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仿真卷理科综合5

上传人:wei****08 文档编号:133762030 上传时间:2020-05-30 格式:DOC 页数:47 大小:698.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仿真卷理科综合5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仿真卷理科综合5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仿真卷理科综合5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仿真卷理科综合5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仿真卷理科综合5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仿真卷理科综合5》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仿真卷理科综合5(4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仿真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四)本试卷共30页,38题(含选考题)。全卷满分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铅

2、笔涂黑。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5、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C 12N 14O 16S 32Zn 65第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 求的。1.下列有关细胞器的说法正确的是A.核糖体是细菌、噬菌体、酵母菌唯一共有的细胞器B.线粒体是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在其中生成的产物有丙酮酸、二氧化碳和水等C.叶绿体是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必需结构,其中含有少量DNA和RNAD.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末期,细胞中的高尔基体活动增强【解析】噬菌体是

3、病毒,没有细胞结构,A错误;丙酮酸是有氧呼吸第一阶段的产物,该过程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B错误;蓝藻是原核生物,没有叶绿体,但是可以进行光合作用,C错误;高尔基体与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细胞壁的形成有关,D正确。【答案】D2.下列有关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A.该实验若选取烟草花叶病毒为实验材料,能够得到同样的结论B.该实验中每组先后两次用大肠杆菌培养噬菌体,培养的目的不同C.子代噬菌体的DNA全部来自于亲代,蛋白质全部是新合成的D.噬菌体的复制过程中也可能发生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等变异【解析】烟草花叶病毒为植物病毒,不会侵染细菌,不能得到同样的结论,A错误;第一次培养大肠杆菌是给噬菌体

4、作标记,第二次是用含有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以探究噬菌体的遗传物质,两次培养的目的不同,B正确;子代噬菌体的DNA部分来自亲代,部分为新合成的,蛋白质全部是新合成的,C错误;噬菌体的复制过程中可能发生基因突变,不会发生基因重组,D错误。【答案】B3.下列关于能量代谢和能源物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有氧呼吸过程中,糖类中的大部分能量以热能的形式散失B.ATP与ADP的快速转化依有赖于酶的催化作用具有高效性C.ATP转化成ADP的过程需要水D.组成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的单体,其结构都具有多样性【解析】有氧呼吸过程中,糖类中的大部分能量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只有少部分用于合成ATP,A正确;酶的特性之

5、一是高效性,ATP与ADP的快速转化有赖于酶的催化作用具有高效性,B正确;ATP转化成ADP的过程是ATP的水解过程,需要水的参与,C正确;脂肪由脂肪酸和甘油组成,脂肪不属于生物大分子,也无单体,构成蛋白质的单体是氨基酸,其结构具有多样性,构成淀粉的单体为葡萄糖,其结构不具有多样性,D错误。【答案】D4.从一出生打第一针乙肝疫苗开始,人的这一生就与各种针剂结下了不解之缘。以下关于注射针剂及原理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医生为病人注射肉毒杆菌抗毒素进行治疗,利用了抗体和抗原特异性结合的原理B.乙肝疫苗需要注射三次,是为了引起更强的特异性免疫,产生更多抗体和记忆细胞C.肌肉注射青霉素是为了产生抗体帮助机

6、体消灭抗原D.注射免疫抑制剂(有些可口服)能有效延长移植器官在患者体内的存活时间【解析】肉毒杆菌抗毒素属于抗体,可以与抗原特异性结合,A正确;乙肝疫苗的接种需在一定时期内间隔注射三次,其目的是为了使机体产生更多数量的抗体和记忆细胞,增强机体免疫力,B正确;肌肉注射青霉素是为了直接消灭抗原,若产生抗体对抗原没有作用,且会引起过敏反应,C错误;注射免疫抑制剂(有些可口服)能有效延长移植器官在患者体内的存活时间,D正确。【答案】C5.人类的性别决定为XY型,其性染色体模式图如下,在同源区的相同位置存在控制同一性状的基因。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红绿色盲、外耳道多毛症基因分别位于、区段B.存在于同源区

7、段即区段的基因在遗传时没有性别差异C.就一对等位基因而言,不同区段其基因型种类有所不同D.判定基因所在性染色体的区段,需用隐性个体作母本进行测交【解析】红绿色盲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其基因位于区段,外耳道多毛症为伴Y染色体遗传病,其基因位于区段,A正确;存在于同源区段即区段的基因在遗传时有性别差异,B错误;就一对等位基因而言,不同区段其基因型种类有所不同,如位于区段可表示为XBY,位于区段可表示为XBYB,C正确;判定基因所在性染色体的区段,需用隐性个体作母本进行测交,观察后代的表现型,D正确。【答案】B6.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B

8、.生态系统稳态是依靠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实现的C.保护森林就是将合理利用森林资源和保护森林资源有机结合起来D.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体现了其直接价值【解析】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渠道,A正确;负反馈调节在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而生态系统具有稳态的原因是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可见,生态系统稳态是依靠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实现的,B正确;保护森林就是将合理利用森林资源和保护森林资源有机结合起来,C正确;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体现了其间接价值,D错误。【答案】D 7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鼓励使用太阳能、风

9、能等清洁能源能减少PM2.5的污染B与铜质水龙头连接处的钢质水管易发生腐蚀C发酵粉中含有较多的NaHCO3,能使焙制出的糕点疏松多孔D东汉魏伯阳在周易参同契中对汞的描述“得火则飞,不见埃尘,将欲制之,黄芽为根。”这里黄芽指的是黄铜【解析】A鼓励使用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能有效减少PM2.5的污染,A正确;B铁的金属性强于铜,与铜质水龙头连接处的钢质水管易发生腐蚀,B正确;CNaHCO3加热易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可使焙制出的糕点疏松多孔,C正确;D液态的金属汞,受热易变成汞蒸气,汞属于重金属,能使蛋白质变性,属于有毒物质,但常温下,能和硫反应生成硫化汞,从而防止其变成汞气体,黄芽指呈淡黄色的硫

10、磺,不是黄铜,D错误;答案选D。【答案】D8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标况下,11.2L 氟化氢中含有的分子数目为0.5NA B室温下,21.0g乙烯和丁烯的混合气体中所含的碳原子数目是NAC室温下,2 L 0.05 mol/L 的NH4NO3溶液中所含有的氮原子数目是0.2NA D22.4L Cl2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为NA【解析】A 标况下,氟化氢不是气体,11.2L 氟化氢中含有的分子数目大于0.5NA,故A错误;B室温下,21.0g乙烯和丁烯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CH2的物质的量为21g/14gmol-1=1.5mol,所含的碳原子数目是1.5NA

11、,故B错误;C室温下,2 L 0.05 mol/L 的NH4NO3溶液中所含硝酸铵的物质的量为0.1mol,含有的氮原子数目是0.2NA,故C正确;D未注明气体的温度和压强,无法计算22.4L Cl2的物质的量,故D错误;故选C。【答案】C9依曲替酯用于治疗严重的牛皮癣、红斑性角化症等。它可以由原料X经过多步反应合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与Y互为同分异构体B可用酸性KMnO4溶液鉴别X和YC1 mol Y能与6 mol H2或 3 mol NaOH发生反应D依曲替酯只能发生加成、取代、消去反应【解析】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的有机物互称同分异构体,原料X与中间体Y的分子式相同,但结构不同,则二者

12、互为同分异构体,故A正确;X和Y中苯环上都含有甲基,都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生成COOH,所以二者不能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鉴别,故B错误;Y中苯环、羰基、碳碳双键都能与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加成反应,酚羟基、酯基水解生成的酚羟基能与NaOH反应,所以1 mol Y能与5 mol H2或3 mol NaOH发生反应,故C错误;依曲替酯中含有碳碳双键、醚键、苯环、酯基,具有烯烃、醚、苯和酯的性质,能发生加成反应、取代反应、水解反应等,不能发生消去反应,故D错误;故选A。【答案】A10以下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解析】考查化学实验方案评价,涉及物质的分离、提纯与鉴别及物质的制备等知识点,明确实验

13、基本操作方法、物质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注意C项重结晶法提纯苯甲酸的步骤。【答案】D11乙烯催化氧化成乙醛可设计成如图所示的燃料电池,在制备乙醛的同时能获得电能,其总反应为:2CH2CH2+O22CH3CHO。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电池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B每有0.1mol O2反应,则迁移0.4mol H+ C正极反应式为:CH2=CH2-2e-+2OH-CH3CHO+H2O D负极区溶液的pH减小【解析】A原电池工作时,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故A正确;B由电极方程式O2+4H+4e-2H2O可知,每有0.1molO2反应,则迁移H+0.4mol,故B正确;C正极发生还原反应,电极方程式为

14、O2+4H+4e-2H2O,负极为CH2=CH2-2e-+H2O=CH3CHO+2H+,故C错误;D负极反应为CH2=CH2-2e-+H2O=CH3CHO+2H+,氢离子浓度增大,溶液的pH减小,故D正确;故选C。【答案】C12W、X、Y、Z为原子序数递增的四种短周期元素。W是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X的一种核素在考古时常用来鉴定一些文物的年代,Y是植物生长所需化学肥料中主要的营养元素之一,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X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1.5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氢化物的沸点:Z一定高于YB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X强于YCW、X、Y、Z都能分别与氯元素形成共价化合物D仅由W、Y、Z三种元素组

15、成的化合物不可能属于盐类【解析】W、X、Y、Z为原子序数递增的四种短周期元素。W是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则W是H。X的一种核素在考古时常用来鉴定一些文物的年代,所以X是C。Y是植物生长所需化学肥料中主要的营养元素之一,则Y是N。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X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1.5倍,即最外层电子数是6,所以Z是O或S。A项,若Z为S,则硫化氮的沸点低于氨气的沸点,错误;B项,碳元素的非金属性弱于氮,则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H2CO3弱于HNO3,错误;C项,W、X、Y、Z都能分别与氯元素形成共价化合物,例如HCl、CCl4、NCl3、ClO2、SCl2,正确;D项,仅由W、Y、Z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可能属于盐类,例如硝酸铵是盐类,错误。【答案】C13室温下,将0.10 molL1盐酸滴入20.00 mL 0.10 molL1氨水中,溶液中pH和pOH随加入盐酸体积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已知:pOHlg c(O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点所示溶液中c(NH)c(NH3H2O)c(Cl)BN点所示溶液中c(NH)c(Cl)CQ点消耗盐酸的体积等于氨水的体积DM点和N点所示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