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上册认识时间.doc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33760950 上传时间:2020-05-30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二年级上册认识时间.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小学二年级上册认识时间.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小学二年级上册认识时间.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小学二年级上册认识时间.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小学二年级上册认识时间.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二年级上册认识时间.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二年级上册认识时间.doc(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七单元 认识时间教材分析 本单元内容是在一年级上册认识钟表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时间,同时为以后学习时、分、秒的认识及相关计算打下基础。本单元主要教学认识几时几分。教材分两个层次编排:第一层次是用5分5分数的方法读取时间,并通过实际的操作,知道1时=60分。第二层次是在5分5分数的基础上,再用1分1分数的方法读取时间。与一年级上册的内容联系起来看,教材对时间的认识是按照从特殊到一般、从简单到复杂的顺序编排的,这样编排既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也符合平时人们看表读时间的经验与习惯。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读、写几时几分。 2使学生知道1时60分。 3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

2、正确读、写钟面时间,知道1时60分。教学难点:1. 通过1分1分数的方法,准确读出某一时间。 2. 推算经过的时间 第一课时 认识时间教学内容:课本p90、91例1、例2及练习二十三1、2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读、写几时几分。 2使学生知道1时60分。 3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讨论等活动,初步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合作学习意识。 4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钟表模型、手表。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猜谜引入。“我有一个好朋友,嘀哒嘀哒的不停的走,叫我学习和休息,真是我的好帮手”。这是什么?钟表可以告诉我们什么?(时间)你能说出你自已的一些作息时间吗?(

3、教师板书) 师:看来同学们都能用我们学过的整时或用几时半表示时间,还有些同学能用8:10的形式来表示时间。师:同学们,你们又知道现在是几时吗?(出示现在的时间钟面),师:今天,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来认识时间。(板书课题) 2、认识钟面。观察钟面,通过上学期的学习, 我们知道钟面上有些什么?大家交流交流,说一说。 二、直观演示,自主探究新知。 1、认识时间:分 (1)、引导学生观察分针。(演示分针走1小格) 师:分针走1小格的时间是1分。 (2)、一边演示,一边提问: A、分针指着1是几分?为什么?(一个大格有5小格,所以是5分。) B、分针指着4是几分?为什么? C、分针指着7是几分?为什么?

4、D、分针指着12,正好走了一圈,走了几分呢?为什么?这里刚好是经过了几个时呢? 2、认识时。 钟面演示:移动时针,让学生说出走到几时了,要注意引导。得出结论:时针从一个数字走到下一个数字经过的时间是1时。认识:1时=60分。 3、认识时间。 (1)教学例1第一个钟面。(两种表示方法在上学期已学过,写9时25分时,9:25) (2)看钟面写时间。(在此让学生注意在写9时25分时,要在两点后面加一个“0”写作:“3:05”)。 三、动的手实践、巩固新知。 1、教师拔钟,学生说时间。 2、两个同学为一小组,一个同学拔钟,另一个同学说时间。 3、教师说时间,学生拔钟。 四、教学效果测评 1、写出钟面上

5、的时间; 2、连一连 3、完成练习二十三1、2 五、课后小结:第二课时 认识时间2-用数学 教学内容:课本p92例3及练习二十三4-6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景,体会和判断两个时刻之间经过了哪些时刻。 2、巩固所学的知识,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 3、合理安排时间。教学重点:判断两个时刻之间经过了哪些时刻。教学难点:判断时间的合理性。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钟面上一共有()个大格,每个大格分成 ()个小格。钟面上一共有()个小格。 2、分针走一小格的时间是1分。时针走一大格的时间是1小时。时针走1小时,分针正好走( ),是( )小时。( )分=( )时。 3、填一 填 一节课是( )分,课

6、间休息是( )分,再加上( )分就是1小时。 4、根据“小公鸡和小猪的故事”写时间 1)学生认真的看钟面上的时间,写一写; 2)汇报,集体订正。 二、引出新知 1、谈话揭示课题:让我们运用这些时间的知识来解决一些生活中的时间问题。 2、出示例3,主题图 1) 7:15-明明和小伙伴在锻炼身体; 明明说:我做完作业才去踢球。小伙伴说:10:30,我们还要一起去看木偶剧。 9:00-明明说:做完作业啦! 提问:明明可能在下面的哪个时间去踢球? (7:45 9:15 10:50) 2)小组讨论后,集体分析。 3)验证答案。 4)小结:解决这类问题要先看知道了什么,再思考怎样解答,最后验证解答是否正确

7、。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二十三4、5、6,逐题分析,集体订正。 2、按要求解答。 小红周六的作息表: 1:402:10看书 2:102:50做数学作 业 2:503:30做语文作业 3:305:00锻炼 5:006:10看电视 1)2:30的时候小红在做什么? 2)4:00的时候小红在做什么? 3)5:20的时候小红在做什么? 4)小红做什么的时间最长?做什么的时间最短? 四、总结与拓展 1、说说这节课的收获。 2、请你回家统计你和爸爸、妈妈一天的时间安排!第三课时认识时间练习教学内容: 课本练习二十三教学目标: 1、熟练掌握认识时间的方法,正确地读写钟面时间,进一步明确“1时=60分”

8、; 2、进一步理解和感受生活中的作息时间。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正确迅速的读时间;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正确地在钟面上拨时间,理解和感受生活中的作息时间。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通过两天的学习,你们学会了什么?今天老师要考考大家,给大家设了5个关卡,有信心过关吗? 二、闯关游戏 1、第一关:认一认钟面上的时间 ,说一说,写一写。 2、第二关:画出钟面上的时针与分针 。 3、第三关:根据时针判断时刻。 4、第四关:简单的时间计算,写出相应的时间。 5、第五关:把时间与相应的活动连起来。练习生活说说自己的作息时间。 三、课堂小结 关于时间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吗? 四、练习 完成练习二十三7、8、9、1

9、0、11,逐题完成,集体订正。第八单元 数学广角 教材分析:排列与组合的思想方法不仅应用广泛,而且是后面学习概率.统计知识的基础,同时也是发展学生抽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好素材。教材安排生动有趣的活动,让学生通过活动来学习。如在例1中安排了学生用数字卡片摆两位数的情景,在做一做中安排了学生握手的活动。学情分析: 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需要用排列组合来解决的知识。如体育中足球、乒乓球的比赛场次,密码箱中密码的排列数,电话机超过多少电话号码就要升位等等。可采取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探究的方式教学。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观察、猜测、操作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 2、数学思考

10、: 经历探索简单事物排列与组合规律的过程。初步理解简单事物排列与组合的不同。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3、情感与态度: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重点:经历探索简单事物排列与组合规律的过程。教学难点: 初步理解简单事物排列与组合的不同。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教学准备:数字卡片、课件等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去数学广角参观一次比赛。<板书:数学广角在去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数学问题呢!碰到困难时,我们共同解决,好不好?我们去车站坐车吧。每张车票是2.50元。现在我们

11、有这些面值的钱,可以怎样付钱?你有几种方法?(课件: 1元、5角、2角、1角)(学情预设:学生可能多种答案,如一张2元一张5角,两张1元两张2角一张1角等)这些与顺序无关的,叫组合。板书:组合 设计意图:激趣导入,让学生在实际运用中产生兴趣,在活动中找到启示。 二、展开活动,探索新知 (一)探索1、2组成的两位数 师:你们要上车呀,还要猜出密码才能把门打开,这扇门的密码,是由一个两位数组成的,猜对了就可以打开车门。提醒你们这个两位数是由数字1和2组成的,(生再猜,12和21,)这个两位数与10很接近,你们说是多少?(12) (学情预设:学生可能比较快的把数排列出来) (二)探索1、2、3能组成

12、几个不同的两位数 1、用1、2、3三个数字可以组成几个不同的两位数呢? 2、教师激励学生动脑摆一摆: 从数字卡片中任选两张卡片,你能组成什么数?可以与小组同学讨论,并把结果记录下来。(学生拿出卡片,自己动手摆一摆。) 3、引导学生动脑,找规律去摆,我们比一比谁摆的数多而不重复。 4、学生摆完后,小组交流,组长把成员摆的数记下来,并总结摆数的方法。 5、小组汇报。=小 学教 学设 计 网_www.xxJX+ 6、师生总结:按照一定顺序找的数多而不重复。 7、小结:这些与顺序有关,我们叫排列;板书:排列 (学情预设:学生可能不能一次把这些两位数排列出来,通过动手并记录找出排列的最佳方法,可能有学生

13、会想到用计算的方法。)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体验中感受,在操作活动中成功,在交流中找到方法,在学习中应用。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的思考问题的意识。 三、小组合作,巩固发展 1、握手 (1)三人做握手的游戏。每两人握一次手,一共握几次。 (2)小组汇报,三人到台上有规律的握手,得出结论。 (3次) 2、衣服搭配 运动员们马上要参加比赛了,但是小红不乐意了,他看小清、小明都穿得这么漂亮自己不美,心里不舒服,小朋友们,你们愿意为小红重新选一套衣服吗? 师:老师这里准备了2件衣服,2件裤子,一共有几种穿法呢?你可以用你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学生打开书本101页,可以摆一摆,也可以连线,也可以用序号的方法) 3、比赛场次 比赛马上就要开始了,如果3位运动员,每两人比一场,一共要进行几场比赛呢?生看书上101页第2题。 设计意图:用实践活动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