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领导力--高层管理研究报告分析(3)

上传人:tang****xu2 文档编号:133764277 上传时间:2020-05-30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99.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领导力--高层管理研究报告分析(3)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精编》领导力--高层管理研究报告分析(3)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精编》领导力--高层管理研究报告分析(3)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精编》领导力--高层管理研究报告分析(3)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精编》领导力--高层管理研究报告分析(3)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编》领导力--高层管理研究报告分析(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领导力--高层管理研究报告分析(3)(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总第239期 2007年09月27日引爆思想,引发行动实用高层管理研究报告 综合了解 1超级用户的启示 1石油预言:2015年油价200美元 2核心观点 2内容摘要 2正文 2反对李柏论点 7重点阅读 8整合性思维:成功领导人的思考方式 8核心思想 8内容摘要 8正文 9附表:常规性思维与整合性思维之对比 19综合了解超级用户的启示如果只有擅长搜索技术的李彦宏,“百度”不可能取得如今的成绩。2001年5月,“超级用户”俞军加盟百度。俞军是因为在网络上发布了一份独特自荐信而被百度公司发现,他在信上自称“热爱搜索成痴,只要是做搜索”,可以不计较任何工资、待遇等问题。即使现在已经升迁为公司产品副总裁

2、,俞军对于搜索引擎的技术仍然“一点都不了解”,但是他对如何使用搜索引擎产品却想法多多,在加盟百度之前,他已经在各种论坛中以“搜索引擎9238”的名字,发表大量对搜索引擎产品的看法,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搜索引擎“超级用户”。 成为百度的员工之后,俞军要做的,就是不断地使用百度搜索,从而发现各种用户需要。在每天超过10小时的搜索引擎使用过程中,俞军发现很多用户在搜索同一个关键词,“让对同一个话题感兴趣的人去交流,就会有市场。”贴吧因此产生,正是在贴吧产品推出之后,百度一跃成为全球流量最大的中国网站。而MP3搜索、知道、空间等产品,也同样出自俞军这样的产品经理之手。在这种“超级用户”的带动下,百度的产品

3、序列已经从最初的单一搜索,发展到拥有40多种产品,而以用户需求为导向,则被写入了有强烈工程师氛围的百度文化第一条。不止是网络公司,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见识到了这种颠覆性的力量传统的技术驱动创新模式正遭遇挑战,“超级用户”正在成为创新过程中的超级明星。如何摸准用户需求的脉搏,掌握用户需求的发展趋势,对每个企业来说,都是头疼的问题,而“超级用户”就是解决这一难题的奇兵。他的战斗力核心体现在,他不仅能够及时发现用户的需求,更关键的是他还能预见到用户潜在的需求,不仅能洞悉用户的个性需求,还能由点及面,发现客户的共性需求,从而启动本企业对用户需求的快速响应机制,从一定意义上说,这就是一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4、石油预言:2015年油价200美元本文摘编自石油冲击一书,作者史帝芬李柏(Stephen Leeb),现为李柏资产管理公司总裁,理财杂志全面投资人(The Complete Investor)总编辑,着有石油效应、藐视市场(Defying the Market)、敏捷的投资人(The Agile Investor)等书。核心观点一个惊天动地的危机即将来临,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即将双双飚到两位数,原因是地球已知的石油快用光了,2012到2015年,将会出现历史上没有过的高油价!内容摘要2004年出版的石油效应一书作者史帝芬李柏(Stephen Leeb),在当时油价只有每桶30美元时,比高盛公司提

5、出的油价上看105美元的报告出炉还要早,发表油价将上看每桶100美元的预测,准确的抓住最近三年来油价大涨的趋势。李柏这一次出版新书石油冲击,大胆预言,油价将突然产生惊天动地的变化,在2010年至2020年的十年间,油价将会达到两百美元,甚至,改变可能突然发生,超过预期快速的发生,也许就在2012年到2015年,新的石油危机就可能来临。它也将改变我们的社会,油价大涨之后带来的通货膨胀将吃掉我们的财富;物价每年上涨10,汽车养不起、企业因成本大增而倒闭,使失业率也会增加到10以上,中产阶级的专业工作会消失,政府教育经费不足,M型社会将会加剧,地球只剩富人与穷人面对这波能源危机,也可能是财富重新分配

6、的契机:巨富或穷苦,中间将出现900的差距,而差别的关键,在于能否注意油价信号,以实际行动关心自己的财富。正文一个重大危机正在酝酿,石油在十年内很可能涨到每桶两百美元。这场危机最令人忧心的是,国家领导人与市场专家否认危机的严重程度,继续安抚社会大众,告诉他们今天是暂时性现象,石油的蕴藏量无限,在我们的余生中,石油生产仍会超过需求。但过去三十年的趋势显示,石油勘探的成果越来越少,除了石油输出国家组织(OPEC)的少数会员国之外,每个地方的石油生产都已经达到高峰,或是已经下降。美国能源部与国际能源署(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IEA)预测,全球石油日需求量可能在二十年

7、内从目前的七千七百万桶(编按:李柏写于一年半前),成长到一亿二千万桶,要满足这种需求,大部分供应必须来自OPEC产油国,OPEC的原油日产量必须从1998年的二千八百万桶,跃升至2020年达六千万桶,才足供所需。最让人害怕的是,二十年来,沙地阿拉伯一直无法提高产能。这种情形其实也不稀奇,OPEC会员国中,2002年的产能比1990或1980年产能增加的国家没有几个。征兆一:开采达上限,石油供给快速走下坡1950年代,地质学家哈伯特(M. King Hubbert)提出“哈伯特定律”可以解释:油田里的原油一旦开采到蕴藏量的一半,每日产量就会开始下降。事实证明,哈伯特正确无误。1970年代,美国石

8、油生产达空前高峰,日产量超过九百万桶,此后便缓慢下降,现今美国每天大约只能生产五百五十万桶原油。沙漠黄昏(Twilight in the Desert)一书作者席蒙斯(Matthew Simmons)则认为,1979年时,沙地阿拉伯已经证实的石油蕴藏总量约为一千一百亿桶,然而,从当时到现在,沙地阿拉伯大约已经开采了六百亿桶原油,超过一半。换句话说,沙地阿拉伯的石油产量可能已经达到巅峰,接下来就要走下坡。2006年时,沙地阿拉伯的日产能大约为一千零五十万桶,因应石油供应短缺,沙地阿拉伯有紧急计划在未来四年里,或许可以使日产能增加两百万桶。然而,过去三年全球石油的日消耗量增加了六百万桶,如果这种趋

9、势持续下去,那么即使沙地阿拉伯推动紧急计划,也根本不足以应付。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的研究:全球发现大型新油田的数量在1962年到达最高峰,此后就一直下降。原因很简单:大部分石油蕴藏在少数很大的油田中,这些油田通常很早就发现了。地壳中几乎所有大规模的石油蕴藏都已经被人类发现了,未来勘探找到的油田会更小,每桶石油的勘探成本会更高。征兆二:中、印快速成长,石油需求只增不减最严重的问题是:世界石油需求成长的速度超过增产速度。尤其印度与中国之类大型发展中国家,需求增加的速度超过生产。过去十年里,中、印两国经济快速成长,以至于他们消耗的众多商品与服务接近美国所消耗的90。这点使中、印两国变成世界舞台上的重要

10、角色。此外,中、印两国的经济成长率比美国快两、三倍。以这种速度成长下去,这个十年结束前,两国的商品与服务消耗量可能就会超越美国。以能源为例,中、印两国目前人均能源消耗量大约是全世界的一半,是高所得国家的七分之一。如果中、印两国在未来二十年里变成高所得国家,即使我们假设世界其它国家的能源需求几乎毫无成长,世界能源需求每年还是会成长5以上,远超过近代所见的任何成长率。而且,现今的发展中国家需要石油继续发展,创造经济成长,2005年8月22日美国商业周刊(Business Week)指出:“中国和印度每年至少需要维持8的成长率,才刚好能够提供每年新增的千百万劳动力就业机会。担心劳工不安,是北京用大量

11、融资与很高的货币供给成长率,助长经济繁荣发展的一大原因。”对中国和印度两国来说,经济成长至为重要,所需要的能源也越来越多。对中国来说,节约能源等于噩梦,可能导致大规模的失业与政治革命。因此,中国政府根本不可能容许节约能源。征兆三:巨变近在眼前,人们还在自我催眠现代史上油价最长、最强劲的涨势出现在1970年代,到目前为止,最近的油价涨势还是相形见绌。1970年时,阿拉伯轻原油平均每桶大约1.35美元;1973到1974年间,阿拉伯国家推动石油禁运,随后OPEC的力量增强,造成其后九年里,油价几乎上涨十倍。到1979年,阿拉伯轻原油已经涨到超过13美元。接着伊朗革命爆发,两伊战争开打,到1982年

12、,阿拉伯轻原油的价格涨到接近35美元,十二年里上涨二十六倍,等于每年大约上涨30。价格上涨的幅度太大,到了最后,就促成节约能源,也促使大家开发额外的石油供应与替代能源。最近十年的情形如果要跟当年一样“促成”节约石油,从原油价格在1998年曾跌到每桶接近10美元起算,上涨二十六倍,油价必须涨到每桶260美元,人们才会懂得痛,去节约石油,因此(李柏认为)油价要涨到200美元。历史当然很少完全重复。1970年代的石油危机主要是政治问题造成的,这次却是供应到达上限,是比较难解决的问题。因此,我们不愿意宣称精确的油价目标是260美元,只能说油价会涨到令人很痛苦的水准,高得可能威胁美国经济与社会结构、威胁

13、世界经济的痛苦水准。法国数学家汤姆(R. Thom)发展出一种数学模型,叫做“突变理论”(Catastrophe Theory,编按:或译“巨变理论”),说明为什么急遽的突发事件经常在自然界中发生。他的研究显示,系统中的压力可能增加到让系统变得不稳定的水准,过了这一个点之后,突然爆发意外崩溃的机率便会增加。危机已经近在我们眼前,而非遥遥无期的未来。到这个十年截止,只假设油价会涨到每桶100美元的预测,现在看来似乎太过乐观了,事实上,未来几年油价不突破三位数唯一的可能,是发生惊人的全球性经济萧条,即使是在这种萧条之后,石油价格仍然很可能继续大幅上扬,涨到远超过100美元。然而,在这场危机中最令人

14、忧心的是,便是群众陷入集体思考,认为过去石油总是供应无虞,以为将来也会这样,其次是:认为没有值得开发、能够取代石油的能源。复活节岛(Easter Island)统治阶级发展出一种传统,以建造巨大石像证明本身的合法性,领袖树立的石像越大,地位越尊崇。树立石像的过程需要巨量的木材和树皮绞成的绳索,经过三百年后,复活节岛的居民砍伐森林,直到最后一棵树都消失为止。这导致居民的食物供应严重短缺,没有树木表示没有水果、核果或其它野生食物;也表示没有独木舟,不能驾船出海捕捞比较深海里的鱼;砍伐森林也造成土壤流失,降低了农作物的产量。今天我们回顾复活节岛文化的崩毁,不免为他们愚蠢之至的做法感觉难过,就连现今复

15、活节岛上的居民都很难承认自己的祖先这么短视,但当年复活节岛的领导人确实是太过执着,不愿意改变。每桶200美元是什么世界?过去能源支出上升到占国内生产毛额的10%时,能源就会变成通货膨胀的动力。上次通货膨胀率上升到两位数字时的1970年代,当时的能源成本占美国经济活动的比率达到大约13%,通货膨胀率都超过15。能源危机与通货膨胀另一个严重的副作用是失业,物价上涨会造成劳工要求加薪,进而阻扰雇主用人,企业也无法预估未来存货的成本,于是不愿意推动新事业,不愿意增加员工。因此,1970年代的高通货膨胀率促使失业率攀升,一直到超过10的高峰为止。康斯特勒(James Howard Kunstler)在没有石油的明天(The long Emergency)一书中,认为即将来临的能源危机,越来越少人有能力负担150坪豪宅的取暖费用,也养不起车子,退回到类似十九世纪的社会形态。大家都不得不自己修理东西,而不是买新的,连要找足够土地生产本地所需的粮食都会很困难。大部分中产阶级的专业工作会消失,学校规模变小,受教育的程度鲜少会超过初中二年级,回归由本地人拥有企业、维持旧式小城社会。征兆四:替代能源十年内无法解决问题现在应该趁着传统能源还相当便宜的时候,动用人力、物力开发替代能源,如果拖得太晚,开发替代能源的成本可能高到让人无法承担。但妨碍社会应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