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第七课《彩色的翅膀》名师教案

上传人:mengy****infei 文档编号:133738123 上传时间:2020-05-3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6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第七课《彩色的翅膀》名师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第七课《彩色的翅膀》名师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第七课《彩色的翅膀》名师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第七课《彩色的翅膀》名师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第七课《彩色的翅膀》名师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第七课《彩色的翅膀》名师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第七课《彩色的翅膀》名师教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彩色的翅膀名师教案设计说明:“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爱、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是第三学段学生阅读略读课文应达到的认知能力。本文小昆虫在“重点保护”下来到海岛安家;西瓜的特殊经历给人以思考;海岛生活的艰苦,海岛战士的乐观态度,以及他们爱岛如爱家的崇高情怀,都在字里行间中流露出来。于是,教学活动就从引导学生读悟重点词、重点句、重点事件中展开,引导学生自主读书,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体验,体会小昆虫和海岛战士在小岛上“安居乐业”的景象,再通过“层层

2、剥笋法”探究人物高尚的内心世界和崇高的爱岛、爱国情怀,从中感染学生,启迪思想。教学目标:1、正确读记“碧空如洗、水落石出、瓜秧拖蔓、人工授粉”等词语。2、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战士小高最后说的那段话的含义,学习守岛战士在艰苦的条件下热爱海岛、改造海岛的高尚品德。3、了解自然界中瓜果蔬菜的收获与昆虫之间的关系。教学重点:体会战士小高最后说的那段话的含义,学习守岛战士在艰苦的条件下热爱海岛、改造海岛的高尚品德。教学难点:了解自然界中瓜果蔬菜的收获与昆虫之间的关系。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中国地图、宝石岛、人工授粉资料等。2、学生准备:(1)预习、自学课文。(2)搜集有关宝石岛的资

3、料。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谈话:同学们,在远离大陆、条件艰苦的海岛上,有一群保卫祖国的解放军战士驻守在哪里,他们用自己的方式报答着对祖国海岛的爱。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这海岛,去聆听一个有关海岛战士的美丽而感人的故事。2、板书课题:7、彩色的翅膀3、资料宝袋:宝石岛,又名西沙群岛,是中国南海诸岛四大群岛之一,由永乐群岛和宣德群岛组成,这片大大小小的珊瑚岛屿群漂浮在50多万平方公里的海域上,美丽而纯净。西沙自古就是我国的领土,古代这里被称为“千里长沙”,是南海航线的必经之路。早在隋代,我国已经派使节经南海到过今天的马来西亚,唐代高僧义净亦由此到达印度。古代那些满载着陶瓷、丝绸、香

4、料的商船在此驶过,因而这里又被称为“海上丝绸之路”。由于远离大陆人迹罕至,所以西沙群岛四周的海水十分洁净,最高能见度达到40米,西沙有着连绵数公里的珊瑚礁,是绝对最佳的潜水海域地区,附近的海域有各种各样生物、食物、动物二、新课学习1、初读课文、整体把握。(1)自学课文。(对学生讲清自学的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感悟,文章哪些内容给你留下了较深的印象?)自学反馈:读读自己印象最深的内容,说说读懂了什么?(2)词语理解。碧空如洗:青蓝色的天空像洗过一样明净。矮墩墩:形容矮而粗壮。水落石出:水落下去,石头就露出来。比喻真相大白。精灵:机警聪明。人工授粉:用人工的方法,把植物花朵雄蕊的花粉传雌

5、蕊上去,使它结果。2、品读课文,深入感悟。(1)默读课文,想想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课文通过宝石岛观察通讯站信号兵小高回家探亲,在从黑龙江探亲返回的路上,提了一纸箱小昆虫带回小岛的故事,赞扬了海岛战士热爱海岛、扎根海岛、建设海岛的高尚品德。(2)故事发生在什么地方?课文主要讲述了哪几件事?简答:故事发生在去宝石岛的路上和宝石岛上。课文主要讲述了:战士小高探亲回来带小昆虫上岛、岛上战士开尝瓜会两件事。(3)结识战士“小高”。回答问题:文中的哪句话令你印象最深?他把他的大提包扔在一边,怀里紧紧地抱着一只纸箱子。句解:海面上波涛起伏,船身前后晃荡,小高担心纸箱被损坏,纸箱里装着的小昆虫不能上岛

6、,心中着急,所以把纸箱抱在怀里。这句话有力地说明了小昆虫在小高心中的重要地位,也为下文揭开小高的秘密作了铺垫。句中“扔”与“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出了小高爱岛建岛高尚的品质。(4)他们在岩石下、小路旁,垒出一块块“海岛田”,把从家乡带来的蔬菜种子,连同自己建岛爱岛的深情一起播种下去。句解:“播种”在句子中的意思既是种种子种下去,又指让建岛爱岛的真情长留在海岛上。他们就是这样通过行动,表达自己扎根海岛、建设海岛的革命理想。(5)有些战士灰心了,撅着嘴巴,说:“西瓜嫌我们的岛艰苦,不愿在这里安家。”句解:战士打趣的话语从侧面说明了海岛自然条件艰苦,似乎连西瓜也“不愿在这里安家。”(6)为什么瓜秧

7、开了花不结瓜?是水浇得不够,是肥施得不足,还是土壤根本不行?一位雷达兵懂一些农业知识,他找到了答案:西瓜开了花要授粉。小岛远离大陆,没有蜜蜂,也没有别的昆虫。西瓜花没授粉,当然结不了瓜。句解:这几句话是讲海岛战士找到了瓜秧开了花不结瓜的原因,点明自然界中瓜果蔬菜的收获与昆虫之间的关系。这段话同时也表明海岛条件的艰苦。战士们不断总结西瓜不结瓜的原因,表明他们改变海岛的决心。句子从侧面表现了战士对祖国的热爱。(7)海岛“尝瓜会”。回答问题:文中的哪句话令你印象最深?战士们都笑着,用两个指头捏起一小片来,细细地端详着,轻轻地闻着,慢慢地咬着,不住发出啧啧的赞叹声。好像有一股甘泉,流进了每个战士的心田

8、。(8)作者为什么把战士们吃瓜的情景写得那么详细?简答:这里写出了战士们收获西瓜后喜悦、激动、自豪的心情,表现了他们对自己劳动成果的珍爱。战士的感情用“捏起”“端详”“闻”“咬”等一连串动词表现了出来。当中好像有一股甘泉,流进了他们的心田。(9)好像一股甜丝丝的甘浆,流进了每个战士的心田。句解:体会到这个西瓜是战士们对祖国、对小岛无限热爱的结晶,是战士们在艰苦的生活中创造出来的美好果实。(10)他笑嘻嘻地说:“我就不相信,这些小精灵会不爱我们祖国的海岛,会不愿在这里安居乐业。”句解:安居乐业:是指安定地生活,愉快地劳动。安:安定。居:居住生活。乐:愉快、快乐。业:生产劳动或工作。小高相信,经过

9、战士们的努力,岛上环境条件差、生活艰苦的面貌一定会改变;他也相信,小昆虫一定会在海岛上安居乐业。这句话表面上是赞扬小昆虫,实际上是小高内心的表白:自己热爱祖国海岛,决心用自己的双手把海岛建设成美丽的家园。这句话点明了文章的中心。(11)小高把昆虫带往宝石岛的用意是什么?说明了什么?简答:因为小高想让小昆虫为海岛的瓜果蔬菜传播花粉,这样,小岛上的蔬菜瓜果才能有所收获,小岛才能越变越美丽,岛上的生活才能越来越美好。(12)课文具体讲述了两件事,这两件事有什么联系?分析:比如说西瓜,西瓜花开了要昆虫传播花粉。主要的关系还是传授花粉,大多植物的花都是一雌多雄的花蕊分布(花的中间一个比较大的蕊柱是雌蕊,

10、周围一圈细丝的蕊柱是雄蕊,雄蕊是花粉生长发育的地方,花粉成熟后落在雌蕊的蕊柱上才可能使花受精,从而结果,可有时候在自然条件下花粉不能正常的落在雌蕊上(无风之类的媒介)就要借助昆虫的力量来传粉了,通过采密传播花粉,而且由于它经常传的是不同植株的粉,所以对植物的杂交也起了一定作用。简答:两件事的联系:海岛远离大陆没有昆虫,西瓜的花没有授粉,结不了瓜。后来通过人工授粉才结了第一个瓜。小高想让小昆虫为海岛的瓜果蔬菜传播花粉。所以,把昆虫带往宝石岛。(13)思考:小高把昆虫带往宝石岛传授花粉的最终用意是什么?简答:因为小高想让小昆虫在海岛安居乐业,小高将昆虫不远万里带到了宝石岛,说明了以小高为代表的守岛

11、战士热爱海岛,扎根海岛,建海岛的高尚品德。(14)我忽然发现窗玻璃外停着一只蝴蝶,正对着朝阳,扇动着它那对彩色的翅膀。品析:这句话形象地写出了小昆虫已经在海岛安居乐业,同时生动含蓄地反映了海岛战士爱岛如家,安居乐业的爱国情感,与课题相呼应。三、总结课文以“彩色的翅膀”为题有两层含义:一是以彩色的翅膀借代小昆虫,强调了这些小昆虫在改造海岛环境、丰富战士生活方面所起的作用。二是以彩色的翅膀象征战士丰富多彩、富于革命理想的生活。四、课堂练习学完课文,你们有什么样的感受呢?简答:文章透露出来的是感动,战士带着昆虫归队,大家对那个来之不易的瓜的爱,扩大开来,是对海岛对祖国的爱,那样的爱由那彩色的翅膀舞动着,没有豪言壮语,只是字里行间里所透露出来的浓浓的爱。五、巩固练习,快乐闯关打开“基础训练-彩色的翅膀”,一起来闯关吧!六、作业1、给宝石岛的战士写一封信。2、学习运用文中“吃西瓜”细节描写的方法,进行仿写练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