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人力资源规划)十一五浏阳市人口及人力资源开发规划

上传人:精****库 文档编号:133754677 上传时间:2020-05-30 格式:DOC 页数:35 大小:116.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人力资源规划)十一五浏阳市人口及人力资源开发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2020(人力资源规划)十一五浏阳市人口及人力资源开发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2020(人力资源规划)十一五浏阳市人口及人力资源开发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2020(人力资源规划)十一五浏阳市人口及人力资源开发规划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2020(人力资源规划)十一五浏阳市人口及人力资源开发规划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人力资源规划)十一五浏阳市人口及人力资源开发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人力资源规划)十一五浏阳市人口及人力资源开发规划(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十一五”浏阳市人口及人力资源开发规划一、人口规划人口问题作为我国长期面临的重大问题,是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也是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根据浏阳市的实际情况,作出浏阳市”十一五”人口计划和中长期人口规划,对未来浏阳市社会、经济、环境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指导意义。(一)建国以来浏阳人口发展历史回顾新中国成立后,浏阳市人口的发展速度大大加快。全市人口由1949年的77.5 万,发展到2004年的133.7万,55年内净增人口56.1万,年均增长1.02万。在这55年间,浏阳市的人口发展历史大致可分为六个阶段。第一阶段:人口复苏增长期(19491957)。这一时

2、期,随着社会制度的根本改变,国民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医疗卫生得到保障,出现了建国后第一个人口增长高峰期。从1949年到1957年9年中,浏阳市人口从77.5万人增加到84万人,年均增加0.72万人,每年人口出生数均超过2万人,年均出生率达30.76,同时死亡率逐步下降,年死亡率由建国初期的16.6快速降至1957年的8.7,年均人口增长率为8.94。全市的人口再生产类型由建国前的“高出生、高死亡、低增长”型迅速转变为“高出生、较低死亡、高增长”型。第二阶段:人口因灾负增长期(19581961)。这一时期,由于三年自然灾害的影响,人民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普遍下降,人口出现负

3、增长。人口总数由1958年初的83.5万人减少到1961年的79.2万人,共减少4.3万人,平均每年减少1.075万人,人口年均递减率为13.21。人口出生数由1958年的2.284万锐减至1961年的0.7689万,死亡率达到建国以来的最高峰-39.62(1960年)。第三阶段:人口高速增长期(19621977)。1962年自然灾害结束,经济复苏,全市人口也随之大量补偿性回升,仅三年时间,人口总数就超过自然灾害前的水平。特别是1963年,出生3.53万人,出生率高达43.20,自然增长率达到历史最高的-33.50。此后,人口如同具有高速惯性的列车,维持了十几年的高位运行状态。这一时期人口总数

4、由1962年的80.97万人增加到1977年的110.98万人,平均每年增长1.88万人,年均增长速度为19.59,高出第一阶段8.94十个多千分点,而死亡率则持续下降,由1962年的10.8降至1977年的8.0,人口再生产类型再次呈现典型的“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在此期间,我国政府曾于1972年开始提倡计划生育,并将人口发展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但因处于“文化大革命”的非常时期,控制人口增长的政策难以全面落实。第四阶段:计划生育初始推行期(19781990)。这一阶段,由于人口问题继续恶化,日益成为制约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瓶颈,受到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计划生育政策定为我国基本国策并得以

5、全面推行,人们的生育观念开始缓慢转变。但由于生育政策不稳定,措施不够得力,组织不够健全,同时受生育高峰期的影响,这一阶段的生育水平仍然较高。而人口死亡率则维持在平均6.62的低水平。人口总数由1978年的112.08万迅速增加到1990年的131.6万,年均增加1.50万,年平均增长速度仍高达12.32。“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的人口再生产类型未能得到有效转变。第五阶段:人口增长有效控制时期(19911999)。随着湖南省计划生育条例的颁布和实施,从1990年开始,我市晚婚晚育、少生优生的政策得到大力推行,人口计划管理受到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基层计划生育工作得到有力加强,计划生育宣传力

6、度得到加大,人们的婚育观念开始普遍转变,从而有效地遏止了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这一时期,是我市计划生育工作取得卓越成效的时期,计划生育工作由“暴风骤雨”转变为“和风细雨”并正向“春风化雨”的优质服务时代大踏步迈进。人口出生率明显下降,1991年出生率为13.41,到1999年,则降至10.38。1993年至1995年曾一度出现人口负增长现象,人口再生产类型成功地转变为“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而这一时期,正是受第三阶段(19621977)出生人口影响,本应形成历史性生育高峰,人口仍将处于高速增长的时期,如果不全面实行计划生育,人口仍按照第四阶段的增长速度发展,浏阳市人口总数到1999年末将达到

7、146.19万,而实际只有132.5万,少出生近13.69万。第六阶段:低生育水平稳定期(2000-2004)。进入二十一世纪来,这一时期出生率稳定在11左右,到2004年期末人口总数为133.7万。(二)浏阳目前的人口问题经过五十五年的努力,特别是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我市人口再生产类型已基本实现了由“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向“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现代型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进入二十一世纪后,低生育水平得以稳定,有效控制人口增长的工作机制已经形成,全市的计划生育管理完成了由单纯行政管理型向综合治理、协调发展型转变,人口发展基本走上了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良性循环轨道。但是,我市面临的

8、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任务,仍然是十分艰巨而繁重的。人口问题仍需高度重视,计划生育工作仍然必须抓紧抓好,不能有丝毫放松。可以说,我市在”十一五”乃至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人口与计划生育形势依然是机遇与挑战并存,希望与困难同在。当前存在的主要人口问题和可以预见的主要困难有:1、人口基数大,低增长率、高增长量并存的局面还将延续十几年。我市2004年末总人口已达133.7万,即使按照年均自然增长率3.9计算,每年仍将增加0.5万人以上。2、流动人口出多入少。据不完全统计,全市目前有12万人口流到外地务工、经商,其中育龄妇女3.5万;外地流入我市的约0.8万人。我市流出人口大部分为农村人口,而流入我市的

9、人口则集中在城区活动。人口的自由流动对促进经济发展有很大的帮助,但由于这部分人大多流无定向,居无定所,加之管理机制不够健全,给计划生育及生殖保健工作增加了一定的难度。3、婴儿出生性别比仍然偏高。据浏阳市20002004年出生人口报表数据显示,全市20002004年平均出生婴儿性别比达111(女100,下同)。其中,一孩出生性别比为107;二孩出生性别比为121;多孩出生性别比为215。从分年度的情况看,我市的二孩性别比和多孩性别比长期居高不下,总体呈上升趋势,孩次越高,性别比也越高(详见下表)。这说明有相当一部分育龄夫妇在生育孩子时有目的地进行性别选择,尤其是二孩及多孩,逐年呈上升趋势,长此以

10、往,将严重影响我市的人口性别结构,带来难以克服的种种社会问题。 浏阳市19952004年度出生性别比情况表出 生性别比一 孩性别比二 孩性别比多 孩性别比1995年1121081261271996年1101071172001997年1121101182001998年1081041192001999年1081051172002000年1111091171602001年1131081222862002年1121061272182003年1121081202212004年11310612934210年平均1111071212154、人口老年化日趋加剧。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定义,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

11、口比重7以上即属于人口老年化社会。据资料显示,我市1991年比重即已达7.07,以后逐年上升,2000年为8.68。按照预测,该比重到2008年左右将突破10,并持续升高至2020年的14.12。5、低生育水平仍不稳定。经过二十年的努力,我市的生育水平已经保持了多年的低位运行。但应注意到,这种转变并非完全靠社会经济的发展实现的自然转变,而是靠坚决的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同其他社会经济政策一样,生育水平受政策的约束力是有一定限度的,计划生育政策的效力随生育水平的下降而递减的理论已经被国内外的实践和经验所证实。因此,在目前低生育水平的背后仍然有强大的反弹势能,任何外部环境的变化都可能引发生育水平的波

12、动。对此,我们必须有清醒的认识。6、农业人口城市化问题。浏阳市是一个发展中的中小城市,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农村人口开始大量涌入城市定居,给社区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提出了新的课题。(三)”十一五”人口计划和2020年中长期规划浏阳市20002020年人口计划年度年 末总人口(万人)出 生死 亡自然增长人 数(人)出生率()人 数(人)死 亡率()人 数(人)自增率()2005133.901501111.2195157.1150034.10 2006134.471523811.3395347.0957044.24 2007135.131623512.0195727.0866634.93 2008

13、135.861695712.4896077.0773515.41 2009136.591750412.8196297.0578755.77 2010137.451826413.2996457.0286196.27 2011138.421942714.0396526.9797747.06 2012139.452003414.3796526.92103817.44 2013140.461980614.1096706.88101367.22 2014141.451957013.8496906.8598806.98 2015142.351878513.2096956.8190906.39 201614

14、3.081702211.9097106.7973125.11 2017143.611497810.4396906.7552883.68 2018143.99134809.3696676.7138132.65 2019144.27125248.6896926.7228321.96 2020144.45114897.9597096.7217791.23 除上述人口数量控制计划外,在提高人口素质、改善人口结构等方面,今后十年的工作规划目标是:到2010年,出生婴儿性别比降到正常范围108,出生婴儿缺陷发生率控制在3以下,育龄夫妇享有基本的生殖保健服务;到2015年,出生婴儿性别比降到106左右,出生缺陷儿发生率控制在1.2以下,育龄夫妇享有全面的生殖保健服务,同时,人口老年化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得到有效改进。上述人口数量控制规划,是在我市人口增长得到有效控制、生育率水平基本稳定的情况下制定的,是按照现有计划生育实际工作水平和控制能力,考虑了夫妇双方均系独生子女的家庭逐年上升将导致政策性二孩生育人数增加带来的影响,经充分预测后拟定的。这个人口规划,将为我市实现第三步社会与经济发展战略目标创造较好的人口环境。只要我们仍然坚持抓紧抓好计划生育工作,就可以实现这个规划。(四)浏阳市人口中长期发展趋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