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肥城市王庄镇初级中学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6课 对外友好往来 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3738896 上传时间:2020-05-30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肥城市王庄镇初级中学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6课 对外友好往来 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山东省肥城市王庄镇初级中学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6课 对外友好往来 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山东省肥城市王庄镇初级中学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6课 对外友好往来 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肥城市王庄镇初级中学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6课 对外友好往来 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6课 对外友好往来 教师寄语:课堂上,你的奇思妙想总能引来同学们敬佩的目光。一、教与学的目标:1、掌握隋唐对外交往比较活跃的情况,包括日本派往中国的遣唐使与唐文化对日本产生的深远影响、鉴真和尚东渡日本、隋唐与新罗的友好往来、唐玄奘西游取经等史实。2、分析隋唐出现频繁交往的原因,比较玄奘和鉴真的共同点。教与学的重点:唐和新罗的友好关系、唐和日本的友好关系、玄奘西游。教与学的难点:唐朝频繁贸易往来的原因和特点。一、自主学习,建构知识:自学要求:依据下列问题自读课文,勾画重点知识,尝试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列出知识结构,并将自学中发现的疑难点记录下来以备交流 1唐朝的主要水陆交通路线怎样?2各国为什么会

2、把中国人称为“唐人”?3唐朝与日本、新罗、天竺政治经济文化领域的交往史实有哪些?4唐鉴真与玄奘有哪些共同点?二、合作探究,释疑解惑:1汉唐时期中外交往有什么异同的特点?分析出现不同的原因?【引导】:本题实际山是一个比较综合分析题,学生要紧密结合以前所学知识在个人思考的基础上小组讨论共同形成答案。共同点:朝鲜、日本是对外交往的主要对象;对外都进行了经济技术交流;政府是对外活动的主要参与者。不同特征:汉代以陆路为主,唐朝水陆并举。汉代以商贸为主,唐朝使臣、商贸交往、文化交往全面展开。汉代以丝和丝织品为主,唐代丝绸、瓷器、纸张、茶叶等商贸物品大为增多。汉代商贸具有单向性,唐代中外交往具有双向性。不仅

3、传播唐朝的先进文化,也广泛吸收外来文化原因:汉朝江南相对落后,海上通商的条件不是太好,唐朝经济中心开始出现南移的趋势,造船业发达,国力强大,经济文化发达。2、唐朝的对外交往的发展给我们提供了什么启示?【引导】启示:唐朝对外交往的向心力,不是靠军事,也不是靠政治手段,而是领先的生产力与开放的政策自然形成的大力发展经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坚定不移地实行对外开放,学习外国的先进技术和管理方法,扩大对外贸易,加强与外国的经济技术合作三、学以致用,举一反三:(一)、单项选择题:1、唐时东渡日本弘扬佛法的高僧是( ) A、鉴真 B、崔致远 C、遣唐使 D、玄奘2、玄奘前往印度时,印度

4、半岛被称为( )A、印度 B、印尼 C、天竺 D、孟加拉3、玄奘回国后,以其亲身见闻写成的著作是( )A、西游记 B、桂苑笔耕 C、老子 D、大唐西域记4、玄奘西行的出发点是( )A、逻些 B、长安 C、涿郡 D、洛阳5、“唐风洋溢奈良城”反映的是唐朝对下列哪个国家文化的影响( )A、新罗 B、日本 C、波斯 D、天竺6、下列人物中,对中外文化交流作出杰出贡献的是( )(1)李冰 (2)李春 (3)玄奘 (4)鉴真A、(1)(2) B、(3)(4) C、(1)(4) D、(2)(3)7、下列国家,受唐朝文化影响最大,在社会生活上至今还保留着唐朝人的某些风尚的是( )A、朝鲜 B、阿拉伯 C、日

5、本 D、印度(二)、非选择题8.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从贞观年间开始,日本派出的遣唐使有13次之多,使团庞大,达到五六百人。日本著名的大化改新,就是由留学唐朝回国的人策动的。中国古代史材料二 以佛教为纽带,中国和印度半岛各国的交往大大加强。贞观时,古印度一再遣使唐朝,送来郁金香、菩提树,唐太宗派人去古印度学习用甘蔗制糖。中国创立的十进位记数法推动了古印度数学的发展。中国古代史材料三 波斯商人的足迹遍布长安、洛阳、扬州、泉州、广州。他们贩卖珠宝、香料及西域、南洋一带的土特产。中国的丝绸、瓷器、纸张等大量运往波斯销售。材料四 大食651年遣使和唐朝通好。大食商人频繁往来于亚欧之间,大食商人不少定居唐朝,其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都受到了唐政府的尊重。中学历史教材全解请回答:(1)、概括唐朝对外交往的特点。(2)、唐朝对外交往频繁的原因有哪些?并分析产生的影响。四、课堂小结(知识、方法)五、学习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