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教学设计(精读品味)

上传人:mengy****infei 文档编号:133739984 上传时间:2020-05-3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教学设计(精读品味)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教学设计(精读品味)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教学设计(精读品味)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教学设计(精读品味)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教学设计(精读品味)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教学设计(精读品味)》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教学设计(精读品味)(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教学设计(精读品味)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7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6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词语。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3、了解鲁滨逊的经历,理解“害怕危险的心理比危险本身还要可怕一万倍”的含义。4、理解课文内容,领悟学会生存,学会坚强的人生道理。 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1)阅读鲁滨逊漂流记原作。(2)了解课文作者杨红樱及鲁滨逊漂流记作者相关资料,制作课件。2、学生准备:(1)预习、自学课文。(2)阅读鲁滨逊漂流记。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交流导入,质疑课题。1、(出示鲁滨逊漂流记图片。)师:同学们,你们读过鲁滨逊漂流记这本书吗?你们都了

2、解哪些内容?(学生交流课前预习资料。)2、师:鲁滨逊漂流记是英国18世纪启蒙文学的重要作家笛福的代表作,是一部流传很广、影响很大的文学名著。作品语言生动,文字明白易懂。用生动逼真的细节把虚构的情景写得使人如身临其境,使故事具有强烈的真实感。特别是小说的主人公鲁滨逊,成为欧洲文学史上一个著名的文学形象。3、揭题:同学们一定猜到了,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就和这本书有关系。这篇课文是由一篇读书笔记改编而成的,而文章的作者是我们最熟悉的儿童文学作家杨红樱,(播放淘气包马小跳图片,并出示作者杨红樱照片。)揭示课题,并齐读。4、质疑:“男孩子”“必读”,为什么这样说呢,带着这样的问题让我们走进课文。(设计

3、意图:新课伊始,交流分享课前对本课重点内容的了解,调动学生知识储备,从而,进一步认知与课文有关的知识,意在拉近学生与课本、作者、老师之间的关系,为进一步学习课文作好知识和情感的铺垫。从课题“男孩子”“必读”入手进行质疑,导入新课,意在紧扣题目,紧扣教学目标,为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学习课文埋下伏笔。)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借助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提出不理解的问题。2、学生再读课文,小组合作探究,思考: (1)课文中的“我”是谁,这本书是如何得到的?(2)“我”得到的是一本怎样的书?(3)课文主要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3、检查自学情况,集体交流。4、再读

4、课文,了解文章思路。(书的来历、主要内容、给“我”启迪、“我”要珍藏四部分内容。)5、师生共同梳理出文章的结构:第一部分(第16自然段):讲述了鲁滨逊漂流记是“我”家一本三代相传的书。第二部分(第712自然段):讲述了鲁滨逊漂流记的故事内容。第三部分(第1314自然段):讲述了“我”对鲁滨逊的认识与理解。第四部分(第15自然段):讲述了“我”要好好珍藏这本书,并要传给下一代。(设计意图:初读课文,让学生对课文有一个整体的感知,把握课文的基本内容和思路。在此基础上,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尤其是围绕课文的主要问题,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学习,有助于学生抓住文中的主要内容,为深入学习课文打下基础。第二

5、课时一、回顾课文,设疑导入。1、指名朗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指的是哪本书?“我”喜欢这本书吗?书上用了一个什么词表明“我”喜欢?2、快速找出这个词语所在的句子读一读。思考:这究竟是一本怎样的书?写的是什么内容?是什么吸引了“我”呢?(设计意图:以主要问题引领学生对于课文的深入学习,同时,通过这几个问题也使学生抓住了学习课文的主线。)二、精读课文,揣摩语言。1、(自由朗读第16自然段,回答问题:)(1)说说这是一本怎样的书?你是怎么知道的?(2)出示重点词句,体会这本书的可贵。(3)出示扉页内容,齐读。(4)思考:这本又旧又破的书,我为什么爱不释手?爷爷为什么在扉页上写下“这是

6、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爸爸又写下“学会生存”呢?2、默读第712自然段,交流阅读心得。(1)鲁滨逊漂流记这部历险小说究竟写的是什么内容?(小说描写了鲁滨逊在一座荒芜人烟的小岛上有一段长达28年的历险生活。)(2)在一座孤岛上生活28年需要什么?这些东西都是现成的吗?鲁滨逊是怎样获得这些生活必需品的呢?仔细阅读课文第811自然段,画出体现鲁滨逊聪明机智又具有坚强毅力的词句多读几遍,并做好批注,写上自己的感受。3、品析重点段落鲁滨逊遇到的困难及克服困难的方法。(1)刚到荒岛上,鲁滨逊应先解决什么?他是怎样解决的?(出示)他做了一只木筏,把沉船上的食物、制帆篷的布、枪支、弹药、淡水、酒、衣服、工具等

7、一一送到岛上。他用帆布搭起帐篷,作为栖身之处,并将船上运来的东西藏在这里,靠船上剩下的食物生活。(2)画出动词,再读一读这段话。思考:鲁滨逊最先解决了什么问题,从中看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3)过渡设疑:船上运来的食物总有吃完的时候,鲁滨逊又将面临没有食物的困难,他又是怎么做的呢?人生最大的敌人是孤独与恐惧。独自生活在荒岛上的鲁滨逊是怎样和孤独作斗争的呢?从中,你能看出鲁滨逊是一个怎样的人?(4)小组交流并全班汇报。(5)作者是怎么评价鲁滨逊的呢?从课文第二部分中找出一句话来读一读(出示)。4、说说本句在课文中的作用。(总起下文)5、总结:28年,鲁滨逊在荒岛上与种种困难作斗争,并且战胜了这些困

8、难。我们可以感觉到鲁滨逊漂流记这部历险小说故事情节曲折而离奇,怪不得作者“爱不释手”。“百闻不如一见”,我们自己读一读原著,可能会有更深刻的感受。(设计意图:加强文本细读,从语言文字中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是语文课程标准对高年级阅读教学提出的具体要求。以上设计就是通过对语言文字的认真揣摩,从而体会人物思想感情的,尤其是体会这是一本怎样的书,还有鲁滨逊是如何战胜困难的,课文既用了准确的词语,又给了读者以想象的空间。教者从问题入手,给了学生解决问题以足够的方法引导,同时,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与思考的习惯,并进行批注指导。)三、探寻爱因,深化情感。1、过渡:鲁滨逊漂流记故事情节曲折,内容丰富,让“我

9、”爱不释手。那“我”又是怎么表达对这本书的喜爱的呢?请同学们高声读课文第1314自然段。2、喜欢笛福的一句名言。出示:“害怕危险的心理比危险本身还要可怕一万倍。”(1)作者是怎样理解的?(一个具有大无畏冒险进取精神的人,即使在恶劣的环境中,也终将会成为一个成功者,一个英雄。)(一个具有大无畏冒险进取精神的人指的是鲁滨逊,因为他勇敢、机智、坚强,他战胜了这恶劣的环境,没有被这恶劣的环境打倒。)(2)你是怎样理解的?(面对危险,关键是看你怎样面对,如果你害怕危险,悲观退缩,那么你一定会失败,如果你不怕危险,勇往直前,那么你将有可能成功。)(3)运用:联系实际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如:学骑车、跳大

10、绳、独自走夜路等。)(4)再读名言。3、拓展阅读:“一个人只是呆呆地坐着,空想自己所得不到的东西,是没有用的,这个绝对的真理,使我重新振作起来。”(鲁滨逊漂流记中的句子)请你读读这句话,然后结合鲁滨逊漂流记的内容说说鲁滨逊为什么会这样说?我们从这句话中又能感悟到什么?类似的话书中还有很多,读的时候,我们要用一双慧眼,去发现,去体会。4、喜欢鲁滨逊这个人物。(1)出示鲁滨逊图片,“我”心目中的鲁滨逊是个什么样的人?(2)学生四人小组讨论:作者为什么想做一个像鲁滨逊一样的人。(设计意图:通过探寻“我”爱不释手的真正原因,让学生联系课文或生活进一步理解名言,了解人物,既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又引导他们对

11、名言来历的感悟,还促进他们把生活引向课堂。同时,在拓展阅读这一环节,激发学生对整本书的阅读兴趣。学生们对鲁滨逊这一人物的交流,重塑和构建语言文字在孩子们头脑中的形象,提升了学生对人物喜爱的情感。)四、引导总结,升华理解。1、回归课题,追问这是一本怎样的书。(1)同学们,现在你们明白了吗?这本由爷爷传给老爸,老爸又传给“我”的书,仅仅是一本书吗?(2)时代在飞速的发展,鲁滨逊的精神会不会过时呢?(3)“我”是怎么说的呢?(等我有了儿子,我就把这本书再传给他。)(4)小练笔:猜一猜,“我”会在扉页上写下什么呢?2、辩论:女孩子要不要读?3、总结: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这篇课文,通过学习,我们学到了鲁滨逊面对困难时的勇敢、机智、坚强,学到了笛福的一句名言,懂得了面对困难的时候,要勇敢地去面对,这样才有机会战胜困难。同学们,让我们记住这本书鲁滨逊漂流记,让我们记住这个人鲁滨逊,让我们记住他的精神学会坚强、学会生存、学会面对困难不畏惧让他的精神一代一代地传下去吧!(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总结,在学习总结的基础上,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在对课题的追问中,升华了学生的理解,从而达到了让学生在小练笔中情动而辞发。同时,进一步激发他们阅读的愿望,引导他们课外去阅读。) 6 / 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