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邹城六中2020年中考历史专题复习资料汇编(无答案)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3753848 上传时间:2020-05-30 格式:DOC 页数:39 大小:2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邹城六中2020年中考历史专题复习资料汇编(无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山东省邹城六中2020年中考历史专题复习资料汇编(无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山东省邹城六中2020年中考历史专题复习资料汇编(无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山东省邹城六中2020年中考历史专题复习资料汇编(无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山东省邹城六中2020年中考历史专题复习资料汇编(无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邹城六中2020年中考历史专题复习资料汇编(无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邹城六中2020年中考历史专题复习资料汇编(无答案)(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0年邹城六中中考专题历史复习资料汇编专题一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1含义:专制主义是指皇帝个人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中央集权是指地方完全由中央管理和控制,绝对服从中央。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是我国封建社会基本的政治制度。2基本线索:战国提出(韩非子); 秦朝确立 两汉巩固 隋唐完善 宋元发展 明清强化 民国结束(1912-2-12)3发展过程:政治上:(1)战国商鞅变法(推行 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2)秦朝(秦始皇)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a.皇帝至高无上;b.中央: 行政; 军事; 监察;c.地方:推行 ,郡守和县令由朝廷直接任免。 作用:国家通过中央和地方行政机构管理人民、

2、征收赋税,个体家庭成为社会组织的基本单位。此后历代王朝基本沿用秦朝开创的中央集权制度。(3)西汉 的大一统 a.采纳 的建议,颁布“ ”,规定诸侯王除了让自己的 继承王位外,还可以推“ ”,把王国封地分给其他子弟,皇帝封这些子弟为侯。新封的侯国归中央直接统辖的 管理。这样巧妙削弱了 势力,加强了中央集权。b.大力加强监察制度,在中央设立 ,监督和检举 以及皇族的不法行为,在地方将全国分为13个监察区域,称为“十三州部”,每个州部派 一人,负责监督地方官员,并抑制和打击地方豪富。刺史虽然官品很低,却可以监察 ,如果发现官吏有欺瞒中央等行为,可以直接奏报皇帝,加以制裁。这样从中央到地方对官员进行严

3、格监督,中央集权空前加强。 (4)隋唐:a.实行三省六部制 b.修订唐律疏议,它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备的法典,在历史上对亚洲各国产生了重大影响。 (5)元朝推行 :元世祖 在中央设“ ”,作为全国的最高行政机构;地方设“ ”,派遣官吏,征收赋税,进行有效的统治。( 七下P77) (6)a.明太祖 废除实行了1500多年的 ,使六部直接受皇帝指挥,加强了皇权。b.朱元璋对百官和京城百姓不放心,特别设立 ,专门侦缉官民言行。明成祖时,又设立 。 成为专制皇权的可靠支柱。c.为了树立皇帝绝对权威,朱元璋还设立 制度,对不合己意的大臣在殿堂上任意杖责。君臣之间的关系完全成为主仆关系。(7)清朝雍正时

4、期,中央设 ,成为皇帝发布政令、处理政务的枢纽,使君主旨意畅达无阻,是 高度膨胀的产物。(8)1912年2月12日清帝退位,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 被推翻。经济上:(1)秦朝:车同轨、书同文,修驰道,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统一货币( 钱)和度量衡,有利于巩固统一,加强统治,促进各地经济的交流。军事上:(1)秦始皇为了防御匈奴进攻,修补燕、赵、秦三国北边的长城,将其连为一体,西起 到 。(2)汉武帝相继起用卫青、霍去病等将领,多次大败匈奴。( 七上P80)思想文化上:(1)战国法家思想:代表人物是 ,主张实行“ ”,加强 中央集权,用严酷的刑罚镇压反抗,巩固国家的统治。深受 国君的赏识。 (2

5、)秦始皇 :加强了思想统治,但也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3)汉武帝“ ”(提出者: ):从此 被确立为专制王朝的正统思想,这种状况一直延续了两千多年。( 七上P74)(4)科举制度:通过 选拔官吏的制度,强调以 作为选官标准。 诞生:隋文帝用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吏; 设进士科,我国 正式诞生。完善:唐太宗、武则天、 唐玄宗。科举中常设的主要科目有 和 。(影响:a便于在全社会范围内选拔人才,扩大了中央政权的社会基础;b读书人可以自由报考,人才不断更新,增强了国家机构的活力和办事效率;c为读书人创造了相对平等的竞争机会,激发了他们对前途的自信和热情;d他们中间的佼佼者进入统治集团后推动一系列改革,

6、开创出政治、经济、文化及民族关系的崭新局面,给社会带来革新气象和创造精神。)僵化:明清 a目的: ;b危害:八股取士完全脱离现实生活,无法培养实际能力,从而使科举制度在很大程度上演变成朝廷钳制人们思想的工具。 废除: 年,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 多年的科举制度被废除。(5)明清文字狱 a统治者对违背统治思想与触犯皇帝威严的言行残酷打击。b危害:这种文化专制统治使当时的文人不敢表露独立的思想,遣词造句都要小心翼翼,以免触犯忌讳,思想界陷入“万马齐喑”的沉闷气氛中。4特点:皇权的至高无上和实行专制独裁;帝位终身制和皇位世袭制;以“君权神授”来神化皇权以巩固统治;以文化专制来巩固政治专制;中央和地方、

7、君权和相权的矛盾伴随着集权制度发展的始终。5基本矛盾和发展趋势一是皇权和相权的矛盾。其发展总趋势是相权不断削弱,皇权不断加强。二是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的矛盾。其发展总趋势是地方权力不断收归中央,中央集权不断加强。6 认识:(1)一方面,中央集权制度有利于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巩固和发展,有利于维护祖国统一与领土完整。(2)另一方面,皇权专制极易造成暴政、腐败,成为阻碍历史发展的因素。在封建社会末期,阻碍了新兴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发展。 专题二 我国古代国家的统一和民族关系一、总体概述:1 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2中国历史上结束分裂、实现统一的四个朝代:秦、西晋、隋、元。秦汉、

8、隋唐、元明清是中国三大主要统一局面。3国家的三个分裂时期:春秋战国、三国两晋南北朝、五代十国辽宋夏金。4民族融合的高潮有三个时期:春秋战国、三国两晋南北朝、五代十国辽宋夏金元。 二、古代国家的统一和民族关系1发展过程(1)中华民族的起源:原始社会至奴隶社会的过渡时期,黄炎部落相互融合,形成了华夏族的主干。(2)多民族融合的开始: 时期,华夏族与其他各民族通过经济文化交流和频繁的战争逐步融合,为秦国建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奠定了基础。(3)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建立: 的统一北方:秦始皇派大将 北击匈奴,收复河套地区,并修筑了 。南方:兴修 ,连结 水系与 水系,是沟通南北水路的重要通道。(4)统一的多

9、民族国家的初步发展: 时期 西域:a 两次出使西域(分别在 年和 年),开辟了通往西域的道路,加强了汉朝与西域各国的联系。此后,汉朝与西域诸国互派使节,互通商旅。 b公元前60年,西汉王朝在西域设置 ,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统辖。 C陆上丝绸之路开通。路线:从 经河西走廊、今 ,通往中亚、西亚,直到 。作用:“丝绸之路”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5)多民族的大融合: 时期 北魏 改革:迁都 ,推行汉化政策,促进了 。(6)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大发展: 时期 a在唐朝开明政策的感召下,西北各部首领纷纷来长安朝见皇帝,尊称唐太宗为“ ”。“可汗”是西北各部对君主的称呼,称“天可汗”就是拥戴唐太宗

10、为他们共同的君主。b 是今天藏族的祖先。松赞干布是吐蕃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在他做赞普期间,汉藏两族之间的交往有很大的发展。他十分仰慕中原文化,多次派使者去唐朝求婚, 答应把 文成公主嫁给他。 入藏,密切了唐与吐蕃的 交流,增强了 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7)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加强: 时期a和北宋并立的少数民族政权是: 、 、 ; 和南宋并立的少数民族政权是: 、 、 。b金灭 和 ;蒙古政权灭 和 ;元政权灭 。C1206年, 统一蒙古;建立蒙古政权 (铁木真 成吉思汗) 1271年, (元世祖)改国号为元,建立元朝;1276年,元灭南宋;1279年,元统一全国。d文化趋同 原因元朝的统一为中外交

11、流以及国内各民族的联系和交往提供了有利条件。 表现民族融合,差异缩小;契丹人、女真人与汉人融合;波斯人、阿拉伯人同汉、蒙等族互相融合,形成新的民族 ;统治者接受中原先进文化,提倡 。 结果在元朝出现了以中原传统文化为主的 趋向。(8)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 时期 a1690年,蒙古族准噶尔部首领 在沙俄的支持下发动叛乱,为了维护国家统一, 皇帝御驾亲征,双方在 展开激战,清军大败叛军。后经过近七十年的斗争,终于粉碎了准噶尔贵族割据势力。康熙帝在乌兰布通击溃噶尔丹叛军后,第二年在 与蒙古各部首领举行会盟,协调和发展与蒙古的关系,有效地巩固了北部边防。清朝在承德建造 ,并在山庄外围修建十二

12、座喇嘛庙,每年指定蒙古王公轮流到避暑山庄觐见,陪同皇帝打猎习武,并给予赏赐,以联络感情,达到“合内外之心,成巩固之业”的目的。b乾隆帝时,新疆天山南路回部 发动叛乱,清军和当地人民一起平定了叛乱,设置 ,重新统一了新疆,促进了维吾尔族同中原地区的交流,对巩固西北边疆起到了重大作用。c清朝建立了对达赖和班禅册封制度。 册封五世达赖为“ ”的封号; 册封五世班禅为“班禅额尔德尼”的封号;并规定以后历代达赖和班禅都要经过 的册封。1727年,清朝设立 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乾隆皇帝还制订“ ”制度,规定喇嘛教活佛转世的人选,必须用中央颁发的金奔巴瓶抽签决定,由 监督。这些措施加强了清对西藏的管辖。以上史实反映出清前期实行 的民族政策。2历代中央政府加强对边疆的联系和管辖台湾:三国孙权派 率万人船队到 ,加强台湾与内地的联系。元朝设 ,加强对琉球的管辖。清初 从 殖民者(占领38年)手中收复台湾。清朝清前期(1684年),设置 ,隶属 。新中国成立前 年,抗日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