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进行家校合作.doc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33717118 上传时间:2020-05-3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7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如何进行家校合作.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浅谈如何进行家校合作.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浅谈如何进行家校合作.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浅谈如何进行家校合作.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如何进行家校合作.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如何进行家校合作.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浅谈如何进行家校合作 郭凌辉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如何把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形成教育合力、全面提高育人质量、加强未成年人养成教育等思想道德建设,成为教师的重要课题,为此,我们“家校课题组”充分利用“家长学校”这一载体,广泛调动家长的积极性,挖掘家庭教育的潜力,开展扎实有效、灵活多样的家校活动。一、教师的努力是家校合作顺利开展的保障通过家校合作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想要培养合格乃至品学兼优的学生,不仅是家长的愿望,更是教师的职责和重任,教师为了家校合作的顺利开展,应做好如下工作:1.定期组织家长座谈会家长自身的素质影响家校合作的效果,家长

2、的教育应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通过家长座谈,教师和家长能及时沟通,商定管理方法,共同为学生营建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2.真正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教师应真正关注学生的每一个变化、每一点进步,这是赢得家长信任的好方法。学生大多数时间都在学校生活,如果他们的每一点成绩都能得到教师的赞扬和鼓励,一定能深深体会到胜利的喜悦,并争取取得更大的成绩。3.不失时机地展现人格魅力教师的人格魅力放射的光芒是不可估量的,不仅能赢得学生的仰慕,而且也会得到家长的全力相助,它是家长与教师之间产生信任的微妙动力。4.制定适合本班学生的制度和条例制定适合本班学生实际的奖励制度和惩罚条例,不仅能对纪律松懈、学习懒惰的

3、学生起到约束作用,而且能使大多数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5.组织好主题班会或团队会组织好每周一次的主题班会或团队会,及时为学生介绍优秀的人物事迹或当前出现的一些难以理解的怪事、错事等,进行集体讨论和评价,提醒学生借鉴或防范,提高他们明辨是非的能力。6.不吝啬鼓励的语言和友好的行为教师不要吝啬鼓励的语言和友好的行为,因为教师恰到好处的语言和善意的行为方式能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等,还能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7.建立良好的班干部队伍教师应建立一支积极向上、团结和谐、分工明确、负责肯干的班干部队伍,使班级的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这体现了教师对学生的信任,并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4、8.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召开班干部会议教师应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召开班干部会议,以利于教师及时了解班级情况,并布置下一阶段的工作,提出新的目标和任务,提高学生的总结能力等。二、家校合作的作用家校合作有利于家长和教师及时了解并分析学生心理发展的水平和特点,从而共同商讨出适合每一个学生的教育方式,引导学生更好地成长。同时,家校合作有利于发挥学校教育的主体作用,可以创建灵活多样的家校沟通方式,促进学生养成各种良好习惯。1.有利于及时了解并分析学生心理发展的水平和特点少年期又称学龄中期,这个时期的学生正处于初中阶段,这一阶段是儿童时期向青年期的过渡时期,是心理发展发生巨大变化的转变期,在整个儿

5、童心理发展过程中占特殊重要的地位。他们具有活泼、好奇的天性,教师应注意语言的艺术性和行为的可操作性。教育对学生的心理发展起决定作用,但对教师而言,学生的心理变化和心理需求并不能全部了解和掌握,这就需要与家长合作,了解他们的性格爱好和近期的生活变化,以便找出适合他们的方法,并加以引导和教育,避免误伤学生的自尊心。2.有利于发挥学校教育的主体作用学校创建灵活多样的家校沟通方式,能促进学生养成各种良好习惯。由于家长的生活环境和工作不同,不可能经常全部集中起来,于是我们创建了灵活多样的家校沟通形式。第一,利用家教小报进行家教经验交流。学生与家长共同设计、共同制作,比如“爱护花草树木广告”等,展示孩子成

6、功的经验,家长们受益匪浅。第二,利用家校沟通卡与家长联系。我们设计沟通卡,每月反馈一次,及时将学生在学校的思想情况、听课效果、行为习惯等写在卡上,由孩子亲自交给家长,再由孩子带回反馈意见,照顾了家长的实际情况。第三,进行个案研究。每个家庭各不相同,学生的品德习惯、学习兴趣也千差万别,仅仅依靠大范围的研究是不科学的,因此进行个案研究成为一种好方法。我们根据班级学生的特点,选择几个比较典型的家庭,在争得家长同意的前提下,进行跟踪分析和研究。我们设计了调查表,下发给每个家庭,请家长和学生如实填写,再进行分析,循环反复进行,取得了可喜的成效。总之,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两者的结合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更是教育发展的必然。我们决心进一步认真实践,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开拓进取,为学生的养成教育贡献更多的力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管理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