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对某县投融资管理体制改革的思考

上传人:tang****xu5 文档编号:133753982 上传时间:2020-05-3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9.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对某县投融资管理体制改革的思考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精编》对某县投融资管理体制改革的思考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精编》对某县投融资管理体制改革的思考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精编》对某县投融资管理体制改革的思考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精编》对某县投融资管理体制改革的思考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编》对某县投融资管理体制改革的思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对某县投融资管理体制改革的思考(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对蒙城县投融资管理体制改革的思考一、背景近年来,蒙城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新的可喜成绩。2008年,国内生产总值、财政收入、财政支出分别实现89.26亿元、4.5亿元、12.7亿元,增幅分别达到12.1%、35.2%、24.7%,蒙城县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列全市前列,全省县级25位左右。蒙城县的各项社会事业和城市建设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城市变靓了、变大了、变绿了,全县人民共同享受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成果。随着我县城镇基础设施和开发区建设力度不断加大,建设性资金供需矛盾突出,仅凭目前县财政的可用财力难以满足投资需要,近年来全县土地出让金大部分和本级财政预算的一部分支出,对城市和开发区建设进行了重点投

2、入,2009年全县安排的“十大工程”建设和其他公共基础设施计划投入5.68亿元,财政性资金来源安排4.2亿元,资金硬缺口1.48亿元。2009年是一个特殊的年份,世界性的金融危机冲击了全球经济发展,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国家为了“保增长”出台了一系列财政和金融政策,刺激恢复经济发展。在这个背景之下,县委、县政府冷静分析,既算眼前账,又算长远账,既算经济效益账,又算社会效益账,做出了一系列决策,进一步加大基础设施和开发区投入,抢抓机遇、实现“弯道超车”,为“一招三化”发展战略营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一方面是加大投入的要求,一方面是财力不足的现实,为了解决政府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在确保偿还能力的前

3、提下,必须向金融机构进行部分融资,合肥市、芜湖市在这方面已经有了成功的经验,所以,进一步深化我县政府投融资体制改革,加强政府投融资与债务管理工作,建立决策、管理、执行相互分离的投融资管理新体制势在必行。二、现状蒙城县的投融资工作的雏形是2007年建立的。县政府投资1.2亿元(其中货币资金3600万元)搭建了一个投融资平台,成立了蒙城县漆园城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公司于2007年2月正式开始运转,主要开展的工作:一是制度建设,建立风险控制机制;二是通过资金借用方式,支持个体经营户和中小企业发展,解决企业资金不足的困难;三是开展担保业务,目前已办理担保业务4批,担保贷款3000多万元;四是从省开行融

4、资9100万元,用于开发区、危房改造等项目建设。蒙城县政府性投资工作,目前是多头并举,城建委、开发区、房产局、行管局都常是政府基础设施投入的业主单位,工程管理、规划、立项、招标都是一个单位主持,资金使用都由财政预算拨付。三、问题蒙城县投融资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投融资体制不理顺,机制没建立,投融资的决策、管理、执行不清晰。二是漆园城投公司资产规模小,融资能力低,公司目前仅有1.2亿的资产,年融资能力不超过一个亿。三是投资管理不规范,多业主投资工程建设,裁判员、运动员一起上场的现象普遍。四是财政性资金使用效率较低,城建和开发区建设项目较多,资金拨付频度高,财政预算部门还担负着其他大量工作,对于

5、资金的统筹使用力不从心,对工程建设的资金保障能力不强。五是投融资工作都由财政、开发区等单位的兼职人员在做,时间和精力得不到保证,工作效率、工作质量大打折扣。六是没有指定固定的办公场所,客户很不方便,服务质量下降。七是政府债务风险缺乏监控,近年来,政府积累了部分政府直接债务和隐形债务,债务多头管理,偿债机制不完善,随着融资强度加大,新债务的增加,债务管理必须纳入统一管理。四、意见(一)投融资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和基本目标1、基本思路采取政府主导和市场运作相结合的方式,由专门机构统一管理全县的投融资以及债务管理工作,坚持量力而行,投建分离,做到投资有预算,融资有计划,偿债有来源;整合政府资源,打造规

6、模大、实力强、高效统一的政府融资平台,增强政府融资能力,满足基本建设的资金需求;建立偿债的长效机制,确保政府债务按期偿还,维护政府信誉,防范债务风险。2、基本目标实现投资、融资、建设、偿债的良性循环,真正做到“投得准、借得来、用得好、还得起”。(二)投融资管理改革主要内容1、建立机构,明确职责(1)成立蒙城县政府投融资管理委员会,作为全县投融资管理的决策机构。主要职责:对全县投融资工作进行统一领导,审批政府年度重大投资项目和年度城镇基础设施、开发区建设等总投资额,确定年度总融资额度、总融资方案、偿债额度;决策投融资工作其他重大事项。(2)成立蒙城县政府投融资管理中心,作为全县投融资工作管理机构

7、。主要职责:拟定年度全县政府投资的重大项目和投资总额,结合财政预算拟定融资额度、偿债额度、融资总体方案等报管理委员会审批。根据县投融资管理委员会批准的投资项目、投资总额、融资总额、偿债总额,结合现有财力,具体制定详细的融资计划和融资方案;负责管理政府债务,编制年度县本级政府债务预算,制定还款计划;设立偿债资金专户,调度融资资金和偿债资金;建立政府投融资项目绩效评价制度,对资产运营、政府债务的借、用、还和融资资金的使用进行全过程监督,办理投融资管理委员会交办的其他事项。(3)进一步强化政府投融资平台建设,确定蒙城县漆园城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作为全县投融资工作的执行机构。主要职责:按照管理委员会审

8、批的政府投融资年度总计划和管理中心下达的年度投融资具体计划,统一经营管理政府授权范围内国有资产,享有国有资产使用权,并承担其保值增值责任;通过盘活存量国有资产进行资产运营,筹集建设资金;采取多种方式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和开发区建设进行具体融资;作为政府投资项目委派的业主,负责政府投资项目的建设管理工作;负责偿债资金的筹集和归还工作;办理投融资管理委员会交办的其他事项。资本注入,壮大实力一是凡用于城市建设、开发区建设、土地收储和县级固定资产投入的财政性资金,不分具体用途,全部拨给县城投公司,增加城投公司的现金流和支付能力,由县城投公司按县投融资管理中心要求,统筹使用。城投公司按照政府性资金使用

9、管理办法,严格资金拨付审批管理,确保资金安全有效使用。二是将县土地储备中心已收储和今后收储的土地履行法定评估程序后,以资本金形式注入城投公司,这些土地在我县城市建设项目贷款时仅作抵押使用,土地处置权仍由国土部门依法行使。三是将县直各单位(包括下属单位)的国有资产在办理相关权证后,统一划转县城投公司,壮大城投公司实有资本,统一由城投公司运营管理,城投公司以资产出租形式供各单位使用。2、筹资融资,灵活多样(1)加强与政策性银行合作,包装各种建设项目,取得政策性银行项目贷款。(2)积极申请外国政府贷款和国际金融组织贷款。(3)发挥政府投入的振兴担保公司担保融资作用,积极为城投公司开展担保融资业务,解

10、决短期资金不足问题。(4)加强与商业银行合作,根据商业银行的不同资金投向,有选择地开展项目和流动资金融资业务。(5)推行多样化的融资方式,对城镇存量资源的使用权、经营权、收益权进行市场化运作,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城镇建设。3、建设投资,规范运作(1)确定城投公司是政府性投入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的业主单位。(2)实行建设项目规划、设计、立项、融资、招标、施工六分开。(3)建立城投项目建设管理机制,对于重点工程,城投公司可以授权相关单位进行项目建设管理。4、债务掌控,防范风险(1)建立长效偿债机制,形成偿债和融资的良性循环。政府投融资管理中心要统筹掌控政府债务,加大偿债的力度。参与财政预算编制并将建设性支

11、出预算与投融资预算结合起来,统筹安排建设性支出,加大预算安排偿债的力度,尽可能满足每年偿还本金和利息的要求;在编制年度预算时根据财力的增长逐年递增安排偿债准备金;财政超收收入除必需的运转支出外主要用于偿债。(2)加强政府债务管理,防范政府债务风险。一是建立政府债务动态管理机制和偿债机制,实行债务定期统计报告制。二是将已有的政府性债务和新生成的政府债务,由城投公司统一管理。三是政府债务担保和偿债预算须报经人大批准后实施。四是政府债务按原偿还渠道,办理偿还业务。(三)工作要求1、加强领导,抓好落实。政府投融资管理体制改革是合理配置政府资源,优化发展环境的一项重大措施。通过改革,进一步理顺政府投融资

12、管理体制,建立统一的投融资平台,有利于扩大融资规模,降低融资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有利于政府债务的统筹管理和宏观控制,有效控制借款规模。各级、各部门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切实把这项改革抓实抓好。2、明确分工,各负其责。根据改革的要求和部门职责,县财政局、发改委、建委、水务局、国土局、工商局、人事局(编办)、审计局等部门要切实做好有关资产划转和县投融资平台构建、县投融资金管理中心组建等工作。要进一步落实投融资管理中心人员配备,制定和完善各项制度,建立全县投融资项目库。改革涉及到的有关单位要按规定做好工作,积极配合改革。3、完善监督,严肃纪律。县财政、监察、审计等部门要依据职能分工,加强对政府投融资的监管。县财政部门要建立健全政府投融资项目效绩评价制度和债务审批管理制度,对债务的借、用、还和偿债资金的使用进行监管,县监察、审计部门要建立政府投融资责任追究制度,依法对政府投融资行为进行监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