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五单元 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通用)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3769644 上传时间:2020-05-3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五单元 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通用)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五单元 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通用)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五单元 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通用)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五单元 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通用)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五单元 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通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五单元 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通用)(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 题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课 型新 授教学媒体多媒体、实验器材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通过实验探究认识质量守恒定律,了解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2.从微观角度认识在一切化学发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没有改变和增加,知道质量守恒的本质原因。3.能应用质量守恒定律解决相关问题。过程 方法1.通过学生分组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及观察分析能力。2.通过对化学反应实质的分析及质量守恒的原因的分析,培养学生的研究问题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情感态度1.通过实验的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化学的兴趣。同时培养学生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 2、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教学重点通过实

2、验探究质量守恒定律.教学难点1.从微观角度解释质量守恒定律.2.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教学内容及问题情境学生活动设 计 意 图创设情境引入新课播放罗蒙诺索夫的实验图片讲述有这样一个故事,1756年的某一天,俄国化学家罗蒙诺索夫在实验室里做实验,他把锡放在密闭的容器中煅烧,看见生成了白色的物质,他突然想起来,我干吗不来称一下容器和容器里物质的质量呢?这不称不要紧,一称不得了,一个伟大的定律诞生了。他发现在煅烧前后总质量并没有发生变化,经过反复的实验,都得到同样的结果,于是,他认为在化学反应中物质的总质量是守恒的。但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这样的现象:如蜡烛燃烧后就没了;铁生锈后变重了等等。那么,同学们

3、想一想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到底有没有变化呢?探究质量守恒定律【提出问题】本节课我们一起研究化学变化过程中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有无变化?【假设与猜想】(引导)根据同学们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大家猜想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有可能发生哪几种变化?教学内容及问题情境观看图片聆听思考思考问题学生小组展开讨论,交流并总结。可能以下几种情况:1.反应前质量总和大于反应后质量总和。2.反应前质量总和小于反应后质量总和。3.反应前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质量总和。学生活动通过这个小故事激发学生求知和探究的欲望,使学生的思维集中到本节课的主题上。培养学生从日常学习和生活发现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对问题

4、的答案作出猜想和假设的能力设 计 意 图提出要求在设计方案前,先请同学们讨论与思考以下几个问题:1、同学们提出的各种假设,我们该用什么方法来证明呢?2、实验该怎么做,一定要用到什么仪器?3、实验中需称量吗?需称量几次?4、此实验是为了证明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与反应后生成物的质量总和的关系,因此你对设计的实验装置有何要求?【设计方案】参与交流,及时引导启发学生设计方案,适时提出修改意见。【指导实验】为探究前面的假设中哪一种正确,要求学生利用所设计的方案加以验证,北面一半学生做白磷燃烧反应的实验,南面一半学生做铁与硫酸铜反应的实验。在实验中注意对学生进行观察指导,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实验。【交流

5、与小结】1.主持学生的交流发言,引导帮助学生分析数据,归纳总结结论(过渡)同学们通过两个不同的实验得出了相同的结论反应前后质量总和相等。其实在很早以前科学家们经过长期的研究和实践,做了大量的实验,也和同学们一样得出了相同的结论。(播放影片)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2.引导学生从实验中归纳出质量守恒定律。3.提醒学生分析质量守恒定律中的注意点。【拓展与提高】(提问)任何反应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吗?(演示实验)P92实验5-1和实验5-2引导分析改进方案。问:为何天平不平衡,看上去不守恒?由此可知做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装置上一定要注意什么问题?若要对此装置进行改进,你应当如何设计?(小结)质量守恒的适用范

6、围是化学反应。探究质量守恒的实质(提问)化学反应前后,反应物与生成物教学内容及问题情境交流与讨论讨论交流回答所提出的问题:生1:实验生2:天平生3:需称量2次,反应前称量1次,反应后称量1次。生4:实验装置必须密闭,不能让反应系统与环境之间有物质的交换。各小组交流本组的实验设计思路,在交流方案过程中,互相补充,互相借鉴。每4人一组进行探究实验,实验中分工合作、相互交流、收集实验数据,适时记录小组代表发言,交流实验数据,分析数据,归纳结论。观看,认识科学家的研究历程总结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守恒定律内容中的关键字,“参加”、“化学反应”、“质量总和”。观察天平平衡情况。思考:这两个实验是否遵守质量

7、守恒定律?讨论,踊跃解答不守恒的原因及改进装置的方法学生活动通过讨论,同学们相互质疑,相互认同,从而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对实验方案的设计思路更加明确,更加周密。通过实验设计,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主观能动性,以及独立思考、大胆探索的精神。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分析能力、自主合作能力及勇于探索的意志力通过对实验数据的交流与讨论,得出结论,培养学生的定量研究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学生将自己的探究与之相比较,领略与科学家“发现”相似结论的喜悦之情对表面上看似不守恒的实验,进行反思与评价,加深对质量守恒定律的认识。让学生改进实验方案,使学生的思维进一步开拓。设计意图的总质量为何相等呢?从微观上该如何分析

8、呢?(播放动画)水电解的微观动画引导学生共同讨论、思考(提问)在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元素的质量会变化吗?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投影)1.解释现象(课本96页第3题)2.用质量差确定某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在化学反应ABCD中,若8克A与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9克C和11克D,则参加化学反应的B的质量为 克。在化学反应A+2B=3C+D中,6gA和8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9gD,若反应生成15gC,则参加反应的B的质量为 。3.推断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组成元素蜡烛燃烧后的产物中只有二氧化碳和水,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该物质的组成中一定含有 元素和 元素。交流总结引导学生反思研究过程,回顾科学探究的步骤

9、,畅谈自己学习本节课的感受。讨论、思考观看自主发言总结,得出守恒的微观原因: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原子的数目、原子的质量没有改变。原子种类不变,元素种类也不变;原子的质量不变,元素的质量也不变。练习踊跃发言,小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并发表自己的亲身感受。通过播放动画,使学生思维从宏观到微观,从现象到本质有质的飞跃。通过练习加深对质量守恒定律的认识与理解带领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培养学生归纳概括能力。使科学探究的过程与方法在学生的亲身体会中得到升华。板书设计 应用 内容质量守恒定律 守恒原因 不变 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 原子种类 原子数目 原子质量1.解释反应前后物质质量的变化2.用质量差确定某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3.推断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组成元素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