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变色龙》教案

上传人:mengy****infei 文档编号:133703127 上传时间:2020-05-2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变色龙》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变色龙》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变色龙》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变色龙》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变色龙》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变色龙》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变色龙》教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变色龙教案教材分析:本课是一篇介绍变色龙特征的文章。作者借用一次摘四季豆时的所见、所闻,引领我们走进变色龙的世界,揭开变色龙变色的奥秘。让学生感受动物世界的奇妙,激发学生研究自然科学的兴趣。全文语言朴实自然,朗读时易于上口。作者抓住了变色龙外形、捕食、变色的特征,用提问与回答这样的对话方式,将一个个疑问揭开,能有效地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因此,教学设计要把握课文的这一特点。学情分析: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能把握住文章的脉络,明白作者的思路即可,着力点可以放在读写的结合上。视课文自身的特点以及该阶段作文的教学要求,可以让学生模仿课文中典型的句式、段式以及有效的写作方法进行写法迁移的小练笔。比如,课

2、文的第九自然段按照从头到尾的顺序,以准确、细腻的笔触,具体地描绘了变色龙各部位的特点。在学生读悟课文的第九自然段时,可让学生读读文字,看看插图,学会观察,学会表达。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5个字只识不写。能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并能用“绘声绘色、名副其实”造句。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变色龙体形、捕食与变色的特点。3感悟作者观察和描写事物变化过程的方法,特别是课文采用对话方式叙述变色龙特征的方法。4感受变色龙的神奇,从而激发学生乐于发现、乐于感受的兴趣。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激发学生对科学的探究精神。重点难点:重点:了解变色龙的外形特点及其生活习性

3、。难点:学习课文的写作顺序,学会观察动物的特点。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能学会本课9个生字,理解“弥漫”、“端详”、“凶相毕露”、“指手画脚”、“连续”、“绘声绘色”、“窥探”、“伺机”、“判断”、“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等词语的意思,并能初步学会在表达中运用。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大体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并能准确分清介绍变色龙不同特征的段落。3能围绕“变色龙”介绍课前收集的资料,为进一步学习课文做准备。重点难点:重点: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难点:大体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并能准确分清介绍变色龙同特征的段落。教学准备:教师:1课文内容的投影片。2变色龙的资料。学生:引导学生收集与此课相关的资料,有条

4、件的同学可以下载相关的图片在班级张贴。教学流程:读题介绍,激发兴趣自由朗读,疏通文意再读课文,理清文脉教学过程:一、读题介绍,激发兴趣读题解题,激发交流。同学们,有谁听说过变色龙吗?谁能介绍一下?看来有许多同学还不太了解这种神秘的小动物,不要紧,让我们一起读读课文。二、自由朗读,疏通文意1小组自由朗读,画出不理解的字词。2小组内相互合作,自学字词。3交流。(1)字音。“椭”字应读“tu”,不能读成“tu”;“刹”字在本文中应读为“ch”,不能读成“sh”;“筒”字应读为“tng”,不能读成“tng”。(2)字形。“藤”字右下角不能写成“水”或“马”;“椭”字右部分不能写成“随”;其他字可借助其

5、形近字来加以识记。(3)字义。弥漫:(烟尘、雾气、水等)充满;布满。震惊:使大吃一惊。大吃一惊。端详:仔细地看。窥探:暗中察看。凶相毕露:凶恶的相貌完全暴露出来。指手画脚:说话时做出各种手势动作,形容说话放肆或得意忘形的样子。四面八方:各个地方或各个方面。绘声绘色:讲述、描写事情生动逼真。名副其实:名声或名称与实际相一致。三、再读课文,理清文脉1再读课文,找出描写“我”与变色龙几次近距离接触时亲眼所见的语句。读一读。2交流。(着重突出好奇,激发探究欲望)3课文介绍了变色龙的哪些方面?(1)外形特点;(2)捕食方法;(3)变色。4出示变色龙的图片,结合课文第9自然段的内容,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变色

6、龙的样子。四、作业设计1朗读课文。2用钢笔描红、临写。3继续收集相关资料,并结合课文和同学们的介绍写一写变色龙样子。板书设计:变色龙发现 端详 外形眼睛 舌头 捕食绿色棕色浅灰色 变色教学反思: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应采用各种有效的教学手段来达到这一教学目的。在授课过程中“我”注重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能通过朗读体会课文语言,感受作者由惊吓到好奇的情感变化。3激发学生热爱自然、探索自然的兴趣。重点难点:1了解和掌握有关“变色龙”的相关知识。2感受作者由惊吓到好奇的情感变化,激发学生热爱自然、探索自然的兴

7、趣。教学准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做好阅读批注。教学流程:介绍交流,导人新课朗读体会,感受惊奇体会方法,质疑探究探索自然,激发情感教学过程:一、介绍交流,导入新课1昨天,我们已经初步了解了变色龙的基本特征,谁再来介绍一下变色龙的外形特征。2互评:在认真倾听发言的基础上,对同学的发言提出自己的看法。3引导学生朗读第9自然段。二、朗读体会,感受“惊、奇”1朗读第9自然段。说说变色龙的长相哪儿让你感到惊奇。2交流:嘴、眼睛、背、脚、尾巴。3难怪小李会4学习课文第18自然段。(1)自由朗读课文第l8自然段。(2)指读,互评。(重点抓住小李受惊吓时的样子,读出相应的语气)“啊呀!”小李的叫声震惊了寂静

8、的田野。一体会小李当时受惊吓时的心情,读出惊叫的语气。“什么事?”“刚才我采豆荚时,手碰到冷冰冰的东西,一看是条怪蛇,吓了一跳。”“在哪里?”继续感受小李受惊后说话语气的急促,大家受小李的影响,显得格外紧张。“在这里!”小李此时的感受又是什么?引导学生多元表达。(3)小组合作分角色练读。(4)交流朗读。过渡:更让我们惊奇的是尽管我们大声叫喊,对着它指手画脚,它却依然一动也不动。如果当时你也在场,你会有什么疑问?交流质疑。5学习课文10 16自然段。(1)自由朗读课文第1016自然段。(2)朗读你最感兴趣的段落,说说自己的感受。(3)交流:捕食。A.似睡非睡、窥探、伺机一可见“迟钝”的变色龙非常

9、“机智”。B.每只眼睛能单独转来转去、观望四面八方;同时注视时、立体感、准确判断一令我们非常惊讶,变色龙居然会有这样的“特异功能”。(可以引导学生在交流时,说出各自对变色龙捕食本领的评价)C迅雷不及掩耳,长得惊人的舌头(长度超出身长的一倍)、刹那间看来变色龙捕食的本领还大着呢!舌头的长度惊人,速度更惊人。(不要忽视对学生朗读的指导)变色。A.放在香蕉叶上 香蕉叶色 放在棕色的泥土上 棕色 放在水泥板上 浅灰色B.面对这奇特的变色龙,你会怎样来让自己相信它会变色呢?c引导学生想象,变色龙如果来到城市,来到我们身边,它会怎样变色)C.你是否想亲眼看一看?D.播放变色龙变色的录像。E.交流各自的感受

10、。三、体悟方法,质疑探究1.再读课文,说说为什么短短的一篇文章,能让我们对变色龙有如此深刻的印象?(1)作者细致的观察: 冷冰冰、身长30厘米左右、似蛇非蛇 外形 嘴、眼睛、背、脚、尾巴捕食一眼睛、舌头变色一香蕉叶色、棕色、浅灰色(2)作者描写的角度:外形惊险地发现、仔细地端详捕食一绘声绘色地介绍、亲眼所见变色眼见为实(3)作者描写的方法:抓住外形特征描写抓住动作特征描写抓住功能特征描写2读完这样一篇生动有趣的文章,你想要对作者说些什么?3质疑:看着变色龙令人称奇的外形、让人惊讶的捕食与变色能力,你还有什么要问的?4交流课前收集的资料。(重点交流变色龙为什么会变色)5教师小结:自然的奥秘是无穷

11、的,要想揭开它的奥秘,我们就要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这会给你带来无穷的乐趣。6让我们把变色龙的样子和本领牢牢地记住,也许今后有机会我们会在野外一睹它的风采呢!,朗读9、11、12自然段。如果,今后我们能看见变色龙,或者像变色龙一样的野生动物,你也会像作者和他的朋友们一样朗读16自然段。四、探索自然,激发情感1神秘的自然界有着无数的奥秘正等待着我们去探索,你现在最想做什么?2动物的本领给人类生活带来许多益处,我们知道:飞机的发明得益于鸟的飞行,雷达的发明得益于蝙蝠,圆形的建筑得益于鸡蛋的结构那变色龙的特殊本领在现代生活中有着怎样的运用呢?你知道吗?3小组交流收集的资料。五、作业设计1有感情地诵读课文。2以变色龙为专题,编辑一张小报。板书设计:变色龙发现 外形 怪 端详 捕食 迅速 准备放回 变色 多教学反思:抓住关键词与语句来分析事物、体会人物情感,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在教学中,“我”通过引导学生体会人物情感的变化来了解事物,避免了把文章讲成单纯的说明文。 8 / 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