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概论考试.doc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33717925 上传时间:2020-05-3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艺术概论考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艺术概论考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艺术概论考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艺术概论考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艺术概论考试.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艺术概论考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艺术概论考试.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 客观精神说 艺术史上关于艺术本质问题的一种主要看法,艺术是“理念”或者客观“宇宙精神”的体现。主要代表人物是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德国古典美学集大成者黑格尔;柏拉图认为,理性世界是第一性的,感性世界是第二性的,而艺术世界仅仅是第三性的。2 、 主观精神说 是艺术史上关于艺术本质问题的一种主要看法,艺术是“自我意识的表现”,“生命本体的冲动”。代表人物有德国古典美学的开山祖康德、尼采。康德认为,艺术纯粹是作家艺术家们的天才创造物,这种“自由的艺术”丝毫不夹杂任何利害关系,不涉及任何目的。3 、 模仿说或再现说: 艺术史上关于艺术本质问题的一种主要看法,认为艺术是对现实的“模仿”,到后来,更

2、认为艺术是“社会生活的再现”。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认为艺术是对现实的“模仿”。他首先肯定了现实世界的真实性,从而也就肯定了“模仿”现实的艺术真实性。俄国19世纪革命民主主义者车尔尼雪夫斯基从他关于“美是生活”的论断出发,认为艺术是对生活的“再现”.4 、 模仿说 起源于“模仿”。这是最古老的一种说法。主要代表人是两千多年前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和亚里士多德,他们认为模仿是人的本能,所有的文艺都是“模仿”,不管是何种样式和种类的艺术。5 、 游戏说 起源于“游戏”。这种学说的代表人是 18 世纪德国哲学家席勒和 19 世纪英国哲学家斯宾塞,称为“席勒一斯宾塞理论”。这种说法认为,艺术活动或审美活动起

3、源于人类所具有的游戏本能.6 、 表现说 起源于“表现”认为表现情感的艺术是所谓“真正的艺术”,艺术是艺术家的主观想象和情感的表现。代表人物意大利美学家克罗齐。7 、巫术说 此种学说的代表人物是英国著名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他在原始文化一书中,最早提出艺术起源于“巫术”的理论主张。8 、生产劳动说 在我国文艺理论界占据主导地位的理论,是认为艺术起源于生产劳动。代表人物俄国普列汉诺夫和恩格斯.9 、 艺术教育: 艺术教育是美育的核心,其根本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艺术教育承担着开启人的感知力、理解力、想象力、创造力,使人的内心情感和谐发展的重任。10 、美育: 由18世纪德国美学家席勒正式提出。席

4、勒不限于仅仅从道德教育特殊方式的角度来看待美育,而是从自然与人、感性与理性等基本 哲学命题出发,从改变近代人的存在方式,使人重新获得自由、和谐、全面的发展,实现人性的复归这一更加广阔的领域来论述美育。11 、实用艺术 指实用与审美相结合的表现性空间艺术,主要包括建筑艺术、园林艺术、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等。实用艺术最基本的特征就是实用原则与美观原则相结合,既有实用价值,又有审美价值。12 、建筑艺术 按美的规律,运用建筑艺术独特的艺术语言,使建筑形象具有文化和审美价值,具有象征性和形式美,体现民族性和时代感。13 、 园林艺术 是在一定的地域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 (或进一步筑山、叠

5、石、理水) 、种植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作而成的美自然环境和游憩境域。14 、世界三大园林体系: 包括东方园林 (以中国园林为代表)、欧洲园林(以法国园林为代表),以及阿拉伯式园林。15 、 工艺美术 : 是指在造型和外观上具有审美价值,与人类的生活用品或生活环境相关的一类工艺美术品的总称。 16 、现代设计: 狭义上讲也被称作工业设计或工业美术。现代设计包括:一是产品设计,二是环境设计,三是视觉设计.17 、 造型艺术 “造型艺术”是指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 ( 如颜料、纸张、泥石、木料等) ,通过塑造静态的视觉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与表现艺术家思想情感。它是一种再现性空间艺术,也是一种静

6、态的视觉艺术。它主要包括绘画、雕塑、摄影艺术、书法艺术等。18 、绘画艺术 运用线条、色彩和形体等艺术语言、通过构图、造型和设色等艺术手段,在二度空间 (即平面) 里塑造出静态视觉形象的艺术。19 、中国画 :简称国画,在世界美术领域中自成体系,独具特色,20 、 雕塑艺术 是立体(三度空间)的空间艺术和视觉艺术,它是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制作出具有实体形象的艺术品,主要是雕刻和塑造两大类.21 、摄影艺术 是一种现代的造型艺术。是摄影师运用照相机作为基本工具,根据创作构思将人物或景物拍摄下来,现经过暗房工艺处理,塑造出现视的艺术形象,用来反映社会生活与自然现象,并表达作者思想情感的一种艺术样式。2

7、2 、书法艺术: 书法艺术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形式,它主要通过汉字的用笔用墨、点画结构、行次章法等造型美,来表现人的气质、品格和情操,从而达到美学的境界。23 、表情艺术: 是指通过一定的物质媒介( 音响、人体) 来直接表现人的情感,间接反映社会生活的这一类艺术的总称。主要指音乐、舞蹈。24 、音乐艺术: 通过有组织的乐音在时间上的流动来创造艺术形象,传达思想感情,表现生活感受的一种表现性时间艺术。25 、 交响乐 :有音与音之间和谐结合的意思。这个词早在文艺复兴时期就被大量使用,但其内涵和现在全无共同之处。现代关于交响乐的概念,形成于十八、十九世纪之交。以海顿、莫扎特、贝多芬三位音乐

8、巨匠为首的维也纳古典乐派,使得交响乐真正进入了黄金时代。交响乐可以说是音乐艺术的精髓,是音乐创作的最高形式。26 、舞蹈艺术: 舞蹈是以经过提炼加工的人体动作来作为主要表现手段,运用舞蹈语言、节奏、表情和构图等多种基本要素,塑造出具有直观性和动态性的舞蹈形象,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样式。27 、综合艺术 戏剧、戏曲、电影、电视等的总称。吸取文学、绘画、音乐、舞蹈等各门艺术的长处,将时间艺术与空间艺术、视觉艺术与听觉艺术、再现艺术与表现艺术、造型艺术与表演艺术的特点融合到一起,形成了独特的审美特征,具有更加强烈的艺术感染力。28 、戏剧艺术 从广义上讲,戏剧包括话剧、中国戏曲、歌剧、舞剧、

9、乃至目前欧美各国影响广泛的音乐剧等。从狭义上讲,戏剧主要是指话剧。这里所讲的戏剧即指话剧,是从狭义理解的。话剧在欧美各国通常被称为戏剧。29 、悲剧 作为戏剧艺术的主要类型之一悲剧常常通过正义的毁灭、英雄的牺牲或主人公苦难的命运,显示出人的巨大精神力量和伟大人格,悲剧是通过毁灭的形式来造成观众心灵的巨大震撼,使人们从悲痛中得到美的熏陶和净化。30 、戏曲艺术: 戏曲是中国传统的戏剧形式的总称。我国各地有三百多个剧种,其中包括全国性的剧种如京剧,也包括地方戏如川剧、秦腔、河北梆子等。在世界上,古希腊戏剧、印度梵剧和中国戏曲,被称为三种古老的戏剧艺术。31 、电影艺术 :电影是现代科学技术与艺术相

10、结合的产物。电影艺术是通过画面、声音和蒙太奇等电影语言,在银幕上创造出感性直观的形象,再现和表现生活的一门艺术。32 、 蒙太奇 :“蒙太奇”是法文montage的音译,原为建筑学用语,意为装配、组合、构成等,在影视艺术中,这一术语被用来指画面、镜头和声音的组织结构方式。蒙太奇的完整概念,应当包括以下三层含义: 技术层面-剪辑; 艺术层面-电影的基本结构手段和叙事方式; 美学层面-影视艺术独特的思维方式。33 、电视艺术: 电视是现代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产物,也是 20 世纪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作为大众传播媒介 ,电视具有新闻信息功能、文艺娱乐功能、社教功能和服务功能,其审美特征有技术性 ,介

11、入性 ,迅速性.34 、主人公: 主人公,是指戏剧、戏曲、电影、电视剧作品中的主要人物,或叫中心人物。35 、 抒情诗: 作为诗歌的一种,它通过直接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坦露诗人的内心世界,来间接地反映社会生活。36 、格律诗: 又称旧诗,是指按照一定的字句格式和音韵规律写出的诗歌作品。格律诗是古代形成的诗体。37 、 散文 散文是文学的基本体裁之一,散文的含义和范围各个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内涵和内容。古代的散文范围很广泛,主要是指一种与韵文、骈文相对立的文体,后来被专门用作泛指诗以外的一切文学体裁,包括杂文、传记、小说等都被容纳在里面。近现代的散文,专指与诗歌、小说、剧本相并列一种文学体裁.38

12、、小说: 小说是一种以叙述故事、塑造人物形象为主的文学体裁,特点是在生活素材的基础上用虚构的方式来再现生活,因此,人物、情节和环境是小说不可缺少的三个基本要素。39 、 艺术家: 是艺术生产的创造者。艺术家是专门从事艺术生产的创造者的总称。40 、艺术创作过程 可以分为艺术体验活动、艺术构思活动和艺术传达活动三方面或三个阶段。41、形象思维 :形象思维是人类能动地认识和反映世界的基本形式之一,是运用一定的形象来感知、把握和认识事物,也就是通过具体、感性的形象来达到对事物本质规律认识的一种思维形式。42 、艺术风格: 艺术风格是指艺术家在创作总体上表现出来的独特创作个性与鲜明的艺术特色。43 、

13、艺术流派:在中外艺术一定历史时期里,由一批思想倾向、美学主张、创作方法和表现风格方面相似或相近的艺术家们形成的艺术派别。44 、艺术思潮: 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特别是在一定社会思潮和学术思潮的影响下,艺术领域所发生的具有广泛影响的思想潮流和创作倾向。45 、艺术语言 是指任何一门艺术都有自己独特的表现方式和手段,运用独特的物质媒介来进行艺术创作,从而使得这门艺术具有自己独具的美学特性和艺术特征。这种独特的表现方式或表现手段,就叫作艺术语言。46 、艺术形象: 是艺术家通过艺术语言和表现手法将其头脑中主客观统一的审美意象物态化为艺术作品中的艺术形象。它构成了艺术作品的第二个层次。艺术形象可分为

14、视觉形象、听觉形象、综合形象与文学形象。47 、视觉形象: 是指由人的眼睛直接感受到的艺术形象,视觉形象的构成材料都是空间性的。48 、艺术意蕴 :是指深藏在艺术作品中内在的含义或意味,常常具有多义性、模糊性和朦胧性,体现为一种哲理、诗情或神韵,经常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需要欣赏者反复领会、细心感悟,用全部心灵去探究和领悟,它也是文艺作品具有不朽的艺术魅力的根本原因。49 、 典 型: 又称典型人物、典型性格或典型形象,是指艺术作品中塑造得成功的人物形象。典型人物形象,艺术典型不仅在个性中体现出共性,在特殊性中体现出普遍性,而且也在现象中体现出本质,在偶然中体现出必然性。 50 、意 境: 是

15、中国古典美学传统的一个重要范畴。意境就是艺术中一种情景交融的境界,是艺术中主客观因素的有机统一。意境中既有来自艺术家主观的“情”,又有来自客观现实升华的“境”,这种“情”和“境”不是分离的,而是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境中有情,情中有境。意境是主观情感与客观景物相熔铸的产物,它是情与景、意与境的统一。51 、艺术鉴赏 是指读者、观众、听众凭藉艺术作品而展开的一种积极的、主动的审美再创造活动。52 、审美直觉: 是指人们在审美活动或艺术鉴赏活动中,对于审美对象或艺术形象具有一种不假思索而即刻把握与领悟的能力,使人刹那间暂时忘却一节,聚精会神地观赏它,全部身心沉浸在审美愉悦之中。53 、 审美体验: 艺术鉴赏中的审美体验,作为整个审美过程的中心环节,是指鉴赏主体在审美直觉的基础上,达到艺术审美活动的高潮阶段,调动再创造的想象力和联想力,激起丰富的情感,设身处地地生活到艺术作品之中,获得心灵的审美愉悦,把外在作品中的艺术形象转化为鉴赏者自身的生命活动。54 、审美升华: 作为艺术鉴赏活动的最高境界,审美升华是指鉴赏主体在审美直觉和审美体验的基础上达到一种精神的自由境界,通过艺术鉴赏的审美再创造活动,在艺术作品和艺术形象中直观自身,实现本质力量的对象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管理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