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溧阳市汤桥初级中学中考历史专题复习 中国古代史学案(一)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3769459 上传时间:2020-05-3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溧阳市汤桥初级中学中考历史专题复习 中国古代史学案(一)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江苏省溧阳市汤桥初级中学中考历史专题复习 中国古代史学案(一)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江苏省溧阳市汤桥初级中学中考历史专题复习 中国古代史学案(一)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江苏省溧阳市汤桥初级中学中考历史专题复习 中国古代史学案(一)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江苏省溧阳市汤桥初级中学中考历史专题复习 中国古代史学案(一)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江苏省溧阳市汤桥初级中学中考历史专题复习 中国古代史学案(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溧阳市汤桥初级中学中考历史专题复习 中国古代史学案(一)(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古代史(一) 班级 姓名 复习目标1、知识:了解炎帝、黄帝和尧舜禹的传说,知道朝代更替,深刻理解把握商鞅变法、秦始皇和汉武帝建立和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及其影响。2、能力:能建构知识框架,知道知识之间的联系,并能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3、情感:不同的政治制度应根据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变革,才能适应国家发展的需要知识框架 中华文明 1、反映 流域各族融合,奠定 族基础的起源 1、炎帝、黄帝的传说 2、中华民族尊奉 、 为人文始祖。 原始的 是古代政治文明的体现2、尧舜禹的传说 大禹治水反映了 的成就,更是 的体现国家的产生 夏朝: 1、 年 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和社会变革 2、启继承父位,

2、标志 代替 商朝: 年 建立。 西周: 年 建立。 为巩固对周边的统治实行 东 春秋:春秋五霸: 、 、 、 、 战国七雄: 、 、 、 、 周 战国 社会变革 1、各诸侯国为了 相继变革。 2、最典型、最大的成功的一次变革是 1、统一: 年 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 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 2、秦始皇 三、统一国家的建立 秦 建立和加强 中央集权的 措 施 目的: 1、汉武帝 汉 推行大一统 的措施 2、张骞通西域:两次出使,开辟了通往 的道路。加强 各国的联系。 3、丝绸之路:成为 桥梁。三、典型例题 (一)单选题1、“吾祖峻德,万古流芳;平定荒漠,举世称殇。造车指南,辨兆万民之易方向。

3、”这是2020年5月,台湾亲民党主席宋楚瑜拜谒何处时的祭文( )A.炎帝陵 B.黄帝陵 C.始皇陵 D.中山陵2、春秋时期最显著的政治特点是 ( )A国家众多,分裂趋势加剧 B霸主尊王攘夷,扶助弱小C周王室中兴,王权加强 D周王室衰落,诸侯争霸3、战国七雄中位于最西和最东的两个国家是 ( )A秦、齐 B赵、楚 C燕、楚 D秦、魏4、商鞅变法的措施中对下列哪几种人有奖励 ( )书读得好的人 农业生产搞得好的人 仗打得好的人 生意做得好的人 B C D5、“六合之内,皇帝之土。西涉流沙,南尽北户。东有东海,北过大夏。人迹所至,无不臣者。”这是秦始皇于公元前219年东巡所作琅邪石刻中的一段文字。这段

4、文字表达的信息是 ( )A统一度量衡 B统一思想 C统一文字 D统一六国6、秦始皇“焚书坑儒”、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明朝“八股取士”和清朝大兴“文字狱”的根本目的是 ( )A防止人民反抗 B压制知识分子 C巩固封建统治 D统一思想7.汉武帝时,地方上的诸侯国被越分越小,这种现象与下列哪项措施有关( )A推行推恩令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征战匈奴 D开拓西域(二)材料分析题(4)从商鞅变法中我们能得到什么启示? 四、巩固训练(一)单选题1、通过“禅让”,尧、舜、禹先后担任了黄河流域的部落联盟首领。右图是开封禹王台大禹治水石刻画(局部)。据此,你认为大禹治水的“水”是在 ( )A.长江

5、流域 B.黄河流域 C.淮河流域 D.钱塘江流域2礼记记述说:“天子和诸侯都把世袭当作礼,用城郭、护城河来维护国家的稳固”。第一个借助世袭之“礼”登上王位并治理国家的是 ( )A. 尧 B.舜 C.禹 D.启 3、春秋时期诸侯争霸的目的是 ( )A.想统一全国 B.拥有对其他国家的支配权C.帮助周天子称霸 D.促进民族融合4、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教革均能获得成功的根本原因 ( )A顺应了当时历史发展的趋势 B符合当时统治阶级的利益C得到了最高统治者的支持 D代表广大人民的利益5、秦朝北筑长城,防备游牧民族的南下袭扰。当时,长城防御的主要少数民族是 ( )A.匈奴族 B.鲜卑族 C.大月氏 D.

6、氐族 6、他是以大一统王朝使臣身份开辟域外交通路线的第一人,他的两次出使西域,完成了探索中亚的史诗般的功业。他是 ( )A、张骞 B、马可波罗 C、班超 D、司马迁7.秦始皇、汉武帝都是杰出的帝王,为中华民族发展做出过巨大的贡献。但他们在处理以下某一方面问题时态度截然相反,这个问题是 ( )A国家统一问题 B外族入侵问题 C中央集权问题 D儒家思想问题(二)材料分析题8.学习完秦汉帝国的历史后,某班计划以“秦始皇和汉武帝”为主题出一期历史板报。请你帮助宣传委员李小明同学做一些归纳整理资料的准备工作。(1)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强大统一的多民族帝国的皇帝是 。大力推进大一统局面的发展,巩固多民族

7、国家的皇帝是 (2分)(2)秦始皇开创政治统一的措施有哪些?(3分)(3)汉武帝巩固政治统一的措施有哪些?(3分)(4)秦始皇在经济文化方面创立了哪些制度被后来各王朝所延续?(4分)(5)秦始皇和汉武帝在思想文化领域各采取了什么措施来巩固大一统局面?(2分)9材料一:(西)周分封71国,其中同姓诸侯40国通过逐级分封,编织起由中央向四方扩散的控制网络,打破了夏商时期众邦林立的状态,加强了周王室与各诸侯国的经济、文化联系。材料二: 秦朝君臣之间,围绕在地方采取何种统治方式问题,发生过激烈争论秦始皇认为李斯的话有道理,决定实行郡县制。材料三: 1905年8月,孙中山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把推翻

8、清朝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作为革命目标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摘自初中历史教材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说出西周与夏商时期相比在政治上有什么创新之处?(2分)(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中的郡县制与西周的政治制度相比有哪些变化?(2分)(3)依据材料三指出中华民国与历代封建专制王朝相比在政治上有什么明显的进步?(2分)(4)从上述政治制度对社会产生的积极作用方面,你能得到怎样的启示?(2分)(1)秦孝公,法家 (2)承认土地私有;奖励生产,统一度量衡 ;奖励军功 (4)死后变法措施继续实行,经过变法秦国富强起来,国力大增,为以后兼并六国打下坚实基

9、础。(5)改革是历史前进的动力。要顺应历史潮流。(1)秦始皇(1分) 汉武帝(1分)(2)确立皇帝至高无上的地位;在中央设立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在地方实行郡县制。(3分)(3)颁布推恩令,削弱封国势力;加强监察制度,在中央设司隶校尉,在地方设十三州部刺史。(3分)(4)统一车辆形制,统一文字(车同轨,书同文),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4分)(5)秦始皇:焚书坑儒;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2分)(1)政治创新表现在通过分封制加强了中央集权。(2)郡县制与西周的政治制度相比,主要表现在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进一步加强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3)政治上的明显进步:用民主共和制替代封建君主制;或者:资本主义制度替代封建制度;或民主替代专制(4)如:不同的政治制度在根据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变革,才能适应国家发展的需要;政治制度的变革直接影响到国家的稳定与发展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