缺氧窒息是致人死亡的首要原因。下列自救措施中,不合理的是。 ( )A.遇到意外情况,可用掌握的知识进行有效处置,同时拨打电话求救B.室内起火,不要急于开窗C.所在处烟雾较浓时,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并尽量贴近地面逃离D.在山林中遇火灾时,向顺风方向奔跑,逃离火灾区14如右图,将两支燃着的蜡烛罩上茶杯,过了一会儿高的蜡烛先熄灭,低的蜡烛后熄灭,同时还观察到茶杯内壁变黑。由此我们可以得到启发:从着火的房间逃离时,下列做法中不正确的 ( )A用湿毛巾捂住鼻子

6、 B成站立姿势跑出C伏低身子逃出 D淋湿衣服爬出二、填空题15.生产、生活、学习中都应注意安全,请将下列情况和对应的安全措施用线连接起来。(1)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前 严禁烟火(2)油锅失火 验纯(3)点燃可燃性气体之前 用锅盖盖灭(4)汽车到加油站加油 做灯火实验16如图所示的灭火毡是一种新型的灭火用品。使用时,将灭火毡从套中取出,覆盖在燃烧物上,以达到灭火目的。(1)灭火毡的灭火原理是 ;(2)灭火毡是由羊毛及铝质纤维制成的,羊毛和铝质纤维都是可燃物,但在灭火时灭火毡没有燃烧,其原因是 ;(3)请你举出一种与上述灭火原理不同的灭火方法是 。17干粉灭火器中干粉的主要成分是碳酸氢钠(NaHCO

7、3),受热时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可用锅盖盖灭,其灭火原理是 。家中煤气若泄漏,应及时采取的措施是 。18. 下图所示的是家庭中常用的几种灭火方法,请将相应方法的灭火原理,填在表中对应的空白处。19我们依据反应事实,通过比较、推理等方法可以总结出燃烧与灭火规律并加以应用。请回答下列问题:图A所示的“火三角”可表示燃烧的条件,图中缺少的一个条件是_;图B所示的灭火原理是:_;点燃篝火时,常将木柴架空以促进燃烧,是利用了增大_的方法。20下图是通常使用的灭火器,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I)泡沫灭火器 ()干粉灭火器 ()二氧化碳灭火器(1)用来

8、扑灭木材、棉布等一般火灾,可选用 、 。(2)除用来扑灭一般火灾外,还用来扑灭可燃性的油、气的火灾,可选用_。(3)用来扑灭图书档案、贵重设备、精密仪器等的火灾,可选用 。21南宋诗人赵师秀有诗“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诗中“灯花”是蜡烛不完全燃烧产生的炭附着在蜡烛芯上的现象。(1)制造蜡烛的原料尾石蜡,石蜡属于_(填序号)。 A无机物 B有机物 C纯净物 D混合物(2)家用石油液化气与石蜡属于同类别物质,欲使其燃烧不产生“灯花”现象的条件是_。(3)如图是小李同学从点燃的蜡烛火焰中引出一缕“白烟”的实验装置。小李同学认为“白烟”的成分是水蒸气,小王同

9、学认为“白烟”的成分是蜡烛蒸气。请你参与探究,确定“白烟”成分。验证小李同学猜想所用的方法是_;支持小王同学猜想的方法是_。22、一列载有500t燃油的火车途经宝成铁路109隧道时起火。消防官兵迅速将隧道两端封口,并不停地向隧道里注水。由于方法得当,终于成功灭火。请分析他们的灭火方法所依据的原理是什么?23为探究燃烧的条件,小花同学查阅资料得知:白磷为白色蜡状固体,有剧毒,不溶于水,着火点为400;红磷的着火点为240然后她进行了如下实验。(l)按A装置进行实验,可观察到的现象为:铜片上的红磷 ;铜片上的白磷 ;水下的白磷 。(2)B装置中。a仪器的名称为_,在使用组装好的B装置前,首先应该进

10、行的操作是 _ _,然后加入药品并将B和C装置连接,滴入双氧水,B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其中Mn02的作用是 ,C装置中水下的白磷燃烧。(3)从以上实验分析得出,燃烧需要的条件为:可燃物 和_ _。241855年,瑞典人设计制造了世界上第一盒安全火柴。现在用的火柴盒外侧一般涂上红磷和玻璃粉,火柴梗的头上由氯酸钾、二氧化锰和三硫化二锑组成的引火药。划火柴时,火柴头蹭一下盒外侧,由于摩擦生热达到红磷的着火点,产生的火星引燃三硫化二锑,使氯酸钾受热放出氧气,帮助火柴梗燃烧的更旺。根据以上叙述,回答问题。(1)下列推断中错误的是( )A.红磷、氯酸钾、三硫化二锑都是可燃物 B.划火柴时的摩擦生热使三硫化二锑达到着火点C.火柴梗的着火点高于三硫化二锑的着火点 D.三氧化二锑的着火点高于红磷的着火点(2)试写出火柴、点燃过程中发生的任何3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 _。25某化学兴趣小组用火柴、蜡烛、烧杯三种实验材料探究物质燃烧的条件。 提出问题物质燃烧需要什么条件? 猜想与假设1.有可燃物 2.温度要达到着火点 3.与氧气(或空气)接触 设计与实验验证对比实验假设1示例:加热烧杯,烧杯不可燃烧(仿照示例填写)_ 假设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