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课内外阅读训练12《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有答案)

上传人:大** 文档编号:133765357 上传时间:2020-05-30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30.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课内外阅读训练12《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有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课内外阅读训练12《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有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课内外阅读训练12《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有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课内外阅读训练12《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有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课内外阅读训练12《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有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课内外阅读训练12《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有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课内外阅读训练12《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有答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课内外阅读训练12.一幅名扬中外的画一、课内阅读:(一)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画上的街市可热闹了。街上有挂着各种招牌的店铺、作坊、酒楼、茶馆走在街上的,是来来往往、形态各异的人:有的( )着马,有的( )着担,有的( )着毛驴,有的( )着独轮车,有的悠闲地在街上溜达。画面上的这些人,有的不到一寸,有的甚至只有黄豆那么大。别看画上的人小,每个人在干什么,都能看得清清楚楚。1. 请你“ ”画出选段是围绕哪句话写的。2.选择合适的动词填在括号内。 挑 骑 推 赶3.本段描写的人物有( )、( )、( )、( )、( )。4.请你用“_”画出表现艺术家技艺高超的句子。5.作

2、者从_、_两个方面展开具体的描写,突出了画上的街市_的特点。 6.画里的街市上还有哪些人在干什么?请你展开想象写一写。 7. 你认为清明上河图为什么会名扬中外? (2) 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画上的街市可热闹了。街上有挂着各种 招牌的店铺、作坊、酒楼、茶馆走在街上的, 是来来往往、形态各异的人:有的骑着马,有的挑着担,有的赶着毛驴,有的推着独轮车,有的悠闲地在街上溜达。画面上的这些人,有的不到一寸,有的甚至只有黄豆那么大。别看画上的人小,每个人在干什么,都能看得清清楚楚。1.本段的中心句是 。 2.本段描写的人物形态的句子是 。 3.请你用“ ”画出表现艺术家技艺高超的句子。4.你能用“有

3、的有的有的有的”写一个句子吗? 二、课外阅读:(三)捏 面 人面塑,俗称“捏面人”。它以糯米面为主料,调成不同色彩,用手和简单工具,塑造各种栩栩如生的形象。虽然面人的制作方式比较简单,但是却是一种艺术性很高的民间工艺品。面塑体积小、便于携带,又经久不霉、不裂、不变形、不褪色,因此被旅游者喜爱,是馈赠亲友的纪念佳品。外国旅游者在参观面人制作时,都为艺人娴熟的技艺、千姿百态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所倾倒,交口称赞。而旧社会的面塑艺人“只为谋生故,含泪走四方”,挑担提盒,走乡串镇,做于街头,成于瞬间,深受群众喜爱,但他们的作品却被视为一种小玩意儿,是不能登上大雅之堂的。如今,面塑艺术作为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

4、产受到重视,小玩意儿也走入了艺术殿堂。捏面艺人,根据所需随手取材,在手中几经捏、搓、揉、掀,用小竹刀灵巧地点、切、刻、划,塑成身、手、头面,披上发饰和衣裳,顷刻之间,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便脱手而成。把婀娜多姿、衣裙飘逸的美女、天真烂漫的儿童,以及各种神话故事、戏剧、历史人物放在精致的玻璃框内,就成为人们喜爱的工艺美术品。1. 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大雅之堂: . 栩栩如生: . 2.短文每个自然段都集中写了一个内容,请你按照段落顺序排序。面塑艺术现在的地位。面塑的特点。面塑的制作。 面塑在旧社会的地位。 . 3.根据短文内容填空。面塑,以 为主要原料,具有 、 、 、 、 、 的特点,其形象多种多

5、样,有 、 、 、 、 等。4.你觉得孩子们学习捏面人好吗?为什么? . (四)民艺一绝南阳烙画河南南阳是历史文化名城,底蕴深厚。南阳有“三宝”烙画、玉雕、出师表,“烙画”位居其首,蜚声海内外。烙画,亦称烙花、烫花、火笔画、“火针刺绣”。它是利用碳化原理,通过控温技巧,用温度在摄氏三百至八百度之间的铁笔烙烫。百闻不如一见。一次偶然的机会,我亲自观看了烙画师们制作的过程。他们先在板材上用铅笔设计好图样,然后用较细的烙笔勾烙上线条,并擦掉铅笔的痕迹。最后是上色,遵循一定顺序,根据作品需要,有的不施任何颜料,只用白描技法勾勒线条,用西画素描的黑、白、灰来烘色;有的以烙为主,套彩为辅,在竹木、宣纸或丝

6、绢等材质上勾画烘烫作画。看他们的作品,或线条流畅,如行云流水;或凝色浑实,敦厚拙朴;或色调清爽,云淡风轻;或虚实相应,层次明晰给人一种强烈的艺术效应。恍惚间,我的眼前出现了一幅幅南阳烙画的艺术长廊,它们越过眼前,穿越历史,回到了千年以前的汉代是啊,这些精美的艺术画廊是家乡人民在用他们的智慧、妙思、巧手谱写着、延续着1. 用“_”在短文中画出烙画的制作过程。 2. 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烙画,是_(地方)的特色,它又称为“_”“_”“_”,需要用_度的铁笔在材料上进行烙烫。3.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文章开宗明义,点明“烙画”特殊地位,既吸引读者又为下文展开作好铺垫。( )“烙画”的作画材质有严格

7、的要求,只能使用竹木、宣纸、丝绢。( )“烙画”没有任何颜色,只有素描的黑、白、灰。( )南阳“烙画”属于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精华之一,它体现着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 )3、 参考答案:(一) 1.画上的街市可热闹了。2. 骑 挑 赶 推3. 骑马的 挑担的 赶驴的 推车的 溜达的4. 画面上的这些人,有的不到一寸,有的甚至只有黄豆那么大。别看画上的人小,每个人在干什么,都能看得清清楚楚。5. 各式各样的店铺;来来往往、形态各异的人;热闹 6.有的在杀鸡,有的在卖鱼,有的在弯腰挑选水果,还有的小孩手里拿着大大的棉花糖边走边吃。 7.这幅画尺寸大、保存完整,形象逼真地描绘了八九百年以前的北宋汴梁的

8、古都风貌,富有生活情趣,画面给人一种真实的感觉,所以这幅画会名扬中外。(二)1. 画上的街市可热闹了。 2. 骑马的挑担的赶毛驴的推独轮车的溜达的。 3.画面上的这些人,有的不到一寸,有的甚至只有黄豆那么大。别看画上的人小, 每个人在干什么,都能看得清清楚楚。 4. 天上的云,变化多端,有的像羽毛,有的像绵羊、有的像鱼鳞、有的像高耸的宝塔。(三)1.形容某些被人看重的、不“粗俗”的事物,高雅的事物。 指艺术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样。2. 3.糯米 体积小 便于携带 经久不霉 不裂 不变形 不褪色 美女 儿童 神话故事 戏剧 历史人物4.例:我觉得孩子们学习捏面人很好,因为可以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并有机会将它传承下去。(四)1.他们先在板材上用铅笔设计好图样,然后用较细的烙笔勾烙上线条,并擦掉铅笔的痕迹。最后是上色。 2.河南南阳;烙花;烫花;火笔画;摄氏三百至八百 3.正确;错误;错误;正确 第 5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