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行有效的学情分析.doc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33715743 上传时间:2020-05-3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5.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进行有效的学情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如何进行有效的学情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如何进行有效的学情分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如何进行有效的学情分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进行有效的学情分析.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如何进行有效的学情分析 不关注学生的课堂就是无效的课堂。提升教学效果是我们的目的,通过什么标准来判断我们是否达到目的了呢?落脚点就是学生。备课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就是备学生,这里脱节了,谈什么都是虚的,这样的教学也失去了应有的意义。一、学情分析的重要性在传统教育中,教师的教是教师牵着学生走,学生围绕教师转,这是以教定学,让学生配合和适应教师的教。由于教师总是按照一个固定的模式培养学生,致力于把学生塑造成“千人一面”的“标准件”。长此以往,学生习惯了被动学习,渐渐丧失了学习的主动性。显然,这种以教师的“讲”为中心的教学,十分不利于学生的潜能开发和身心发展。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必须“以教促学”,使“教”

2、真正为“学”服务,教师在课堂上只是引导者,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展现学生的自主学习。从而我们会想到,要想把课堂交给学生首先就应该对学生情况有着充分的了解,知道学生的现有认知水平及他们对本节课内容的驾驭能力,要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学习类型、学习风格和学习进度“对症下药”,最后才能促进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最大化和最优的发展,变强调统一性的教育者为真正意义上的因材施教者。二、分析什么1。学生年龄特点分析包括所在年龄阶段的学生长于形象思维还是抽象思维;乐于发言还是开始羞涩保守;喜欢跟老师合作还是开始抵触老师;不同年龄学生注意的深度、广度和持久性也不同。这些特点可以通过学习一些发展心理学的简单知识来分析,也可以

3、凭借经验和观察来灵活把握。 还有不同年龄学生的感兴趣特的话题不同,教师一方面要尽量结合学生兴趣开展教学,又要适当引导不能一味屈尊或者迁就学生的不良兴趣。 2。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分析 针对本节课或本单元的教学内容,确定学生需要掌握哪些知识、具备哪些生活经验,然后分析学生是否具备这些知识经验。可以通过单元测验、摸底考察、问卷等较为正式的方式,也可以采取抽查或提问等非正式的方式。如果发现学生知识经验不足,一方面可以采取必要的补救措施,另一方面可以适当调整教学难度和教学方法。 3。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风格分析 分析不同班级学生理解掌握新知识的能力如何、学习新的操作技能的能力如何。据此设计教学任务的深度、难

4、度和广度。经验丰富、能力较强的老师还可以进一步分析本班学生中学习能力突出的尖子生和学习能力较弱的学习困难学生,并因材施教、采取变通灵活的教学策略。 4。学生学习风格分析 班级整体学习风格:一个班级的孩子在一起时间长了会形成“班级性格”,有些班级思维活跃、反应迅速,但往往思维深度不够、准确性稍微欠缺;有些班级则较为沉闷,但可能具有一定的思维深度。不同的学生个体也是如此,教师应该结合教学经验和课堂观察,敏锐捕捉相关信息,通过提出挑战性的问题、合作等方式尽量取学生之长、补其之短。三、案例:记得有这样的一个学生,平时他很老实、听话,一直以来学习上都很认真,但是有一个月他引起了我的注意,在课上开始有一些

5、小动作,总是心不在焉,我曾多次用眼神提醒他,但他却视而不见,我在心里暗自下了定论这个孩子堕落了,他已经达到不得不批评的程度了,我几乎对他失去了信心。课下我反复想了很多最后决定去与班主任沟通这个孩子的问题,最后的答案让我很是惊讶,原来这个孩子的父母最近正在闹离婚,而且谁抚养这个孩子成了问题,更加不幸的是很疼爱他的奶奶现在病重。我终于恍然大悟,这样一个单纯的孩子现在正经历这些挫折和磨难,面对他的是更多的残酷,在此情况下谁不迷茫,谁又不颓废。我很庆幸自己当时没有马上去批评教育他,那样他又得去承受另一份来自老师的压力,孩子太累了,也许他会彻底崩溃,事后我和他坐在一起聊天,谈同学,谈家常,谈学习,用更多

6、的语言去鼓励他、帮助他,没想到真的是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这件事使我明白,进行学情分析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我们教师必须做到留心学生、走进学生,才可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实际上每个孩子我们都不能把他们轻易的定位,要很好的去了解他们才能真正认识他们,课堂是针对每一个学生的,所以真正了解学生是完善课堂的很好良药。学情分析是教-学目标设定的基础,没有学情分析的教学目标往往是空中楼阁;因为只有真正了解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和心理认知特点,才能确定其在不同领域、不同学科和不同学习活动中的最近发展区,而从知识技能能力等方面来阐述最近发展区就是教-学目标。 学情分析是教-学内容分析(包括教材分析)的依据,没有学情分析的内容分析往往是一盘散沙或无的放矢;因为只有针对具体学生才能界定内容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 学情分析是教-学策略选择和教-学活动设计的落脚点,没有学情分析的教学策略往往是教师一厢情愿的自我表演;因为没有学生的知识经验基础,任何讲解、操作、练习、合作都很可能难以落实。 总之,学情分析是对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的具体落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管理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