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文化事业支出的绩效管理

上传人:tang****xu3 文档编号:133754926 上传时间:2020-05-30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7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文化事业支出的绩效管理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精编》文化事业支出的绩效管理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精编》文化事业支出的绩效管理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精编》文化事业支出的绩效管理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精编》文化事业支出的绩效管理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编》文化事业支出的绩效管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文化事业支出的绩效管理(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文化事业支出的绩效管理(一)建设先进文化必须对文化事业支出进行绩效管理改革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指既符合真、善、美的要求,具有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又弘扬改革开放主旋律,具有时代气息的文化艺术产品。这类产品在教育、激励和鼓舞人民方面将起着重要作用。无论从我国理论,还是从我国的实践看,建设先进文化必须立足于改革和创新。文化产品种类复杂,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小说、杂志、音乐、电影等文艺作品,博物院、图书馆等文化场馆,剧团、文工团等文艺团体都属于文化的范围。从内容看,它们大多属于准公共产品,但也有的属于纯公共产品,如博物馆、文化研究等,而即使从准公共产品看,大多数文化事业接近于私人产品,戏剧、电

2、影、出版、电视、广播等,但有的接近于纯公共产品,如图书馆等。这就是说,我们应当按“花钱买服务、花钱买效果”的则,对不同的文化产品生产部门采取不同的政策,目的是在保存优秀民族文化的同时,促使多生产和多传播好的文化产品。而文化产品的特点是创作行为的个人性质,因此,政府的作用主要是发挥文化单位的作用,努力为人民提供好的文化产品,而不是“养人、养机构”。然而,我国的财政政策是建立在“养人、养机构”上的,文化事业预算是“保工资”,而“做事”则还需另拨款。这种方式只能培养“花瓶文化”。在我国,“花瓶文化”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也是建立先进文化的主要障。例如,有的政府在“精品工程”上花了上百万元,却只演了一

3、场“汇报演出”。在调查中我们也发现,在电视、广播中,政府花几百万元“买回”的却只是每天播出15分钟的新闻,而其他时段都在为自己创收;有的地方政府每年在图书馆上花上百万元,结果却读者寥寥,看书的人还没有工作人员多,变成了养老院;我国的报纸“千人一面”,版面重复率高达60%70%,甚至沦落到靠强迫订阅来生存;为了生活,过去的艺人每年演出300400场,而现在的演员一年演出不足50场次,有的将演出变成“作秀”、走穴。可见,先进文化绝不是政府花钱“买来”的,而应当是那些真心实意地为观众、听众服务的,因而愿意为之付费的精神产品。当然,政府对文化产品给予适度补助是必要的,它有利降低收费,扩大消费面,但根本

4、点是群众喜闻乐见。由于好的精神产品太少,于是让低级、庸俗的产品占领市场,甚至黄、毒产品泛滥。(二)文化事业支出的绩效管理的总体思路应当说,文化事业支出的绩效管理是一种制度改革,而这一改革的目的是建立某种机制。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应当造成一种这样的机制:文化事业单位的收入增加,必须通过扩大为“顾客”服务来取得,而不应当“为顾客服务越多,个人收入越少”的机制。这是绩效管理的观念。因此,在文化事业支出的改革上,绩效预算管理的要点为:1分清不同的文艺产品,实行不同的财政补贴政策这就是按公共产品理论,对不同的文艺产品不同的财政补贴政策。必须指出,财政补贴不是无偿拨款,而是有效供给。这就是说,首先,只有那些

5、为观众、听众等提供有效服务的产品,才能获得政府拨款;其次,财政补贴政策是一项成本分担成本政策,也就是说,财政部门应当根据文艺产品的供给成本,对不同性质的服务,分担不同比例的成本。例如,对于纯公共产品,则其供给成本应当由政府包干;对于准公共产品,则应当区分其公共性程度,采取是政府分担大部分,或者小部分成本的政策。2体现“花钱买效果”则“花钱买效果”是绩效管理的基本则,应用于文化事业就是花钱买场次、花钱买时段、花钱买版面。(1)对文艺单位政府不再包工资福利,而是按文艺单位、按演出场次(区分大中小场次)获得政府补助,演出场次越多,补助越多。(2)对电视台、广播电台采用“花钱买时段”的思路,将其分为公

6、共节目时段和娱乐节目时段,前者由政府购买,后者由电视台、广播电台在符合法律要求的前提下营,同时取消拨款基数。对于电视台、广播电台来说,“营”意味着应当通过广告来取得收入,好的节目或栏目将会吸引观众,这就意味着广告收费提高。因此,市场机制将迫使其拿出更好的节目来。(3)对于图书馆等采用“花钱买顾客”政策,取消包工资、福利制度,根据图书周转量(一年内借书的人次数),及图书周转成本拨款。政府拨款的另一部分是购进图书专款。(4)对于报纸等新闻出版业采用“花钱买版面”的思路,取消拨款基数,按内容分为“公共版面”和“为顾客服务版面”。政府购买的是公共版面,至于其他版面,报社在符合出版法的前提下营,通过竞争

7、培养精品报纸。总之,政府文化事业支出的绩效管理应当体现“为顾客服务”的思想,体现文化行业的特点,这是我们设计案例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二、上海市区文化事业的财政支出现状和问题分析(一)上海市区文化事业的财政支出现状上海市区的文化事业单位主要有图书馆、文化馆、文物保护署、文化故居、广播电台、有线电视台等六大类。开发开放以来,区政府始终贯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贯彻“三个代表”精神,在发展济的同时,文化事业也获得了很大发展。19932002年,该区财政的文化支出总额达35 687万元,其中:事业费支出18 248万元,占总支出的51%;基本建设支出37495万元,占总支出的49%。文化事业费支

8、出从1993年的322万元增长到2002年的3690万元,年均增长31%,财政资金的高投入为文化事业发展提供了财力基础。同时,该区对文化事业的财政拨款机制进行改革,推行部门预算管理。(二)文化事业支出存在的问题随着财政资金对文化事业投入的增加和供给方式的转变,该区的文化事业发生了质的飞跃。但对财政拨款的依赖度过高的问题比较突出,财政包揽使得文化事业活力下降。(1)在财政对文化事业单位支出包干的制度下,文化事业单位弘扬先进文化是与预算拨款脱节的。在固定预算下,单位提供的文化产品越多,总成本越高,则往往职工个人收入就越少。(2)拨款方式与单位绩效脱节。单位的基本预算支出是以人员编制为基础的,这就鼓

9、励单位切机构、争编制,文化事业单位人浮于事,效率低下问题普遍存在。例如,电台在20012003年的人员支出占总支出的73%,说明冗员问题的严重性。它严重地限制了文化事业发展。上述问题,说明了上海市区文化事业单位改革“养人财政”,实行绩效管理是必要的。三、文化事业单位的绩效管理方案限于能力,我们选择了该区六大类文化事业单位中的图书馆和电台为绩效管理的案例。总体方案:一是通过界定图书馆、电台服务的准公共产品性质,界定财政供给和成本分担则;二是探索两个行业的常性费绩效拨款的方式;三是设计两个行业的绩效评价指标,为实施绩效管理奠定基础。(一)上海市区图书馆的绩效管理方案该区共有6个区属公共图书馆(中心

10、分馆、第一分馆、第二分馆、C分馆、少儿分馆、Y图书馆),实行“总馆一分馆”体制。目前,全区图书馆的总建筑面积达1.85万平方米,馆藏图书总量106.54万册,净资产总额3162万元,其中事业基金293万元,固定基金2740万元,在职人数132人,1993年的人均公用支出8. 万元。目前该区图书馆已基本形成特色各异、资源共享、联合采编、通借通还的运行管理体制。过多年的努力,该区图书馆已形成了图书借阅、数字图书馆、目录咨询、信息加工咨询、二次文献开发、资料代查代译、音像视听、电子阅览室、读书推广等服务体系。公共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属社会共有,其服务属于纯公共产品,具公共性、无偿性特点。为此,其服务支出

11、应当来自财政拨款。这一点,该区财政局是明确的,而本课题需要研究的是如何借助于绩效管理,促使图书馆扩大读者范围,并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1基本方案图书馆的绩效管理分为绩效拨款和绩效评价两个环节。绩效拨款要求按业绩指标来拨款。绩效评价通过评价确定实现情况,并结算拨款额,凡是达到特征质和量指标要求的,给予全额拨款,超过要求的增加相应预算,达不到要求的,按规定扣减下年度预算。2绩效拨款方案图书馆的绩效预算方案分为固定拨款和绩效拨款两部分。前者是那些必须保证的支出和暂时难以计算业绩的支出,如阅览室、图书资料购置费、设施和设备维修费。后者是必须按业务特征值(总流通人次)的量进行计算和拨款的,我们选择流通人次

12、(包括内阅人次和外借人次)作为统一的特征值指标,以简化管理(表712),同时,将读书推广活动等费列入常性支出。表712 上海市区图书馆的绩效预算的业务分类其他业务如数字图书馆、目录咨询、音像视听、电子阅览室的服务目的都是通过帮助读者了解图书馆和丰富读书环境来吸引读者。拨款额=绩效拨款额+固定拨款额对图书馆的拨款公式为绩效拨款额=总流通人次补助标准流通人次=图书流通量+图书和报、杂志阅览人次固定拨款额=图书资料购置费+设施、设备购置维修费有关的计算数据为每流通人次补助标准=人均服务成本5元(1费自给率28.6%)=3.5(元/人次)人均服务成本=基本支出246万元图书资料购置费33万元=5(元/

13、人次)总流通人次42万人次数据测算依据为:(1)人均服务成本是根据该区的C图书馆2003年相关财务资料计算。由于C图书馆的办馆历史长,馆藏图书总量大,我们测算,该馆的图书资源使用率、工作效率方面较好,其数据具有代表性。费自给率根据全区图书馆2003年的财务报表数据计算,即事业收入和其他收入占总支出的比重为28.6%。(2)阅览室座位数据最新统计为1583个。(3)阅览座位利用率根据近三年的统计,最高为3.57人/天,最低为0.48人/天,考虑到读者的阅览习惯和阅览室服务成本的固定性,我们暂定为3人/天。(4)图书资料购置费,按2003年的财政拨款为470万元。(5)大宗设施和设备购置维修费按项

14、目支出预算管理,不在本课题范围内。按上述测算方法,我们计算为固定拨款=3.515833365+4700000=1077(万元)(不含设施、设备购置、维修费等专项拨款)绩效拨款=外借人次每流通人次补助标准2003年全区图书馆的外借人次为62万人次,如果不考虑绩效考评因素,则图书馆常性费的绩效拨款=6200003.5=217(万元)需要注意的是:(1)流通人次的统计,依计算机登记的书卡为依据。阅览室人次数统计也以计算机刷卡人次数为依据。但尽管这样,主管部门还应当加强抽查,并核对结果。(2)我们使用的费自给率是以2003年的财务情况为依据,并假定工本费收入、场租收入、利息收入等其他收入在几年内是比较

15、稳定的,这可能与今后的实际情况有差异,需要在具体操作时作相应的调整。3绩效评价方案这一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是以ISO11620图书馆绩效指标标准为基础,结合财政管理的要求设定的。绩效评价指标共分3大类7项一级指标(表713)。表713有关指标解释如下:(1)读者满意度。读者对馆内服务的满意度。该指标可以细分到每一项具体服务内容,让读者对图书馆的外借部、电子阅览室、报刊阅览室、信息咨询、多功能厅、电脑培训班、读书推广活动等各个部门的服务水平和管理做出评价。读者对文献资料的满意度。该指标反映了读者所需资料的可得性,和图书馆所提供的各类文献资料如书籍、期刊、报刊、光碟、录像带等,对读者的满足程度。以上两个指标是定性指标,评价方法可采取读者调查问卷的形式。(2)资源使用率。数字图书馆使用率。该指标是通过测算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的座位利用率,即日上网人次/电子阅览室座位数,来反映图书馆网络资源的利用率,以及数字图书馆网页的制作、维护、更新是否能满足读者的需求。由于电子阅览室的上网人次在以前年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