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浦东新区清流中学七年级历史下册 3.21 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一)教案 新人教版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3761527 上传时间:2020-05-30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市浦东新区清流中学七年级历史下册 3.21 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一)教案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上海市浦东新区清流中学七年级历史下册 3.21 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一)教案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上海市浦东新区清流中学七年级历史下册 3.21 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一)教案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市浦东新区清流中学七年级历史下册 3.21 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一)教案 新人教版(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3.21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明朝北京紫禁城、明长城、李时珍和本草纲目、宋应星和天工开物、徐光启和农政全书。2.过程与方法:认识明朝我国包括建筑在内的古典科技取得的杰出成就,同时分析总结出明朝我国科技发展的时代特点。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自尊自信,但不故步自封的民族情怀,以及刻苦学习、勤于思索、脚踏实地、开拓进取的品质。【教学重难点】重点:北京紫禁城及李时珍和本草纲目。难点:对科技成就所体现的时代特点的分析和理解。【教学方法】讲述法、比较法法、总结归纳法等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同学们都知道我国的首都是北京那么北京最雄伟的古代建筑是

2、什么?天安门和故宫。本节课我们将学习“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一)”,主要包括明朝的建筑、科技。二、自主学习,生成问题:1.明北京城是什么时期兴建的?它的建筑特点突出表现在哪些方面?2.明朝为什么修建长城?明长城比秦长城有什么变化?3.想想看,李时珍有哪些优秀品德值得你学习?4.明代三大科学巨著各有什么特点?三、针对问题,有效点拨:1.明成祖时营建的;特点有二,第一,布局严整,第二,突出了皇权至上的原则。2.为了抵御北方少数民族的骚扰,加强北方的防御,明政府一方面修建了长城;另一方面迁都北京。明长城在东部的重要地段,多用石条或巨砖砌成,十分坚固,如八达岭、山海关就是明长城的代表作;而秦长城相对

3、简陋些,防御重点也在西部。3.李时珍的优秀品德:救死扶伤的崇高医德,不盲从古训的创新勇气,刻苦钻研的坚强意志,广泛实地考察的科学方法,亲尝曼陀罗的献身精神,不耻下问的谦虚态度,二十七年成书的坚韧毅力。4.本草纲目是总结性的药物学著作;农政全书既是一部农业百科全书,还反映了作者向西方学习的思想;天工开物是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四、合作探究,质疑解惑: 请你归纳和回忆本节所学内容,认真想一想,你还有哪些疑难问题没有解决,说出来大家共同解决。教师预设问题:1.联系现实,我们应怎样看待和保护长城呢?2.比较一下,明长城与秦长城有何不同?3.列表也是一种学习方法,你能用表格将明代的科技著作概括出来

4、吗?4.明清时期的科技著作有何特点?五、思维拓展,问题延伸:1.明代三大科学家创作科学著作的经历给我们的启示:求真务实、探索创新;实现理想,不懈努力。2.三部科学巨著在世界上的影响:三部科学巨著在世界上影响巨大,但本草纲目和天工开物二书在我国却遭冷遇。本草纲目历经周折刊印面世的当年(1596年),李时珍之子李建元遵照父亲使本草纲目为更多人服务的遗愿,献书于朝廷。然而,明神宗收到本草纲目和李建元的上疏后,只批了“书留览,礼部知道”七个字。天工开物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明末清初即在日本广泛流传,后被译为法、德、英多种文字,受到许多国家重视,但在我国却由于封建制度对科学技术的桎梏而长期不传。六、归纳概

5、括,感悟提高: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明清的建筑和科技取得的显著成就,这一时期的成就,说明了明朝前期的中国,在当时的世界是非常强盛的,但是明朝推行闭关自守的政策最终使中国落后与欧洲国家,乃至于到今天,虽然我们的经济发展了,但我们仍然落后于英法等欧洲国家。通过本堂课的学习,同学们不仅要掌握明朝的时代特点这一重点,更要掌握一种技能,就是总结、归纳、概括以及有条理的去表达的能力。希望同学们下去以后能认真体会一下。【达标测试】 见问题训练评价单。【板书设计】一、建筑业:1.古代城市建筑的杰作北京城2.世界新八大奇迹之首长城二、科学巨匠和古典科技巨著:1.医药学家李时珍的本草纲目2.科学家宋应星的天工开物3.科学家徐光启农政全书【教后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