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教案

上传人:mengy****infei 文档编号:133703026 上传时间:2020-05-2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教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教案教材分析:这是一首清新明快的现代诗。作者以敏锐的目光捕捉了大自然的奇趣妙景,以生动的笔触展示了大自然的绚丽多姿,激发少年儿童热爱自然、探索自然的情趣。这首诗结构严谨,层次清晰,语言流畅而又饱含激情,给人留下想象的空间。教学时应把指导朗读和启发想象贯穿于全过程。诗的第一小节用“绿色”、“清凉”等词营造了一个清新、美丽的氛围,并召唤少年朋友们投入大自然的怀抱。诗的第二小节中所描绘的大自然的种种美好,如芬芳的空气、挺拔的翠竹、苍劲的松柏、丰收的果面、耕耘的沃野等让人深切地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好。诗的第三小节选取了“鸣禽”、“野花”、“青山”、“绿水”四个富有活力的事物来表现绿

2、色的大自然充满奇趣,以此将诗情推向高潮,尤其是“青山说”、“绿水说”这两句激情澎湃,富有号召性,激励少年朋友勇于攀登、探索自然。诗的第五节以两句“去吧”再一次引发读者对大自然的美好、可爱的向往,营造出更为深远的意境。诗的结尾是对开头的一个应答,将诗歌的内在旋律由舒缓推向激昂,再回归为舒缓,给人一种完整紧凑;文气贯通的感觉,令人回味无穷。学情分析: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二部分“课程目标”第三学段(56年级)中提示和要求我们:“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一般说来,现代诗歌往往语言比较浅近,内容不会那么深奥,学生大多容易抓住主要意思。但本文容量较大,又有些“形散”,所以

3、有必要老老实实地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和大概精神。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领悟诗歌的意境,与作者的心灵交汇,产生共鸣,让文字返回到原本真实的状态,让诗歌所描绘的形象、声音、情感,逼真地再现出来,从而达到诗歌教学的最佳效果。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诵诗歌,并加以背诵。2品味语言文字,感受大自然的奇趣妙景。3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探索大自然的兴趣。重点难点:重点:通过朗读品味语言文字,感受大自然的奇趣妙景、绚丽多姿,背诵课文。难点: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探索大自然的兴趣。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能学会本课7个生字,理解“挺拔”、“绚丽”、“沃野”、“温馨”等词语的意思,并能初步学会在

4、表达中运用。2能在朗读文本的基础上初步感受诗歌表达的情感。3能初步感知大自然的奇妙,引发学生的探究欲望。重点难点:1在朗读文本的基础上初步感受诗歌所表达的情感。2初步感知大自然的奇妙,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教学准备:1与教材配套的生字卡片,大自然美丽景色的投影片。2引导学生收集描写大自然美好景色的语句。3带领学生走到校园的每一个角落,用自己的眼耳口鼻去体会自然的神奇,去倾听自然的声音,去呼吸自然的芬芳。教学流程:交流感受,积蓄情感揭示课题,感知题意初读感知,进入诗境品读课文,感受自然回味质疑,引发思考教学过程:一、交流感受,积蓄情感1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谈谈自己在假期中亲近自然的感受。2小组交流。

5、二、揭示课题,感知题意1对于“课本”,你是怎样理解的?你从它那里获得了什么?2“大自然”会是怎样一本绿色的课本?3交流。(教师鼓励,不作及时性评价,以求思维的活跃)三、初读感知,进入诗境1教师配乐范读。(学生闭目想象,感受诗的意境美)提示: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2交流。(教师应鼓励和帮助学生大胆想象,这一环节的实施还在于让学生将课前收集的描绘自然美景的佳句,通过内化吸收成自己的语言,再次表达出来)3自由朗读全诗。提出自学要求。(1)读准字音,认清字形。字音。“敞”字的读音为“chng”,不能读成“chng”。“锦”字的读音为“jn”,不能读成“jn”。字形。“敞”字的左部分为“尚”。“

6、耘”、“溢”、“芬”可借助其声旁和形旁来加以记忆。“限”、“锦”、“昏”可借助其形近字“垠、棉、氏”来加以记忆。(2)利用工具书掌握生字新词,(3)读通句子,能试着读出感情更好。4同桌交流,互相检查朗读情况,5教师指读,检查反馈。(1)词与词组:温馨 攀登 豪情 洋溢胸襟 芬芳 黄昏 浩瀚翠竹的挺拔 松柏的苍劲 果园的丰收 沃野的耕耘清凉的绿阴 绚丽的色彩 无限的风光 明媚的早晨(2)开火车,每人读一个小节。四、品读课文,感受自然1默读诗歌,思考:把这些词组放到句中好好读一读,想一想你从这“绿色的课本”中看到了些什么?2小组学习,共读共赏。(1)组内交流:边读边说这“绿色的课本”中有些什么。(

7、2)小组齐读。(3)小组汇报。(选择一个小节朗读,谈感受)3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五、回味质疑,引发思考1诗歌中描绘了哪些美景?你最深切的感受是什么?2面对如此美妙的大自然,你有什么想说、想问的?六、作业1朗读诗歌。2选择自己喜爱的一处景色写一段话。板书设计: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翠竹 松柏 果园 沃野鸣禽 野花 青山 绿水教学反思:诗歌是语言的精华,它抓住关键意象,通过想象与联想勾勒出一幅幅美妙的画卷。引导学生抓住每个意象进行合理的想象与联想,就显得尤为重要!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能在有感情的朗读中体会大自然的绚丽与奇妙。2能边读边感悟,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与赞美大自然的绚丽与奇妙。3能表达对大自然的

8、热爱之情,激发探究欲望。重点难点:1品味语言,感悟诗中所描绘的美好意境。2体会大自然的绚丽与奇妙,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教学准备:小组合作熟读诗歌,并做好批注,初步感受诗歌中的美好情感及意境。教学流程:复习导入,回顾感受细读品味,感悟诗情熟读成诵,深化情感引发拓展,背诵积累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回顾感受1说说学了课文,你知道这大自然的课本里有些什么?2介绍你最喜爱的一处景色。(交流写话)3上节课后的疑问,同学们有什么新的思考?二、细读品味,感悟诗情1默读课文思考,我们怎样去打开大自然的课本?2引导学生体会:“去呼吸”、“去发现”、“去描绘”、“请听一听”、“攀登吧”、“前进吧”等词中所

9、包含的深情。3联系自己的经历选择一个角度,说说自己是如何打开这本大自然的绿色课本的。4交流。(1)看。翠竹的挺拔、松柏的苍劲、果园的丰收、沃野的耕耘,还会看见什么?片片云锦、明媚的早晨、愉快的黄昏(2)听。鸣禽、山水的欢歌笑语:青山说:攀登吧,饱览无限的风光,满怀少年的豪情!绿水说:前进吧,奔向浩瀚的大海,显示少年的胸襟!(适时指导学生朗读)(3)实践探索。去发现、去描绘、去联欢、去相聚、去感受(适时指导学生朗读第二、三、五小节)5学习第一节与最后一节,从“敞开”一词,感受祖国的绚丽多彩。反复朗读这两节,你体会到了什么?又有什么疑问?6. 体会开头与结尾反复的作用。三、熟读成诵,深化情感1以小组为单位,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节,诵读,读出自己的理解。2. 自由朗读,尝试背诵。3指名有感情地背诵。互评指导。(读出诗的内在的旋律)4全班齐背。四、引发拓展,背诵积累1完成练习册。预习下文。背诵这首诗。2选择赞美大自然的诗歌朗读背诵,自己也可尝试着写一写。板书设计: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饱览无限的风光 勇于攀登奔向浩瀚的大海 搏击风浪教学反思:教学中加强了对学生分析、感悟文本能力的培养,充分体现了其课堂学习主人公的地位。 6 / 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