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环境管理)上传文件甘肃省生态环境监测监督管理局

上传人:精****库 文档编号:133751172 上传时间:2020-05-30 格式:DOC 页数:99 大小:163.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环境管理)上传文件甘肃省生态环境监测监督管理局_第1页
第1页 / 共99页
2020(环境管理)上传文件甘肃省生态环境监测监督管理局_第2页
第2页 / 共99页
2020(环境管理)上传文件甘肃省生态环境监测监督管理局_第3页
第3页 / 共99页
2020(环境管理)上传文件甘肃省生态环境监测监督管理局_第4页
第4页 / 共99页
2020(环境管理)上传文件甘肃省生态环境监测监督管理局_第5页
第5页 / 共9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环境管理)上传文件甘肃省生态环境监测监督管理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环境管理)上传文件甘肃省生态环境监测监督管理局(9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七个“怎么看”理论热点面对面2010 一、携手同行 共建共享4怎么看我国发展不平衡4 发展不平衡问题为何引起人们广泛关注?5 我国发展不平衡的原因何在?7 为什么要高度重视发展不平衡问题?8 如何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10 如何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11二、“招工难”引发的思考16怎么看就业难16“招工难”是如何形成的?17 为什么要千方百计扩大就业?19 如何促进农民工就业?21 如何缓解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23 怎样帮扶困难人员就业?25三、小处方的大影响29怎么看看病难29 看病难难在哪里?29 看病难的原因何在?31 怎样让群众看病更便捷?34 怎样切实减轻群众医药费用负担?36

2、深化医改将给人们带来怎样的实惠?38四、同在蓝天下41怎么看教育公平41 为什么教育公平问题引起社会高度关注?41 影响教育公平的原因是什么?43 如何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46 如何解决农民工子女上学难问题?48 如何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上得起学?50五、从“蜗居”走向“安居”52怎么看房价过高52 目前中国的房价到底有多高?52 房价过高症结何在?54 为什么要高度重视房价过高问题?56 如何切实遏制房价过快上涨?58 怎样保障广大群众“住有所居”?61六、分好“蛋糕”促和谐63怎么看分配不公63 当前我国存在哪些分配不公现象?64 现阶段分配不公问题原因何在?67 为什么要加快推进收入分

3、配制度改革?68 如何切实提高普通劳动者收入?71 如何有效调节过高收入?72 如何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74七、风正好扬帆76怎么看腐败现象76 为何说反腐败不是“雷声大雨点小”?76 为何说“腐败越反越多”是个认识误区?78 如何织就一张惩治和预防腐败的“天网”?80 如何推进权力在阳光下运行?82如何提高反腐倡廉制度执行力?85后记一、携手同行 共建共享怎么看我国发展不平衡浙江省杭州湾跨海大桥,长达36公里,总投资约118亿元,是目前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这是在中国。 云南省泸水县六库镇,当地村民只能通过滑索掠过怒江江面去对岸,在江上架一座桥仅需四五十万元,但对于贫困地区来讲十分不易。这也

4、是在中国。重庆市解放碑商业区,高楼林立,商贸云集,夜幕下斑斓闪烁的霓虹灯和川流不息的人群折射出这里的繁荣与活力。这是在中国。而就在不到200公里外的重庆市武隆县大山深处一个贫困村,对这里的大多数村民来说,每月几元钱的电费已是一笔不小的支出。这仍然是在中国。也许要问,哪个才是真实的中国?其实,它们都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在总体快速发展、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同时,发展不平衡问题也逐渐突出。由此带来的种种现象和问题,像一个个谜团一样,让人们充满了探究的热情。 发展不平衡问题为何引起人们广泛关注?我们党领导人民干革命、搞建设、促改革,就是为了让全国不同地区不同阶层的人民都过上富裕幸福的生活。发展是中

5、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题,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党牢牢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大力推进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探索,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中华大地上创造了震古烁今的人间奇迹。中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极大增强。2009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3.5万亿元,比1978年增长近12倍,年均增长近10%。中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总量的比重从1978年的1.8%,提高到2009年的近7%,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对外贸易总额跃居世界第二,出口总额居世界第一。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提高。19782009年,我国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从343.4元增加到17175元

6、,农民年人均纯收入从133.6元增加到5153元,实现了从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并正向更高水平的小康迈进。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升。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加强,依法治国深入推进,教育、科学、卫生等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日益繁荣,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明显提高,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空前增强,全社会焕发出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但我国在方方面面都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同时,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更加凸显,引起了人们的担忧。比如,城乡发展差距较大。改革开放后城乡收入差距曾一度有所缩小,1983年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为1.821,但后来又逐步拉大,2009年扩大到3.331。从绝对差距来看,1978

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相差209.8元,1992年差距突破千元大关,达到1242.6元,2009年达到12022元。比如,区域发展差距明显。30多年来,各地居民收入都有了大幅度增长,但不同地区间收入差距在拉大。2009年我国东部地区年人均收入为38587元,西部地区为18090元,差距达2万余元。从省际差别来看,最高的上海市年人均收入为76976元,最低的贵州省为9187元,两地相差67789元。目前全国4007万贫困人口中,中西部地区所占比重高达94.1%。比如,除经济差距外,城乡、区域之间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差距也较大。目前西部地区人均教育经费支出仅为东部地区的73.5%;

8、城市拥有约70的卫生资源,而广大农村只拥有约30的卫生资源,农村居民人均卫生费用不足城市居民的1/4。再比如,同经济发展相比,社会事业等发展相对滞后。优质教育资源短缺,教育公平的问题比较突出;医疗服务供给总量相对不足,人民群众对看病难的反映仍比较强烈;社会保障体系不够完善,一些基本保障制度有待健全;等等。应该说,目前我国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很多方面和不同层次,对此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 我国发展不平衡的原因何在?2009年12月下旬,一部名叫国情备忘录的电视纪录片在广大观众中引起强烈反响。这部纪录片以广阔的视角、形象的手法对我国国情作了深入解读,也生动展现了我国发展不平衡状况,

9、使人们对城乡、区域等方面的发展差距有了更加全面客观的认识。发展不平衡,概括地说,是指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不协调、不匹配和不和谐的关系。它是人类社会发展中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无论在全球还是在一个国家范围内,发展过程的不平衡性始终广泛存在,只不过在不同阶段表现程度不同而已,必须客观辩证地看待,历史地、全面地、具体地进行分析。那么,当前我国发展不平衡问题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一是自然原因。我国幅员辽阔,地区间自然条件迥异,决定了不同地区发展存在先天性差异。比如,东部地区以平原为主,气候宜人,土壤肥沃,交通便利,占据先天发展优势;西部地区多为山地丘陵和戈壁沙漠,气候干燥,生态恶化,交通闭塞,与外界的信息交

10、流及贸易往来受到限制,经济社会发展不利因素多。二是历史原因。数千年来我国就一直存在发展差距,国家的经济重心处在不断变迁中。中原地区很长时间是全国的经济中心,唐代以后特别是北宋以后,经济中心逐步向长江中下游和东南沿海地区转移。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国70%以上的工业和交通运输设施主要集中在占全国面积不到12%的东部沿海地带。虽然国家在一五计划、三线建设时期加大了对中西部地区的投入和扶持,但总体不平衡状况没有从根本上发生改变。改革开放以来,纵向比较,各个地区都有很大发展;横向比较,地区差距在拉大。三是政策原因。我国发展不平衡的一些问题,也与一定时期内实施的具体政策有关。比如,改革开放后,根据我国国情和

11、经济发展的需要,我们实施了非均衡发展战略,采取积极促进东部沿海率先发展、率先开放的政策,在投资、财税和金融等方面对东部地区进行倾斜。这些政策给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注入了巨大的活力,带动了整个国家的发展,但客观上也拉大了东部与中西部发展的差距。四是体制原因。从实际情况来看,我国发展不平衡问题还有体制的因素。比如,计划经济时代不尽合理的价格体制对城乡、区域差距扩大有明显影响,国家为积累工业化所需资金,长期维持了能源原材料产品和农产品的低价格,使中西部和农村发展受到抑制。又比如,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观念、资金和管理等的差异,市场竞争会造成不同市场主体的优胜劣汰,从而出现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

12、马太效应,也会扩大不同地区和同一地区不同主体间的差距。由此可见,当前我国的发展不平衡问题,涉及面广,原因很复杂,是多种因素交互作用、彼此影响的结果。 为什么要高度重视发展不平衡问题?现代管理学中有个木桶原理,讲的是木桶容量取决于最短的木板,而不是取决于最长的木板。它启示我们,一个国家的整体发展状况,不仅要看较高发展水平的部分,而且要看较低发展水平的部分。如果不注重不同地区不同方面的相互协调,就会制约整体发展水平的提高。一般来说,经济社会发展是一个螺旋式前进的过程,平衡是相对的,而不平衡是绝对的。经济社会系统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平衡,有利于保持竞争的压力与活力,有利于打破平均主义,促进生产要素的合理

13、流动与优化配置。但不平衡问题如果长期持续,也会带来不可忽视的危害。从经济角度看,会使国民经济难以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城乡差距长期过大,会导致农村居民消费增长缓慢,制约社会消费需求总量的增加,影响消费结构的优化升级,阻碍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地区差距长期过大,容易加剧地方利益竞争,出现地方保护、市场分割和贸易壁垒等情况,区域间的经济摩擦和利益冲突会增多,直接妨碍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形成,进而降低国民经济的整体效率。而且在过大的发展差距下,中西部地区和广大农村的资源、资金和人才等生产要素,会不断流入东部地区和城市。这将对落后地区和农村发展带来严重影响,不利于它们形成自我发展能力,从而阻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

14、进程。从社会层面看,容易使整个社会产生心理鸿沟,削弱社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社会成员身心和谐是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发展差距过大,会导致沟通理解障碍,滋生冷漠、不满、对立、仇视情绪,加剧社会矛盾,影响社会和谐稳定。近年来一些地方社会仇富心理滋长、群体性事件增多等,与发展差距过大有很大关系。发展不平衡问题若处理不好,还可能引发更为严重的后果。一些国家历史经验表明,当发展不平衡问题与民族问题、宗教问题等纠结在一起时,往往成为社会动荡、国家分裂的诱发因素。能否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是对我们党执政能力的一个重大挑战。发展不平衡,说到底就是发展不科学的表现;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根本要靠科学发展。科学发展观是以

15、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立足现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它深入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既切中了发展不平衡问题的要害,又指明了解决问题的方向,是破解发展不平衡的根本思想武器。只有坚定不移地走科学发展之路,才能逐步推进城乡、区域的均衡发展,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如何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成都,是典型的大城市带大郊区、大农村,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2007年与重庆一道被确定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后,成都开始了一场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变革。3年来,成都实施一系列政策措施,城乡发展差距有所缩小,城乡一体化取得积极进展。蓉城大地的探索实践,可以说是我国统筹城乡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为解决城乡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