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石家庄市藁城区2020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9课 同步练习(无答案) 新人教版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3770709 上传时间:2020-05-3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石家庄市藁城区2020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9课 同步练习(无答案)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河北省石家庄市藁城区2020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9课 同步练习(无答案)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河北省石家庄市藁城区2020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9课 同步练习(无答案)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河北省石家庄市藁城区2020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9课 同步练习(无答案) 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河北省石家庄市藁城区2020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9课 同步练习(无答案) 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北省石家庄市藁城区2020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9课 同步练习(无答案)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石家庄市藁城区2020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9课 同步练习(无答案) 新人教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9课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他在位期间成功在统一了西晋末年以来近300年的分裂局面,改革制度,发展生产,注重吏治,国家安定,人民的负担较轻,经济繁荣”他在1978年美国学者麦克哈物所著的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排行榜中排行第82位,这位在西方人眼中影响深远的中国皇帝是()A隋文帝B汉武帝C秦始皇D唐太宗2隋朝时期,一批牡丹花从洛阳沿运河到余杭,依次需要经过A邗沟、江南河、通济渠 B江南河、通济渠、邗沟C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D通济渠、江南河、邗沟3隋朝是个短命王朝,仅传二世即亡,你认为隋朝灭亡最根本的原因应该是()A权臣当道 B隋炀帝的暴政 C土地兼并严重 D隋末农民起义4唐太宗时,某地

2、发生灾荒假如你是当时的一名中书令,秉承皇帝的旨意起草了一份救灾计划,接下来你应该交给( )A尚书省裁决 B门下省审议 C尚书省执行 D门下省执行5根据“政启开元,治宏贞观”,可以揭示唐朝盛世的由来() 经历太宗、武后、玄宗诸朝唐朝基本国策具有稳定性和延续性国内安定、未曾有政局动荡科举制发挥积极作用 A B C D 6.唐朝一位皇帝引用古人的话说:“君,舟也;人,水也;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他引用此话的根本目的是()A.为了巩固封建地主阶级的统治 B.为了阐明水与舟的关系C.为了说明民贵君轻 D.为了阐明君民关系7史书记载:“水激轮转,众筒兜水,次第于岸上,以灌稻田,日夜不息,绝胜人力。“这种

3、提水灌溉工具最早出现于() A东汉 B三国 C隋朝 D唐朝 8下列各项属于唐朝和吐蕃密切交往的史实是 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 文成公主入吐蕃尺带珠丹与金城公主联姻 唐朝封怀仁可汗A B C D9 .唐诗内容丰富,风格多样,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其中反映了中外交往的诗句是() A.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B.日本晁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 C.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D.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10.唐朝以她博大的胸怀,兼收并蓄外来文化的精粹。下列选项中能体现这一观点的史实是( )A.鉴真东渡日本 B.新罗遣唐使来华 C.玄奘西行天竺 D.文成公主入藏11“渔阳颦鼓动地来,惊破

4、霓裳羽衣曲。”紧急的战报打破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歌舞生平。促使唐朝形式急转直下的是()A黄巾起义 B玄武门之变 C陈桥兵变 D安史之乱12北宋军事布置上,最能体现其“强干弱枝”“内外相制”目的是( )A禁军分别驻守京师和地方 B解除节度使的权力C禁军定期更换驻地 D“杯酒释兵权”削夺大将兵权13.下列关于宋太祖政治措施的评价,不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A.中央控制强化,不利于地方经济发展B.消除了五代战乱的根源,有利于社会安定C.基本消除唐中期以来藩镇割据的基础 D.造成了北宋财政危机的根源14.下边是某同学整理的学习资料卡片,由于疏忽漏写了标题,请你根据卡片内容,帮他拟一个标题() 1004年辽

5、军大规模进攻北宋,直接威胁北宋都城,第二年辽宋订立和约,北宋给辽白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使双方保持相对和平局面A. 靖康之变 B.宋夏议和 C.澶渊之盟 D.宋金议和151005年,辽与北宋订立“澶渊之盟”:双方撤军,各守疆界;北宋每年送给辽银、绢等钱物,称为“岁币”。史书当中对此事评价不一,下列各项中肯定澶渊之盟积极作用的有()澶渊之盟对宋朝是一个屈辱的城下之盟,加重了北宋人民的负担澶渊之盟是宋辽实力均衡的产物,保持了长期相对和平的局面北宋大臣说:“虽每岁赠遗,较于用兵之费,不过百分之一”“(辽)与朝廷和好年深,蕃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A B C D16.“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

6、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把杭当汴州”请据诗的内容,判断出诗歌作者生的历期是) A.南北朝 B.唐朝 C.北宋D.南宋17宋与金的对峙局面形成的标志是()A南宋定都临安 B宋军收复建康C宋金达成和议 D岳飞取得郾城大捷18.你知道“苏湖熟,天下足”这句话表明了两宋时哪个地区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 A.长江流域B.太湖流域C.黄河流域D.珠江流域19.南宋时期,全国最大的港口是() A. 泉州B. 广州 C.扬州D.明州20南宋诗人陆游说:“朝廷在故都时,实仰东南财赋”这反映的经济现象是()A南宋都城临安是南方的政治中心B南宋手工业进步C南宋商业繁荣,出现了“会子”D南方成为全国的经济重心21和谐

7、是人类永恒的追求。隋唐时期的各种制度和政策,对于我们今天建设和谐社会、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依然有着很多可以借鉴的地方。步骤一:走进历史,了解社会和谐。(1)君主与大臣的和谐:请举出这段时期出现的两对相处融洽的君臣。(2)民族与民族的和谐:请举出唐朝与周边民族和谐相处的两个典型事例。(3)社会制度的和谐:请举出这段时期开创的一个有利于人才参政的制度,并且详细叙述隋唐时期它的出现、发展演变以及影响。(4)社会的和谐:请举出这段时期出现的两个盛世,及统治者为出现盛世所做的措施步骤二:反思历史,认识不和谐的音符。(5)这段时期因暴政而导致亡国的君主是谁?他的历史贡献是什么,具体描述它的内容和

8、历史影响(6)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的事件以及给唐朝致命打击的事件,唐朝最终灭亡的标志分别是什么?思考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的事件出现的原因和历史影响?步骤三:关注现实,为创建和谐社会献计献策。(7)结合本主题和所学知识,你认为如何才能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22 太祖既得天下,召普问曰:“天下自唐季(末)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十姓,兵革不息,苍生涂地,其因何也?普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长久之计,其道何如?”普曰:“陛下之言及此,天地神人之福也。唐季(末)以来,战衅不息,国家不安者,其故非他,方镇(藩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矣。今所以治之,无他奇巧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天下自

9、安矣。”续资治通鉴长编(1)“太祖”指何人?材料中指出“兵革不息”,其原因是什么?(2)针对“普”的建议,太祖采取了哪些措施?这些措施产生了什么影响?23.马克思曾指出:“每一个社会时代都需要有自己的伟大人物,如果没有这样的人物,它就要创造出这样的人物来。”阅读材料,回答下面问题。 材料一:岳飞是著名抗金英雄。(1)在收复“河山”的战斗中,这岳家军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其中1140年重创金兀术骑兵主力的是哪次战役?材料二: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2)材料二中的“胡虏”“匈奴”指什么民族?该民族建立了什么

10、政权? “靖康耻”与北宋灭亡有关,它发生于哪一年?(3)两宋时期都与那些政权签订过和约,按时间顺序写出名称,内容,影响。2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地域辽阔而人烟稀少;稻米和鱼是主要食物,人们还可以从山泽中采集植物果实和贝类为食;放火烧荒,耕种水田;不需要商人贩卖货物,没有非常富裕的人。史记材料二 宋书这样描述江南: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宋书(1)从材料一可以看出当时江南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如何?(2)材料二反映的情况和材料一相比较发生了什么变化?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促成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3)结合所学,说明我国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及主要影响。(4)你认为南方经济超过北方的过程对我们今天的经济建设有何启示?(开放性题目,言之成理即可。提示:可结合原因来思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