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秋中考历史与社会专题复习 八下 第七单元 席卷全球的工业文明浪潮精编资料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3763613 上传时间:2020-05-3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秋中考历史与社会专题复习 八下 第七单元 席卷全球的工业文明浪潮精编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20秋中考历史与社会专题复习 八下 第七单元 席卷全球的工业文明浪潮精编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20秋中考历史与社会专题复习 八下 第七单元 席卷全球的工业文明浪潮精编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20秋中考历史与社会专题复习 八下 第七单元 席卷全球的工业文明浪潮精编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0秋中考历史与社会专题复习 八下 第七单元 席卷全球的工业文明浪潮精编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秋中考历史与社会专题复习 八下 第七单元 席卷全球的工业文明浪潮精编资料(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七单元 席卷全球的工业文明浪潮第一课 工业革命 1工业革命的含义:从18 60年代开始,在英国的棉纺织业中出现了一系列重要发明,机器生产逐步取代手工劳动,后来又扩展到其他行业。这场在工业、科学、技术等方面的重大变革叫做工业革命。 2主要标志:蒸汽机的发明与应用。 3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兴起的条件 市场条件: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市场的拓展,扩大了商品生产的需要,特别是纺织品的生产。前提条件:英国较早进行了资产阶级革命,扫除了束缚生产发展的障碍。资本积累:英国较早通过海外殖民掠夺,积累起了进一步发展生产的资本。 4工业革命的代表人物及发明 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揭开了工业革命的序幕)阿克莱特发

2、明水力纺纱机。1782年,瓦特制造出世界上第一台具有真正实用价值的蒸汽机。l814年,史蒂芬孙发明了蒸汽机车。(交通行业从马车时代迈向了铁路时代) 5工业革命的时间:18 60年代到19 40年代。 6工业革命的意义 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将人类带人了蒸汽时代,这是人类认识和利用自然力的巨大进步。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市场上的商品越来越丰富;同时工业革命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观念。19 40年代,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第二课 工人的斗争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早期三大工人运动 (1)英国宪章运动 (2)法国里昂工人起义 (3)德国西里西亚纺织起义 2空想社会主义 (1)

3、代表人物:圣西门(法)、傅立叶(法)、欧文(英)。 (2)主要内容:尖锐批判资本主义制度的丑恶与黑暗,设想了没有剥削的理想社会。欧文建立了“新和谐公社”。(3)评价:他们把理想社会的实现,寄托于个别统治者和开明富豪的支持,这是不可能实现的,因此他们的学说被称为“空想社会主义”。但他们的思想为科学社会主义提供了理论 。 3科学社会主义 (1)创立的条件:马克思和恩格斯研究并吸收包括空想社会主义在内的人类优秀文化成果,考察了当时工人的情况,亲自参加工人阶级的斗争,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 (2)诞生的标志: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起草的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 (3)影响:从此工

4、人阶级的革命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成为工业时代的最强音。 4巴黎公社 (1)时间:1871年3月。 (2)人物:巴黎人民。 (3)意义:是无产阶级建立自己政权的一次伟大尝试,它的实践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第三课 资本主义的扩展 1德国统一的历史背景 统一前的德意志都处在严重分裂之中,其中最强大的是奥地利和普鲁士。国家的四分五裂,阻碍工商业的发展。经济的发展迫切需要一个统一的国内市场。资产阶级在向外侵略的竞争中,也需要一个统一的国家作为强有力的后盾。 21862年,宰相俾斯麦实行“铁血政策,推行军事改革、发动三次“王朝战争”,靠武力完成统一。 3德国统一的影响 (1)积极影响:为德意志的进一步

5、现代化提供基础,使德国一跃成为世界强国。 (2)消极影响:统一是靠“铁血道路实现的,奠定了德国未来军国主义的传统,给20 德国的发展埋下隐患。 4美国南北战争 (1)战争爆发的原因:美国独立以后,北方资本主义经济和南方种植园经济都发展起来。南方种植园使用了大量奴隶。两种制度水火不容。19 中期,围绕着奴隶制度废存问题,南北矛盾再也无法调和。1861年3月,林肯就任美国总统,成为南北战争的导火线。1861年4月,南方军队挑起内战,南北战争爆发。 (2)解放黑人奴隶宣言。1862年9月,林肯颁布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规定从l863年元旦起,废除叛乱各州的奴隶制,并允许奴隶作为自由人参加北方军队。意义

6、:宣言的发表,提高了人民群众和黑人奴隶的革命热情,战争形势开始有利于北方。(转折点)1865年,南北战争以北方的胜利告终,美国的统一最终得到维护。(3)南北战争结束不久,林肯遇刺身亡。林肯为维护国家统一和解放黑人奴隶做出了重大贡献,成为美国历史上的著名总统。 (4)南北战争的影响:南北战争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经过这场战争,美国废除了奴隶制度,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大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5彼得一世改革 (1)时间:1689年 (2)改革内容涉及政治、军事、经济、 、文化。他大力推行加强中央集权,扩大军事力量,发展经济和推广学校 的改革。 (3)意义:改革推动社

7、会进步,增强了俄国的经济、军事实力,俄国开始跻身于欧洲强国之列。 6俄国废除农奴制的改革 (1)原因:内:农奴制严重阻碍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根本原因) 外:克里米亚战争战败,暴露农奴制弊端,加剧国内矛盾。(直接原因)(2)时间、人物: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 (3)内容:宣布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得到一块份地,但必须出钱赎买。 (4)性质:沙皇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 (5)意义:积极:农奴制的废除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使俄国从此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推动了俄国的现代化进程,是俄国历史的一个重大转折。消极:留下大量封建残余。 7俄国彼得一世改革与1861年改革的比较 同:都是农奴主实行的自

8、上而下的改革。 异:背景不同:前者发生在18 ,俄国的资本主义还没有发展起来,而农奴制度还不腐朽。后者发生在l9 60年代,俄国的资本主义已有了相当的发展,而农奴制度已十分腐朽,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后果不同:前者是加强了农奴制统治,为对外扩张准备了条件。后者是废除了农奴制,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性质不同:前者是代表贵族地主和商人利益的封建制的改革。后者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8日本明治维新 (1)背景:19 中期的日本处在德川幕府的统治之下,闭关锁国,封建落后。1853年,美军叩关后,西方列强纷纷人侵日本,民族危机加剧。 (2)武装倒幕:1868年,政府军打败幕府军队。1869

9、年,明治政府迁都东京。 (3)明治维新的内容: 政治方面:加强中央集权,废藩置县,取消武士特权。经济方面:承认土地私有,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大力发展近代资本主义工商业,积极修建铁路,举办邮局、电报、电话、开办工厂,扶植私人企业,发展对外贸易。军事方面:实行征兵制,建立信奉武士道精神并绝对效忠天皇的新式军队,积极准备对外扩张。文化方面:推行文明开化政策,大力发展近代 ,培养资本主义建设人才。 (4)性质:是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5)影响:明治维新使西方的自由平等思想逐渐深入人心,日本逐渐改变了封建落后的状况,经济发达、军事实力强大,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成为亚洲第一个迈上工业化道路的国

10、家。但日本在明治维新后仍存在封建残余势力,随着实力增强,日本竭力推行军国主义政策,很快走上了对外扩张的道路,并对亚洲邻国进行侵略扩张。 第四课 殖民扩张与民族解放运动 1殖民扩张的国家:先是西班牙、葡萄牙,然后是英国和法国等国的殖民扩张。 2殖民扩张的史实:欧洲殖民者强占印第安人的土地,屠杀印第安人。“三角贸易”大肆贩卖黑奴。 3反对侵民侵略的民族解放运动 (1)拉丁美洲的独立运动 1804年,海地独立,揭开拉美独立运动的序幕。玻利瓦尔、圣马丁等人领导拉美人民多次起义,摆脱西班牙、葡萄牙的殖民统治。l822年,巴西独立。 (2)亚洲的民族解放运动印度反抗英国殖民者的运动。 第五课 第二次工业革

11、命 1时间:19 后半期。 2领先国家:德国和美国。 3最突出的特点:电力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广泛应用。4两次工业革命的比较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所处阶段 早期阶段(蒸汽时代) 新阶段(电气时代)开始时期 18 60年代 19 后半期主要特点 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 电力的广泛应用主要技术发明成果珍妮纺纱机、水力纺纱机、蒸汽机、蒸汽机车 电动机、电灯、汽车、飞机、电话工业发展领先国家 英国 美国、德国主要工业 门类纺织业、机器制造业、冶金业、采矿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电力工业、钢铁工业、化学工业业、石油工业、汽车工业共同影响都大大提高了生产力水平,促进了经济迅速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社会的面

12、貌 启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综合探究七 感悟工业时代的社会变迁1工业化和城市化(1)工业化:在国民收入比例中,工业逐渐超过农业,占据主要地位,农业所占的比重则不断下降。在人口结构中,工人的数量逐渐超过农民。工业城市不断兴起。 (2)城市化:随着二业的发展,城市人口在全国人口中所占的比例不断上升,城市的生活方式取代了原来农村的生活方式,城市成为工业文明的中心和象征。 (3)工业化和城市化带来的好处:劳动生产率提高,产品更加丰富,人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人类文明不断进步。 (4)弊端:出现人口过度集中,住房紧张,交通拥挤,环境污染严重,城市犯罪率上升等“城市病。2工

13、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 工业化的产生带来了大批工厂,工厂需要大量的雇佣劳动力,劳动力的高度集中逐步形成城镇和城市,给城市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会,这样就出现了人类历史上一个新的运动城市化。而城市化的出现又为工业化带来了市场、交通、劳动力方面的便利,促进了工业化的发展,使工业向城市集中。因此,工业化必然会促进城市化,城市化又进一步推进工业化。3工业化对其他社会生活的影响 (1)工业化在改变了社会经济的同时,也对人类的生活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2)表现 物质生活水平明显提高:a饮食习惯改变,开始追求合理的饮食结构。b医学的进步,医疗水平不断提高,人的平均寿命延长。 妇女的社会地位逐渐提高:美国妇女在l909年3月8日集会游行,后来3月8日被定为国际妇女节。 整体文化水平得到提高:a英、法等国实行小学义务 制。b报纸、杂志等大众传媒发展,如注意趣味性英国每日邮报十分受欢迎。生活娱乐方面:a服饰不再是等级的重要标志,简朴实用的服饰流行。b娱乐也打破了等级的界限,许多体育项目成为各个阶层乐于参加的运动。4作用:奠定现代生活的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