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线摄影位置学-5头颅五官摄影位置

上传人:x**** 文档编号:133764728 上传时间:2020-05-30 格式:PPT 页数:95 大小:2.1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X线摄影位置学-5头颅五官摄影位置_第1页
第1页 / 共95页
X线摄影位置学-5头颅五官摄影位置_第2页
第2页 / 共95页
X线摄影位置学-5头颅五官摄影位置_第3页
第3页 / 共95页
X线摄影位置学-5头颅五官摄影位置_第4页
第4页 / 共95页
X线摄影位置学-5头颅五官摄影位置_第5页
第5页 / 共9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X线摄影位置学-5头颅五官摄影位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线摄影位置学-5头颅五官摄影位置(9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头颅五官X线摄影 医学影像系 头颅X线摄影 头颅解剖复习摄影注意事项常用摄影体位其他摄影体位头颅体位选择 头颅解剖 头颅解剖 头颅解剖 头颅解剖 头颅解剖 摄影注意事项 1 摄影前应认真阅读申请单 明确摄影目的 选择合适的摄影体位和摄影条件 2 摄影前应去掉被检者头部的发卡 饰物和活动义齿等物品 向被检者讲明摄影过程 争取被检者的配合 3 头颅解剖结构复杂 摆放摄影体位时应充分利用头颅的体表定位标志 正确使用摄影工具 确保摄影体位摆放的准确性 摄影注意事项 4 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无法使摄影体位摆放符合常规要求时 应通过改变胶片位置和X线的投射方向 使摄影效果符合诊断要求 5 摄影时要明确x线的投

2、射方向 与X线胶片的关系 以及中心线的入射点和出射点 摄影注意事项 6 头颅摄影呼吸方式为平静呼吸下屏气 曝光前应做好呼吸训练 7 头颅摄影一般采用滤线器摄影技术 焦 片距取90 100cm 摄取某些局部组织的影像时 因照射野比较小 产生的散射线量比较少 可以不用滤线栅来消除散射线 这时焦 片距取45 50cm 摄影注意事项 8 摄影时要让被检者体位舒适 以避免曝光时可能产生位置移动 必要时采用头颅固定装置 危重病人摄影时应在临床医生的监护下进行 9 某些结构对称的部位 需摄双侧影像进行对比时 两侧的摄影条件必须一致 10 摄影时必须对被检者进行有效的X线防护 头颅常用摄影体位 头颅后前位头颅

3、侧位头颅水平侧位许氏位伦氏位梅氏位汤氏位瓦氏位柯氏位下颌骨侧位鼻骨侧位颅骨切线位 头颅后前位摄影要点 被检者俯卧于摄影床上 正中矢状面垂直于床面 并重合于床面中线 下颌内收 额部及鼻尖紧贴床面 听眦线垂直于床面 暗盒置于滤线器托盘上 其长轴与床中线平行 胶片上缘超出颅顶约3cm 中心线自枕外隆凸经眉间垂直射入胶片 头颅后前位摄影体位图 头颅后前位照片 显示头颅正位影像 颅骨全部包括在照片内 矢状缝及鼻中隔影像居中 两眼眶影像大小相等 顶骨及两侧颞骨的影像对称 距照片边缘等距离 颞骨岩部的影像位于眼眶影之中 岩锥内呈横位管状的影像为内听道的影像 颅骨骨板及骨质结构显示清晰 头颅前后位摄影 在头颅

4、外伤或其他原因造成被检者意识不清时 可采用头颅前后位摄影 被检者仰卧 中心线自眉间经枕外隆凸垂直射入胶片 其他摄影要点同头颅后前位 照片显示与头颅后前位基本相同 仅眼眶影像放大明显 头颅前后位摄影体位图 头颅侧位摄影要点 被检者俯卧于摄影床上 身体长轴与床面中线平行 头部侧转 被检侧靠近床面 矢状面与床面平行 瞳间线与床面垂直 被检侧上肢内旋置于身旁 下肢伸直 对侧上肢屈肘握拳置于面前 下肢屈曲以支撑身体 下颌内收 额鼻线 前额与鼻尖间的连线 与床中线平行 暗盒置于滤线器托盘上 其短轴与床中线平行 胶片上缘超出颅顶3cm 中心线对准外耳孔前 上各2 5cm处垂直射入胶片 头颅侧位摄影体位图 头

5、颅侧位照片 显示头颅侧位整体观影像 颅骨全部包括在照片内 照片的上缘包括顶骨 前缘包括额骨 鼻骨 后缘包括枕外隆凸 蝶鞍影像居中 鞍底呈单边显示 颅骨内 外板和板障及颅缝影显示清晰 头颅水平侧位摄影要点 被检者仰卧于摄影床上 正中矢状面垂直于床面 两臂伸直置于身旁 头部垫高5cm 下颌内收 暗盒侧立于被检侧 且与正中矢状面平行 胶片前缘超出额部3cm 上缘超出顶部3cm 中心线呈水平方向经听眦线中 后1 3交点向上1 5cm处垂直射入胶片 头颅水平侧位体位 头颅水平侧位照片 体位显示标准同头颅侧位片 若上颌窦及蝶窦内有液体 可显示出气液平面影 许氏位摄影要点 被检者俯卧于摄影床上 身体长轴与床

6、面中线平行 暗盒平放在摄影床上 被检侧耳廓前折 头部侧转 被检侧乳突贴近暗盒 乳突尖置于胶片中心 头颅矢状面与暗盒平行 瞳间线与暗盒垂直 听眦线与胶片短轴垂直 中心线向足侧倾斜250角 经被检侧乳突尖射入胶片中心 许氏位摄影体位图 许氏位摄影体位原理图 许氏位 乳突250侧位 照片 显示乳突的侧位影像 乳突尖投影于照片下部 乳突气房显示清晰 内 外耳道及鼓室影基本重叠 重叠影位于颞颌关节后方 耳道影的稍上方为鼓室 上隐窝及鼓窦的投影 岩部上缘乙状窦壁及窦硬膜角均清晰可见 伦氏位摄影要点 被检者俯卧于摄影床上 身体长轴与床面中线平行 暗盒平放在摄影床上 被检侧耳廓前折 头部侧转 被检侧乳突贴近暗

7、盒 头颅矢状面与暗盒平行 瞳间线与暗盒垂直 听眦线与胶片短轴垂直 被检侧乳突尖置于胶片中心 中心线向足侧倾斜35 角 经被检侧乳突尖射入胶片中心 伦氏位摄影体位图 伦氏位照片 显示乳突的侧位影像 颞下颌关节影像位于照片的前下方 其后上方可见鼓室上隐窝 鼓窦 鼓窦入口及乳突气房影 乳突气房影的后下方为乙状窦影像 梅氏位摄影要点 被检者仰卧于摄影床上 身体长轴与床面中线平行 暗盒平放于摄影床上或置于面侧垫高23 的角度盒上 被检侧耳廓前折 头枕于暗盒上 面部转向被检侧 对侧肩部垫高 使头颅矢状面与床面呈45 角 听眦线与暗盒前缘垂直 外耳孔置于照射野中心前 上各2cm处 中心线向足侧倾斜45 角

8、自对侧眼眶外上方射入 经被检侧乳突尖部射出到达胶片中心 梅氏位摄影体位图 梅氏位摄影体位原理图 梅氏位照片 显示颞骨岩部的轴位影像 颞下颌关节影像显示清楚 颞下颌关节影的后方可见外耳道与鼓室前上部的复合影 该处向后为鼓窦的投影 乳突气房影显示清楚 汤氏位摄影要点 被检者仰卧于摄影床上 正中矢状面垂直于床面 并与床面中线重合 下颌内收 听眦线垂直于床面 暗盒置于滤线器托盘上 其长轴与床中线平行 胶片上缘平颅顶 中心线向足侧倾斜25 30 角 对准眉间上方处 经枕外隆凸射入胶片 或向足侧倾斜30 40 角 经两外耳孔连线与正中矢状面的交点处射入胶片 汤氏位摄影体位图 汤氏位照片 显示头颅半轴位影像

9、 枕骨及枕骨大孔影像显示清楚 颞骨岩部位于枕骨大孔影两侧 其内可见内听道影 枕骨大孔影上方为枕骨及顶骨后部的投影 瓦氏位摄影要点 被检者俯卧于摄影床上 正中矢状面垂直于床面 并与床中线重合 下颌骨颏部置于床面上 头稍后仰 听眦线与床面呈370角 暗盒置于滤线器托盘上 其长轴与床中线平行 鼻根部对准胶片中心 中心线经鼻根部垂直射入胶片 瓦氏位摄影体位图 瓦氏位摄影体位原理图 瓦氏位照片 两侧上颌窦对称显示于眼眶之下 呈倒置的三角形 颞骨岩部的投影位于上颌窦影的下方 后组筛窦及额窦显示良好 柯氏位摄影要点 被检者俯卧于摄影床上 正中矢状面垂直于床面 并与床面中线重合 额部及鼻尖置于床面上 下颌内收

10、 听眦线垂直于床面 暗盒置于滤线器托盘上 或平放于摄影床面上 其上放置一固定滤线栅 其长轴与床中线平行 鼻根对准胶片中心 中心线向足侧倾斜230角 经鼻根部射入胶片 柯氏位摄影体位图 柯氏位摄影体位原理图 柯氏位照片 额窦投影于眼眶的内上方 眼眶投影于照片的中部 两侧对称 其内可见眶上裂 前组筛窦显示于两眼眶影之间 下颌骨侧位摄影要点 被检者俯卧于摄影床上 头颅与身体向对侧旋转 使被检侧下颌骨置于下端垫高15 角的暗盒上 调整头颅使被检下颌体部与暗盒平行 下颌仰起 使下颌骨体部与胶片下缘平行 中心线向头侧倾斜15 20 角 经被检侧下颌骨拟检部位射入胶片 下颌骨侧位摄影体位图 下颌骨侧位摄影体

11、位原理 下颌骨侧位照片 显示下颌骨侧位影像 被检侧下颌骨各部清晰显示于片内 鼻骨侧位摄影要点 被检者俯卧于摄影床上 头部侧转 矢状面与床面平行 瞳间线与床面垂直 暗盒置于床面上 鼻根下1cm处对准胶片中心 中心线经鼻根下1cm处射入胶片 鼻骨侧位摄影体位图 鼻骨侧位照片 显示鼻骨侧位影像 鼻骨影像位于鼻根部眼眶影的前方 此位置也可摄取站立位或坐位 颅骨切线位摄影要点 被检者通常取卧位 转动被检者头部 使病变区颅骨的边缘与胶片呈垂直关系 中心线与病变处颅骨相切 垂直射入胶片中心 颅骨切线位照片 局部颅骨呈切线投影 骨质及软组织显示清楚 头颅其他摄影体位 颅底颌顶位 颅底颌顶位 坐位 劳氏位 斯氏

12、位茎突前后位 茎突侧位鼻窦侧位 下颌骨颏部上下轴位鼻骨轴位 颞下颌关节侧位颧骨弓轴位 视神经管位 瑞氏位 颅底轴位 体位 仰卧 背部垫高 两手放身旁 双腿弯曲 脚踏床面 保持身体稳定 头后仰 顶部贴床面 头正中矢状面与床面中线一致并垂直 水平面与床面平行 中心线 经两下颌角连线中点 与水平面垂直 射入探测器中心 颅底位体位 颅底位影像 显示部位 两侧的颞骨岩部 颧骨对称的颅底影像 颧骨弓轴位 体位 同颅底轴位 中心线 经两下颌角连线中点 与水平面垂直 射入探测器中心 摄一侧时头部应向对侧倾斜15度 中心线经被检侧颧骨弓射入探测器中心 颧骨弓轴位体位 颧骨弓轴位影像 显示部位 颧骨弓轴位影像 头

13、颅摄影体位选择 眼异物的X线检查 江汉大学卫生技术学院医学影像系张运利 眼异物X线检查 眼部应用解剖复习眼异物的平片检查眼异物的定位检查 解剖复习 I 解剖复习 II 解剖复习 III 解剖复习 IV 解剖复习 V 眼异物的分类 眼异物按理化性质分类 可分为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异物 临床上以金属异物为主 金属性异物又分为磁性异物和非磁性异物 其中30 的金属性异物为磁性金属 70 的金属性异物为非磁性金属 非金属异物包括玻璃 石头 木头 塑料 纤毛等 在X线诊断中 根据x线的透过率分析 把眼异物分为透过性异物 如木质 泥沙 塑料等非金属性异物 半透过性异物 如铝等轻金属 一些含有金属成分的矿石或玻

14、璃等物 不透过性异物 如钢 铁 铜等重金属物质 X线检查可发现半透过性和不透过性异物 眼异物的致伤部位 根据异物进人眼眶内停留的解剖及致伤部位 可分为眼 球 内异物 眼 球 边缘异物 球外眶内异物 眶周及复合异物 资料表明 异物进入眼的部位以角膜最多 约占41 50 巩膜占25 37 单发异物约占75 90 多发者约占10 25 异物的位置 50 60 位于玻璃体内 10 25 位于前房 8 位于晶体状 30 嵌入眼壁 2 位于眼外 眼异物X线检查的临床意义 眼异物的X线检查是发现和确定异物在眼内位置的一种重要的检查方法 简便可靠 是临床诊断和治疗的重要依据 眼异物的X线检查可分为乎片检查和定

15、位检查两个相关部分 平片检查主要可以发现异物有无 并初步观察异物的大小 形态 密度 数目和大致部位 为进一步定位检查提供依据 眼异物的定位检查是通过定位摄影获得定位照片 根据定位照片显示和测量出异物在眼内的确切位置 为临床摘出异物提供重要依据 眼科对X线检查的要求 有无异物 如有异物 定位 报告如下三个数据 异物位于眼球水平面上或下多少mm 异物位于眼球角膜顶点后方多少mm 异物位于眼球的鼻侧或颞侧 距眼球的中央垂直面多少mm 眼异物检查方法的选用 由于眼异物X线检查不受眼屈光介质混浊的影响 而且定位准确可靠 故一直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 且成为眼异物影像学检查的基本方法之一 必须指出 眼异物定位

16、的X线检查应针对不同情况的患者 选用适宜的定位方法或者配合使用几种定位方法 同时 在医学影像学发展的今天 也应充分利用CT以及超声等检查手段 以预期得到准确的效果 即对异物位于眼球内或眼球外 异物在球内的方位和深度做出诊断 尤其要强调指出的是 MRI的异物检查必须首先确认其为非磁性异物 眼异物平片检查 眼眶正侧位薄骨法正侧位无骨像摄影 眼眶正侧位 眼眶正位 患者取坐位或俯卧位 头颅矢状面与台面垂直 头后仰 鼻尖部及下颌颏部靠片 听眶线与胶片呈67 角 双眼直视 中心线经检查侧眼眶正中垂直射入胶片 眼眶侧位 患者侧卧于摄影台上 检侧眼眶侧壁靠片 头颅矢状面与胶片平行 水平面与胶片垂直 两眼外眦连线对准胶片长轴中线 两眼直视前方 中心线经检侧眼球角膜缘平面垂直射入胶片 薄骨法眼眶正侧位 薄骨正位 患者俯卧于摄影台上 头颅先呈后前正位姿势 然后矢状面向健侧倾斜45 眼球内转45 使角膜缘平面与胶片平行 焦 片距为眼球至胶片距离的10倍 中心线通过眼球轴 瞳孔中心 垂直射入胶片 薄骨侧位 薄骨侧位头颅姿势 摄影距离同薄骨正位 但薄骨侧位需使检侧眼球外转45 中心线通过角膜缘平面垂直射入胶片 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