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道德与法制八下】全册第一单元测试检测卷(含答案)

上传人:凝妆 文档编号:133760825 上传时间:2020-05-3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道德与法制八下】全册第一单元测试检测卷(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人教道德与法制八下】全册第一单元测试检测卷(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人教道德与法制八下】全册第一单元测试检测卷(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人教道德与法制八下】全册第一单元测试检测卷(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人教道德与法制八下】全册第一单元测试检测卷(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道德与法制八下】全册第一单元测试检测卷(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道德与法制八下】全册第一单元测试检测卷(含答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道德与法制八年级下册单元测试卷(含答案)第一单元检测卷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题序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_。”()A人民 B公民C中国共产党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2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体系中,根本政治制度和基本政治制度作为当代中国政治制度最主要的构成,成为中国特色政治制度的主体部分。宪法规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A明确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B奠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C明确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 D完全实现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3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必须多谋

2、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这说明()A在我国,人权的主体非常广泛 B公民享有的人权的内容很广泛C尊重和保障人权只是国家领导人的事 D我国的人权保障工作做得不到位4中国梦所蕴含的经济、社会、文化、公民、政治权利诉求,无一不体现了大同世界、共同富裕、人人平等、让发展成果公平分享的人权理想。实现人权理想需要()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形成全民守法的氛围和习惯杜绝一切侵犯人权的违法犯罪行为A B C D52017年8月18日,浙江杭州互联网法院揭牌,由此杭州诞生了

3、中国首家互联网法院,据悉,这也是目前世界唯一一家互联网法院。杭州互联网法院属于国家的()A权力机关 B行政机关 C审判机关 D检察机关6我国宪法第三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从国家机构与人民的关系来看,这体现在()A由人民选举产生国家权力机关B国家权力机关居于被领导地位C实行中央的统一领导D符合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7对右边漫画认识正确的是()A权力可以造福于民B权力一定滋生腐败C必须保障基本人权D必须规范权力运行8包某在担任净月环保分局副局长兼环境监察大队大队长期间,不认真履行监督管理职责,致使辖区内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长期存在违规建设养殖场、扩建塑料制品加工项目问

4、题。2017年7月,包某受到行政警告处分。这说明()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行使权力可以不用承担责任权力就是责任,责任就要担当A B C D9我国宪法第一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这说明()我国的国家性质是由宪法确认的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某一方面的问题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我国宪法是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A B C D10我国宪法在序言中规定:“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并且负有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这是因为()宪法集中体现了人民的共同意

5、志宪法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有了宪法,就能够实现国家治理的目的A B C D11对右图认识不正确的是()A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B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C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权威D宪法是我国所有法律之和12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因为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制定和修改的程序比普通法律更为严格中国共产党坚持把依宪治国作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A B C D13反腐败是当前世界各国普遍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随着互联网的迅速普及和网民参与意识的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腐败案件在网络推动下被曝光和处理,网络监督逐渐成为反腐的重要力量,它使得反腐主体急剧

6、增加,反腐力量空前增强,网络反腐正在成为一种时代潮流。网民参与反腐的行为()干扰了公安机关的正常工作是积极监督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是否依法行使权力的体现是自觉维护宪法权威的表现扰乱了社会秩序A B C D14宪法离我们的生活并不远,它就在你我的身边。接受教育、就业、医疗、享受各类社会保险、欣赏优秀的文艺作品、赡养老人、财产继承这些日常生活中的大事小事,其实都与宪法息息相关,都受到它的保护。同时,我们也履行着保卫祖国、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等宪法规定的种种义务。这启示我们要()热爱宪法学习宪法认同宪法践行宪法A B C D152017年12月4日,是我国第四个国家宪法

7、日,热心公益的中学生小明和小刚到某小区开展“宪法伴我行”法律宣传活动。为了解小区居民的宪法知识,他们进行了问卷调查。下面是收集的观点,你认为有误的是()A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国家的根本大法B宪法规定了国家标志、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C宪法规定我国国家生活中所有制度和所有问题D宪法的制定、修改的程序比普通法律更为严格二、漫画题(共10分)16观察漫画,回答下列问题。(1)漫画的寓意是什么?(6分)(2)请你为进一步完善“制度”,减少“越位”现象发生提两条合理化的建议。(4分)三、简答题(共10分)172017年3月9日上午,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黑龙江代表团开放日活动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同时,

8、与人民大会堂相距不远的国家博物馆内,观展者如云。复兴之路基本陈列前,一个红色的箱子静静躺在展柜中,吸引着人们的注意。这是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使用的投票箱。1954年9月20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1200多名全国人大代表进行表决,通过了新中国第一部宪法。“全国人民热烈欢呼拥护。游行队伍抬着巨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模型进入天安门广场时,全场立刻欢腾起来”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胡兆森老人清晰地记得,模型徐徐打开后,出现八个大字“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岁月如歌,初心不忘。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不断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从各层次各领域扩大公民有序参与,使广大人民群众反映意

9、愿的制度更加健全、形式更加多样、渠道更加通畅,国家治理和社会生活因此不断显现新气象、绽放新活力。(1)国家的“一切权力”为什么要“属于人民”?(4分)(2)根据所学知识,在我国“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是如何实现的?(6分)四、材料分析题(共15分)18阅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五十四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不得有危害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第一条规定:“为了维护国歌的尊严,规范国歌的奏唱、播放和使用,增强公民的国家观念,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据宪法,制定本法。”第十

10、五条规定:“在公共场合,故意篡改国歌歌词、曲谱,以歪曲、贬损方式奏唱国歌,或者以其他方式侮辱国歌的,由公安机关处以警告或者十五日以下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材料二:根据宪法规定,提议宪法修改的有两个主体,全国人大常委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大代表。宪法第六十四条规定: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宪法之外,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的法律和其他议案,则以全体代表的过半数通过。(1)材料一说明宪法与普通法律有什么不同?(6分)(2)材料二说明宪法具有什么显著特征?对此你是如何

11、认识的?(5分)(3)综合两则材料及两个问题的回答,你得出了哪些重要结论?(4分)五、探究题(20分)192017年12月4日是第四个国家宪法日,也是第十七个全国法制宣传日。为积极贯彻实施“124”国家宪法日和法制宣传日活动,某校八年级(1)班的同学们分成小组走出校门,开展了一次社会实践活动。请你和他们一起行动吧!第一组来到当地人民检察院,看到这里正在举行新任命的检察院工作人员向宪法宣誓仪式。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法定职责,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廉洁奉公,接受人民监督,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努力奋斗!”(1)新任命的人民检察院工作人员要

12、向宪法宣誓,这是为什么?(6分)第二组来到当地人民政府,他们以小记者的身份采访了分管教育的副县长。副县长对同学们说:“今年以来,我县坚持民生至上、教育为先的理念和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注重内涵、办出特色、全面提高、协调发展的原则,突出多措并举,全面巩固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工作成果,不断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2)请从“尊重和保障人权的角度”谈谈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必要性。(6分)第三组来到当地的人民法院,旁听了一起因琐事引起的故意伤人案的审理过程。同学们亲身体验了法庭开庭的整个流程,接受了一场“零距离”的法制警示教育,感受到了法律的尊严和权威。(3)旁听这起故意伤人案的审理过程给予我们哪

13、些启示?(8分)第一单元检测卷1A2.C3.B4.B5.C6A点拨:国家机构与人民的关系方面,国家权力来自人民,由人民选举产生国家权力机关。故选A。7D点拨:观察漫画不难发现,必须对权力的行使进行制约,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故选D。8D9.D10A点拨:夸大了宪法的作用,应该排除,因为宪法规定是原则性的,只有宪法不足以实现国家治理的目的,宪法的落实需要通过各种法律制度来完成。故选A。11D点拨:这是一道逆向选择题。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中某一方面的问题要有普通法律规定,可见,宪法不是我国所有法律之和。故选D。12B点拨:排除,因为中国共产党坚

14、持把依法治国作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注意“依法治国”和“依宪治国”的区别。故选B。13C点拨:网民参与反腐的行为,是积极监督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是否依法行使权力的体现,维护了宪法权威;说法正确,符合题意。故选C。14A15C点拨:这是一道逆向选择题。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可见,C项观点错误,符合题意。故选C。16(1)国家权力必须在宪法和法律限定的范围内行使。国家机关行使权力应当有法律依据,不能超越权限行使权力,也不能因宪法和法律对某一领域未作规范而擅自行使权力。任何超越权限、滥用职权的行为均属无效。(至少3点,每点2分)(2)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积极行使监督宪法实施的职权。健全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度,不断加强宪法监督工作。健全宪法解释程序机制,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等等。17(1)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