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发展战略)四川省泸州市高粱产业发展规划

上传人:精****库 文档编号:133762905 上传时间:2020-05-30 格式:DOC 页数:56 大小:545.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发展战略)四川省泸州市高粱产业发展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2020(发展战略)四川省泸州市高粱产业发展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2020(发展战略)四川省泸州市高粱产业发展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2020(发展战略)四川省泸州市高粱产业发展规划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2020(发展战略)四川省泸州市高粱产业发展规划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发展战略)四川省泸州市高粱产业发展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发展战略)四川省泸州市高粱产业发展规划(5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泸州市酿酒专用高粱产业 基地建设发展规划 2011 2015 年 泸州市农业局 二 一 年六月 泸州市酿酒专用高粱产业基地建设发展规划 项目名称 泸州市酿酒专用高粱产业基地建设发展规划 2011 2015 编制单位 泸州市农业局 负责人 谭光军 主持人 何平 编写人 任健 朱建忠 林枝平 宋其龙 审稿人员 陈德全四川省农业厅粮油处副处长 四川省农科院水稻高粱研究所研究员 丁国祥四川省农科院水稻高粱研究所副研究员 赵甘霖四川省农科院水稻高粱研究所副研究员 张振田泸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 呙永大泸州市财政局副局长 黄意奎泸州市商务局副局长 孔祥华泸州市财政局农业科科长 廖兴志泸州市财政局农业科

2、副科长 邹同杰泸州市酒类产业发展局酒管科科长 郭咏梅泸州市农科所所长 李于兴泸州市农科所副所长 赵兵郎酒集团 李云松郎酒集团 目录 第一章 总则 4 1 规划编制背景 4 2 规划编制依据 7 3 规划区域 8 4 规划编制年限 8 第二章 发展酿酒专用高粱产业的条件 8 1 高粱产业发展优势 8 2 市场前景广阔 12 3 增产增收效益显著 12 4 制约因素 13 第三章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发展目标与区域布局 13 1 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13 2 发展目标与区域布局 14 第四章 酿酒专用高粱产业基地建设重点 16 1 基础设施建设 16 1 1 耕地质量建设 16 1 2 蓄水工程建设

3、 17 1 3 道路设施建设 17 1 4 种子繁育基地建设 18 2 新技术推广 18 3 开展酿酒高粱标准化技术规程研究 19 4 名酒名园名村 镇 与标准园区建设 19 第五章 保障措施 20 1 组织措施 20 1 1 建立领导机构 20 1 2 建立健全激励机制 21 1 3 创新投入机制 加大生产扶持力度 21 1 4 严格资金管理 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22 2 科技保障 22 2 1 加快良种推广 22 2 2 改革耕作制度 23 2 3 改进栽培技术 23 2 4 加强病虫防治 24 2 5 加快推广实用农业机具 24 3 巩固完善农业产业化运行机制 24 第六章 投资估算及效益

4、预测 25 1 投资估算 25 2 资金筹措 27 3 效益预测分析 28 附表 4 泸州市2011 2015年酿酒专用高粱基地 建设产量目标规划表31 附表 5 泸州市 2011 2015 年酿酒专 用高粱基地建设投资概算表 33 附表 6 泸州市 2011 2015 年酿酒专用高粱 基地建设发展规划资金筹措计划表 35 附表 7 泸州市 2011 2015 年酿酒专用 高粱种子繁育基地建设规划表 36 附表 8 泸州市 2011 2015 年酿酒专用 高粱基地建设效益分析汇总表 37 附表 9 泸州市 2011 2015 年酿酒专用高粱基地建设效益分析明细表 38 附表 10 泸州市201

5、1 2015 年酿酒专用高粱生产投资概算汇总表39 附表 11 泸州市2011 2015 年酿酒专用高粱生产投资概算明细表40 附图 1 泸州市行政区域示意图 42 附图 2 泸州市酿酒高粱产业基地建设示意图 43 泸州市酿酒专用高粱产业基地建设发展规划 2011 2015 年 第一章总则 1 规划编制背景 白酒业是泸州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泸州白酒业历史悠久 始 于秦汉 兴于唐宋 成于明清 盛于当代 早在宋熙宁年间 泸州 即为全国年商税额达十万贯以上的 26 个城市之一 而酒税则占其 1 3 之多 泸州气候 土壤 水质等自然条件孕育了用于酿酒的高 粱和小麦 及酿制优质白酒所需的众多微生物种群

6、加上数千年酿 酒技术积淀和锤炼了雄厚的技术人才队伍 天人合一 造就了 泸酒 的霸气 早在上世纪 50 年代轻工部编辑出版国内首部浓 香型曲酒酿造技术专著 泸州老窖大曲酒 后成为全国浓香型白 酒评价标准 泸州是国内唯一同时拥有 浓香鼻祖 泸州老 窖和 酱香典范 古蔺郎酒两朵 中国名酒 之花的城市 联合国粮农与教科文组织的专家考察后认为 泸州是最适合酿造 优质纯正蒸馏酒的城市 是中国白酒不可复制的酿酒生态区 泸 州老窖传统酿造技艺 泸州大曲明代窖池分别列入国家非物资 物 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7 年以来市委 市政府连续四年出台有关酒 类产业发展的扶持政策 助推酒业强劲发展 到 2009 年 白酒销

7、 售收入比 2006 年翻两番 白酒产量 84 5 万千升 占当年全省白 酒总产量 155 96 万千升的 54 2 白酒行业完成工业增加值 116 1 亿元 占酒业 能源 化工 机械四大支柱产业增加值 56 9 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贡献率为 52 3 拉动增长 16 7 个百分点 酒业成为推动泸州跨越式发展的战略突破口 泸酒起家 兴旺 离不开泸州产糯高粱 它助推泸酒享誉中华 在传统酿造技艺中 泸州酒 原产地地理标志的获得更与泸州产 糯高粱息息相关 用于酿造泸州美酒的糯红高粱是经长期自然选择 和多年人工选育而成的优质酿酒原料 其皮薄 颗粒饱满 直链淀 粉平均比北方红粒粳高粱低 3 个百分点 而支

8、链淀粉平均达到 79 05 比北方红粒粳高粱高 3 个百分点 糯红高粱淀粉结构中 平均 94 42 都为支链淀粉 很适合糊化发酵 以此酿造的大曲酒 风味独特 出酒率和酒质都远远超过粳高粱 泸州糯红高粱是酿造 泸州美酒不可替代的原料 因此 建立稳定可靠的酿酒原料生产基 地 是做大做强泸州酒业的必然选择 是打造中国白酒金三角 培 育千亿元产业战略的基础性工程 发展泸州高粱产业 必将给泸州 经济发展带来以下深远意义 1 1 促进泸州酒业持续健康发展 随着消费升级和激烈的市场竞争 中国酒业正向原产地 高 端市场和名牌集中 质量要求也正向酿酒生态环境保护 白酒生产 过程和白酒原料生产过程质量控制三者结合

9、发展 建设泸州酿酒高 粱基地 无疑对持续提升泸酒品质和市场竞争力 优化泸酒品牌 增强泸酒核心竞争力 做大做强泸州酒业增添发展动力 实现省委 省政府强力打造 中国白酒金三角 培育 1000 亿元产业 的战略 构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2 促进粮食种植结构调整和现代农业发展 泸州粮食以种植水稻 小麦 玉米 红苕四大作物为主 结构 较为单一 不可否认这对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曾起着重要作用 随着 粮食生产发展 随之而来的农产品结构性过剩 导致卖粮难 粮农 增收难不容忽视 因此 针对粮食需求特点 发挥地区优势 大力 发展高粱生产 调整粮食种植结构 既能解决粮食结构性过剩 确 保粮食生产稳定发展 又可缩小名

10、酒发展中原产地高粱原料供应不 足的矛盾 同时 围绕发展高粱产业 在全市新建高粱生产基地和农民专 业合作社 并配套建设高粱生产基地泥结石机耕道 生产便道 蓄 水池 园区道路 排灌渠系 杀虫灯等基础设施 开展耕地质量建 设 提升土壤有机质 建设高标准农田 积极引导 推动酒类企业 与农户建立 公司 农户 的合作机制 发展订单生产 推进农业 规模化 标准化生产 1 3 促进助农增收 通过建设酿酒高粱产业基地 提高综合生产能力 可从三个方 面助农增收 一是推广优良品种和科学种植技术实现提高产量和质量增收 去年 泸州老窖集团和郎酒集团都分别组织了采用省农科院选育的 杂交糯高粱泸糯 8 号酿造国窖 1573

11、 和高端品牌郎酒的试验 通过 试验 泸州老窖集团公司已宣布试验获得成功 其用杂交糯高粱酿 造的白酒 完全符合高端名酒各项指标要求 郎酒集团公司的试验 已出酒 4 批次 其指标也完全符合高端名酒的要求 用杂交糯高粱成功酿造国家名牌高端名酒 对加速推广杂交糯 高粱 提高我市高粱单产水平 增加高粱总产量 进而推动我市酿 酒专用高粱产业基地建设快速健康稳定发展 促进持续提升泸酒品 质和市场竞争力增添发展后劲 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将发挥积极的 促进作用 二是随着高粱秸秆等副产物开发利用而增收 高粱茎杆有各种 色泽和花纹 可用高粱茎杆加工制作板材 高粱秸秆含有 14 18 的纤维素 可作为制纸原料等 尤其是

12、高粱稍是制作传统扫帚的最 佳原料 市场需求量大 三是随着高粱生产发展 高粱收购 营销 物流 副产物加工 等产业链延伸多途径增加农民收入 2 规划编制依据 本规划以下列文件为编制依据 1 2007 2010 年中共泸州市委 泸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 快全市酒类产业发展的意见 2 中共四川省委 四川省政府打造 中国白酒 金三角 实施白酒产业突破 千亿大关 战略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关于创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的 意见 农业部农计发 2009 33 号 4 四川省酿酒专用高粱产业基地建设发展规划 2010 2015 5 打造 中国白酒金三角 名酒名镇二郎镇 6 打造好泸州 中国酒谷 名酒名园名村 3

13、规划区域 泸州市酿酒高粱产业基地建设发展规划编制区域涉及江阳区 龙马潭区 纳溪区 泸县 合江县 叙永县和古蔺县的 70 个乡镇 617 个村 详见表 1 表 1 泸州市 2011 2015 年酿酒专用高粱基地建设规划表 项目乡镇名称镇村 江阳区石寨 通滩 况场 分水 丹林 弥陀 泰安 黄舣 8107 龙马潭胡市 金龙 石洞 双加 长安 特兴 安宁 751 纳溪区棉花坡 新乐 渠坝 大渡口 护国 上马 丰乐 白节 876 泸县得胜 云龙 潮河 海潮 牛滩 天兴 嘉明 福集 奇峰 毗卢 1060 合江县 大桥 白沙 福宝 虎头 白米 望龙 佛荫 尧坝 合江 先市 二里 九支 榕山 13154 叙永

14、县 叙永 两河 落卜 后山 兴隆 龙凤 震东 黄尼 营山 观兴 白腊 1184 古蔺县 二郎 太平 永乐 土城 大村 东新 石屏 椒园 马蹄 丹桂 水口 石宝 白泥 1385 合计 70617 4 规划编制年限 本规划年限为 2011 年 2015 年 第二章发展酿酒专用高粱产业的条件 1 高粱产业发展优势 1 1 区位优势突出 泸州市位于四川南部 长江上游 地处云 贵 川 渝四省结 合部 中国白酒金三角 核心地带 孕育了贵州茅台 宜宾五粮 液 泸州老窖大曲酒 古蔺郎酒四朵中国名酒奇葩 泸州独占其二 当代泸州 公路四通八达 为西南出海通道之一 铁路与国网相连 航空可达国内部分大城市 为四川长江

15、出川第一港 水运通江达海 是四川唯一联络云 贵 渝 川结合部的交通枢纽 处成渝经济圈 核心区域 1 2 自然条件优越 泸州地处四川盆地与云贵高原过渡带 由北向南呈浅丘 深丘 低山地貌 幅员 1 22 万平方公里 辖 4 县 3 区 2009 年 全市 耕地 习惯 面积 310 4 万亩 粮食总产 208 5 万吨 人均占有 粮食 420 公斤 属四川盆地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 四季分明 冬无严寒 夏季湿热 雨量充沛 雨热同季 全市年平均气温 17 6 18 1 大于或等于 10 的有效积温 5531 5789 年日 照时数 1086 1184 小时 年雨量 786 1179 无霜期 357 30

16、2 天 土壤以紫色母岩风化发育为主 土质肥沃 适宜多种农作物生 长 是种植优质高粱的最佳区域 是四川粮食主产区 双季稻最适 宜区 有 川南粮仓 美誉 2009 年全市粮食总产 208 5 万吨 创历史最好水平 1 3 高粱品种丰富 泸州种植高粱的历史悠久 积累了丰富的地方良种 有洋高粱 七匹叶 牛尾砣 马尾高粱等 上世纪 80 年代选育出了以青壳洋 高粱为代表的系列地方优良品种 具有适应性强 宜种性好 抗旱 耐脊 且酿酒出酒率高 酒质醇厚 适宜在旱地 田坎 高塝田 望天田和漏筛田种植 近三十年来 地处我市的四川省农科院水稻 高粱研究所一直致力于高产优质酿酒高粱品种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 研究 为适应优质 高产要求 该所利用 三系 育种方法育成了 高产 优质 酿酒品质与青壳洋高粱相当的系列杂交糯高粱品种 如泸糯 8 号 泸糯 9 号 泸糯 10 号 泸宁糯 1 号等 为提高高粱 单产水平缓解粮食供求矛盾 适应酿酒企业选择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1 4 技术支撑强劲 四川省农科院水稻高粱研究所是中国南方唯一的专门研制酿酒 高粱品种的专业机构 技术力量雄厚 泸州市农业科技推广网络健 全 队伍庞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